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月11日下午,來自全區各中小學校的百餘組親子家庭,在期末考試結束之際,齊聚楊浦區少年宮,共赴「百年大學」之約。來自上海海洋大學的翟斯凡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場有關神秘海底世界的講座。現在就隨小編來一探究竟吧!
在探索之前,
先來回答翟老師的第一個問題吧~
01
海有顏色嗎?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海水和普通水一樣,都是無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學性質(光的折射和散射)和海水中所含的懸浮物質、海水的深度、雲層的特點及其他因素決定的。
怎麼樣,你答對了嗎?
接下來,
就跟著翟老師給出的關鍵詞,
一起開啟「海底世界」之旅吧!
深海
海雪
那「海雪」是什麼呢?
海雪主要由微小的死亡有機物和活有機體結合而成,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見的甲殼動物,例如小蝦和橈腳類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海雪(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食物來源)不斷聚攏其他微小物質,他們碰撞黏連,慢慢增大形成黏液物質。海雪含有大量的碳、氮、磷等生物營養鹽成分,是深海生物的可口食品。在中層帶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使這裡成為深海魚類密度最大,種類最多的區域。
讓我們來看一看以海雪為食的明星魚——水滴魚。它被戲稱為「全世界最悲傷的魚」。
水滴魚學名為軟隱棘杜父魚,以深海的海雪為食,來自深海巨大的壓力令它們已經不能用充氣的魚鰾來調節浮力,於是它們改用渾身的膠原蛋白大量吸收水,降低密度,這也是深海魚最通用的浮力調節策略。翟老師告訴大家,由於深海捕撈作業,水滴魚正遭受滅絕的威脅。
深海魚類的營養傳遞
「海雪」在中層帶支撐起來了一個的龐大生態系統,想看看在中層帶有哪些「捕食者」和「被捕者」嗎?仔細看哦,它們來了!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深海魚類的奇特
在充滿未知的海底深淵,生存著許多我們從未謀面、樣貌奇特的深海生物。由於深海中高壓缺氧、不見天日,深海魚類自然演變出了許多獨特的性狀,以適應艱難的環境。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挑戰深淵極限
在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的今天,科學家和研究學者們正在不斷探索挑戰深淵極限。翟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國人在探索深淵的現階段成果。
蛟龍號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長、寬、高分別是8.2米、3.0米與3.4米,空重不超過22噸,最大荷載是240公斤,最大速度為每小時25海裡,巡航每小時1海裡。
「彩虹魚」號
「彩虹魚」號是上海海洋大學研製的中國首臺著陸器。「彩虹魚」號無人深潛器已下潛至10890米的深度,目前正在建造過程中的「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長12米,寬3.5米,高3.5米,有效載重220公斤,可潛深度達1.1萬米。
講座在學生們的讚嘆聲中結束。翟老師帶領同學們由海洋200米層層深入,以硬骨魚綱為例,介紹了深海中魚類營養傳遞以及多種深海魚類的奇特性狀,帶大家了解深海魚類的生活習性。為同學們學習海洋生物,研究深淵環境進行了啟蒙教育。
至此,百年大學·人文講堂第四期的前四講已落幕,讓我們共同相約2020年3月,共聚少年宮,繼續共探「百年大學」帶給我們的課程魅力!
您可以保存預約二維碼,我們期待您的到來!
——END——
信息來源:楊浦區少年宮活動部
供 稿:周晴雯
設 計:文 文
原標題:《【人文講堂】魚在深淵:「百年大學·人文講堂」 第四期 第4講》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