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鷹科普講座第十九期|「微生物,大世界」 ——是什麼讓老鼠不怕貓

2020-12-06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20年11月21日上午,合肥市新站高新區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第十九期系列公益科普講座「微生物,大世界」在新站區勤勞社居委開展。此次活動與梅香書苑悅書房共同合辦,活動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計永勝博士,為雛鷹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題為「是什麼讓老鼠不怕貓」的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

首先,計博士通過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畫片《Tom and Jerry》中的故事,拋出了「是什麼讓老鼠不怕貓」的話題,引起了雛鷹志願者們的極大興趣。孩子們紛紛猜測著各種可能的答案,提出自己的想法。於是,計博士乘勢導入講座主人公「剛地弓形蟲」,指出它在給老鼠「壯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接著,計博士娓娓道來,採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喻等多種方法,利用生動的圖片展示,向孩子們介紹了剛地弓形蟲作為一種重要的機會性致病原蟲,是怎樣一步步被人類發現的,又是怎樣為人類所逐漸認識的過程。他還向孩子們詳細講解了剛地弓形蟲的形態、生活史過程、宿主、裂子體、配子體等知識。孩子們漸漸明白了剛地弓形蟲為何在貓和其他貓科動物中最為常見,人類和其他動物又是如何染上弓形蟲的,也懂得了弓形蟲對於人體的破壞作用與個人免疫力相關。人類應該好好鍛鍊身體,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以減少弓形蟲的侵害。從孕期媽媽經胎盤傳染給胎兒的先天性弓形蟲病,到後天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獲得性弓形蟲病,計博士都詳細分析了它們的病變症狀、傳播途徑、臨床表現及其危害性。

最後,就剛地弓形蟲的宿主、傳播方式、活動過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剛地弓形蟲引發的各種疾病及其預防等問題,雛鷹志願者們向計博士提出了各種疑惑,計博士都一一進行了耐心解答。

整場講座生動有趣,氣氛活躍,孩子們參與度與積極性都很高。通過學習,他們不僅僅掌握了剛地弓形蟲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懂得了在生活中應如何更好地預防剛地弓形蟲可能引發的疫病。報告全程中,貼近生活的小故事、生動的授課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良好的互動過程等等,都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引發了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和學習科學知識的渴望之心。

文/圖 李霞

延伸閱讀:

「合肥新站高新區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是合肥市較早在民政系統註冊的中小學生志願者組織,其宗旨為「教育好下一代,引導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新時代接班人」。目前在冊的合肥市各社區中小學生志願者300餘人,現擁有品牌項目「暖心社區·雛鷹敬老」「雛鷹科普講堂」「公益地攤·淘你所愛」義賣等,並成立了「雛鷹行動媒宣中心」和「雛鷹公益宣講團」。目前中心已經開展了一系列敬老助困、社會實踐、科普講堂及科普基地體驗、勞動教育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獲得了受益群體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雛鷹科普講堂第十六期 | 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之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創新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驅動力。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青少年應從小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不斷學習各種科學知識。
  • 科普:什麼情況下老鼠不怕貓?
    新華網東京 11月11日電(記者 錢錚) 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如果與嗅覺有關的神經迴路發生中斷,那麼老鼠即使分辨出了貓的氣味,也不會逃避。這一研究還證實,某些哺乳動物躲避天敵的行為是與生俱來的。
  • 老鼠為什麼不怕貓了?科學家:可能是這個器官退化造成的
    我們從小就知道,貓是老鼠的天敵,但是現在人們發現,家裡養的貓都不會抓老鼠了。不僅如此,有些老鼠見到貓也不知道躲,反而大搖大擺地跟貓勾肩搭背,讓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老鼠都給貓當伴娘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一些老鼠不怕貓了呢?
  • 老鼠不怕貓?它們可能被弓形蟲「控制」了
    老鼠不怕貓? 它們可能被弓形蟲「控制」了剛地弓形蟲是一種常見於貓身上的寄生蟲,此前的研究認為,弓形蟲會針對性地使小鼠不再害怕貓科動物,從而更容易被後者吃掉,幫助弓形蟲通過貓糞傳播。而據一項發表於《細胞報告》上的新研究,弓形蟲並非特異性地減輕被感染小鼠對貓的恐懼,而是普遍降低它們的焦慮和對風險的感知。實驗中,被感染小鼠對貓和非天敵動物氣味的好奇心並無明顯差異,但都大於未感染小鼠。這一行為改變主要與寄生蟲造成的腦組織囊腫及慢性神經炎症有關,而非其對特定神經元的直接幹擾。
  • 寄生蟲可改變老鼠腦結構 或使其永遠不怕貓(圖)
    原標題:寄生蟲可改變老鼠腦結構 或使其永遠不怕貓(圖)報告說,感染弓形蟲可能對老鼠的大腦造成永久性的改變  中新網9月20日電據外媒19日報導,研究人員稱,當老鼠被一種叫做弓形蟲的寄生蟲感染後,該寄生蟲可以抑制老鼠對貓的天生恐懼感。
  • 《貓和老鼠》牆洞期老鼠最害怕的事是什麼?10把修理錘的守衛表演
    老鼠偷吃奶酪,貓要抓老鼠,一場貓鼠追逃的比賽開始咯,大家好,我是鼠玩家戲蟲。掃貨街通行證如何升級?這個問題估計難不倒大家,只要把每日任務和周任務做完就能升級啦,不過有些任務對於貓玩家來說,就有點勉強了;奶酪賽到了牆洞出現時,貓最害怕的是老鼠變身大力鼠,而老鼠最害怕的是什麼呢?雪梨爆發洪荒之力時是怎麼樣的?這樣的情節太少見了!本期戲蟲就帶大家了解下貓鼠學院的這些事。組隊任務讓貓怎麼辦?
  • 除了傑瑞之外,現實中還真的存在不怕貓的老鼠,它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我們小時候所有看過的動畫片中,《貓和老鼠》應該算得上是最經典的動畫片了。該動畫中的老鼠傑瑞並不害怕湯姆貓,反倒是三番五次捉弄湯姆。長大之後我們發現,這些只是動畫片製作出來的效果,現實世界中的老鼠基本都害怕貓,看到貓出現跑都來不及,怎麼還敢去捉弄貓呢?
  • 《貓和老鼠》6個S皮的原型人物,他們都大有來頭!
    6個S皮的原型人物,他們都大有來頭!遊戲中的S級皮膚都是來自於幻想嗎?不,其中一部分S級皮膚都有原型人物,有玩家發現了6個S皮的原型人物,這些S級皮膚的靈感究竟來自於誰呢?第1,湯姆~天王巨星,他的原型人物是麥可.傑克遜;第2,萊特寧~功夫之神,他的原型人物是李小龍;第3,羅賓漢~精靈王爺,靈感源自電影《指環王》中的精靈王子。
  • 鄭守儀院士青島海底世界舉行科普主題講座
    鄭守儀院士青島海底世界舉行科普主題講座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3日 22:15 來源:     大眾網訊(通訊員 閆政 報導)為豐富暑期學生們的生活,啟發孩子們學習海洋知識的興趣,8月3日下午,青島海底世界海洋科普俱樂部舉行科普主題講座,特邀我國著名海洋原生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鄭守儀院士進行主題為「精彩的海洋世界——有孔蟲的秘密」的科普知識講座。
  • 老鼠真的怕貓嗎?淺談老鼠的天敵
    貓行動敏捷,善於跳躍,平衡能力極強;同時,貓的趾底有脂肪質肉墊,因而行走無聲,捕鼠時不會驚跑鼠,可謂是老鼠的剋星。很多人不知道,貓之所以喜愛吃魚和老鼠,是因為貓是夜行動物,為了在夜間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磺酸,而老鼠和魚的體內就含牛磺酸,所以貓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吃魚和老鼠,也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才吃。天生克制,典型的爸爸打兒子,吃了還有好處,老鼠能不怕嗎?
  • 貓和老鼠第22集消失了?網友:那我這看的是什麼?
    貓和老鼠這部動漫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劇中的兩個主角更是成為了大家心中頗有分量的動漫角色。在播出的這些年中,貓和老鼠傳出了不少的詭異故事。今天,咱們要講的,就是消失的第22集。在一個夜雨交加的夜晚,被拋棄在野外的湯姆不小心走進一間房子,這房子裡有面有很多化學器皿。這時,傑瑞和一個表情怪異的科學家走到了籠子前,拎出只貓就給固定到了試驗臺上。
  • 貓咪把龍貓當成大老鼠欺負,龍貓:大家都是貓,別動手啊
    貓作為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大眾還是比較熟悉的,但龍貓這個物種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因為平常比較少見。更多的印象可能是來自於宮崎駿電影裡面,那個胖胖呆萌的卡通形象,體型比人還大。真實的龍貓不可能那麼大的,體型比平常的貓還小一些,龍貓又叫毛絲鼠,性格較為溫和,皮毛尤其的柔軟。
  • 貓和老鼠手遊:1V4選擇性打擊 貓皇教你抓老鼠
    歡迎大家來到今天貓和老鼠手遊小可堂的第21期。目前的遊戲機制,在任何戰局下1V4,就是1隻貓抓4隻鼠,這樣看來選擇性針對就很必要了,如何讓選擇性打擊逐個擊破呢,隨著現在官方兩周一次的更新,鼠方的角色也在不斷的更新,我們知道的已知鼠方角色有:傑瑞、偵探、羅賓漢、泰菲、海盜、國王、牛仔、劍客傑瑞、劍客泰菲。
  • 小貓被老鼠叼走,男子笑著拍視頻,老鼠不是吃貓鼠,人卻是冷心人
    還有老鼠不怕貓?不是說好的「血脈」壓制嗎?從小到大,無論是看過的動畫片,還是現實生活中的經歷,都在告訴咱們一個事實——貓抓老鼠。《黑貓警長》裡的吃貓鼠咱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看的《黑貓警長》,雖然只有短短五集,但第一集裡面的「一隻耳」那滑頭的形象真是令咱記憶尤深。
  • 珍曉推科普「第41期」薛丁格的什麼貓?
    在這個過程中,薛丁格的貓從攻擊哥本哈根詮釋的武器,變成了物理學家和其他所有人認識量子世界的最簡潔的切入點。其既死又活的狀態也不再是謬論,反而體現了量子世界的本質特性。從科普的角度說,薛丁格的貓通過展示自身的怪誕,向人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量子概念很難與宏觀直覺對應起來,如果用視覺常識來理解量子概念,可能產生諸多誤解困惑。為了將這隻名貓說清楚,筆者選取了與這隻貓相關的五個常見爭論點,(基於學術界主流認識)略加辨析。
  • 「同題回顧」第87期同題:貓
    中國楹聯學會會長蔣有泉——對聯講座詩詞格律與寫作(01)【雨巷江湖】太有才!,主宰著這個世界尼羅河底埋藏著許多秘密法老王后的王冠沒有了藍寶石死了以後他們是魔鬼,肆意製造貪婪和欲望殘破的神址悽涼的屹立在荒蕪的山崗不見信徒的蹤影只有孤獨的貓守著廟宇裡最後的燈火
  • 為什麼老鼠會怕貓?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蘇澄宇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老鼠和貓,就是天生的冤家。如果貓在附近,有的老鼠即使還沒看到貓的身影,也會拔腿就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老鼠能聞出貓的氣味?老鼠有兩個嗅覺器官可以聞到東西,一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鼻子,另一個則是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縮寫VNO)。
  • 貓和老鼠:遊戲新地圖熊貓館開測,彩蛋多多,還能近距離餵大熊貓
    #貓和老鼠手遊#貓追鼠,鼠躲貓,歡樂互動樂逍遙,歡迎你來到貓和老鼠遊戲學院第116期。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級保護動物,這一期貓和老鼠手遊共研服開測了一張遊戲新地圖,就是以熊貓館為名的玩法地圖,玩家可以一邊玩遊戲一邊參觀熊貓館,還能近距離餵大熊貓,地圖裡的彩蛋玩點很多,相信熊貓館絕對會受到廣大玩家的喜愛,本期戲蟲就帶大家了解下這個新地圖彩蛋玩點。
  • 去世的《貓和老鼠》導演到底是誰
    正文很長,這裡截取了部分而戴奇版的《貓和老鼠》,大概率不是你的童年。國內乃至全球範圍內傳播最廣的《貓和老鼠》動畫,都是由漢納·巴伯拉動畫工作室製作的。HB還和南夢宮合作過《吃豆人》動畫版,我社有期視頻裡講過國內觀眾最熟悉的幾版《貓和老鼠
  • 貓為什麼不怕蛇?比較下它們武功和招式就知道了
    貓和蛇這兩種動物,給人類印象天差地別,貓咪溫軟柔情;蛇則兇險毒辣,一個可親一個可恨。   現代生活有蛇的場景不多,也許有人會認為,把一直在人類的庇護下的貓和蛇放在一起,貓肯定害怕。   這是個對貓的大誤解,其實貓可以並不怕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