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馬達加斯加狐猴面臨滅絕風險

2020-12-06 界面新聞

法新社7月9日消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警告稱,馬達加斯加島上現有的107種狐猴中,約103種生存受到威脅,其中33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出,馬達加斯加苦於貧困,難以遏阻森林砍伐、盜獵和非法動物交易。新冠疫情可能亦加劇了狐猴瀕危狀況,因疫情衝擊當地經濟,貧困社群為求生存而取用更多自然資源。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新更新的瀕危物種名錄中評估了120,372個物種,其中超3萬個在消失的邊緣。

相關焦點

  • 馬達加斯加狐猴面臨滅絕危險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7月12日電(記者何險峰)馬達加斯加靈長目動物研究中心主席喬納·拉欽巴扎菲日前說,作為馬達加斯加特有的靈長目動物,有15%的狐猴目前正面臨滅絕危險。
  • 瀕臨滅絕的狐猴和北大西洋右鯨
    總部位於瑞士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分析發現,狐猴和北大西洋右鯨瀕臨滅絕。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於狐猴,分析發現馬達加斯加幾乎有三分之一的物種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態,而98%的物種受到威脅或更嚴重。據美聯社報導,環境保護主義者周四表示,狐猴的消亡很大程度上歸因於東非大島上的森林砍伐和狩獵。
  • 疫情期間,馬達加斯加瀕危狐猴成為意想不到的受害者
    狐猴體型非常小,比如極度瀕危的貝氏倭狐猴,手掌就能容納。隨著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人們轉向森林獲取食物和燃料,導致幾十年來的森林砍伐進一步加劇,馬達加斯加已知的107種狐猴物種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在馬達加斯加的一些地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砍伐樹木,將木頭燒成木炭——一種比柴火更輕、更容易攜帶的燃料源。發生在馬達加斯加森林中的所有這些非法活動令Andriamanana和其他環保主義者感到擔憂,因為島上的107種狐猴正面臨嚴峻的生存形勢。狐猴是一種棲息在森林中的靈長類動物,長著又大又圓的眼睛、長長的口鼻和毛茸茸的尾巴,是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物種。
  •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馬達加斯加狐猴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恐敲下「喪鐘」 2019-12-24 18:56:58 責任編輯:卞磊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至少有兩種馬達加斯加狐猴因森林砍伐而瀕臨滅絕
  • 《馬達加斯加》裡的狐猴,可以在哪裡找到?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來自非洲的一個島國馬達加斯加,並且我會基本的中文交流。過去一個多月,在「非洲真實故事」平臺分享馬達加斯加的故事,已經超過了300萬的閱讀量,受到許多朋友的歡迎。        在看到有朋友留言,想來馬達加斯加旅遊,我們是非常歡迎的。今天,我就給先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馬國的「國寶」!        調皮的狐猴做作弄我。
  •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專家稱:破壞野生動植物世界會增加跨物種汙染風險
    科技日報記者 李宏策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法蘭克·庫尚近日在接受法國《費加羅》報採訪中表示,人類對動物施加的壓力越大,或者破壞動物的棲息地越多,越會增加跨物種汙染的風險。庫尚稱,野生世界有大量病原體,新興疾病中近三分之二是動物起源的。新冠病毒就是這種情況,此前的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和寨卡病毒也都是這種情況。
  • 英國動物園誕下環尾狐猴雙胞胎幼崽,小猴出生就有毛,只有網球大
    據3月24日《每日郵報》報導,近日,在英國切斯特動物園,一對可愛的馬達加斯加環尾狐猴雙胞胎寶寶出生了,環尾狐猴在野外已瀕臨滅絕,因此這對在動物園中繁育的小動物更顯得格外珍貴。兩隻小猴子的媽媽叫菲奧娜,現年7歲,爸爸叫道格(Dog,狗子)。
  • 馬達加斯加的「帶頭大哥」,猶如縮小版美洲獅,是狐猴類的夢魘!
    馬達加斯加島,是非洲大陸東面一個既孤獨而又隱秘的島嶼,也是地球上第四大島。現在有相當一部人對它的最初認識或許是來自一部動畫電影《馬達加斯加》,而看過這動畫的人或多或少有了一絲好奇和幻想。這島嶼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景色氣候都不一樣,並且充滿很多奇異有趣的動植物。
  • 2020年又有多少動物滅絕?
    據2020年12月31日英國《都市報》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最新報告表明,現已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物種,「瀕臨滅絕」的超過四分之一(128,918個物種中大約有
  • 已滅絕的馬達加斯加物種被命名為「世界上最大的鳥」
    9月9日26(UPI)經過幾十年的爭論和爭論,科學家們同意沃龍貝泰坦,一種滅絕的馬達加斯加物種,「世界上最大的鳥。」大約12000年前,馬達加斯加是幾個巨大的、不會飛的鳥類的家園,被稱為象鳥。鳥科但是,在家譜結構上的分歧已經導致了對哪一種物種應該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鳥類的混淆。這些年來,各種研究都描述了15種不同的象鳥的存在,它們屬於兩個不同的屬。最新的研究-本周發表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表明只有四種不同的大象鳥種。四種,三屬。在19世紀,科學家們第一次聲稱大角飛鳥是已知最大的鳥類。
  • VOA慢速 | 食草動物面臨滅絕的風險更高
    But a wide-reaching new study finds that plant-eating animals, or herbivores, are at higher risk of extinction.科學家們常常擔心世界上的食肉動物滅絕。但一項涉獵廣泛的新研究發現,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或食草動物面臨的滅絕風險更高。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大猩猩即將滅絕
    IT之家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昨天發布消息稱,經過多年的保護,大熊貓已經不是瀕危物種,相反由於對環境的破壞,另外一類人類的近親東部大猩猩即將滅絕,這對於環保人士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國家林業局:還早著呢
    據澎湃新聞9月5日報導,今天(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的命運。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負責人簡•斯瑪特說。9月5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向澎湃新聞發來回應聲明,其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降級至易危
    澎湃資料圖  今天(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的命運。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負責人簡· 斯瑪特說。
  • 盤點全球八大瀕臨滅絕的動物,十分珍貴可愛可憐
    世界環保組織曾要求APP等造紙公司立刻停止對蘇門答臘森林的破壞,因為對森林的破壞造成了蘇門達臘虎棲息地的大量喪失,這已使它們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以及過度捕殺,在蘇門答臘,獵虎行為一直很猖獗。在當地街頭,隨處可見虎骨、虎爪、虎皮等虎製品出售。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Ⅱ:一類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8年紅色名錄——極危。
  • VoL.104 研究:食草動物面臨更高的滅絕風險
    科學家們常常擔心世界上的食肉動物滅絕。但一項涉獵廣泛的新研究發現,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或者叫食草動物面臨著更高的滅絕風險。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這項新研究中指出,大約四分之一或25.5%的食草動物被認為面臨滅絕風險。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是一個由政府和民間團體組成的組織,是公認的研究動物滅絕的科學組織。
  • 關於瀕危物種—狐猴,你了解多少
    今天來認識一下狐猴。環尾狐猴,它們是近百個狐猴種類中的一種,它們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瀕臨滅絕的原始靈長類動物。環尾狐猴高度社會化,一個族群的數量可達30隻,雌性佔統治地位且它們的體型和順從的雄性一樣大。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保護級別由「瀕危」調整為「易危」
    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基於新的可用數據,雪豹被從瀕危(EN)類別,調整為易危(VU)類別。「瀕危」或是「易危」這些類別,是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分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48年成立,目前已有160多個國家和1000多個非政府組織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