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19年1月23日—2019年3月10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展覽匯集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15個海內外重要收藏機構的董其昌相關藏品,共計154件(組)。通過「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和「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和作品辨偽」三個部分,系統梳理並重新詮釋董其昌的藝術成就。
地處松江醉白池的董其昌書畫博物館也有數十件上博所收藏的董其昌書畫對外展出,並對大量臺北故宮的董其昌書畫複製品。
展期:2019年3月7日—6月9日
地點:復星藝術中心(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
展覽呈現了40餘件作品,巡禮草間彌生極具代表性的南瓜、波點、無限鏡屋和最新繪畫系列「我永恆的靈魂」等之外,還將根據空間特製多件大型浸沒式、多反射場域裝置作品。
喻紅:婆娑之境展期:2019年3月9日—5月5日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龍騰大道3398號)
展覽將藝術家的世界如一出四幕劇般展開,同時呈現多個平行宇宙的不同時期:「重生之時」、「貫穿喻紅藝術生涯的『肖像』系列」、「半百」、「目擊成長」。
回眸——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館藏展展期:2019年1月8日—7月28日
地點:龍美術館(浦東館,羅山路2255弄210號)
展覽精選出20餘件(組)作品和相關文獻,呈現上海解放前、解放後各個時期社會生活及城市發展面貌。
舊王孫:龍美術館藏溥儒書畫展展期:2019年2月22日—6月30日
地點:龍美術館(浦東館)
展覽從龍美術館豐富的館藏溥儒書畫中萃選出近60套作品,借溥儒書畫用印「江山為助筆縱橫」、「心畬翰墨」、「飛鴻」區分為三大板塊,分別呈現溥儒山水、道釋、花鳥、人物、動物、書法的書畫面貌。
時尚印跡:從畢卡索到安迪·沃霍爾展期:2019年3月1日—5月5日
地點:藝倉美術館(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
展覽由倫敦時尚和面料博物館與藝倉美術館共同舉辦,從時裝、面料的角度,來梳理20世紀藝術史的發展線索,及戰後歐美國家的社會文化發展進程,將藝術如何通過服飾、家居進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歷史真實再現。
《平行:埃文·奧拉夫》展期:2019年3月2日—5月30日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龍騰大道2555—1)
呈現了荷蘭著名攝影師埃文·奧拉夫最近十五年創作生涯中的近五十件作品,其中數件作品皆為首次在中國展出。2019年標誌著他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時刻,埃文·奧拉夫是當今荷蘭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在其2019年六十誕辰之際,他的作品將在荷蘭各大博物館展出,包括海牙市立博物館和海牙攝影博物館等。
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展期:2019年1月12日—4月30日
地點:上海寶龍美術館(七寶鎮新鎮路1399號8樓)
精選了60幅來自東京富士美術館的西方藝術經典藏品,勾勒出一幅16至20世紀西方藝術500年的歷史畫卷。
從塞納河到黃浦江——陳偉德繪畫作品展展期:2019年3月8日—5月7日
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18號藝術空間(外灘18號)
3月8日,上海久事美術館18號藝術空間在中山東一路18號大樓內揭幕。這是繼去年位於中山東一路27號的久事美術館外灘館開放之後,久事集團在外灘萬國建築中設立的又一處面向廣大市民、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藝術展示空間。
藝術空間的揭幕展為旅法藝術家陳偉德的繪畫作品展「從塞納河到黃浦江」,展出藝術家不同時期創作的繪畫作品110件,涵蓋油畫、色粉、素描及玻璃畫四大類,呈現藝術家35年來對上海與巴黎的細微觀察。
局中人:向世奎作品展展期:2019年3月3日—4月10日
地點:安簃藝術空間(靜安區銅仁路90弄4號1樓)
青年藝術家向世奎個展。向世奎1985年出生於湖北,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生活、工作於上海。展覽的畫作共有20多幅,正如策展人顧默修所言:「在他的畫作中,所有人物都是局中人……彼此相依卻又彼此隔膜。」
江蘇從畢卡索到基弗:路德維希的藝術課展期:2019年3月16日—6月9日
地點: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三樓11號展廳
彼得·路德維希(1925-1996)是德國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維希(1927-2010)也是世界著名的藝術收藏家。這對夫婦曾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82位歐美藝術家的89件(117幅)作品,這批作品大多創作於二十世紀60至90年代,包括歐美現代主義各個階段不同流派的大師名作。
風神超逸——明代晚期書法精品展展期:2019年1月20日—5月30日
地點: 南京博物院藝術館1F
明晚期書法家,繞不過徐渭、董其昌、邢侗、陳繼儒等大家,南博的展覽薈萃了62件院藏書法精品,縱觀明晚期的書壇生態。史可法行草《報多爾袞書稿》卷、董其昌楷書《明洪武二年封松江府城隍神制誥》卷,是展覽的兩件明星展品。
唐吟方朱永靈書畫藝術展展期:2019年3月9日—4月22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大觀廳
唐吟方是越人,朱永靈為吳人,吳越二水匯合成為錦繡江南,藉此以喻中國書畫界一對老友唐吟方、朱永靈淵源於江南的書畫情緣。唐吟方長期遊弋於藝術學術之間,讀書作文之餘,著執於書畫創作,被同行評價為遊走在學藝邊緣的理想主義者,所作書畫率性溫雅,自成風格。朱永靈是當代藝壇為數不多的在草書隸書領域有成就的中年書家。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的吳越97』東京展及吳越98』香港展開始,數十年間唐吟方朱永靈攜手合作過無數回書畫展。這次南京博物院的展覽,是他們的第三次聯展。在這座現代中國最早出現的現代化博物館中,引入策展理念,以當代人的觀賞方式展陳他們的藝術創作以及對書畫同源的體認及與心得,表明他們在注重歷史情節體驗的同時,關切當代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浙江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展期:2019年1月22日—5月5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覽分「尼羅河的贈禮」「眾神傳說」「復活的密碼」「生活在尼羅河與綠洲之中」「永生傳說」五個部分,通過展示古埃及的王朝更迭、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社會生活、喪葬文化等各個方面,勾勒數千年前尼羅河兩岸的生活風貌,探索古埃及人複雜的精神與宗教世界。
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書畫精品展展期:2018年12月20日—2019年3月17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出浙博館藏任伯年、蒲華和吳昌碩三家書畫作品,以及嘉興博物館藏蒲華部分作品。展覽將回顧任伯年、蒲華、吳昌碩所走過的藝術歷程。
在那遙遠的地方——尹舒拉寫生展展期:2019年3月7日—4月7日
地點:浙江美術館
尹舒拉,1954年生,浙江省青田縣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入陸儼少門下學習中國山水畫,1980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2001年至2002年為北京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2012年9月他駕單車成功穿越了可可西裡無人區,在萬裡旅途中創作了大量從內地到邊陲的山川風物、民族風情的寫生作品。
北京展期:2019年3月9日—5月19日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
展覽將集中呈現由超過130位攝影師創作的近300幅作品,以複雜多元的視角闡釋當代文明現狀。這些創作於過去25年間的作品見證了全球化帶來的巨變,提示人們關注與日俱增的困境與衝突,以及當代生活中事物間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程度。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期:2019年3月1日—5月1日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朝陽區望京花家地南街8號)
展出英國藝術家馬克·奎恩(Marc Quinn)的作品,涵蓋「迷宮」、「麵包手」、「關於愛的一切」和「身體異變」等多個代表系列,呈現他對藝術與科學、人體、情感以及對美的認知的探索。
瑪吉·漢布林的繪畫藝術(1960-)展期:2019年3月8日—5月1日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是英國女性藝術家瑪吉·漢布林(Maggi Hambling)在中國的第一次回顧展,共展出她的超過60件作品,包括油畫、版畫、素描寫生和雕塑等,全面呈現她從1960年代迄今的藝術創作生涯。
記憶星塵 :紀念周海嬰誕辰九十周年攝影藝術展展期:2019年3月1日—3月17日
地點:中國美術館13-17號廳
周海嬰(1929-2011)是魯迅和許廣平先生的獨子,自幼喜歡攝影,在近70年裡用鏡頭定格了私人影像、市井百態、城鄉景象,記錄了重要的歷史時刻,展現了廣闊的社會圖景。
復現:榮寶齋木版水印120年展期:2019年3月7日—3月31日
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館
展覽以近百件年代、風格、題材、尺幅各異的畫軸、畫片、冊頁、手卷等作品為依託,配合豐富的文字、圖片、影像檔案及裝置,全景式地展現出榮寶齋木版水印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傳承至今的狀況。
天津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期:3月初起
地點:天津博物館
3月初,天津博物館「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覽將進行書畫類文物調陳,換展上新的文物以「晚明繪畫」為主題,將突出晚明萬曆到崇禎(1573-1644)年間中國繪畫創作中的特點和成就。徐渭《魚蟹圖卷》、董其昌 《疏林遠岫圖軸》、曾鯨《王時敏小像軸》、藍瑛《溪山秋色圖卷》、陳洪綬《蕉林酌酒圖軸》等一批晚明優秀書畫作品即將與觀眾見面。
山東展期:2019年3月7日—5月20日
地點:山東博物館一樓3號展廳
自北宋文同、蘇軾開文人墨竹之先河,至元代而集其大成,元之李衎、趙孟頫、吳鎮、顧安、柯九思,明之王紱、夏昶等,皆承文蘇正脈,其後若馮起震、諸昇、鄭燮、金農等亦各有妙詣。展覽遴選館藏明清墨竹畫跡凡70餘件,觀者將在竹林的清風與詩意裡,觀累累竹影,體隱隱幽思,與畫者之心靈興會晤對。
東京展期:2019年3月14日—6月9日
地點:三菱一號館美術館(東京都千代田區丸の內2-6-2)
前拉斐爾派的作品被認為具有直接訴諸觀者內心世界的力量,這一點在社會根基產生動搖的時代具有重要意義。畫派的精神領袖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重要的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2019年是他的誕辰200周年,本展通過來自英美多家美術館的油畫、水彩畫、素描、家具等約150件展品,回顧羅斯金與前拉斐爾派的往來和藝術成就。
福澤一郎展 - 笑對這個沒有希望的世界展期:2019年3月12日—5月26日
地點: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東京都千代田區北の丸公園3-10)
福澤一郎是活躍於1930年代的日本先鋒藝術家,將超現實主義引進日本,終其一生通過他的繪畫表達對社會問題的批判。2018年是福澤一郎誕辰120周年,本展展品包括油畫87幅、素描9幅、照片7張,回顧福澤一郎豐富的創作歷程。
勒·柯布西耶 從繪畫到建築 - 純粹主義的時代展期:2019年2月19日—5月19日
地點: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7番7號)
2016年,由勒·柯布西耶設計的國立西洋美術館登記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該館於2019年迎來創立60周年,通過舉辦本展以示紀念。展覽聚焦于勒·柯布西耶在巴黎推進純粹主義的青年時代,回顧他在這十年內於繪畫、建築、城市設計、初版、室內裝潢設計等多個領域展開的活動。
倫敦展期:2019年1月12日—3月31日
地點: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
本次展覽將展出英國風景畫家約翰·康斯特勃和透納的兩幅油畫,帶領參觀者回顧1832年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夏季展」中關於二人的一段逸聞。
倫勃朗:在紙上思考展期:2019年2月7日—8月4日(4月10日閉展一天)
地點:大英博物館
為紀念倫勃朗逝世350周年,大英博物館舉辦本次展覽,共展出65件版畫和素描手稿,涵蓋肖像畫、風景畫和聖經主題畫作等。由於素描和版畫多為主動創作而非受人委託,因此更能真實體現藝術家的個性和喜好。
阿姆斯特丹展期:2019年2月15日—6月10日
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2019年是倫勃朗逝世350周年,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將舉行一系列紀念展覽。本次展覽展出了倫勃朗的22幅油畫、22幅繪畫稿以及300幅精選的蝕刻版畫,這些原本保存在溫度受到嚴格控制的倉庫中的作品將向觀眾公開,展示倫勃朗這位荷蘭繪畫大師的生活。
巴黎展期:2019年3月13日—6月30日
地點:盧森堡美術館
「那比派」是創立於19世紀90年代的一個藝術團體,倡導對自然色彩的表達與變形,推崇高更、塞尚等人的作品,吸收日本浮世繪的藝術元素,極大地拉近了當時純藝術與應用藝術、尤其是裝飾藝術之間的距離。展覽系統回溯這一後印象主義先鋒藝術流派的發展歷程。這是法國首個「那比派」回顧展。
芝加哥展期:2019年3月3日—6月9日
地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倫勃朗·哈爾曼松·范·萊因的橫空出世使肖像畫變得更為複雜。他通過道具、光線和模糊的布局來建構畫中人物形象,讓我們不禁思考:肖像畫到底是什麼?
兩幅倫勃朗的經典之作——《男孩的肖像》和《自畫像》,從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諾頓·西蒙博物館遠道而來。這兩幅畫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自家藏品《戴金項鍊的老者》和《站在兩截門後的少婦》一起,向人們展示倫勃朗的大師級技藝。
講座信息時間:2019年3月11日 周一 19:00-21:00
地點:上海博物館-五裡橋影劇院(龍華東路600號)
主講人:Paul Thomas Collins
阿什莫林博物館成立170多年之際,迎來了第一件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物。該博物館建於1683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博物館,也是第一所面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1852年,英國探險家亨利·萊亞德捐贈的一塊兩河流域飾板牆送抵牛津。這塊古文明殘骸從10000英裡外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飄洋過海運到英國,不失為一個壯舉,這也是有史以來倫敦和巴黎的遊客第一次可以親眼見證原本只存在於聖經和古籍中的亞述文明。
美素不達米亞的村落與農業起源時間:2019年3月14日 周四 19:00-21:00(地點,主講人同上)
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和文字起源時間:2019年3月16日 周六 10:00-12:00(地點,主講人同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