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動物博物館第34期科普講堂預告:馬達加斯加的珍寶—狐猴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主要內容】

馬達加斯加,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只是一部電影的名字,但對於愛好野生動物和生態旅遊的人來說,這卻是一生中不可不去的生命博物館之一!這座有世界第四大島之稱的島國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印度洋上,簡稱「馬島」,是享有盛譽的野生動物天堂,其中最為獨特而著名的物種就是狐猴。狐猴類是島上獨有的5個科靈長類動物,共有97種,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靈長類動物種數會超過這裡,馬島自然也就成為了保護靈長類動物的「聖地」。本期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講堂,喬軼倫老師將通過大量精選照片,介紹馬達加斯加的珍寶,為您帶來一場來自馬島的視覺盛宴。

【主講人】

喬軼倫:動物科普作家、攝影師,人生最大志趣為野生動物的觀察及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擁有有十年的科普寫作及生態攝影經歷,各種動物攝影作品和科普文章常見於國內外相關報紙、雜誌、網絡及書籍。曾於2011年親赴馬達加斯加進行生物多樣性及及生態攝影考察。拍攝、記錄到了各種狐猴、變色龍、陸龜等近百餘個當地特有物種的影像資料。

【時間】

2012年8月18日(周六)上午10:00~11:40。

【地點】

國家動物博物館一層大廳(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 中科院奧運村園區)

【參與方式】

本次講座需要預約,預約前80名者視為成功,可免費入館參加科普講座。其他預約但未成功者,可享受半價門票(即20元,不包括4D電影)入館參加講座和參觀本館。請將您的姓名、手機號碼發送電子郵件至nzmc@ioz.ac.cn,收到我館工作人員郵件確認則視為報名成功;報名未成功者不另行通知。預約成功者請提前20分鐘到達,在售票處換取入館證;預約但未成功者也請提前到達,在售票處告知姓名或手機號,購買半價門票。同一姓名或手機號碼不可重複使用。諮詢電話:010-64807975,64807976。

相關焦點

  • 預告:國家動物博物館第111期科普講堂《冰雪世界裡的動物伊甸園》
    他於本月15日將做客國家動物博物館,為小朋友們講述動物們在北極的生活。世界上亙古體型最大的動物到冰海裡去幹什麼?在哪兒能找到最像大熊貓的鹿?肥胖笨拙的松雞是怎樣在遠離大陸的極地小島上定居的?世界上最貴的被子是哪一床?真的有冰海小精靈嗎?
  • 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講堂第51期預告:重新發現達爾文與
    美國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員兼生態學與進化生物學系教授苗德歲將以風趣、邏輯縝密的語言,輔助以大量翔實的老照片,從達爾文的生平經歷,講到進化論學說的形成及創立過程,同時介紹華萊士、赫胥黎等多位與達爾文生平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並且,苗教授將結合他所翻譯的新版《物種起源》,為人們對《物種起源》一直以來存在的誤讀進行糾正與解答——重新發現達爾文與《物種起源》之旅就要啟程。
  • 《馬達加斯加》裡的狐猴,可以在哪裡找到?
    Amelie/供圖        中國人的國寶是熊貓,我們的國寶是「狐猴」。        如果我告訴你,我們的國寶,有可能是我們人類的祖先,你相信嗎?有研究說明:從進化史的角度來看,狐猴是更接近人類祖先的動物種群。        我們都知道馬達加斯加因狐猴而聞名,我們是整個地球唯一擁有它們的國家。
  • 馬達加斯加的動物
    在1950年至2000年之間,數十年的不受控制的伐木導致馬達加斯加的雨林損失了近50%。森林砍伐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如今狐猴和其他馬達加斯加的動物物種(該國許多獨特的物種)現已瀕臨滅絕或滅絕。幸運的是,馬達加斯加政府建立了龐大的國家公園網絡,嚴格控制了偷獵和非法伐木活動,只允許遊客在嚮導的陪同下參觀。
  • 疫情期間,馬達加斯加瀕危狐猴成為意想不到的受害者
    在馬達加斯加的一些地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砍伐樹木,將木頭燒成木炭——一種比柴火更輕、更容易攜帶的燃料源。發生在馬達加斯加森林中的所有這些非法活動令Andriamanana和其他環保主義者感到擔憂,因為島上的107種狐猴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形勢。狐猴是一種棲息在森林中的靈長類動物,長著又大又圓的眼睛、長長的口鼻和毛茸茸的尾巴,是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物種。
  • 馬達加斯加狐猴面臨滅絕危險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7月12日電(記者何險峰)馬達加斯加靈長目動物研究中心主席喬納·拉欽巴扎菲日前說,作為馬達加斯加特有的靈長目動物,有15%的狐猴目前正面臨滅絕危險。
  • 馬達加斯加:非洲唯一的黃種人國家,90%的動植物島上所獨有
    馬達加斯加,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島國。它不僅是非洲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著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島上近90%以上的動植物是這座島嶼上所獨有的。此外,馬達加斯加是非洲唯一由黃種人組成的國家,語系屬於印度尼西亞語族。
  • 非洲唯一的黃種人國家,90%的動植物其他地方見不到,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位於印度洋西部非洲島。它不僅是非洲最大的島嶼,也是世界第四大島,與非洲大陸隔著莫三比克海峽相望。島上90%以上的動植物是島上特有的。此外,馬達加斯加是由黃種人組成的非洲中唯一的國家,其語言屬於印度尼西亞語族。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大陸東南海域,全島由火山巖組成。
  • 馬達加斯加的「帶頭大哥」,猶如縮小版美洲獅,是狐猴類的夢魘!
    馬達加斯加島,是非洲大陸東面一個既孤獨而又隱秘的島嶼,也是地球上第四大島。現在有相當一部人對它的最初認識或許是來自一部動畫電影《馬達加斯加》,而看過這動畫的人或多或少有了一絲好奇和幻想。這島嶼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景色氣候都不一樣,並且充滿很多奇異有趣的動植物。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馬達加斯加狐猴面臨滅絕風險
    法新社7月9日消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警告稱,馬達加斯加島上現有的107種狐猴中,約103種生存受到威脅,其中33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級。
  • 馬達加斯加的考古發現說明了問題
    戴維和巨蛋馬達加斯加島地處非洲大陸南端的東部印度洋海域,南北全長超過了1000英裡,面積近60萬平方公裡,屬於世界第四大島嶼,19世紀初淪為法國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島現居人口約2500多萬,人類登陸島嶼是在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主要由印度尼西亞人和阿拉伯人構成。法國殖民總督弗拉古在任期時撰寫了一本叫馬達加斯加記事的書畫文本,內容大多是關於馬達加斯加島內的所有存在動物的手抄畫,但遺憾的是沒有關於巨型&34;的任何記載。
  • 馬達加斯加必打卡的17個國家公園(上)
    馬達加斯加全境大概有二十個國家公園,除了昂達西貝、石林等比較有名建立較早的國家公園以外,其他 的國家公園都比較偏遠,一般情況下是要先搭乘國內航班到離其最近的城市,然後再包車或者是報團前往, 路程都要兩三天,而且很多公園內部無酒店,需要露營在野外,條件非常艱苦,也許正是因為遠離人類活動
  • 當《馬達加斯加》遇見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跟影片中的動物們又有何關係?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馬達加斯加並沒有企鵝,狐猴,也就是本片中缺席的朱利安國王,才是那裡真正的「男一號」。當《馬達加斯加》遇見馬達加斯加,二維與立體,兩個世界,總有落差。有些距離,看似兩極,卻能靠近——因為狐猴,這一最特別的存在,兩者頓時又有了交集。
  • 金雞講堂2020年第十期:公的母的?動物雌雄科普真有趣
    王璜老師,講課中2020年12月12日,由福州市晉安區科學技術協會和晉安區園林中心主辦的金雞講堂舉報了一場動物科普知識,福州市動物園管理處科普教育科科長王璜給學員帶來了一場《公的母的?》的科普講座,學員還收到了主辦方精心準備的冰箱貼和新年日曆等小禮物。
  • 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 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題: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新華社記者溫競華、董瑞豐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集科研、標本收藏與科普為一體的國家級學術機構,有著與其名稱相匹配的「殿堂級」地位——亞洲最大的動物專業博物館。從毫米大小的蝨子到12米長的布氏鯨,博物館館藏動物標本超過890萬號,其中對外展出的就有6500餘件。
  •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2019-12-24 18:56:58 責任編輯:卞磊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至少有兩種馬達加斯加狐猴因森林砍伐而瀕臨滅絕
  • 【新華網】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 雛鷹科普講堂第十六期 | 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之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堅持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創新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驅動力。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青少年應從小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不斷學習各種科學知識。
  • 《法則》吳奇隆擔任族長 尋覓狐猴再現電影畫面
    網易娛樂7月11日報導  安徽衛視大型實境觀察紀錄節目《我們的法則》第五期節目中,吳奇隆正式被推舉為「叢林家族」族長,率領成員李亞鵬、小瀋陽、黃子韜、孫藝洲、邢傲偉、熊黛林,向昂達西貝國家森林保護區出發尋找國寶狐猴,隨後入住第二站生存地——薩卡拉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