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石圖講堂活動精彩紛呈
2019年即將接近尾聲,在12月的美好時光裡,石家莊市圖書館石圖講堂準備了繽紛多彩的活動,為寒冬增添一份溫暖。12月周日石圖講堂活動如下:12月1日,邀請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增安老師作題為《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精神家園》的講座,為您講述中華文明;12月8日上午,邀請藤廊詩社社長劉建武老師和原河北省民政廳史料研究室主任李步莊老師,作題為《武聖孫武與之道》的講座,為大家介紹孫武世家和孫武歷史,以及《孫子兵法》之道;12月22日,攜手明博相聲沙龍、河北旅遊文化廣播共同舉辦冬至相聲專場
-
2020「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
12月4-6日,2020「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長沙舉辦。活動以「創新·融合·教育,開創『體醫融合』新模式」為主題,通過網絡+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模式,搭建太極拳與大健康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助推我省運動康復產業大發展。
-
觀察|申遺成功後,太極拳仍面臨三大掣肘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光彩加身。文 | 桂娟 袁月明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首發於2021年1月10日,原標題為《瞭望|太極拳如何施展拳腳》,原文刊於《瞭望》2021年第2期,原標題為《太極拳如何施展拳腳》。
-
五大洲21國中醫專家 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原標題: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
-
專訪「四大金剛」之一陳正雷:太極拳最初用來搏擊 咋會不能打
之所以認為太極拳不能打,主要是學拳的中老年人多,更偏重養生 「四大金剛」之後,是不是出現了斷檔?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溝村部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陳氏太極拳曾被當成毒草 斷而復續艱難傳承(圖)
太極拳從起勢到金剛搗碓,有48種用法,把這些用法練出來,怎麼接招,怎麼發招,現在的學生大多沒練到這層面。 (東方IC/圖)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戴志勇 1969年,《人民日報》刊發毛主席語錄:「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體操,打球類,跑跑步,爬山,遊泳,打太極拳及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
-
冬季練太極拳需要注意這幾點!
注意防寒保暖 太極拳是一項看似運動量不大,實則非常耗費體力的運動,在練習過程中,往往會汗水淋漓,即使冬天也會如此。因此,在鍛鍊過程中,要注意衣物的增減。太極拳在鍛鍊時也會出汗,但並不是像其他劇烈體育運動一樣,「刷」的一下子全出來,它是將汗含住,在向外排汗的同時,熱量會向體內滲透,這就是「養體」。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環節,不要圖輕便而減少衣物,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否則就會寒氣侵體,不僅不能養生反而會生病。雖然很多人冬天都會穿尼龍布的加厚防寒太極服鍛鍊,但建議帶上羽絨服,練完後趕緊穿上。
-
唐山遷安一市民發現石太歲
遷安信息港消息:太歲,另名肉靈芝,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遷安市民柳先生給遷安信息港打來電話說,他就有一個石太歲!
-
名中醫李宜瑞12月來佛開診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曉莉 通訊員/陳琳)11月28日,禪城中心醫院(下稱「禪醫」)開展「首屆嶺南養生文化節暨第一屆復星中醫文化節暨第四屆禪醫膏方節」,邀請知名的醫學專家向市民講解中醫藥健康養生科普知識,宣傳推廣中醫藥養生知識和膏方保健要領等。
-
周六來聽王中林教授講脊柱養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脊柱內部的椎管中有脊髓和脊神經,是連接高級中樞大腦和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間非常重要的信息傳導網絡,一旦脊柱出現任何問題均會影響到相關的臟器的功能。由此可想而知,脊柱相關病不只是眾所周知的頸肩腰腿痛,還是許多內科、婦科病症的病因之一。可以說,脊柱是多病之源。
-
向市民報告 聽市民意見 請市民評議 包頭政府「趕考」市民「閱卷」
「二叔,您這幾天聽市政府部門的述職報告了嗎?」「當然不能落下,我還認認真真給他們打分了呢!」這幾天,包頭市民吵吵的一個熱門話題是:聽政府述職,給政府打分。1月4日以來,儘管連續3天的氣溫都在零下20度以下,但6000多名市民代表還是從四面八方分別趕到11個會場,來傾聽市政府36個部門的述職報告,並現場評議、線上打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雲春生介紹說:我市首次組織開展政府工作部門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準備,從1月4日開始,連續3天,市政府各部門負責人就2020年度工作向市民述職。
-
太極拳的力學分析
作者:席曉爭要分析太極拳的發力,先從幾個力學公式開始。一、動能計算公式FS=(1/2)MV^2F:肌肉力 。S:物體移動的距離。M:質量。 V:速度。二、衝量計算公式MV=FTM:有效質量 。 V:速度。
-
初冬進補 醫生推薦養生「乾貨」
中醫認為,人體養生不能光看溫度,而是要跟著二十四節氣走。所以,在大雪節氣即將到來之際,如何順應時節進補又避免上火,這是初冬時節科學養生的關鍵。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嶺南名中醫、省名中醫王小雲教授表示,根據廣東的氣候特點,初冬進補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 進補宜清補甘溫 立冬後,市民可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
-
青島嶗山驚現北鬥七星陣圖 按圖練功可養生
青島嶗山驚現北鬥七星陣圖 按圖練功可養生 2012-03-31 15:38:00 作者:張偉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混元石 太平宮 北鬥七星陣圖 遊覽區 石刻
-
每周聽香港|全港市民免費!香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香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有緩慢下降的跡象,但仍然出現反覆。一些確診病例出現在醫院、安老院舍及工地等環境,情況令人擔憂,還有部分確診患者是為市民提供日常服務的人員,如輪船船長、公交車司機等,因此市民不能掉以輕心,應繼續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會。
-
從不死藥到打雞血 為什麼中國人熱衷養生?
過後道士告訴老翁,如小犬者,乃萬年枸杞之根,食之可活千歲;如小兒者,乃萬年人參成形,食之可活萬歲。    土茯苓。據《世界中醫藥雜誌》論文《中草藥肝毒性、腎毒性及對策》,土茯苓具有肝毒性。
-
楊式太極拳的十三法秘訣
2、掤勁含有問勁。意思是說,以掤勁來問勁。二人搭手為掤,雙手臂接觸點以沾粘勁而非頂抗和丟。為了試探對方勁力的大小,方向及勁路或者引出對方勁力,往往我加大掤勁,以沾粘點聽出對方反應,如對方硬撐對抗,我可變捋採;如對方變捋採,我可打擠。這就是掤勁含有問勁。「搭手遇掤問剛柔」。這就是說,當接住勁後,要能聽出對方沉浮、剛柔、滯活及內勁大小等等。
-
木魚石泥漿節昨日開始「抹泥」
時報8月29這是第三屆濟南泉水節的特色活動——第二屆中國國際木魚石泥漿節開始了。 活動從8月29日至9月5日,在濟南園博園和諧廣場舉辦,感興趣的市民都可參加哦!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湯子,本次使用的泥漿,均為產自長清區的我國特有珍稀礦產木魚石加工而成。木魚石是濟南市特有礦產,存量較少,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木魚石水杯更被賦予養生保健的奇特功效。
-
漳州市民買了只兇鱷龜欲放生 擔心它亂咬先聽幾天佛經
原標題:漳州市民買了只兇鱷龜欲放生 擔心它亂咬先聽幾天佛經 買鱷龜想放生,又擔心它太兇威脅其他生物,他決定 讓龜聽幾天佛經 再送動物園 「我朋友在石碼農貿市場買了一隻烏龜,我們想把它放生,但又擔心會對生態造成破壞,想讓你們鑑定一下。」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被端上餐桌的都在3歲以上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不少市民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挖海知了。小圖:海知了是介於蝦、蟹之間的一種甲殼動物。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任展輝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12月6日,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一探究竟。經水產專家鑑定,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它的出現說明水質、沙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