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證券:清洗設備國產化率與刻蝕設備國產化率基本持平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銀國際證券

清洗設備作為晶圓製造的主要工藝設備之一,其市場集中度低於光刻機、離子注入機和塗膠顯影機,但國內外清洗設備仍被Screen、Lam Research、TEL壟斷,本土12英寸晶圓產線上僅有盛美半導體持續獲得清洗設備重複訂單,推動清洗設備國產化率達到22%,與中微、北方華創、屹唐共同主導的刻蝕設備國產化率基本相當。

報告要點

清洗設備的技術難度越來越大,其市場空間逐年擴大。隨著線寬微縮,晶圓製造良率提升的難度隨著線寬縮小而日益加大,而提高良率的方式之一就是增加清洗工藝,在80-60nm製程中,清洗工藝大約100多個步驟,而到了20-5nm等先進位程,清洗工藝上升到200多個步驟以上。2018年全球清洗設備市場規模32億美元,連續3年複合增速21%,在晶圓製造工藝設備市場上佔5.3%的比重。

全球半導體清洗設備行業寡頭壟斷,盛美追求差異化路線備受市場認可。全球半導體設備競爭格局總體上是寡頭壟斷,清洗設備也一樣,約50%左右市場份額由Screen佔據,30%市場份額被TEL和Lam Research佔據。盛美半導體從客戶在製程工藝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研發出SAPS、TEBO等清洗技術,清洗設備被國際客戶持續重複採購用於DRAM等製造工藝,打破國際市場壟斷格局。

本土12英寸晶圓廠的清洗設備主要來自Lam Research、Screen、TEL、盛美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已成為清洗設備本土市場上第二大供應商。據中國國際招標網數據統計,長江存儲、華虹無錫、上海華力二期項目共累計採購的200多臺清洗設備,按中標數量對供應商排序依次是Screen、盛美半導體、Lam Research、TEL、北方華創、瀋陽芯源等,所佔份額依次是48%、20.5%、20%、6%、1%、0.5%,盛美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略高於Lam Research。

盛美主導的清洗設備國產化程度,與中微、北方華創、屹唐推動的刻蝕設備國產化程度基本相當。綜合長江存儲、華虹無錫、上海華力二期三個晶圓產線的設備採購數據,清洗設備的國產化率達到22%,而刻蝕設備的國產化率23%,CMP設備國產化率19%,三類工藝設備國產化程度基本相當,但清洗設備國產化主要依賴於盛美半導體,而刻蝕設備國產品牌包括中微、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盛美在清洗設備本土市場的市佔率20.5%,明顯高於中微在刻蝕設備本土市場的市佔率16%。

各類新產品推陳出新,盛美半導體在清洗設備和薄膜沉積/氧化設備領域的業務前景樂觀。參考各公司公告,我們估計盛美半導體的集成電路設備收入規模,與中微、北方華創一樣處於1~1.5億美元數量級水平上。盛美新產品Tahoe突破慣性思維,大膽技術創新並實現首臺銷售,大幅拓寬公司在IC清洗工藝的競爭力;新產品三款Ultra C半關鍵清洗系列設備也在近日發布,拓寬清洗產品鏈所覆蓋的市場空間;新產品立式爐設備Ultra Furnace突破清洗範疇,進入薄膜沉積/氧化設備領域,打開新的成長空間。根據各類產品的市場空間,我們估計盛美半導體現有產品系列合計可覆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約50億美元。

重點推薦

個股方面,我們持續強烈推薦:中微公司、北方華創、滬矽產業、精測電子、萬業企業、長川科技、晶盛機電。關注盛美半導體、芯源微、至純科技、清溢光電、雅克科技、華特氣體、華峰測控。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客戶項目進度低於預期,新產品工藝驗證時間長且風險高。

相關焦點

  • 刻蝕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8%,比率處於逐年上升態勢(附報告目錄)
    刻蝕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8%,比率處於逐年上升態勢(附報告目錄)1、刻蝕設備行業概述集成電路設備包括晶圓製造設備、封裝設備和測試設備等,晶圓製造設備的市場規模佔比超過集成電路設備整體市場規模的4、刻蝕設備國產化程度分析目前,刻蝕機國產化率達到18%,晶圓加工核心設備中國產化率佔比最高的,且比率處於逐年上升態勢。中微公司和北方華創市場份額佔比較大,國產化貢獻率較高。
  • 風電設備國產化率70%以上規定淡出
    我國風電設備製造商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了。《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獨家獲悉,發改委已正式取消了有關「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這一條款。未來,國外更先進的風電技術會長驅直入進入中國,而國內風電設備商不能快速適應這種變化的話,也很可能在市場份額上被大型外資公司所超越。
  • 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
    北方華創ICP刻蝕機累計交付1000腔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半導體光刻與刻蝕論壇2020將於2020年12月30-31日召開。刻蝕設備與材料的國產化將是重要議題之一。——北方華創ICP刻蝕機累計交付1000腔!
  • 中國「超級顯微鏡」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
    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驗收時,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提供的近50臺套功率源設備同樣全部達到驗收指標。事實上,因為射頻功率源系統中很多關鍵設備尚無國產先例,加上可靠性要求極高,這些年,不少廠家望而卻步或鎩羽而歸。中國散裂中子源加速器部經理傅世年說,航天科工二院23所是散裂中子源項目從開始堅持到最後的唯一一家關鍵設備配套商,啃下了加速器裡80%的硬骨頭。
  • 半導體設備市場深度報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國產化方面,2018年國產集成電路設備銷售額 45.10 億元,同比增長 58.41%,預計至 2020 年將增長至 90 億元。另一方面,目前集成電路設備國產化率僅為 4.88%。圖16:我國集成電路設備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SEMI,申港證券研究所圖17:我國國產集成電路設備歷年銷售額資料來源: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申港證券研究所圖18:我國集成電路設備國產化率資料來源:SEMI,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申港證券研究所2.晶圓製造設備:單晶爐與 CMP 拋光機為核心構成
  • 半導體清洗設備行業專題研究與投資策略
    從單價來看,2018年盛美股份單片清洗設備單價約 2500萬元,槽式清洗設備單價約 1600萬 元(2019年數據,2018年沒有槽式設備數據);而 2018年中微公司半導體刻蝕設備單價約為 800 萬元。 從利潤水平來看,2018年中微公司刻蝕設備毛利率達 47.52%,盛美股份單片清洗設備毛利率 為 44.50%,與刻蝕設備毛利率基本相當。
  • 中國半導體設備發展的現狀是怎麼樣的
    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 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 增速超過 20%,16/14nm 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封裝測試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關鍵裝備和材料進入國際採購體系,基本建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集成電路 產業體系。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從技術水平來看,刻蝕、鍍膜、清洗設備的國產化水平已接近國際主流廠商,在先進的 28/14nm 晶圓 代工產線和 3D NAND 等存儲產線批量應用,中微的介質刻蝕機更是進入臺積電的 7nm/5nm 產線。而光刻、 離子注入、量測設備相對較國際主流水平有一定差距。
  • 全球刻蝕設備市場深度分析與解讀!
    ● 刻蝕聚合物:為了形成高的各向異性圖形,有時會有意形成刻蝕聚合物,因為 聚合物能阻擋對側壁的刻蝕,增強刻蝕的方向性。但聚合物澱積也有副作用,即會導致 工藝腔中的內部部件也被聚合物覆蓋。因此,刻蝕工藝腔需要定期的清洗來去除聚合物 或是替換掉不能清洗的部件。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從技術水平來看,刻蝕、鍍膜、清洗設備的國產化水平已接近國際主流廠商,在先進的 28/14nm 晶圓 代工產線和 3D NAND 等存儲產線批量應用,中微的介質刻蝕機更是進入臺積電的 7nm/5nm 產線。而光刻、 離子注入、量測設備相對較國際主流水平有一定差距。
  • IC清洗設備市場呈寡頭壟斷格局,看國產廠商如何分得一杯羹
    SEMI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收入為170億美金,同比增長30%,達到歷史最高紀錄。據集微網了解,晶圓製造設備中又包含著八大設備,分別是刻蝕設備、薄膜設備、光刻設備、製程控制、測試設備、離子注入、清洗設備、化學機械研磨。
  • 國內最具優勢的半導體設備——刻蝕機的突圍
    這三大設備佔所有製造設備投入的22%、22%、20%左右,是三種佔比最高的半導體設備,可見這三種設備是多麼的重要了。什麼是刻蝕?刻蝕是利用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將晶圓表面附著的不必要的材質進行去除的過程。刻蝕工藝順序位於鍍膜和光刻之後,即在晶圓上先將用於刻畫電路的材料進行薄膜沉積,其上沉積光刻膠。
  • 從國產晶片到半導體設備細分領域,瀋陽芯源微電子面面觀
    《中國製造2025》對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2020年之前,90-32nm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實現90nm光刻機國產化,封測關鍵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在2025年之前,20-14nm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到30%,實現浸沒式光刻機國產化,國家集成電路基金首期計劃募資1200億元,實際募資1387億元,目前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獲批,計劃募資1500億元
  • AOI檢測設備深度報告::全球競爭格局
    CP和FT使用的測試機無很大差異,統稱自動測試設備(ATE)。目前,ATE市場基本被美國的Teradyne,Xcerra和日本的Advantest壟斷。圖表2. 2017年全球半導體檢測市場規模測算資料來源:公司公告,Gartner,中銀國際證券半導體檢測設備行業格局:高度寡頭壟斷從全球範圍看,半導體測試設備處於寡頭壟斷局面。其中,工藝流程檢測設備主要被KLAC壟斷,ATE主要被Teradyne 和 Advantest壟斷。
  • 太陽能光伏刻蝕清洗設備
    而在製造太陽能電池的工藝流程中,通常都在擴散後進行刻蝕。在擴散過程中,矽片的周邊表面也形成擴散層。周邊擴散層使電池的上電極和下電極形成短路,必須將它除去。這個工序是太陽電池製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周邊存在任何微小的局部短路都會使電池並聯電阻下降,以至成為廢品。本章首先對光伏刻蝕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並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幾類典型的刻蝕清洗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 關注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這家刻蝕機龍頭公司要上科創板了
    截止2018年末中微公司累計有1100多個反應臺服務於國內外集成電路製造企業的40多條生產線,下遊客戶中,刻蝕設備客戶有臺積電、中芯國際、聯華電子、海力士和格羅方德等國內外一線集成電路製造企業,MOCVD設備的用戶主要有三安光電
  • 國產化率快速提升 上市公司搶佔高端雷射器市場
    雷射器作為高端智能設備核心部件,市場規模近十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相關核心技術的自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截至8月28日,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中國高端雷射器企業在實現相關技術突破後,上半年通過主動降價擴大市場份額。相形之下,海外企業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有所降低。雷射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
  • 核電市場研究:國產化率迅速提升,千億蛋糕待瓜分
    水電方面,在我國水電經濟可開發容量中,2019年末已經開發了89%,也就是說,我國的水電資源基本開發殆盡,未來空間非常有限,並且水電還需要「靠天吃飯」,穩定性稍弱。 風電、光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並且發電效率較低,2019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佔比22%,但貢獻的發電量僅有7%。
  • 全局角度,半導體設備的市場空間與競爭格局何在?
    LED設備相對而言技術壁壘最低,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2)刻蝕機:晶片線寬的縮小以及新製造工藝的採用使刻蝕機使用量有所增加  刻蝕機為晶圓製造三大主要設備之一,包括兩種基本的刻蝕工藝,分別為幹法刻蝕與溼法腐蝕。其中,幹法刻蝕(代表為等離子體幹法刻蝕)為主流刻蝕技術,溼法腐蝕常用於尺寸較大(大於3微米)場景或去除幹法刻蝕後的殘留物。
  • ...國產化專題:工藝控制與量測設備-國際品牌壟斷市場,但國產品牌...
    機構:中銀國際半導體的工藝控制、良率管理、量測設備,主要包括尺寸測量和缺陷檢測,尺 寸測量包括膜厚檢測、粗糙度測量、套刻誤差測量、OCD測量、掩模板測量等, 缺陷檢測包括無圖形晶圓檢測、有圖形晶圓檢測、電子束復檢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