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總資產排行

2020-12-07 OFweek維科網

  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在汽車、金屬製品、電子、橡膠及塑料等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入。據IFR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首次突破132億美元,中、韓、日、美、德等主要國家銷售額總計佔到了全球銷量的3/4。2017年,工業機器人將進一步普及,銷售額有望突破147億美元。

  近期,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商紛紛披露了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從相關數據來看,得益於機器人產業良好的發展勢頭,各廠商的營收數據較去年同期表象亮眼。小編選取了國產工業機器人四大企業:新松、埃斯頓、新時達和拓斯達為代表,對其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進行簡單的排名分析,以供各位參考:

  一、工業機器人四大企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及增幅排行

  營業收入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成果,是企業取得利潤的重要保障。營業收入表現直觀的反映了企業業績情況和銷售水平。讓我們先來看看四大工業機器人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表現如何。

  2017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排行

  通過上圖可見,2017年前三季度裡,新時達以25.8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在第一位,新松以16.77億元的營業收入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第四位的是埃斯頓和拓斯達,營業收入分別為6.65億元和5.08億元。

  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市場整體呈現爆發式增長,越來越多的行業改造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需求得到快速釋放。在面對國內外機器人同行的競爭壓力下,新時代能夠取得此番亮眼表現,也是可喜可賀。

  光看營業收入並不能反映企業的盈虧狀況,通過營收增幅能更好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預測企業經營業務的拓展趨勢。四大工業機器人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增幅如下:

  2017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幅排行

  圖中顯示,拓斯達營收增幅高達98.9%,如此高的營收增幅讓人震驚。埃斯頓以49.84%的營收增幅緊接其後。此外,新時代、新松的營收增幅都呈現了正向增長。統計顯示,四大工藝機器人企業平均營收增幅達到了54.75%,國產機器人企業總體經營情況良好。

相關焦點

  •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回暖,這些相關上市公司怎麼樣了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回暖,這些相關上市公司怎麼樣了 天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1-13 11:33:19 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回暖,多家工業機器人企業淨利實現正向增長
  • 國內工業機器人從「四大家族」走向「兩超多強」
    事件背後,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家族」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總體份額正逐年減少,「兩超多強」的新格局正逐漸清晰。2017年,美的集團投資37億歐元(約294億元人民幣),通過要約收購,獲得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國庫卡集團94.55%的股份。2018年3月,美的投資100億元,向庫卡中國注資並成立了三家合資公司,分別在中國拓展工業機器人、醫療、倉儲自動化三方面的業務。
  • 國內工業機器人從「四大家族」走向「兩超多強」 發那科、ABB領先
    事件背後,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家族」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總體份額正逐年減少,「兩超多強」的新格局正逐漸清晰。  據數據,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中國市場銷量份額,2018年為38%,2019年進一步減到35%;而「四大家族」內部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發那科、ABB的份額仍保持在10%以上,安川、庫卡的份額已經跌至10%以下。
  • 360數科(QFIN.US):第三季度營收及淨利領跑行業,科技賦能打通智能...
    受益於360數科(QFIN.US)一貫穩健的作風,公司運營表現並沒有因為行業的原因而受到影響,反而在今年三季度的時候交出歷史上最好的一份季度報告: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3.4%,非美會計準則淨利潤同比增長70%,D1逾期率下降至歷史最佳水平,多項經營指標持續改善。營收及淨利領跑行業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20日,360數科發布三季度業績報告。
  • 中國輪胎上市企業三季度財報總結 ——企業盈利創新高,行業集中度...
    中國輪胎商務網繼續聚焦玲瓏、賽輪、雙星等輪胎上市企業,一起看看他們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總資產排行  企業總資產的高低代表著一個企業價值的大小,從整體來看,玲瓏輪胎的總市值在目前上市的中國輪胎企業中是最高的,且領先優勢明顯。賽輪的總資產從上半年的115.81億元增長到205.42億元躍居第二。
  • 柏楚電子:總資產90%都是錢|科創板風雲
    下遊是工業機器人、半導體、工具機等行業。根據IHS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運動控制系統市場總規模達到112.8億美元。運動控制系統市場集中度較高,全球CR10為65%。據預測,2017年至2021年,全球運動控制市場規模將保持4.4%的年化複合增長率。國內市場方面,2016年我國運動控制市場規模達到62.46億,同比增長8.7%。
  • 37家機器人相關企業上榜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6.66億元,同比增長155.17%;淨利潤9004萬元,同比增長571.87%。當前,昊志機電構建了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及直驅類高速風機三大業務板塊。目前,天智航已掌握骨科手術機器人構型技術、骨科手術機器人高精度在線標定技術、多模態醫學影像融合與處理技術等14項核心技術。2020年前三季度,天智航實現營收7644.39萬元,同比減少1.24%;淨利潤-5122.16萬元。
  • 璞泰來今日跌停 鋰電池龍頭企業業績增速平平
    截至今日收盤,璞泰來報107.10元,跌幅10.00%,成交額12.38億元,換手率2.52%,總市值531.25億元。   1月9日,蔚來汽車在NIO Day正式發布新純電動轎車ET7,以及新的150kWh大容量半固態電池、高配置的智能駕駛方案,新款轎車ET7搭載150度固態電池包後續航裡程將達到1000公裡。
  • 國內連接器上市公司2018上半年營收排名 TOP12
    時至八月末,國內各大連接器上市公司紛紛交上了2018上半年成績單。 今年以來,受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降,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以及宏觀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連接器市場整體景氣度不高。在芯紀元統計的12家上市公司中,僅7家營收淨利出現雙增長,另有2家公司營收淨利均大幅滑落。
  • 國內上市光伏企業最新市值評估排名(附財報)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光伏企業的三季度財報已經出爐,且業績大多好轉,勢頭喜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2570.htm  從國內上市光伏企業披露的三季報來看,中環股份以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03萬元,同比增長1962%的絕對優勢位居「增速榜」榜首,也以193.64億元的總市值穩坐市值排行第一寶座。
  • 盤點國內知名機器人企業及科研院所
    國內有哪些比較有名的機器人公司?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詳細盤點國內知名機器人企業以及知名科研院所。     國內最具技術優勢的10家機器人公司     1.瀋陽新松:與瀋陽自動化所淵源較深的新松機器人無疑是國產機器人的龍頭企業。
  • 工業機器人競爭激烈,國外壟斷國內紛爭
    二、工業機器人競爭激烈:國外寡頭壟斷,國內群雄紛爭1、全球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據IFR統計數據,2004到2015年間,除了200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有明顯下滑之外,整體呈逐漸上升趨勢。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了約24.75萬臺。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和德國的總銷量佔全球銷量的3/4。
  • 國內十大最具潛力的機器人概念股投資價值解析
    最近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表現強勁,市場容量不斷擴大。為此,工業機器人四大行業巨頭,瑞士abb、德國庫卡、安川電機和日本發那科紛紛搶灘中國,設立分公司及合資公司。這四大企業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佔比高達55%,而且仍在不斷強化布局優勢。
  • 森麒麟財報解讀,這家企業彰顯輪胎行業的「茅臺」像
    生意社10月31日訊   三季度財報解讀,這家企業彰顯輪胎行業的「茅臺」像  近日,國內上市輪胎企業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在國內經濟回暖、汽車銷量增加、出口向好等因素加持下,輪胎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持續向好。
  • 本土半導體功率器件設計企業新潔能上市 三季報營收淨利雙增
    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電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裝備製造、物聯網、光伏新能源等領域。三季報營收與淨利雙雙預增據招股書顯示,新潔能成立於2013年1月,專業從事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等半導體晶片和功率器件的研發設計及銷售。
  • 國內膠粘劑龍頭回天新材
    其中建築和包裝領域需求量最大,這兩個領域對膠粘劑的需求量佔膠粘劑總消費量的47.9%。這些國內膠粘劑企業具備後發優勢,可以憑藉中國的巨大市場潛力、依靠國內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電源、客車等領域佔據了較大市場份額,康達新材在風電葉片用膠佔據了60%份額,高盟新材在軟包裝領域具備龍頭優勢,在這些紅海領域膠粘劑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相對穩定,龍頭企業多以維持現有市場份額、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為目標。
  • 公告匯總:中興通訊淨利45.68億 同比大幅扭虧
    白雲山:2017年淨利增長36.7% 擬10派3.81元白雲山披露2017年報,實現營收209.54億元,同比增長4.58%;實現淨利20.62億元,同比增長36.71%。另外,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81元(含稅)。
  • 【深度】追趕機器人「四大家族」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232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最大,為147億美元,特種機器人以56億美元次之,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為29億美元。自200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逐年增加。
  • 機器人:工業自動化龍頭企業 全年業績可期
    隨著經濟結構轉型逐步深入,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將成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作為國內領先的自動化產品生產企業,公司有望迎來長期利好。  上半年業績略超預期  作為一家主營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裝備、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交通自動化系統的自動化機械製造企業,機器人在2012年上半年並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獲得業績與股價的雙豐收。
  • 邁瑞、華大、聖湘淨利潤位居前列,國內IVD上市企業排行出爐!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10日,國內醫療器械上市企業達到92家(統計範圍:主營業務為醫療器械生產研發領域的上市企業)。從企業主要產品所屬領域看,體外診斷領域企業佔比最高,達到34家。眾成醫械研究院根據全國體外診斷領域的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同比、淨利潤、淨利潤同比、總資產的數據情況,生成5個子排行。一、營業收入在營業收入上,邁瑞醫療以超100億元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迪安診斷與排名第三的華大基因,營收均超過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