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闖入「軍事禁區」 打破軍工產業壟斷格局

2020-11-23 和訊網

  編者按:香港《經濟日報》刊文指出,由於軍工產業的質素涉及國家安全,故軍工產業對民企的開放,必須是締造雙贏。民營企業既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武器裝備建設極需的新鮮血液。不過,進入軍工產業的民企,必須技術和質量過關,「民參軍」不僅要有效提高武器裝備建設質量效益,也要帶動民企自身能力的提升。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以供學術界和理論界參考。

  上星期,由解放軍總裝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和全國工商聯合辦的首屆「民營企業高科技成果展暨軍民融合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頓即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為甚麼呢?

  三中全會敲定,引導民企「參軍」

  因為這個展覽和論壇的舉行,意味著敏感的軍工行業將逐步向民間資本敞開。民企繼電力、石油、電訊、鐵路和銀行後,又成功打破國有資本壟斷,再次闖禁區了!

  當然,這完全拜習李高層全面深化改革,加強促進民營經濟的基本國策所賜。早在去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著手部署敏感的軍工也對民企開放。

  「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優質社會資源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推動軍工產業升級,為鑄造強軍和利器提供物質技術支撐。」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在三中全會所作關於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報告時,便毫不諱言軍工產業將逐步對民企開放,打破向來由軍企把持的壟斷地位。

  經過僅逾半年的籌劃,軍工產業對民企開放終於付諸行動。這個展覽會是內地首次由軍方牽頭,組織民營企業參與部隊裝備建設,交流的一次盛會。

  裝備部認可承辦商 民企逾1/3

  為顯示中央軍委對軍工產業開放的支持,上周三(5月28日),在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的陪同下,兩個專職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和許其亮,更聯䄃參觀展覽會。

  熟悉情況人士指出,由於軍工產業的質素涉及國家安全,故軍工產業對民企的開放,必須是締造雙贏。民營企業既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主創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武器裝備建設極需的新鮮血液。不過,進入軍工產業的民企,必須技術和質量過關,「民參軍」不僅要有效提高武器裝備建設質量效益,也要帶動民企自身能力的提升。

  以這次展覽會為例,在精挑細選下,共有100多家優質民企參展,既有大中型企業,也有小微型企業,參展產品涵蓋了網絡和通訊,制度與控制等十多個專業領域。

  據悉,內地有不少民企確實擁有進入軍工產業的實力。截至2013年底,列入解放軍總裝備部裝備承制單位名錄和獲得國防科工局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的企業中,民企超過三分之一,部分優質民企還承擔了整機或主戰裝備科研生產任務。

  為著鼓勵民企進入軍工產業,中央軍委正積極解決「民參軍」所面對的門坎問題,張又俠在軍民融合高層論壇上透露,努力為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首先要努力構建法規制度體系、切實解決各自為政、交叉重複等問題;其次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切實解決「民參軍」過程中市場準入門坎高、不透明等問題;第三是建立規範信息發布制度、切實解決「民參軍」過程中信息互不通暢、不及時的問題;第四是紮實推進裝備採購制度改革、切實解決行業壟斷難破除、競爭規則不完備的問題;第五是大力強化監督管理機制、切實解決對「民參軍」管不好、不會管的問題。

  軍工向民企敞開 軍委推5招

  基於中國軍工產業向來的敏感性和封閉性,故其對民企的逐步開放,肯定不能一蹴而至。其實,在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近年在鼓勵民企進入軍需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都做了不少工作,先後出臺了「關於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實施意見」,目的就是為軍工產業對民企開放創造條件。

  的確,隨著內地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過往不少由國有資本壟斷的行業,都相繼向民企開放。不過,相對於電力、電訊等行業,民企要想真正進入軍工產業,除了技術和資金必須過關外,保密工作更是需要跨越的核心障礙,民企要獲得軍工大單,這些問題就須積極面對了!

(責任編輯:李瑩 HN016)

相關焦點

  • 2021-2027年中國軍工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1.4 民間資本進入軍工行業路徑分析1.4.1 民間資本進入軍工的門檻1.4.2 民間資本進入軍工的流程1.4.3 民間資本進入軍工的路徑(1)民營企業進入軍工的方式(2)民營企業進入軍工的定位第2章:國外軍工行業發展經驗借鑑2.1 國際軍工行業發展概況2.1.1 國際軍工行業發展現狀
  • 「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將打破壟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
    「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將打破壟斷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國產供給率
  • 國家科技引擎:軍工巨頭的權力密碼
    此外,還有646億美元的海外應急行動(OCO)預算用以應付突發海外軍事行動。[1]這些增加的預算,使得美國突然增加了很多可以用於購買裝備的資金。 而增加的軍事訂單,就成了國防企業爭搶的對象。 拋出胡蘿蔔的同時,川普也亮出了大棒。不止一次的通過削減部門預算等手段,要求企業以降價來換取大訂單。這就迫使已形成領域壟斷的軍工巨頭們,不得不考慮壓縮成本,來降低軍品售價。
  • 軍工行業:衛星網際網路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如果換一家企業重新申請,缺少有力合作夥伴,且在當前資源缺乏、群雄並起的環境下可以預見將阻力更甚。另外,創始人維勒依靠自己在國際通信產業界的人脈積累開發了眾多商業渠道和產業生態,涉及到的企業分布於北美、南美、歐洲、亞洲,行業橫跨電子、宇航、電信、消費、金融等。如若重新整合,合理利用,帶來的潛力無窮。
  • 製造晶片的關鍵材料中國企業募資50億有望打破海外的壟斷
    在半導體產業中,原材料處於產業鏈中最上遊,牽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半導體矽片是半導體的支撐材料行業,重要性可想而知。根據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矽片出貨量為109.21億平方英尺。長久以來,全球半導體矽片行業都處於寡頭壟斷態勢,全球前五的矽片企業,共佔據了行業93%的市場份額。
  • 深度剖析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賽道+卡位」把握歷史性機遇
    這些企業是:擁有稀缺或者壟斷性產業 地位的主機廠;或者擁有核心競爭力、競爭格局很好且具備市場化競爭能力的軍 工上遊電子、材料等企業,其享受下遊需求拉動,以及國產化率、滲透率提升多 重成長邏輯,增速更為可觀,是軍工的強α方向。1.
  • 全球百強軍工企業排行榜數據背後:「擂臺」競技看點多
    國外訂單的持續增長,進一步「反哺」了軍工企業的發展。在百強軍工榜公布的數據中,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航空工業公司、拉斐爾公司排名穩步上升,埃爾比特系統公司防務收入漲幅高達22%,再次證明了自身的軍工實力。和大國軍工企業相比,以色列軍工企業雖然體量小、起點低、基礎弱,但這些年一直是軍貿市場強有力的競爭者,其秘訣究竟何在?
  • 中國民企爭奪空軍訂單:煤礦機械廠改做噴氣發動機
    得益於大刀闊斧的改革,王澤鋼這樣的民營企業家如今也能參與招標向人民解放軍銷售高技術航空產品。報導說,解放軍曾是抵禦資本主義侵略的最後堡壘,但在中共的命令下,它不得不允許民營企業進入壁壘森嚴的國防採購內部圈子——曾經的頂尖國有企業專屬領地。王澤鋼表示:「我們正從這一市場中要求不那麼高、技術性不那麼強的部分著手。」
  • 山東造醫療用品打破國外壟斷 惠及百姓的「威高製造」成威海驕傲
    心臟支架只是威高集團自主創新的成果之一,這家始建於1988年的民營企業,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一項項成果領行業之先,「威高創造」惠及廣大老百姓也成為很多威海人的驕傲。比如威高集團研發的威聚碸膜透析器,打破了國外壟斷,價格比國外降低了30%以上,成為衛生部批准的首家建立血液淨化透析中心的企業;化學發光分析儀擁有核心技術,產品各項技術性能經改進提升後,達到國外先進水平;留置針、可降解縫合線、TPE輸液器、人工種植牙、人工肺、人工肝、試管嬰兒器械、化學發光分析儀、電動病床、手術無影床、免疫吸附柱、生物診斷試劑、手術機器人、彩超、DRX光機等100多種產品
  • 《星際特工》打破《戰狼2》壟斷格局
    原標題:《星際特工》打破《戰狼2》壟斷格局 其中,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科幻新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以下簡稱《星際特工》)拿下上周末全球票房冠軍,在中國內地上映三天收穫1.9億元人民幣。皮克斯動畫新片《賽車總動員3:極速挑戰》和埃德加·賴特導演的小成本口碑佳作《極盜車神》票房成績不相上下,內地首周末票房分別為7074萬元和6385萬元。
  • 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重慶曆經十年研究,成果喜人
    其標誌著,中國成功打破國外壟斷,掌握了特種玻璃纖維核心技術。玻璃纖維具有價格低廉、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等優點,所以自1938年,歐文斯·科寧玻璃纖維公司的員工斯萊特將其製造出來後,玻璃纖維就被廣泛使用於軍事、工業、建築等各個領域。不過,普通的玻璃纖維有著脆性(易斷裂破壞)、耐磨性差等缺陷。隨著技術的提升和市場的需求,特種玻璃纖維自然而然的誕生了。
  • OLED產業核心零部件迎來突破 國內金屬掩膜板打破日韓壟斷
    金屬掩膜板是OLED生產所需要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長期被日韓企業壟斷。業內專家認為,金屬掩膜板(Mask)的量產意味著OLED產業核心零部件取得突破,將改變我國OLED產業受制於人的局面。改變OLED產業受制於人的局面「如果說蒸鍍是OLED心臟,那麼金屬掩膜板就是蒸鍍的根本。」山東奧萊電子總裁隋鑫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奧萊電子經過5年的研發,突破了金屬掩膜板核心關鍵技術,有望打破日韓壟斷,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 打破「洋種子」市場壟斷!這家民營種企育成300多個新品種
    「我們有10000多份優質蔬菜種質資源,8大科研創新平臺,是首批國家育繁推一體化蔬菜種業信用骨幹企業,已經育成的蔬菜新品種超過300個。」12月25日,李興盛給到訪的客人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李興盛,山東省華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華盛農業)董事長。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 打破壟斷、國內唯一
    作者|秦亮 編輯|WY半導體上遊材料中的靶材也是我國正在突破的細分領域之一,這塊主要還是美、日等西方國家壟斷,特別是高端材料進口較大。不過在中低端領域,國內部分公司已經實現了突破,打破國外壟斷,甚至對三星、LG等韓企供貨。
  • 原創丨北鬥3號開通,徹底打破美國3大壟斷霸權
    只是,相比1990年代到2010年代的20年時間,過去10年全球格局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和重組,如今世界正在形成中美兩個大國並存的新階段。美國現在依然是單極霸權國家,中國則是一個正在復興的大國。導航系統對國家的國力考驗有多大?
  • 軍工:軍用慣導需求高成長 「民參軍」迎來向上拐點 薦4股
    與衛星導航相比,慣性導航不需要依賴外界信號來源,具有穩定和隱蔽的優勢,在軍事領域不可替代,廣泛應用於戰機、戰車、艦艇和飛彈等領域。根據技術類型的不同,慣導可以分為雷射慣導、光纖慣導和MEMS慣導。慣導作為尖端技術,價值量大,且技術壁壘很高,受益於海陸空裝備升級,和國防信息化,需求將保持穩定高增長。  市場空間高達200-300億元,民參軍比例極低。
  • 中國技術再次打破美國壟斷!
    比鋼鐵還要堅硬的紙,我國的一位女科學家打破了美國壟斷。造紙術在中國己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也被稱為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對於從古至今文明有著巨大的貢獻!那麼紙對於現在的軍事領域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紙在軍事領域也有很多的用處。在中國航天領域發展的過程當中,為保護好太空人的安全上。飛船的所有材料都必須要可以抵擋住太空中的高輻射,保護在飛船上的物資和太空人的安全也會用到紙。
  • 《2019中國塑料光纖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譚倫)日前,由中國塑料光纖產業聯盟戰略研究中心編寫的《2019中國塑料光纖產業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包括塑料光纖概述、產業鏈分析、產業競爭格局、發展狀況、發展建議五大部分,對目前塑料光纖產業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與梳理。
  • 民營企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肩負重大歷史使命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著眼於統籌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廣大民營企業要積極響應中央的戰略部署,順應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承擔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使命。
  • 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碳纖維「第三級」打破日美壟斷,看日本人怎麼說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在工業發展當中被很多大國重視的碳纖維,根據外媒報導,我國正式進入了世全球碳纖維國家中的「第三極」,在核心技術上徹底打破日美等國的壟斷格局!在我國實行人才強國戰略後,國家大力支持在科學技術上的研究突破,於是我國碳纖維的研究廠家如雨後春筍搬地出現在中華大地上,目前我國每年要消費接近7000到10000噸的碳纖維用於各種製造領域,比如普通的工業生產、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服的製造以及在一些軍工企業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