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喵喵君
審校:仲修
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升空,開啟了邁向火星的徵程。同時,「隨隊出徵」的火星車將在明年2月之後擇機在火星著陸。也在同一時間,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也為尚未命名的火星車發起全球徵名。一時間,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而各種各樣的名字也出現在網絡上。諸如:解惑號,祝融號,赤兔號,商丘號,還有小火車號等等。而在這些名字裡面,我自己更傾向於祝融號,因為它最有中國風,是符合中國文化的浪漫。同時也與我們已經存在的那些太空飛行器的名稱形成統一。不過,說到這裡,我想問一下大家,你們知不知道,迄今為止,我們國家總共發射了多少太空飛行器?它們的名字都是什麼?就讓我來給你們科普科普吧。
1、「東方紅」
「東方紅」是中國首個航天工程的。而這也是一個中國著名的汽車工程品牌。「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了毛澤東」,這是我們這一輩的父輩以及祖輩都很熟悉的陝北民歌。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也是中國航空的第一步,因而,在2016年,國家航天局把每年的4月24號定為「中國航天日」。
2、神舟系列
神舟系列航天飛船應該是國人最熟悉的國家太空飛行器。因為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就是「神舟五號」,而楊利偉也是中國航天第一人。神舟系列飛船截至目前已經發射十一艘,實現載人飛行15人次。
3、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入太空,並在2009年3月1日成功撞擊月球。截至目前,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已成功發射四枚。
4、玉兔、鵲橋
玉兔號為月球車,「玉兔一號」於2013年12月2號升入太空,並於14日在月球實現軟著陸。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
5、天宮
「天宮」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取名自「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升空;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成功發射。
6、北鬥
2020年7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於1994年開始建設、由30餘顆衛星、地面段和各類用戶終端構成的具有全球覆蓋能力的大型航天系統。
7、天問
天問是屈原的一首長詩。2020年4月14日,中國航天局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表示對於真理的不懈追求,並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
8、墨子、織女、悟空
「墨子號」是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織女號」是低緯度探空火箭;「悟空號」是世界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這些名字都要麼取自中國民間故事,比如嫦娥,玉兔,鵲橋天宮,悟空,織女,要麼取自中國傳統文化,諸如天問,北鬥,墨子,還有東方紅,神舟,這就是中國式浪漫,你懂了嗎?
話說,火星探測器的名字還沒有確定,趕快來參與!
下期預告:我們生活中的噪聲也是有顏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