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鷹科普講堂第十六期 | 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之光

2020-11-27 安徽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創新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驅動力。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青少年應從小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不斷學習各種科學知識。

2020年10月31日,新站高新區勤勞社居委和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聯合舉辦了科普講座《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之光》,這也是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系列公益科普講座的第16期。主辦方邀請了合肥工業大學劉晨教授,為雛鷹志願者們普及光學知識。

劉教授從千年前海塞姆發表的驚世光學巨著《光學》講起,介紹了國際上光學理論發展的重大事件,包括1815年菲涅爾光波理論的提出、1865年麥克斯韋光的電磁理論的提出、1905年愛因斯坦光電效應理論的發明、1915年廣義相對論將光列為宇宙學內在要素和1965年高錕發明光纖通信等。他用講故事的方式將重大的歷史事件講得繪聲繪色,孩子們在享受中理清了光學理論的發展脈絡,了解了目前光學發展的現狀。

劉教授通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筷子變彎、湖水變淺等現象,向雛鷹志願者們講解了光的基礎知識。孩子們不僅了解到光是一種電磁波,而且懂得了光在照相機成像中的重要作用,熟悉了放大鏡和望遠鏡中光的運用。他們對日常生活各種常見光,如家庭影院、立體電影、汽車車燈、遙控器、驗鈔機的使用和原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最後,劉教授針對彩虹的形成原因進行了深入淺出地分析。原來,雨後空氣中會含有許多微小的水滴,太陽光從不同的角度射入到這些小水滴上發生折射。由於光折射的角度因顏色而各異,七種顏色會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這七種顏色漂亮地排列起來,於是就形成了彩虹。

整個報告過程中,孩子們都聚精會神地學習關於光學的知識,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還舉手向劉教授請教。這次活動的舉辦,開拓了雛鷹志願者們的視野,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文/圖  李霞

延伸閱讀:

「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是合肥市最早在民政系統註冊的中小學生志願者組織,其宗旨為「教育好下一代,引導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新時代接班人」。目前在冊的合肥市各社區中小學生志願者300人,現擁有品牌項目「暖心社區,雛鷹敬老」「雛鷹科普講堂」「公益地攤,淘你所愛」義賣等,並成立了「雛鷹行動媒宣中心」和「雛鷹公益講師團」。目前中心已經開展了一系列敬老助困、社會實踐、科普講堂及科普基地體驗、勞動教育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獲得了受益群體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雛鷹科普講座第十九期|「微生物,大世界」 ——是什麼讓老鼠不怕貓
    2020年11月21日上午,合肥市新站高新區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第十九期系列公益科普講座「微生物,大世界」在新站區勤勞社居委開展。此次活動與梅香書苑悅書房共同合辦,活動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計永勝博士,為雛鷹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題為「是什麼讓老鼠不怕貓」的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
  • 【人文講堂】魚在深淵:「百年大學·人文講堂」 第四期 第4講
    【人文講堂】魚在深淵:「百年大學·人文講堂」 第四期 第4講 2020-01-16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動物博物館第34期科普講堂預告:馬達加斯加的珍寶—狐猴
    【主要內容】馬達加斯加,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是一部電影的名字,但對於愛好野生動物和生態旅遊的人來說,這卻是一生中不可不去的生命博物館之一!這座有世界第四大島之稱的島國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印度洋上,簡稱「馬島」,是享有盛譽的野生動物天堂,其中最為獨特而著名的物種就是狐猴。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大家科普講堂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大家科普講堂於2015年正式啟動,以「匠人精神」為精神主旨,通過豐富、多樣的內容設計,以為未來建築師、在職青年建築師解決從業困惑,培養其作為一名中國建築師的職業素養和態度、幫助其更好的了解多元產業下的前沿發展為主要目的,幫助青年一代建築師更好的勝任城鎮建設者的角色!
  • 化學之美第5期 | 化學,讓生活更美好
    當每天好像 沒明天一樣才懂平常 有多麼不平常多簡單《化學之美》欄目希望通過化學的視角帶給了大家一場視覺盛宴,也希望能給你的生活帶來啟示。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無處不在,如鋼鐵生鏽,食物腐敗,純鹼可以去油汙等。生活也因為化學而變得美麗多彩。讓膠體帶著我們共同體驗下生活之美。膠體指的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的分散系。雲
  • 金雞講堂2020年第十期:公的母的?動物雌雄科普真有趣
    ……王璜老師,講課中2020年12月12日,由福州市晉安區科學技術協會和晉安區園林中心主辦的金雞講堂舉報了一場動物科普知識,福州市動物園管理處科普教育科科長王璜給學員帶來了一場《公的母的?》的科普講座,學員還收到了主辦方精心準備的冰箱貼和新年日曆等小禮物。
  • 首都科學講堂第590期《護佑國寶綠孔雀》
    2019年5月5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590期首都科學講堂活動在首都圖書館舉行。本期講堂邀請了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高源老師,為大家帶來主題為《護佑國寶綠孔雀》的精彩講座。講座一開始,高老師就拋出了三個問題:中國歷史上有孔雀嗎?是哪一種孔雀?中國孔雀現狀如何?
  • 工具機小講堂第1期:工具機之大,一個廠房裝不下
    這是金屬加工(mw1950pub)發布的第12477篇文章 編者按 金屬加工的視頻號開通啦!金粉們關注了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視頻號中的一期精彩內容——工具機小講堂第1期:國內、國際知名重型工具機製造公司。 金粉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工具機小講堂欄目,我是金屬加工雜誌社金小美。
  • 【雛鷹新聞報導】科學創造我能行 小雛鷹爭當小小科學家
    1月14日下午1點30,小雛鷹們來到了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這裡我們將化身小小科學家,一起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看看這些常見的生活用品放在一起會有著什麼樣的奇妙現象呢!小雛鷹們紛紛支招。今天我們用到的是泡騰片和小蘇打,先將泡騰片放入裝有水的瓶子裡,再把裝有小蘇打的氣球套在瓶口上,最後把氣球中的小蘇打倒入水中。當酸性的泡騰片遇上鹼性的小蘇打便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因此氣球慢慢被「吹」大。「同學們猜一猜色素在清水和鹽水中哪一個擴散得比較快?」小雛鷹們紛紛答道:「都是水,肯定一樣快!。」那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 快來聽聽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 院士講了什麼
    「氣象科普講堂」活動在京舉行聽說有院士來講課?小據決定上乾貨~8月27日下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做專題講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
  • 金雞講堂2020年第八期:福建潮間帶常見海洋生物科普
    ……11月15日上午,由福州市晉安區科學技術協會、晉安區園林中心主辦的金雞講堂迎來了2020年的第8場公益講座。本期講座的主講嘉賓是資深媒體人鍾丹丹。她曾擔任過海峽都市報記者、編輯,新浪福建新聞總監。現為福建第一海洋科普自媒體「不懂實驗室」聯合創始人。
  • 第十一期山東幹部講堂開講,王堅圍繞「城市大腦與城市治理」作報告
    第十一期山東幹部講堂開講,王堅圍繞「城市大腦與城市治理」作報告 2020-07-26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GPS:廣義相對論在日常生活中的首次應用
    1960年,物理學家羅伯特·龐德和格倫·雷巴克在實驗中測量到了「引力紅移」,這是愛因斯坦早就預測過的廣義相對論的一種效應。這項測量對精確度的要求極高,因此一直難以完成。在苦等了40年之後,這項愛因斯坦關於引力行為的第3個預測最終被證實(前兩個預測分別是光的彎曲和水星軌道的額外進動,第4個預測是引力波的存在)。什麼是「引力紅移」呢?簡而言之,當光波從強大的引力場逃逸時,它的波長會被拉長,從而顏色變得更「紅」。
  • 在科普書市場競爭中,《奇妙量子世界》為什麼能多次加印?
    圖書出版領域,圍繞量子科技這一主題,教材、學術、科普、漫畫等形式多樣。讀者對量子科技的好奇和探索欲,也助推該主題科普書受到市場歡迎。其中,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奇妙量子世界》一書自2019年7月出版以來,連續多次加印,已取得了科普暢銷書級別的市場銷量。該書還入選了2019年「中國好書」。用漫畫科普量子科技,《奇妙量子世界》有何特別之處?
  • 雛鷹農牧:「18雛鷹農牧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
    雛鷹農牧
  • 孫保衛將軍做客第3期勵行講堂講述中國航天精神
    為加強學生行業教育,鼓勵學生樹立行業理想,增強專業學習的針對性,助力學生在本科低年級階段形成對所學專業的立體化認知,上海交通大學勵志講壇從本學期起,特開設全新子品牌「勵行講堂」。勵行講堂以「勵之所向,行以遠航」為主題,擬邀請知名專家、行業領袖等來校,與學生近距離交流,講解行業前沿現狀,為交大學子開設行業教育專題報告會。
  • 諾貝爾獎,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近日,接力出版社翻譯出版了韓國科普名家李鍾鎬的「漫遊諾貝爾獎創造的世界」叢書,從日常生活角度系統介紹諾貝爾科學獎。該叢書解析諾貝爾獎的全新角度,或許能在這個冬季如「韓流」般帶來一股科學教育的清新之風。    每年的10月中旬,無一例外都會有一個備受關注的新聞焦點——在瑞典和挪威公布的五項諾貝爾獎獲獎者名單。
  • 雛鷹、瞪羚及領軍企業的獎勵政策,來了!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雛鷹企業、瞪羚企業是指按照《市科技局關於印發天津市雛鷹和瞪羚企業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津科規〔2019〕3號)評價、認定的創新型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是指按照《市科委關於印發天津市科技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認定補助辦法(試行)的通知》(津科規〔2018〕4號)認定的企業。
  • 這個公益講堂來揭秘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陳飛宏 實習生 吳豔瓊)11月17日,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廳主辦、貴州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第74
  • 睡前學科學第十三期之《愛迪生發明電燈泡》︱聽科普
    我們常常能在課本和生活中聽到他的名字,了解他的故事,他是我們的「光明使者」。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他和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鐘頭。可他依舊沒有停止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