中國機器人巨頭,年營收35億,力壓新松機器人

2021-01-09 一人評論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標準,目前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各國必爭的高地。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為57.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70億元,蟬聯全球首位。

不過,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汽車行業,有八成以上的機器人為外國品牌。這也就意味著,國產機器人品牌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

隨著國內對機器人行業的愈發重視,近年來我國誕生了不少優秀的機器人企業,比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機器人等。

據了解,新時代機器人隸屬於新時達集團,是一家高品質機器人供應商。經過多年發展,新時達機器人現已熟練掌握焊接、折彎、塗膠、上下料、搬運碼垛等多種工藝,廣泛應用於3C、白電、工程車輛、農業機械、電商物流、食品醫藥、金屬加工、汽車零部件等領域。

當前,中國本土工業機器人領域主要有新松、新時達、埃斯頓、拓斯達等。按照2019年的營收進行排名,新時達以35.34的收入位居第一,力壓新松的27.45億營收。

新時達機器人能取得現如今的成績,還得從1995年說起,這一年新時達正式成立,主要以電梯控制技術起家。在此後的發展中,逐步切入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經過十餘年的積累和沉澱,新時達在運動控制和驅動控制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2013年,恰逢工業4.0概念提出,機器人行業迎來黃金髮展機遇。同年,新時達開始發展工業機器人及運動控制系統業務,並成立了新時達機器人公司。

可以看到,新時達機器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初創企業,其創辦之初便有著強悍的技術,有著較高的跳板。

成立之後,新時代機器人始終圍繞機器人和運動控制系統產品為核心,逐步打造了智能製造業務完成的產業鏈布局,同時還構築起核心技術優勢,一躍成為國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

翻閱新時達機器人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取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是注重技術研發。

據了解,截至2019年年底,新時達擁有762為研發技術人員,佔比超三成,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528項。

掌握了核心技術,自然會推高企業的營收,使得新時達在營收方面超過新松機器人。

另一方面,憑藉較強的核心技術,新時代當前已經和一汽、上汽、吉利、比亞迪等車企達成合作關係,為這些車企提供服務。能得到本土車企巨頭的認可,自然體現出新時達強勁的實力。

正如前文提到的,雖然本土機器人行業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與國外發那科、ABB等國際機器人巨頭相比,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有著一定的差距。這也是包括新時達機器人在內的企業,未來需要考慮和解決的課題。

除此之外,隨著我國製造業的智能化升級改造的需求日益凸顯,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日趨旺盛,為新時達機器人等企業提供了良好機遇。

但新時達要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搶下更多的份額,也是其要考慮的事情,因為企業不僅需要跟國外品牌競爭,更要跟國內對手進行競爭。

筆者認為,未來新時達機器人要想搶佔市場份額,還需要從核心技術下手。對機器人這種高科技行業而言,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根據IFR發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名前五的市場分別為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不僅吸引了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國際機器人巨頭在我國設立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還孕育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本土機器人企業,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科大智能等等。據了解,新松機器人創辦於2000年,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工業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壟斷,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半年吸金超12億
    機器人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重要方面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2015年,國家印發《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有了政策的引導,中國機器人產業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
  • 新松機器人 營業收入_新松機器人軟體 - CSDN
    2005年起,ABB機器人的生產、研發、工程中心都開始轉移到中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ABB全球第一大市場。ABB集團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14.5萬名員工,2014年全球銷售收入約400億美元,在華銷售收入約58億美元。ABB在中國擁有研發、製造、銷售和工程服務等全方位的業務活動,員工1.9萬名。在中國大陸設有38個子公司和100多個辦事處。
  • 新松協作機器人榮獲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首位!
    近日,中科院旗下《網際網路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評選的「2020機器人創新排行榜」新鮮出爐,新松協作機器人排行榜首。 (圖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機器人成為了繼汽車和計算機之後的又一種大型基礎產業。
  • 新松公司「松果Pro」商務機器人全球首發
    外觀設計與功能設置雙重「輕量化」是智能商務時代商用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即外觀更靈巧,操作更簡單。新松公司通過優化算法,軟體升級開發,新型材料的研發和使用等方式,在保證產品精準有效運行的同時,使「松果Pro」擁有35KG的「魔鬼」身材。
  • 募資18億!國產機器人龍頭加碼半導體領域自動化
    上述三個項目建成後,年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10.05億元、11.90億元、1.8億元,合計達到23.75億元。而去年公司全年營收27.45億元,此次擴產項目若達成目標將增加營收85%。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2012年以來,國內半導體設備需求迅猛增長,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2018年達到131.10億美元,但國產設備自給率很低,僅為13%左右。
  • 全球機器人企業有四大家族,中國有哪些知名的機器人企業?
    國際上機器人四大巨頭分別是:日本的發那科,瑞士的ABB , 日本的安川電機,德國的庫卡集團。發那科的主要優勢在於數控系統,2017年的機器人累計銷量達50萬臺,位居全球首位;ABB集團的核心領域是控制系統,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品牌,國際電氣巨頭,從營收和利潤來看規模最大;安川電機主要實力在於伺服電機和運動控制器領域,三大支柱分別是變頻器,伺服電機和機器人;
  • 2015中國機器人行業最具潛力上市公司TOP10排行榜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跨界轉型炒作概念,在機器人領域曇花一現,真假難辨的機器人概念股。  實際上,真正能在國內機器人市場爭得一席之位的機器人概念股屈指可數,我們結合國內機器人上市公司的業績、產業布局以及綜合實力等盤點出了2015年中國最具潛力的上市公司十強。  一.
  • 國內四大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總資產排行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在汽車、金屬製品、電子、橡膠及塑料等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入。據IFR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首次突破132億美元,中、韓、日、美、德等主要國家銷售額總計佔到了全球銷量的3/4。
  • 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這家中國企業,成功擠進全球十大機器人榜單
    隨著國內整體工業水平的提升,「高端製造」成為了近年來的發展的重點,特別是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的高、精、尖領域。根據知名調研機構IDC預測,在全球機器人主要發達區域,亞太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預計其2020年支出將達1330億美元(約合9000億人民幣),全球佔比達七成。
  • 機器人宋的_宋偉剛 機器人 第二版  2015年 - CSDN
    國際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以ABB、庫卡、安川電機、發那科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國外機器人企業佔據中國機器人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能夠研製出上述四軸以上專用機器人的機器人企業有望在未來5年內實現5-10億的營收規模。可自由編程的自動化設備:類似於AGV的其它可自由編程的自動化設備,適用於國內「低端產能」.
  • 新銳國產焊接機器人排名
    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中國科學院,是一家以機器人獨有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數位化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的高科技上市企業。公司的機器人產品線涵蓋工業機器人、潔淨(真空)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五大系列,其中工業機器人產品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創造了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88項第一的突破;潔淨(真空)機器人多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與封鎖,大量替代進口; 公司主要從事移動機器人技術研發,焊接機器人技術略微薄弱,移動機器人產品綜合競爭優勢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被美國通用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列為重點採購目標
  •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回暖,這些相關上市公司怎麼樣了
    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86.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18億元,同比增長261.68%。 華中數控淨利增幅排名第二。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收8.94億元,同比增長63.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611萬元,同比大增185.47%。 華中數控表示,營收增加主要是數控系統、紅外、特種裝備、機器人與智能產線等產品收入增加所導致。
  • 人機互動協作效率超高 新松協作機器人
    為打造全球機器人領域全方位溝通平臺,共建世界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新生態,共塑世界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新生態,共塑各國經濟增長新動能,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於2017年8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共同主辦「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去年工博會上,中科新松機器人調酒師調製雞尾酒。 本報記者 海沙爾 攝總投資6.9億元、年產萬臺工業機器人的上海新時達智能工廠在嘉定投產;全球機器人巨頭髮那科和上海電氣合作的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開工……近來,上海機器人產業捷報頻傳。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
  • 2016年世界工業機器人排名前十的公司
    而對於我國,早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各種機器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真正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執牛耳者卻是下面這些巨頭,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僅供大家學習了解,而對於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我們的路還很長。
  • 新松機器人,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和鄧亞萍玩一把桌球
    新松第二代桌球機器人龐伯特還記得在第一季中,新松雙臂協作機器人與擁有世界吉尼斯紀錄的調酒皇后比拼分層調酒,並且以精準度和穩定性贏得了人機大戰的勝利在第二季收官的這一場先鋒盛典中,眾家高科技人工智慧產品集於一堂,由新松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桌球機器人龐伯特也在電視節目上首次亮相。在節目中,龐伯特與「世界乒壇皇后」鄧亞萍老師以及同樣繼承了她超強基因的兒子林翰銘之間進行了一場深度的「親密接觸」,翰銘更是在現場與龐伯特打的不亦樂乎。什麼是龐伯特的「智」?
  • 2014年中國十大工業機器人公司排行榜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工業機器人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有458家,同比增長14.5%;實現銷售額109.01億元,同比增長31.33%;實現產品銷售利潤16.39億元,同比增長35.16%;利潤總額為9.87億元,同比增長36.56%;資產總計為116.42億元,同比增長39.11%。總體來看,工業機器人行業銷售規模大幅增長,經濟效益較好。
  • 盤點各大名企的人機協作機器人及技術
    在2015年8月26日至28日亮相上海國際汽車製造裝配展上,優傲機器人公司旗下全系列協作機器人家族亮相。   UR機器人的「人機協作」功能讓員工可以安全地與機器人近距離一起工作。特有的受力傳感使其一旦與人發生碰撞,將自動限制接觸時產生的力量大小。例如默認受力傳感上限設為150牛頓的力,即:一旦人與機器人接觸並產生150牛頓的力,UR機器人就會自動停止工作。
  • 【深度】追趕機器人「四大家族」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232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最大,為147億美元,特種機器人以56億美元次之,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為29億美元。自200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