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為紀念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殊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錢學森(1911—2009),中國科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大型文獻紀錄片《錢學森》(共六集),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該紀錄片主題曲《飛翔的路》由中國科協機關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許向陽作詞,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田曉耕作曲,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青年歌手周強演唱。
尋找著飛翔的路
尋找著曾經的夢想
孤獨旅途/無助回望/受傷的故鄉
彼岸陽光/異域洋房/不是我天堂
給我一雙升騰的翅膀
告訴我哪裡是愛皈依的地方
我要飛翔/我要飛翔
越過自己/越過四季
越過銀河閃爍的星光/向遠方
尋找著飛翔的路
尋找著曾經的夢想
大海蒼茫/歸心渴望/曙光耀東方
紅色旗幟/黃色皮膚/別後可無恙
給我一雙升騰的翅膀
告訴我哪裡是愛皈依的地方
我要飛翔/我要飛翔
越過自己/越過四季
越過銀河閃爍的星光/向遠方
創作背景
2009年5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十部委聯合發出《關於廣泛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活動的通知》,並推薦100首曲目。中國科協科學之聲合唱團首任團長陶學中老師感嘆「我們唱的都是別人的歌兒,直接抒發科技工作者愛國之情的卻鮮有」,時任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宣傳處處長的許向陽開始關注並嘗試以科技工作者、科技事件為題材的歌曲創作。
作為拍攝紀錄片《錢學森》的提議者和主要策劃人,許向陽應執行導演之邀為主題歌撰寫歌詞。他摒棄了「口號式」或「概念式」寫法,全文沒有出現一處「祖國」「人民」「科學」「飛彈」「火箭」等關鍵詞,而是以錢學森「出國深造」與「歸國報效」的輾轉心緒、坎坷歷程作為主體,副歌部分則以錢學森追尋精神源泉、汲取精神力量將作品推向高潮。作曲家田曉耕採用通俗偏美聲的流行曲風進行音樂處理,更利於歌曲的流傳。
這首歌一經推出,不僅獲得廣大觀眾的好評,更贏得錢學森的夫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蔣英女士的高度認可,後被用做電影《仰望星空》主題歌,以及用於電影《錢學森》首映式、科技盛典頒獎典禮等重要場合。
據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先生所述,《飛翔的路》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多地數十所學校「錢學森班」的青少年學生中廣為傳唱。許向陽既欣慰,又感慨:「在科技界與社會公眾之間,不僅需要科技知識的傳播和普及,更需要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
演出經歷
經許向陽引薦,田曉耕欣然將男聲獨唱改編為混聲合唱,交予科學之聲合唱團,下圖是當時的手稿。
2011年3月8日,科學之聲合唱團在第二屆「科學與藝術——相約國際婦女節」音樂晚會上首次演唱。為了展現和聲的魅力,完善演出效果,李默然指揮在尊重原譜的基礎上對尾聲部分進行二度創作,歷經10次舞臺實踐,沿用至今。同年5月8日,科學之聲合唱團在北京音樂廳首次以「飛翔的路」為題舉辦專場音樂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科學之聲合唱團歷屆團員中,有多位北航師生、校友、在空天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辛勤耕耘的員工。作為中國航天事業一次次跨越、中國太空探索一個個新高度的見證者,他們在歌聲中自然寄託了更加刻骨銘心的理解與感受。
《飛翔的路》凝練了以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兩彈一星」元勳為代表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所鑄就的「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中國科學家精神,激勵、鼓舞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偉業,在奮鬥中成就創新夢想,實現人生價值。
看完上面的介紹,
是否對這首歌又有了新的認識?
來源:科學之聲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