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的十三法秘訣

2021-01-14 天下太極

投稿信箱:tianxiataiji@yeah.net    

加入《天下太極》微信群請添加zhq599110


楊式太極拳的十三法秘訣

楊式太極拳的十三法秘訣就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個字。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八種基本手法,進、退、顧、盼、定則是太極拳基本身法步法,合稱之為「十三法」,所以又叫「太極十三法」。由於每一太極拳勢都含有十三法,又稱為太極十三勢。太極十三字是演練太極拳的核心,打太極拳都要理解和掌握它的真正含義。掌握了太極拳十三字秘訣,我們可以演練出許許多多地勁法來,也可以此來判斷我們演練拳勢的正確與否。

一、掤勁

掤為八法之首。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體用全書》(以下簡稱《體用全書》)中是這樣論述的,「掤法向外,架禦敵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貼近……掤字,最忌板滯,又忌遲重。板者,不知自己之運動。滯者,不知敵人之取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則不成其為掤手矣。遲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極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自己之掤手與胸部貼近。得化勁全賴轉腰。一轉腰則我之掤勢已成矣」。

1、掤的基本方法。楊式掤法,一手橫架於自己的胸前約尺許,另一手附於前手的小臂下,以助掤勢。掤手勁點在小臂近腕處。掤手不可距胸太近。「近了叫貼牆,造成頹勢被挨打。」遇到按勁就走了。掤手也不可太遠,遠了叫太過,很容易被敵捋採而受制。

2、掤勁含有問勁。意思是說,以掤勁來問勁。二人搭手為掤,雙手臂接觸點以沾粘勁而非頂抗和丟。為了試探對方勁力的大小,方向及勁路或者引出對方勁力,往往我加大掤勁,以沾粘點聽出對方反應,如對方硬撐對抗,我可變捋採;如對方變捋採,我可打擠。這就是掤勁含有問勁。「搭手遇掤問剛柔」。這就是說,當接住勁後,要能聽出對方沉浮、剛柔、滯活及內勁大小等等。這就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從而制定攻防的戰略。

3、掤勁不丟。練拳時要做到掤勁不丟,中正圓滿,是楊式太極拳的一大要領。只有中正圓滿,才可能掤勁不丟。如攬雀尾的捋勢,如向自己身上捋回而沒有掤勁,那麼敵就順勢擠靠;如能做到掤勁不丟,向我一側捋回,敵就無招可使了。「練拳要練掤架」是很重要的。

 4、掤變捋。二人推手時,破掤必須用捋。其實,這也是掤的功用含義。「得化勁全賴轉腰,一轉腰,我之掤勢已成矣」。這就是說,我掤勁時切不可板滯和遲重,否則便成了頂抗之勁,是違背太極拳原理的。對方掤我我變捋,一轉腰,螺旋化解。對方拍我身時,我跟隨而粘逼。這樣久久習練掤勁,就可生出自身的彈簧力,挪手便可成功。

有的人推手時呆板遲重,關鍵是腰不靈活。腰不靈活關鍵是身法呆板,身法呆板的關鍵在於上肢不知含胸擁化,下肢不知重心移動和松跨纏腿。這樣一來,就不能形成上下相隨,周身一家,也就稱上是掤勁了。       


       二、捋勁

楊澄甫先生在《體用全書》中說:「捋者,連著彼之肘與腕,不抗不丟。因彼伸臂襲我,我順其勢而取之,是收回之意謂之捋。」

1、首先,我們要掌握捋的方法。對方向我擊來,我順勢粘彼腕與肘部,借力捋回。捋回時要轉腰坐胯,重心後移偏向側後方引化,敵勁落空。要注意的是,不要捋向自己的身體,否則敵會進入我中門;同時,也不可直撥,直撥為頂。這也稱為病手。兩力夾角在90~135度為頂。兩力相頂,放人不遠。拳譜說,「捋在掌中」是指勁點,「捋要輕」是講捋的手法,重了,敵就發覺了。

2、捋破掤。雙人搭手為掤。當對方掤勁好,我無法進招時,轉而用捋。按上述捋的方法,就叫作捋破掤。楊班侯先生說:「搭手捋開撐掌使,敵欲還著勢難逞。」 這就是說,我在捋時,後手要撐掤住對方肘部,敵「上步防採捋」的擠靠之勁就很難奏效。

3、欲後先前,借力發力。雙方對戰時,要先給對方一個力以引發對方反彈之力再施以捋勁。這叫欲捋先掤,以造勢順,發人遠且省力。「捋即是掤,掤即是捋,掤捋不離,發人省力。」「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在實際演練中有上捋、下捋、採捋和捋擠等混合勁,都要施之於欲後先前之理,發出之勁方為太極勁。

4、捋生擠。捋生擠,是說欲擠先捋,我捋敵是虛招,當敵被捋抽身時,我速發擠勁,是實招。42式太極拳的捋擠式即為捋為虛,擠為實。


        三、擠勁

楊澄甫先生在《體用全書》中說:「擠者,正與捋式相反……。我之捋式失效,則不可不反退為進,用前手側採其肘,提起後手,加在前手小臂內便乘勢擠出,則彼倉猝變化之中,未有不失其機勢,而被我擠出矣。」

1、擠的方法。右手提至胸口,掌心向內,左手掌根貼於右手內腕小臂上合力擠出。擠時,切記要由足而腿、而腰、而肩、而手發出整勁,做到上下相隨,周身一家,這是楊式太極拳要領之一。同時,前去之勁,必有後撐,上身形成對開之勢,雙手前去,腰胯後坐。

2、擠破捋。當敵捋我時,我乘勢打擠,把敵擠出。 這種情況下發擠要看準時機。周有道老師講,得機得 勢很重要。敵捋時撐勁不足為勢背,我對準敵中心上 步打擠為得機勢順,一擠必中。這種發擠勁方法,我的 重心可放在前面,如同套路中的擠式一樣。因為這時敵背我順,我擠敵時,敵已不能做出相應的反應了。

3、先捋後擠。我捋敵,敵沒有進步意識反身回抽。我迅速上步予以打擠。這種擠法與上述是不一樣的。「敵進我乃捋,敵退我擠而出之」。注意敵退是主動地退,我打擠勁時很容易被敵採捋而失勢。所以,打這種擠勁的重心是「瞬間前移,立馬後移」。這種擠勁是一種「如球碰壁還」的驚彈勁,下盤是三七式步子。發這種驚彈擠勁時有兩大特點,一是迅猛乾脆,衝擊力大;二是重心調整快,瞬間回調到三七式狀態,在推手時意義非常重大。

四、按勁

楊班侯在《八勁解》中說:「按勁義何解,運用如水行;柔中已寓剛,急流勢難擋。逢高則膨滿,遇凹向下潛;波浪有起伏,有空必鑽入。」

1、關於按的方法。對方向我發勁,我先引進化解,使敵胸腹敞開,隨即朝敵胸或腹部及手臂按去。「按在腰攻」。按時,力由腳而腿而腰而手,特別要煞腰,勁放出時如同急流難擋。

2、按是長勁。雙手掤化對方來力後回身打按勁。關於按勁的發法應該在發按時對準敵重心或小腹往下按,以撼動其重心,再借對方反彈力向上推按,敵重心拔起後不穩,受力後必退數步,為長勁。

3、按截勁。對方向我擊來,我接定彼勁朝一側捋,隨即翻掌照準敵腕、肘或腹胯部位按去,這是一種截勁。在敵勁沒有發出時,我先於敵發勁。此即「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

按有單掌按與雙掌按的區別。雙人推手時如出現丟頂匾或斷續現象,便是發按的好時機;反之掤化勁,沾粘勁上手了,你發按勁,就易被對方走化,訓練時要刻刻留心。所以說,「一曰心靜,二曰身靈,三曰氣斂,四曰勁整,五曰神聚」,是推手的訣竅。


        五、採勁

《八勁解》曰:採勁義何解,如權之引衡,任爾力巨細,權之知輕重,輕移則四兩,千斤亦可秤,若問理何在,槓桿作用存。

1、採的方法。採是利用槓桿原理髮勁的方法。以我的手輕輕拿執對方手腕或肘節,由上朝下或由下向上發勁是為採法。白鶴亮翅、退步跨虎均為退步上採的方法。

2、捋採。一般在套路中及推手或在散手中,捋採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混合勁。如當我捋敵時,敵變擠靠向我發勁,我退步變採,敵失重前栽。這就是捋採。

3、借力上採或下採。無論是上採或是下採,都要按照「欲下先上,欲上先下」的太極拳發勁原則,不可硬拉強扯。在借力時「採要輕」。即未發採之前,手的動作要輕,防止對方感知而被化解。如我與對方均上掤 相持,我只能輕輕粘住對方,再給對方一個掤勁,引出對方之勁。對方勁出來後,我用手鉗制住對方手臂猛發採勁。在這個階段「採要實」。這就叫「欲下先上」,先動根再發勁,採拿引跌,一氣呵成。拳論曰:「拘意莫放鬆」。發採勁搭手時要似拿非拿,似採非採,意要佔先。能如此,才能隨曲就伸,攻防自如。

 六、挒勁

挒勁是太極拳專用術語,就是打螺旋橫勁。《八勁解》曰:「挒勁義何解?旋轉如飛輪,投物於其上,脫然擲尋丈。急流呈漩渦,卷浪若螺紋;落葉墜其上,倏爾便沉淪。」

1、挒勁的方法。挒勁為螺旋的橫勁,武術上稱橫破直。講挒勁,可以用農村打掠來比喻非常形象。農民手中拿著掃把或帶有小短枝的棗樹枝,將麥堆上的麥稈掠走,這叫打掠,也是挒勁。這種勁要點有二:一要有腰的旋轉力;二要有不輕不重的掠拂力。現代力學稱力偶。

2、野馬分鬃的捥法。對方右拳打來,我側身朝右閃化,並用右手採執其右腕,左足進步套住對方右足後外側,左臂從其右腋下插進,向其胸部挒去,可迫使對方身體旋轉。原因是對方擊我之力來自右方,而我之挒勁著力其左側。如對方感到被捥而回抽右肩,上體左右產生合力向後迅猛運動時,下肢被絆而仰跌。李亦畲說:「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在推手時,如敵按我右肘,我右肘松虛開去,而左肘左手朝他右側發力,迫使他身體旋轉。這就是力學上所說的力偶,《兵法》上說的「避實擊虛」之法。

3、挒破擠靠。在四正推手時,敵掤我捋敵擠靠,我處於背勢,我雙手速向敵另一側挒去,敵必動根而背勢,我則由背變順。「捥打橫勁出驚彈,避開中門走螺旋」,「來勢兇猛挒手用」,這些歌訣都是太極先輩們的精闢論述,我們應該反覆演練,深加體悟。

七、肘勁

肘勁的方法是,屈臂以肘尖打擊對方胸肋等部位。武術諺語曰:「遠了用手,近了用肘,貼身用靠。」說的是兩人相搏,近距離可用肘擊。肘擊的方法很多,有前擊肘,後擊肘,橫擊肘,上挑時,下砸肘等等。由於肘擊極易傷人,不利於交流,一般很少講肘法。我們在練拳和推手時加上肘擊的意念就行了。

在太極拳套路中,楊式太極拳的肘法都隱藏在架子之中,例如撇身捶一式,可先用肘後用捶。倒攆猴式,後退時也有後擊肘等等。

楊班侯在《八勁解》中說:「六勁融通後,用途始無窮。」就是說,肘擊要有「擰裹、鑽翻、螺旋、崩炸、驚彈、抖擻」六種勁別的融通,用起來得心應手,變化無窮。


       八、靠勁

靠是貼身進攻之法。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肩靠和胯靠兩種。如敵捋採我時,我及時上步打靠。又如推手運化中,我左右捋開敵雙手,使敵胸腹敞開,我可用肩胯同時靠擊。

 「靠要崩」,這是靠的顯著特點。崩就是要有排山倒海之勢,亦如老牛撞殘牆,一撞必倒。

發靠勁要保持好自己的重心,做到上下一齊移動,切不可肩到而足不到。靠擊後,重心同樣要回坐。

靠勁的落點要在對方的中心,不能偏向一側。

在推手訓練和交流中一般不用靠法。因為一來容易傷人,這好理解,靠到胸腹傷及內臟,疼痛難忍,較難治療;二來容易傷己,如對方或採或挒,我就會摔倒在地。因此,八法把「靠」排為老八,不能輕易使用它。

在八法中,四正手(掤捋擠按)為主要手法,四隅手(採挒肘靠)為輔助手法。


      九、進退顧盼定

進退顧盼定是講身法、眼法和步法。身法和步法是太極拳修煉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十六關要論》中說:「蹬之於足,行之於腿,縱之於膝,活潑於腰,通靈於背,神貫於頂,流行於氣,運之於掌,通之於指,斂之於髓,達之於神,凝之於耳,息之於鼻,呼吸往來於口,渾靈一身,全體發之於毛。」

1、進退法

進退是步子帶動身體重心的前後移動。一般以掤、擠、按、肘、靠、挒為前進步子,採、捋為後退。無論是進步退步,必須保持好自身的重心,使身法調整到有利攻防的最佳狀態。手起足不起,出手防採捋;腳起手不起,前進怕棚擠。進退手腳隨,遇險可化夷。太極拳的步子以虛實步為最多,如上面講到的一種擠勁,在發擠時,雖然整個重心催動身手向前彈擠,但是我的重心要在瞬間完成後移,防止對方捋採。又如拳譜有「上步防採捋」的說法。就是說,對方發採捋勁時,我要移動重心,上步打擠靠。如敵進攻兇猛,我可「退行三把倒卷肱」,採取退中反攻之術。由此可見,進退之法和虛實變換在太極拳運動和武術技擊攻防中的重要作用。正如《十三字行功訣》中指出的,「進退反側應機走,何怕敵人藝業精」。

2、顧盼法

顧盼法重點是左顧右盼。打左防右,打右防左,中間被擊可左右相應。著名楊式太極拳家、形意拳家、武術理論家沈壽先生作有一首《常山蛇陣訣》,對左顧右盼,聲東擊西講的很好,並且告誡我們,「相搏不諳此中理,十戰九負不算好」。在實際攻防中,敵擊我左側,我左側變虛空走化勁,不與之抵抗,而我從右側發起攻擊。敵若擊我右側也是如此,這是一種太極功夫的體現。在平時推手與走架時都要體現出太極拳的「以腰為軸,肢體轉動靈活,肢體放長,中正安舒,隨曲就伸」的基本要領。

顧盼法也是訓練精神高度集中的方法。精神高度集中,是攻防勝敗的關鍵。拳訣曰:「遇敵上前迫近打,顧住三前盼七星」。三前,即三個前沿陣地——手前、眼前和足前。前沿陣地是我防守的第一道防線,是不可丟失之地。前沿陣地一旦丟失,勢必造成人順我背之勢而受制於人。七星是指頭、肩、肘、手、胯、膝、足七個攻擊之點。


       3、中定法

中定是太極拳術非常重要的法則。拳論曰:「尾閭中正神貫頂」,「敵人逼近來打我,閃開正中定橫中」,「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進退身」,「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這些拳論都是講中定的重要性和保持重心中定的練功方法。在行拳走架時要掌握重心的虛實倒換,做到邁步如貓行,勢如履薄冰。推手時,重心的中點位不能出圈,不能碰到圈線,活動(擺動)範圍應在五分之三以內。特別在推手時,重心一定不要依附於對方。

我們推手一般以破壞對方重心為基本目標,對方重心不穩時,就是我進攻對方的好時機。如對方朝我發按勁,我以掤勁粘之,把對方重心向我一側引出,我便可發勁攻擊對方了。假如對方按我時重心依附於我的話,那他就敗得更慘了。

學習楊式太極十三字還要掌握「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和「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如此內外三合,以逐漸達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混元太極整體勁力,爭取早日步入太極拳修煉的境界。

《天下太極》徵稿啟事


《天下太極》雜誌是為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和研究人員服務的專業性大型國際期刊,現長期徵集太極拳理論研究、太極拳人文活動、太極拳代表人物、太極拳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新聞稿件、學術論文、習練太極拳指導性教學等稿件,望大家踴躍投稿。

徵稿要求:

1.新聞稿件必須真實;稿件中引用的資料、史實、引語、數字,涉及的人物姓名及其職務、職稱,以及有關單位部門的名稱(一般要求全稱)等均應準確無誤。

2.對於稿件中出現的專業術語、英文表述,要進行清晰易懂的注釋;對於新聞事件涉及的相關背景資料,儘可能全面詳盡地提供。

3.投稿時應配發相關新聞圖片。圖片內容要緊扣新聞主題,突出主要人物和新聞事件的進程。圖片要求清晰,色彩、亮度適中。圖像解析度至少應設為1024×768像素。圖片以JPG、GIF、PNG格式作為附件發送,文件名為:主題by姓名。圖片稿件需提供原始圖片,請不要將圖片粘貼在word文檔中,也不要將圖片尺寸縮小。

投稿辦法:

為保證信息的及時有效,本刊不接受信函投稿,但對新聞事件進行跟蹤或深度報導的稿件除外。

1、投稿信箱:

      tianxiataiji@yeah.net。

2、投稿諮詢電話:

      編輯部主任:

      李  勇 15135755585 

      策劃部主任:

      李萬恆 13100070786

審稿與發表:

1.編輯按本刊對稿件的要求,對每一篇作品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審閱,決定是否發表。編輯審閱將在收到投稿後一周內完成。並以郵件回復是否錄用發表。因本刊屬於半年期刊,如稿件在6個月內未能發表,可能是稿件未被錄用。

2.編輯有權按照各欄目標準對稿件進行取捨、修改、編輯,必要時與投稿者、投稿單位或稿件涉及部門核實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若投稿和標準差距太大,編輯可根據對稿件的價值判斷,返回投稿人(投稿單位)作相應修改或不錄用此稿件。採用稿件將以電子郵件形式通知並付稿酬。


《天下太極》編輯部

2018年7月27日


|天|下|太|極|

中國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者

投稿信箱:15135755585@163.com 

最溫暖、最有深度、最具影響力的

太極拳文化傳播平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編委:方     虹  張海雲   楊江紅    陳新琳

編輯:李    勇  柴秀英    李萬恆    許文芳

技術:羅海萍   許    蓉   史瑞琦   周秀萍

推廣:李俊文   付常青    武海飈   李元芝  

     王顯揚 李豔麗   李曉紅

策劃:方     虹  張建平

主編:張漢橋

監製:楊    軍  羅海萍

聯繫方式:關注《天下太極》。

聯  系  人:李  勇 15135755585 

           李萬恆13100070786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太極拳科學的練法
    太極拳所講的「化僵為柔,練柔蓄剛」就是在「松」的練習的基礎上練成的。 (2)、『八法』的練習。 八法既是太極拳的骨幹,太極拳每個門派都遵循八法。八法之中棚是基礎,是關鍵。捧法:貫穿於太極拳的始終,貫穿於太極拳的每一個招式。
  • 胡海牙,不僅是道家仙學大師,還是太極拳傳人!
    經人介紹,隨杭州惠蘭中學一體育老師(楊澄甫的學生)學楊式太極拳,同時還跟武當劍傳人黃元秀學劍。後來隨浙江武術組織到北京參加武術比賽,恰逢楊澄甫是評委,有幸又求教太極拳於楊澄甫。1957年,胡海牙陪同陳攖寧進京,在北京白雲觀參與道教協會的工作。1959年,胡海牙被調到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北大醫院)工作。
  • 河南焦作邀全球百萬人同練太極拳挑戰吉尼斯成功
    為吸引全球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共同參與到世界百萬太極拳愛好者共同演練活動中來,作為太極拳發源地,溫縣精心策動聯絡,讓溫縣遍布世界各地的380多名太極拳傳承人組織世界各個角落、不同時差區域「聚攏一起」,「同一音調」,帶領全世界百萬餘名太極拳習練者演練太極拳。
  • 秦始皇海外求仙藥,諸葛亮祈禳之法,到底哪個才是長生不老秘訣?
    諸葛亮沒辦法,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可是北伐的大業還未完成,於是他就用了一個道家的仙術,祈禳之法。就是擺出七盞燈。然後按照北鬥七星的樣子擺放好,諸葛亮然後在那裡做法,如果能保證七星燈中的主燈,亮七天。就可以讓諸葛亮的生命延長。可是有意思是,由於軍情緊急的情況下,魏延給諸葛亮回報軍情的時候。走的急,結果把主燈給滅了。所以諸葛亮,後來也就沒有延長壽命,病逝五丈原。
  • 2月12日石市市民可到石圖講堂聽太極拳與養生
    長城網石家莊2月8日訊(記者 郭晶璇)2月12日(星期日)上午9點半至11點,石家莊市圖書館石圖講堂邀請太極拳愛好者申江河,做題為《節日期間話養生——太極拳與養生》的講座,從養生運動的三重境界來剖析太極拳的養生道理,講述如何練好太極拳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 太極拳中的力是槓桿力?讀完本文,您就不會再這樣認為了
    我發現很多練拳的拳友,甚至一些太極拳的大家,總喜歡用力學原理來解釋太極拳,這本是科學的態度。但一提太極拳的力學原理,就講槓桿原理,似乎太極拳的力學原理就是槓桿原理,這其實是對太極拳力學原理的錯誤認識,太極拳的力學原理很難用一個或幾個力學原理來描述的。
  • 太極拳是個小火星?
    玄同:太極拳不玩手,玩身子。身法,下比上重要,坦克之所以強,先強在履帶。履帶在坦克在,步法在身法在。油滴遇火,突然由一滴騰為一團,這是好功夫。因為:把自己煉沒了。玄同:太極拳,煉的就是兩個字:彈性。太極拳式,鋪地雞,不止樣子學雞,其實是胯在學雞。四個字:伏地欲飛。
  • 勁在內,形於外 | 太極拳的「勁形合一」
    勁在內,形於外 | 太極拳的「勁形合一」 2020-11-23 08:32  陳氏太極拳學習者
  • 2020「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
    12月4-6日,2020「太極拳+」健康促進高峰論壇暨湖南省太極拳養生康復培訓班在長沙舉辦。活動以「創新·融合·教育,開創『體醫融合』新模式」為主題,通過網絡+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模式,搭建太極拳與大健康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合作平臺,助推我省運動康復產業大發展。
  • 太極拳的力學分析
    作者:席曉爭要分析太極拳的發力,先從幾個力學公式開始。一、動能計算公式FS=(1/2)MV^2F:肌肉力 。S:物體移動的距離。M:質量。 V:速度。二、衝量計算公式MV=FTM:有效質量 。 V:速度。
  • 太極拳的「凌空勁」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吾曾受朋友之邀,帶著幾位武術同好來到北京,親眼目睹了太極拳傳人「凌空勁」的現場表演,那場表演很有轟動效應。主持人介紹說,被發放出的三位壯漢是國家武協的,他們都會太極拳,絕不是「託」。當時和我同去的有一位韓國人叫李承宰,是天津「武德跆拳道館」館長,黑帶9段,向我們師兄弟學習太極拳和推手已有數年。
  • 「凌空勁」——太極拳高級階段的必然屬性
    所謂凌空勁,就是在太極拳推手中,表面上看不到用力,似接觸非接觸,微動或不動,而對方猝然彈出、跌出的情況,均統稱為「凌空勁」。凌空勁,是太極拳神意氣和鬆柔內勁的具體體現,是太極拳練到高級階段後,修煉者對人體生理構造、自然力學原理、精神意識甚至生命潛能的認知和卓越掌控能力。至於隔空打牛或裝模作樣,純粹演戲的江湖騙術,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 淺談傳統太極拳技法的精妙之處(附上前輩總結的七點)
    太極拳從本質上講是武術,是一種技擊法,所以說太極拳既是養生術,又是殺人術一點也不錯,不過是不同的人用在不同的地方而已。太極拳,追求的是變化中求勝,而顯神奇。所謂:「虛實之機,其變生於敵,淵微之妙,鬼神莫知,然後能狃敵而成功。」
  • 陳式太極拳的基礎知識,初學者必讀
    太極拳是一個內外兼修全面性的武術拳種,具有集衛生保健與攻防技能於一體的顯著特點。太極拳運動的一舉一動,包括手法、掌法、肘法、眼法、身法、步法、腳法、跳躍法、平縱法等,均有著嚴格的規定與要求,並以此來促進和提高演練者強身健體及攻防絕技的訓練。
  • 大學生為了太極拳考試,已經「走火入魔」了
    第一次接觸太極拳的大學生,會對這門運動有著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大概率是被廣場上大爺大媽緩慢的動作蒙蔽了雙眼,他們甚至會提出下面這種坐井觀天的問題:直到被現實打了狠狠一個巴掌,才發現在太極拳那敦厚的外表下,隱藏著比800米大魔王還要強大的野心。
  • 【廣州日報】太極拳讓大腦皮層增厚,靠譜嗎?
    難道太極拳真的如此神奇嗎?記者昨日聯繫到得出這一結論的研究者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魏高峽。神經機制研究尚屬空白記者了解到,學界關於太極拳的研究僅停留在健康效應的行為學層面,對於其如何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從而提高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卻鮮見報導。「特別是它對背後的一些神經機制很少有研究。」
  • 觀察|申遺成功後,太極拳仍面臨三大掣肘
    2008年,太極拳開啟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路,這一走,便是12年。「由於我國文化遺產眾多、競爭激烈、申報數量限制等種種現實情況,太極拳申遺之路費時不短。但我們的申遺工作從未止步。」河南省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太極拳成功申遺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
  • 太極拳發力 蹬地是被動 不是主動《第三定律》說明
    太極拳發勁方法 《第三定律》怎麼說 輔助拳友輕鬆理解掌握 白話太極拳的發力要點是通過「勁起腳、行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什麼意思呢?用腳先蹬地,然後將力量通過腿傳到腰,再傳到手上。那麼問題來了……不是強調丹田帶動嘛,為什麼先用腿蹬地?當初我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