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洋種子」市場壟斷!這家民營種企育成300多個新品種

2021-01-08 農村大眾

「我們有10000多份優質蔬菜種質資源,8大科研創新平臺,是首批國家育繁推一體化蔬菜種業信用骨幹企業,已經育成的蔬菜新品種超過300個。」12月25日,李興盛給到訪的客人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

李興盛,山東省華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華盛農業)董事長。從1994年的一家良種服務部,成長為今天可以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企業,源於李興盛對公司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堅持科技創新,以質優價廉的種子不斷滿足實際生產需求,打破國外蔬菜種子對中國市場的壟斷。

李興盛(右)正在跟山東省蔬菜協會會長韓吉書交流蔬菜種子培育技術。

育成各類蔬菜新品種300多個,叫板「洋種子」。1994年前,李興盛做農資經營,期間代理銷售過不少「洋種子」。「當時的蔬菜種子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幾乎是『洋種子』的天下,國內種子根本沒有話語權;種子話語權的喪失,帶來的後果是整個產業受制於人。」當時的現實,讓李興盛感到不安和痛心。他決定轉行,進軍種子研發培育領域。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2008年,在青州市近郊車站新村租來的20畝地裡,李興盛繁育出了屬於自己的西葫蘆新品種——冬綠。在「冬綠」沒有出現前,國內西葫蘆種子市場基本上被國外公司的品種「冬玉」壟斷。「冬玉」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價格是30元/100克,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價格水漲船高,60元,80元,最高時到了200元/100克。「冬綠」上市,100克只賣30元,由於產品商品性比「冬玉」好,所以很快就打破了國外公司的市場壟斷。隨著種植戶認可度的提高,幾年以後,市場上基本不見了「冬玉」的身影。

華盛農業高標準的實驗室。

隨後,公司瞄準國外壟斷品種繼續發力,於2011年繁育出「天山雪」系列白蘿蔔品種。白蘿蔔也是我國種植面積較大的蔬菜,李興盛介紹,「天山雪」系列上市前,國內白蘿蔔種子市場基本被韓國和日本壟斷。如2011年,韓國白蘿蔔種銷量在長江以南達到80噸,價格高達75元/50克。「天山雪」上市後,因綜合性狀優良,價格也僅有韓國品種的1/5,所以一經推出,「洋種子」很快就沒了壟斷的底氣。

26年來,華盛農業專注蔬菜種子科技創新,先後育成蘿蔔、白菜、青梗菜、西葫蘆、西瓜、甜瓜、黃瓜、辣椒等16類蔬菜新品種300餘個,憑實力叫板「洋種子」。李興盛介紹,目前他們公司的很多品種綜合性狀已超越國外品種,如西葫蘆、白蘿蔔種子國內市場佔有率已全面超越「洋種子」;有些番茄、甜椒種子,在有些地方市場甚至形成絕對優勢,讓「洋種子」改變了以黃金7倍價格為參考定價兩類種子的行為,等等。

種子反向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成為當地的「洋種子」。李興盛介紹,目前公司的西葫蘆種子在中東市場的佔有率為50%左右,在西葫蘆生產大國巴基斯坦市場佔有率第一。2020年7月份,華盛農業自主培育的的葉菜類和茄果類四個品種,成功打開對種子進口要求苛刻的紐西蘭市場,成為國內首家出口蔬菜種子到紐西蘭的企業。目前,華盛農業繁育的種子已在歐洲、中東、東南亞、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成為當地的「洋種子」。

華盛農業現代化種子培育基地一角。

憑藉雄厚的技術實力,華盛農業當選中國種子協會常務理事單位,被亞太種子協會(APSA)邀請成為會員,加入世界種子聯盟(ISF),在世界種子繁育領域開疆拓土。

注重人才培養,堅持材料創新,為打破「洋種子」壟斷提供強力支撐。「打破『洋種子』的市場壟斷,拼的是技術,靠的是實力,是長跑比賽。」山東蔬菜協會會長韓吉書說。為跑贏這場比賽,李興盛格外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據他介紹,公司目前有科研人員46名,其中碩、博士研究生25名,國外育種專家5名,從科研院校聘請的專家教授有15名;公司年科研投入超過1000萬元。

從轉行開始,育種材料就是李興盛關注的重點。目前,華盛農業已擁有10000多份優質蔬菜種質資源,為新種子培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公司還建立了山東省蔬菜生物育種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十字花科蔬菜良種繁育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蔬菜種業技術創新示範聯盟等8大科研創新平臺,並承擔「山東省良種工程重大課題」等18項省級以上農業科技項目,不斷挑戰、攻克蔬菜育種難題,倒逼自己向更高水平邁進。

華盛農業在青州現代化的基地全貌。

而為了生產出高質量的種子,華盛農業在山東青州、青島和海南建有研發基地3個,配套建起了1萬平方米的加工車間、3萬平方米智能化溫室及國內第一個立體式恆溫恆溼倉庫等設施,並在山東、甘肅、內蒙、新疆、遼寧等地建設了生產制種基地,等等。

讓種植戶增收,讓國內蔬菜生產不再受制於人。「市場壟斷被打破後,首先受益的是廣大種植戶,如華盛農業培育的『秀玉170』西葫蘆種子,因綜合性狀好、價格低,產出的西葫蘆每斤價格要比其他品種高出2毛錢,一低一高,綜合算下來,種植戶一畝地能多收入6000元。」韓吉書介紹說,「華盛農業系列蔬菜種子的推出,讓諸多『洋種子』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以更好的品質、更合理的價格參與市場競爭,這讓種植戶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據統計,華盛農業目前產品在全國累計示範推廣1億多畝,已帶動蔬菜種植農戶超過40萬戶。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王星 通訊員 王紅霞 潘偉

相關焦點

  • 打破「洋種子」壟斷,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
    新華社杭州1月7日電(記者許舜達、方問禹)記者6日從浙江省台州市舉辦的第三屆浙江西蘭花新品種大會上獲悉,通過科研聯合攻關,西蘭花品種加快「國產化」進程。中國自主育成西蘭花品種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由2017年的不足5%,現已提升至20%左右。
  • 走自主研發之路:中國食葵打敗「洋」種子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9日電 題:走自主研發之路:中國食葵打敗「洋」種子  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於嘉  為了把種子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近年來,我國相關龍頭企業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創新、重視品種選育、推廣國產品牌,堅持走品種科技化、科研產業化、產業市場化的發展之路,
  • 這家佛企自主研發超聲波霧化片,打破國外壟斷
    2015年,科日超聲自主研發的超聲波霧化片正式投入生產,這也意味著,科日超聲成為了國內少數幾家掌握關鍵核心部件技術的企業,從而打破外資企業的技術壟斷。此外,科日超聲還建立了900平方米的專業檢測中心,擁有SGS(安規)目擊實驗室資格,這也是國內超聲霧化行業首個CNAS認證的實驗室,檢測報告可在美國、歐盟等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國際互認。
  • 「仿種子」層出不窮擾亂種子市場 亟待建立和完善圖譜庫
    戰勝了「洋種子」,卻敗給了「仿種子」  「仿種子」層出不窮擾亂種子市場,嚴重影響種業創新,亟待整治  本報記者於長洪、張洪河、李雲平  解決我國14億人口「吃得飽」問題的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在自主育種方面已接近甚至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 中國民營企業闖入「軍事禁區」 打破軍工產業壟斷格局
    上星期,由解放軍總裝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和全國工商聯合辦的首屆「民營企業高科技成果展暨軍民融合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頓即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為甚麼呢?  三中全會敲定,引導民企「參軍」  因為這個展覽和論壇的舉行,意味著敏感的軍工行業將逐步向民間資本敞開。
  • 花椰菜西蘭花竟有700個新品種
    溫商網訊(記者 劉娜筱)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有數字農業園區展示櫻桃番茄立體栽培、草莓立體栽培;有飛防現場的無人機演示……昨天,第二十四屆中國南方種業(溫州)博覽會暨長三角現代種業技術創新產教聯盟成立大會在溫州開幕,
  • 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威高術中神經監護系統打破了國外壟斷,操作簡便快捷,是國內首款。近年來,通過不斷創新,威高集團開發的產品打破國外壟斷,迫使進口產品大幅度降價,降低了國家醫療開支,也惠及了百姓。21日下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網絡媒體山東行活動採訪團就來到了位於山東威海的威高集團,參觀了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 直播回顧丨中國南方種業博覽會開幕 花椰菜西蘭花種子溫州「選美」
    你知道嗎,溫州年產花椰菜種子近25噸,產值近億元,約佔全國30%,花椰菜種子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東南亞國家。12月14日—15日,第24屆中國南方種業(溫州)博覽會暨長三角現代種業技術創新產教聯盟成立大會在溫州舉行。40多家國內科研院所、知名種企帶來近800個行業標杆品種,在溫州開展一次花椰菜、西蘭花種子的「選美」PK大會,共同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浙江新聞客戶端對活動進行圖文直播。
  • 我國苦苣苔科植物研發成果豐碩 國際登錄新品種達158種
    溫放研究員告訴記者,苦苣苔科植物花型奇特、色彩絢麗、株型葉形變化豐富,是重要的室內盆栽觀賞花卉,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市場潛力。歐美發達國家等則較早就對苦苣苔科觀賞植物進行研發,在引種馴化並園藝化了相當多一部分產自美洲、非洲、歐洲和亞洲的類群的基礎上,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其中以非洲紫羅蘭、大巖桐等原生種作為育種材料育成的大量品種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暢銷。
  • 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這家公司兩項國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2020-06-30 0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新品種通過專家組現場審查
    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新品種通過專家組現場審查2018-10-23 10: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蘇中洋集團        瀏覽量: 5599 次 我要評論 (暗紋東方魨「中洋1號」)&nbsp&nbsp在評審過程中,胡紅浪副站長充分肯定了中洋集團在種質資源開發與保護上做出的努力與貢獻,認為在當前國家全力推進漁業保種育種、實施生態健康養殖轉型發展的關鍵時間
  • RV減速器打破日企30年壟斷 「中國智造」機器人重塑成本優勢
    工業機器人核心傳動部件——RV減速器關鍵核心技術一直由日企掌握,經過4年多校企合作攻關,我國RV減速器設計製造和批量生產取得重大突破,其精度、剛性、壽命等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日企水平,打破日企30年的壟斷。
  • 海南生產的水稻新種如何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發芽率?附實操方法
    今年海南新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入庫加工後,立即投放市場銷售進入大田作中稻或晚稻種植使用。由於剛收曬入庫的水稻種子存在後熟作用過程,尤其海南產水稻新種後熟休眠期明顯,直接影響種子破胸發芽(種子萌動破胸慢且不整齊、發芽率低)。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 打破壟斷、國內唯一
    作者|秦亮 編輯|WY半導體上遊材料中的靶材也是我國正在突破的細分領域之一,這塊主要還是美、日等西方國家壟斷,特別是高端材料進口較大。不過在中低端領域,國內部分公司已經實現了突破,打破國外壟斷,甚至對三星、LG等韓企供貨。
  • 中企打破美國壟斷 造出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
    不斷打破國外壟斷 中國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國際領先在河北廊坊科技園,一款為無人機和商務機而設計的航空發動機正在進行150小時試車,考核發動機在各種狀態下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及壽命等綜合指標。美國是最大的錸金屬消費國,控制著全球銷售市場,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由於錸可以廣泛應用於噴氣式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全球約80%的錸用於生產航空發動機,其在軍事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為了維持在航空工業的優勢地位,美國和其它一些西方國家常年針對中國進行材料和技術封鎖。
  • 30年,與高新共成長|惠企政策助力「種子企業」長成良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丙陽 通訊員 田珊 濟南報導  從最初20多人的創業團隊,到現在擁有員工近500人並手握成熟先進技術的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從最初的6個人6萬元起步,發展成為一個註冊資金7580萬元的濟南大陸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他們的發展離不開濟南高新區的政策引領及惠企政策的幫助。
  • 醫用SEBS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在上周召開的新一代醫用關鍵高分子材料SEBS應用推廣會上,巴陵石化公司宣布,其研發生產的醫用熱塑性彈性體SEBS產品質量達到醫療衛生級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具備萬噸級生產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性能優越的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EBS被公認是替代軟質PVC的最佳材料。作為醫用輸液管材料的換代品,目前每年醫用SEBS需求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