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峰測控:打破國際壟斷 全球市佔率10%國內40%

2020-12-01 騰訊網

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依舊、未來的發展趨勢也一如既往,而A股相關股票長達半年多、幅度30%多的調整反而為後市的半導體股票帶來新的機遇,特別是那些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家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龍頭:華峰測控(688200)。

華峰測控(688200)

公司成立於1993年,系航空航天工業部第一研究院下屬企業北京光華無線電廠出資設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2017年12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和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

華峰測控深耕半導體測試設備領域,聚焦於模擬和混合信號測試設備,憑藉高性能、易操作和服務優勢等率先實現國產替代,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細分領域突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ATE本土供應商。客戶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產品銷往中國臺灣、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

公司在國內集成電路測試機領域市佔率超過6%,其中模擬及數模混合晶片方向國內市佔率40%以上、國際市佔率10%左右。截至2020年9月,公司STS系列測試機全球發貨總臺數突破3000臺,

浮動源FOVI單板累計發貨超過10000塊。

公司獨立開發並推出了STS 2000系列、STS 8200系列、STS 8300系列等產品,在 V/I 源、精密電壓電流測量、寬禁帶半導體測試和智能功率模塊測試等關鍵方面擁有先進的核心技術。

STS 2000系列測試系統開始,公司各系列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電子、核工業、船舶、鐵路等關鍵領域。STS 8200 系列打破國外壟斷,產品遠銷全球,累計裝機量突破2300臺。

STS 8300平臺可將所有測試模塊裝在測試頭中,具備64工位以上的並行測試能力,能夠測試更高引腳數、更多工位的模擬及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是未來發展重點,目前已獲得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美國客戶的訂單。此外,公司還生產STS 6100測試系統,主要應用於頻率在100MHz以下的數字集成電路測試。

近三年公司產品均價穩步提升,8250/8300系列價值量大,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截至2019H1,公司累計裝機各類測試系統超過2300套,2016-2018年單套系統均價穩步提升,2019年上半年受季節波動影響有所回落,新推出的 STS 8250/8300系列產品單套價格80萬元以上,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核心技術先進性:

公司形成了以基礎實驗室和研發部為核心的研發組織體系,基礎實驗室負責前沿技術追蹤和研究,研發部負責從基礎技術、產品技術和應用技術三個層次開展具體研發工作。為提高研發效率,研發部分為軟體設計、硬體設計、PCB設計、FPGA設計和結構設計五個技術團隊。

研發平臺方面,公司的研發團隊在同一測試技術平臺從事深入研究,儘可能避免重複性開發。公司建立的研發體系,既使得公司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的創造力,又保障了公司的研發方向具有市場敏銳度並且能夠緊密貼合終端客戶的實際需求,此外還降低了研發成本,有利於研發基底統一和成果共享。

客戶情況:

公司已是國內前三大封測廠商(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模擬測試領域的主力供應商。在集成電路設計環節,公司產品已在矽力傑、聖邦微電子、芯源系統等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批量使用;在晶圓製造環節,公司產品已在華潤微電子等大中型晶圓製造企業中成功使用;在封測環節,公司目前為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等大型封測廠商提供模擬測試的主力測試平臺,近年來三大封測廠基本都屬於公司的前五大客戶。

其他客戶包括華為、意法半導體、芯源系統、微矽電子、日月光集團、三墾等知名半導體企業。還擁有上百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客戶資源,也與超過三百家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保持了業務合作關係。

2016 - 2018年,公司全部客戶數量為303家,復購客戶為157家,客戶留存率達到51.8%,其中前五大客戶留存率為100% ,前十大客戶留存率為95%。

財務業績:

2016-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由1.12億元增長至2.55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由4087萬元增長至1.02億元,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的CAGR分別達到31.5%、35.5%。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挑戰,公司克服全球產業下行壓力,上半年營業收入及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大幅增長80.0%、98.8%。

公司半導體測試系統在市場上具有先發優勢,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較高,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因此保持了較高的利潤率水平。 2016年以來,公司毛利率始終保持在 80%左右,其中在港澳臺及海外市場的毛利率超過85%,在國內市場的毛利率在80%-85%之間。

關於第三代半導體:

根據CASA統計,2019年全國SiC項目投資14起、GaN項目投資3起,共涉及金額265.8億元(不含光電),同比增長54.5%。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8家企業投資超430億元布局第三代半導體項目,國內第三代半導體投資呈現井噴態勢。

華峰測控已在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 功率模塊方面取得了認證、量產,實現了晶圓級多工位並行測試,解決了多個 GaN 晶圓級測試的業界難題,並得到了意法半導體等公司的認可。

總體來說,華峰測控是國內最早進入半導體自動化測試設備(ATE)行業的企業之一,聚焦於模擬和混合信號測試設備領域。近年來公司業績穩定增長,2016-2019 年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的 CAGR 分別達到 31.5%、35.5%,毛利率始終保持在 80%左右。公司在 V/I 源、精密電壓電流測量、寬禁帶半導體測試等領域已形成了核心技術,在模擬及混合信號類測試系統領域性能指標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多項指標與國際一流水平持平,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

(作者:秦亮 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

還在為如何操作猶豫不絕?如何找到未來的投資機會?關注巨豐投顧旗下公眾號「今日財經見聞」(ID:acaijf) ,專業投資顧問坐陣直播間為您問答疑解惑!詳細解盤市場熱點、潛在機會,幫助您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景氣度傳導下 華峰測控年報大幅預增 國產設備商加速崛起
    今日(1月11日)A股盤後,華峰測控發布業績預告,稱受益於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等,預計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加76.49%到105.91%至1.8億-2.1億元。華峰測控是國內半導體測試設備龍頭供應商,產品布局SoC、分立器件和模擬三個細分領域。2020疫情催化了筆記本電腦、遊戲機等「宅經濟」需求,全球電子化程度顯著加速。
  • 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華峰測控這樣自證
    來源:財聯社《科創板日報》(鄭州,記者 王平安)訊,在衝刺科創板的首輪問詢回覆中,集成電路測試機本土龍頭北京華峰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峰測控」)對測試機業務情況進行了介紹,證明自己確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
  • 中偉股份:市佔率全球14%國內50%國際領先的鋰電池新秀
    公司三元前驅體產品直接出口供應LG化學、特斯拉、三星 SDI,也是國內廈門鎢業、巴莫、當升、振華等企業主要供應商。2019年三元前驅體出貨量佔全球的比例約為13.8%,高電壓四氧化三鈷材料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50%。
  • 國內半導體測試龍頭今日登陸科創板
    華峰測控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公開資料介紹,華峰測控成立於1993年,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也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主營業務為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用於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的測試
  • 國內最大半導體測試機龍頭,成長空間廣闊
    三、半導體:中芯國際一季報超預期,部分品種紛紛跟漲,易成新能、中軍:斯達半導、滬矽產業。總評:熱點不明顯,無明確邏輯。近期我們一直在提示市場處在階段性高位,受到上行通道壓力之後多日嘗試突破未果。目前來看,支撐強度更強一點的位置在2800點,兩會前不會好的機會,對於短線選手來說,高拋為主。
  • 中銀國際證券:清洗設備國產化率與刻蝕設備國產化率基本持平
    2018年全球清洗設備市場規模32億美元,連續3年複合增速21%,在晶圓製造工藝設備市場上佔5.3%的比重。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行業寡頭壟斷,盛美追求差異化路線備受市場認可。全球半導體設備競爭格局總體上是寡頭壟斷,清洗設備也一樣,約50%左右市場份額由Screen佔據,30%市場份額被TEL和Lam Research佔據。
  • 中國巨石:市佔率已經全球第一,未來增長空間又在哪裡?
    經過多輪價格周期,成本最低的企業將逐漸提高市佔率,並成長為行業龍頭。因此對於ToB型(面向企業客戶)企業,通常只需要關注行業內成本最低的一家公司就行。價值集訓營今天將介紹玻璃纖維最低成本的行業龍頭:中國巨石。
  • 安靠智電:打破壟斷填補空白 連續5年市佔率70%
    公司為國內GIL領域先驅者,2015年,公司在國內率先研發出220kV/500kV/1000kV金屬氣體絕緣母線(GIL),該技術填補了國內和國際的技術空白。2016 年起公司承接發電行業、EPC行業多項GIL工程,成功支撐電網工程第一條 220kV GIL 的國產化應用。
  • AOI檢測設備深度報告::全球競爭格局
    半導體檢測市場規模估計超過100億美元我們估算到2017-2018年,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可達到100億美元,一種方法是,可以根據 KLA-Tencor目前的經營規模和市佔率,推算工藝流程控制的市場規模在60-70億美元,根據泰瑞達和愛德萬的收入規模和市佔率,推算ATE的市場規模在40億美元;另一種方法,根據Gartner 數據顯示
  • 國巨旗下奇力新併購美磊 市佔率邁向全球電感前三大
    未來除了搶攻高階產品的市佔率之外,並且預期在資源整合後營運將更具規模,在成本及競爭力上能維持優勢,對抗其他廠商在中低階產品的價格戰。aMaesmc新奇力新資本額達新臺幣30.3億元,全年營收上看新臺幣170~180億元,全球市佔率「坐四望三」,其Molding Choke月產能將近8億顆,超越乾坤成為產能王,這也是國宏團在MLCC、晶片電阻之後,第三個擠入全球前三大被動組件產品,全球市佔估達11%,順利擠入電感產業第一領先群,因為美磊的加入,國巨集團在被動組件的市場終將維持大者恆大的態勢。
  • 半導體製造端PVD設備:打破壟斷 進口替代進行時
    該機臺也成為國內首臺28nm工藝後段金屬布線硬掩膜標準製程機臺,並進入國際供應鏈體系,同時通過了半導體行業SEMIS2及F47 認證。   2、銅互聯(CuBS)PVD設備:成功打破AMAT壟斷邏輯產線訂單空間巨大   銅互連是矽晶片製造中的關鍵工藝。
  • 安集科技:打破國外壟斷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半導體材料公司
    來源:巨豐投顧雖然我國半導體行業與國際巨頭仍有很大差距,但是最近五年的政策、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的不斷追趕,國內也湧現出一批優秀公司和團隊,特別是已經陸續看到一些公司在某一細分領域取得的突破進展,打破了國外壟斷甚至開始向國外巨頭接單供貨。今天就來看一家科創板公司---安集科技(688019)。
  • 半導體PVD設備龍頭打破壟斷 未來國產化有望進一步提升
    該機臺也成為國內首臺28nm工藝後段金屬布線硬掩膜標準製程機臺,並進入國際供應鏈體系,同時通過了半導體行業SEMIS2及F47 認證。2、銅互聯(CuBS)PVD設備:成功打破AMAT壟斷 邏輯產線訂單空間巨大銅互連是矽晶片製造中的關鍵工藝。
  • ...高,中國大陸穩居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給予「強於大市」評級
    機構:中銀國際評級:強於大市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三季度營收環比二季度加快增長,同比保持 26%增速,且普遍對 2021 年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普遍樂觀。據 SEMI統計,北美設備供應商 9月出貨額 27.5億美元同比增長 40%。據 DigiTimes報導,臺積電 28nm製程在今年第4 季度出現多年未見的滿載情況。據 SMIC電話會議,SMIC成熟製程各廠產能滿載。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收入整體環比增長 12%同比增長 26%,預計四季度保持向上趨勢。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據悉,此次公開發布的NNW-FlowStar軟體,為國家數值風洞工程套裝軟體中的一款,專注於航空航天領域複雜氣動特性分析和多體運動仿真,凝聚了該中心科研人員近20年的軟體研發和複雜工程問題應用經驗,氣動力預測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計算流體力學領域從In-house代碼向工業軟體邁進的重要成果。
  • IPO估值超百億,這家科創企業刻蝕設備打破國際壟斷,還是全球MOCVD...
    從獨立研發的刻蝕設備打破國際企業在國內市場壟斷,到成為全球MOCVD龍頭,再到刻蝕設備應用於全球最先進的5納米生產線,十五年來中微公司砥礪前行,用不斷的技術創新詮釋中國製造。「信息產業的基礎是集成電路和各種微觀器件(包括晶片等)。
  • 華峰集團投100億建可降解新材料項目 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營收5年增長...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年來,華峰集團旗下的華峰氨綸、華峰超纖、華峰鋁業三家上市公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三家公司營業收入5年增長了2.7倍,集團還向「打造國際一流的高品質的新材料供應商」邁進。目前,華峰集團總資產達343.75億元,擁有華峰氨綸、華峰超纖、華峰鋁業三家上市公司,以及十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聚氨酯製品材料主要產銷企業,在全國6個省市及「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與銷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