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小紅主講才齋講堂第199講:科技考古——用自然科學方法解讀古代...
吳小紅主講才齋講堂第199講吳小紅基於考古學的定義指出,考古學研究是一個從人到物、由物及人的過程,在從實物遺存中提取信息這一環節,自然科學技術扮演了重要角色專題連結:才齋講堂
-
鬱彬主講才齋講堂第120講:撩開基因空間表達神秘面紗 展示交叉學科...
5月26日晚上,著名統計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統計系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鬱彬做客才齋講堂,向同學們講述了交叉學科如何合作揭開基因空間表達的面紗。研究生院副院長高岱主持並全程參與了講座。
-
走入奇妙的分子世界 高松做客「才齋講堂」
12月2日晚七點,二教107教室迎來了「才齋講堂」第八講,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高松院士通過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簡述和對化學學科深入淺出的剖析,引領北大研究生們走進奇妙的分子世界,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仰麟教授出席並主持講座。
-
2015元旦假期廣州圖書館知粵講堂第2講活動時間
活動名稱:知粵講堂·第2講:回到兒時:廣府傳統童謠的語言文化解讀 活動時間:2015年1月3日(周六)14:30-16:30 活動地點:廣州圖書館負一層2號報告廳 講座提要: 從童謠粵語,看廣府文化: 《月光光,照地堂》——廣府早期婚姻制度
-
3部世界頂級宇宙紀錄片,獻給對宇宙萬物充滿好奇的你~
正是人類對宇宙的好奇,撐起了人類發展的大廈。今天我們整理了3部世界頂尖的宇宙紀錄片,獻給對宇宙萬物充滿好奇的大人孩子~(關注視頻號少年數物理學家,呈現最有趣的物理!)01旅行到宇宙邊緣介紹:一部由 PBS 出品、極富視覺衝擊力的科普巨作,一場用畫面演繹和探尋宇宙終極奧秘的講堂。
-
【人文講堂】魚在深淵:「百年大學·人文講堂」 第四期 第4講
【人文講堂】魚在深淵:「百年大學·人文講堂」 第四期 第4講 2020-01-16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中生有:從宇宙萬物到經濟危機
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在宇宙大爆炸的這一刻,宇宙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這個時候的宇宙,什麼都沒有。之後宇宙迅速膨脹,宇宙溫度開始下降,夸克出現組成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組成重氫,重氫聚變產生氦元素及其他元素。於是,宇宙萬物就這麼從虛無中誕生了。
-
從「兔子函數」到「三生萬物」
這就是從周期到混沌的奧秘——三生萬物。現任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理論宇宙學。近期的主要研究興趣是將物理學中最大的物體和最小的物體聯繫起來,用早期宇宙的遺蹟研究基本粒子物理。其他研究方向還包括早期宇宙模型、暗能量、暗物質、原初黑洞、引力波等。曾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青年學者獎、被學生評選為最喜歡的教師。
-
樊神父第6課~天主實有~論天主,創造宇宙萬物~五路論證 第四路無限美善第五路四因【完】
論天主創造宇宙萬物6聖多瑪斯五路論證4.5樊老師主講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大家晚上好,上一節課我們講了聖託馬斯阿奎納五路論證的第三路,從宇宙萬物的偶有性或者說相對存有性來推知證明天主的絕對存有在這些人造物還沒有存在之前,他們都處於潛能有的狀態,他們要想成為現實有,前面必須要有一個現實推動因就是人,造他們的人,同樣的道理天然物,我們知道宇宙中的物質在零時間之前是潛能有,零時間成為現實有。那麼宇宙中的物質,要想從潛能有到現實有,前面必須有一個現實推動因。這個現實推動因一定不能推至無窮。
-
掌控最深層次的真相,萬物之理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
,人類由此明白了一個更深的道理,物質可能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第2種——強核力,傳遞這個力的粒子叫做「膠子」。第3種——引力,傳遞這個力的粒子叫做「引力子」。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關於宇宙中最小距離的線索和想法,根據目前已知的12種基本粒子表格,包含了12種物質粒子,這些粒子目前還沒法被進一步分解,我們也總結了這些粒子相互作用的三種可能,也就是剛才說的弱電力、強核力還有引力。以目前的趨勢判斷對於宇宙中的物質、力和空間,最終有可能得到只描述一種粒子和一種力的萬物之理。
-
創生·「粒子對」的湮滅是萬物原初核合成的結果
,從化學成分來講它的質量比達到了70%左右,借用一句在《道德經》裡面的描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創生·「粒子對」的湮滅在宇宙的最早期一開始充滿了全部是以光子為代表的能量,光和光的相互碰撞,或者更準確地講光子之間的相互的碰撞會產生正反的粒子,我們稱為『粒子對』,這些粒子對的壽命特別短所以它們很快又會相互之間發生碰撞,導致了粒子對的洇滅,所以又回到了光的狀態,在粒子對不斷地產生和洇滅的過程裡面,宇宙就像一鍋沸騰的湯一樣,所以形象地把它稱為『宇宙湯』,在那個時候宇宙裡面充滿的是光和各種最基本的正反粒子,正反粒子在創生和洇滅的過程裡面,它們的速率應該是完全相同的,但如果真的是這樣子的話
-
洞察萬物!調侃宇宙全景終極奧秘?
高溫使粒子產生無窮大的震動頻率,最終導致一切粒子都被徹底撕碎。物質消失。都轉化為能量,這就是「弦理論」所描述的。然後,宇宙急劇擴張,溫度降低,「弦」又結合成粒子。這就是又回到了物質的宇宙。原來,物質並不是無限可分的。物質分割到最後,就沒有了,消失了。
-
萬物起源於宇宙大爆炸 (從大爆炸到地球的產生)
物理學家從這一觀點上進一步推測:宇宙在過去曾經處於一個密度極高且溫度極高的狀態。大型粒子加速器在類似條件下所進行的實驗結果則有力地支持了這一理論。然而,由於當前技術原因,粒子加速器所能達到的高能範圍還十分有限,因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能夠直接或間接描述膨脹初始的極短時間內的宇宙狀態。宇宙誕生初期是由均勻且各向同性的高密高溫高壓物質構成的,並在極早期發生了非常快速的膨脹和冷卻。
-
凡公雜文《宇宙起源論述》(第0007輯)物質本原粒子
只要物質本原粒子不被分割,不被裂變,不被碎變,或者說不是死於非命,那麼它們的壽命將是無極限的.如果某個物質本原粒子被聚合,被融和成為新的物質形態,那麼也不會影響到作為單一的物質本原粒子,它們原有的壽命.
-
萃升書院講堂首期講座在瀋陽開講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楊詩野)11月28日,由遼寧政協文史館主辦的萃升書院講堂正式開啟。省政協副主席許波,省政協秘書長李樹民,省政協老領導高鵬出席講堂。萃升書院講堂名稱取義於清代康熙年間創建於奉天城的萃升書院。
-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大家科普講堂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大家科普講堂於2015年正式啟動,以「匠人精神」為精神主旨,通過豐富、多樣的內容設計,以為未來建築師、在職青年建築師解決從業困惑,培養其作為一名中國建築師的職業素養和態度、幫助其更好的了解多元產業下的前沿發展為主要目的,幫助青年一代建築師更好的勝任城鎮建設者的角色!
-
Nature封面「撼動宇宙的粒子」證明宇稱不守恆或揭開宇宙最大謎團
用發現者核物理學家Clyde Cowan的原話講,中微子是人類所能設想到的最微小的物質:質量輕微、不帶電、自旋為1/2,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單元。「撼動宇宙的粒子」中微子,旋轉跳躍不停歇中微子被稱為「撼動宇宙的小粒子」。無處不在卻又神秘莫測,容易創造卻難以捕捉。它們從太陽和恆星的核反應中噴湧而出,並以每秒萬億的速度穿越我們周遭的世界。
-
萬物的本質並不是微觀不可見粒子,而是它們兩個
西方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萬物是由各種微觀粒子構成,它們包括中微子,電子、夸克、π介子、玻色子、中子、質子、強子等。但這些所有的微觀粒子都沒有被人觀察到,嚴格的說,這是機器觀測和計算共同的結果。 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問題了,這些東西是我們用什麼儀器觀測出來的呢?
-
首都科學講堂第656期《宇宙中的「鍊金術」》
2020年8月1日,首都科學講堂線上開講,本次首都科學講堂邀請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九三學社社員孟傑,為大家帶來主題為《宇宙中的「鍊金術」》的精彩講座。其實,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不但能為人類解答天體演化、物質結構和生命起源等基本科學問題提供有效途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密切相關。 第一講 黃金為什麼比鐵貴 大家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黃金為什麼比鐵貴。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因為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物以稀為貴」。
-
2月12日石市市民可到石圖講堂聽太極拳與養生
長城網石家莊2月8日訊(記者 郭晶璇)2月12日(星期日)上午9點半至11點,石家莊市圖書館石圖講堂邀請太極拳愛好者申江河,做題為《節日期間話養生——太極拳與養生》的講座,從養生運動的三重境界來剖析太極拳的養生道理,講述如何練好太極拳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