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從宇宙萬物到經濟危機

2020-10-19 聞西談

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兩千多年後,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基礎上,亞歷山大·弗裡德曼於1924年提出了膨脹宇宙思想,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在宇宙大爆炸的這一刻,宇宙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

這個時候的宇宙,什麼都沒有。

之後宇宙迅速膨脹,宇宙溫度開始下降,夸克出現組成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組成重氫,重氫聚變產生氦元素及其他元素。

於是,宇宙萬物就這麼從虛無中誕生了。

對此,我很好奇的是:宇宙萬物的這種從虛無中誕生,為何跟兩千多年前道家的思想不謀而合。

難道宇宙的這個秘密早就被人發現了?還是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文明,只是無數周而復始的地球文明中的一個,在上一個已經絕跡的文明中,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而這其中很有意思的是量子漲落。

拿出一個空空如也的玻璃箱子,你覺得這裡面有什麼嗎?

有物質,還是能量?

好像什麼都沒有!

可是你確定,每時每刻都沒有任何物質或能量嗎?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在宇宙空間的任何地方,存在非常短暫的時刻,有能量突然產生,之後很快消失,而這就是量子漲落。

量子漲落就是從虛無中產生,每次量子漲時,會產生一正一負的能量,之後一正一負的能量很快湮滅,量子落,消失於無形。

跟量子漲落相對應的,就是正負粒子,比如正負電子對可以從無質量但能量極高的光子碰撞中產生(在T=5*10^9K的溫度下光子可以較高程度的反應生成正負電子對),這一發現我認為是對「無中生有」最為有力的證明。

而更有意思的是,無中生有不僅僅發生在物理學領域,連經濟,也被認為是無中生有。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經濟來源於物物交換,因為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生產物越來越富餘,於是產生了交換的需求,但物物交換太不方便了,於是發展成用貝殼,最後演變成今天的貨幣,於是經濟就是這麼誕生了。

可是,另外一種理論卻認為,經濟來源於借貸,來源於無中生有。

為此,我決定無中生有地杜撰一個故事來闡釋下「經濟來源於借貸」這種理論:

假設世界上沒有銀行,也沒有貨幣。

有個人,我們稱之為甲,決定開設一家借貸銀行,此時甲所擁有的資產為0。

乙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去甲開設的銀行借錢,假設乙要借1萬元,還款期限1年,利息1千,也就是說,一年後乙要還1萬1千元錢給甲。

乙來到銀行之後,甲聽說乙要借1萬元錢,於是甲用手寫了總值1萬的借貸憑證,上面有甲銀行防偽認證的印章,這就是那1萬元錢了。

乙剛從甲那裡借到錢之後,雙方的資產為:

甲:負1萬元;

乙:正1萬元;

乙拿著這1萬元錢,經過一年的經營,掙回了那1萬元,和值2千元的糧食。

於是,乙拿著1萬元,和值1千元的糧食當做利息還給了甲,之所以無法直接還1萬1千元錢給甲,是因為甲只有1萬元,這1萬元就是當時所有能流通的貨幣。

所以,還清債務和利息之後,甲乙雙方的資產發現了變化:

甲:資金為零,但手裡還有值1千元的糧食;

乙:資金為零,但手裡還有值1千元的糧食;

此時,我們發現,在這個極簡的世界裡,發生了有趣的變化,也就是說,甲乙雙方都收穫了值1千元的的糧食。

雙方的資金都是零,但卻憑空多出來了各值1千元的糧食。

如果這種借貸經營的事情發生在更多的人身上,並繼續擴大到各個領域,不就是經濟嗎?

而當今這個世界,越來越依賴於這種運作方式,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額越滾越大,不斷膨脹,像個氣球,似乎永遠也不會停止,感覺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樣,永遠都在膨脹。

經濟不行了,來波信貸刺激。

發生金融危機了,來波信貸刺激。

只是我常常在想,就像量子漲落一樣,量子漲之後,很快又落了,因為正負能量相互湮滅了。

那麼信貸刺激,如果刺激的不是關鍵領域,比如都給懶漢給揮霍了,而不是給勤勞的人們用於經營,那麼經濟的刺激一定會跟量子漲落一樣,在經歷短暫的漲之後,很快就相互湮滅了。

而且就在湮滅的那一刻,所爆發出的能量,衝擊了經濟,產生了危機,是為經濟危機。

原來不僅僅可以無中生有,還可以無中生負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最原始的物質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開始膨脹而成,宇宙萬物從那時起開始誕生了。那麼宇宙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真的是無中生有的嗎?我要到哪裡去?」以哲學思想來看,世間萬物的所有問題,如果你想一直追問下去,肯定是找不到答案的,而且還會陷入死循環。就比如說前面提到的,宇宙最原始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萬物的起源是什麼?如果萬物源於0,那麼0又是怎麼來的呢?
  • 宇宙萬物如何無中生有?量子力學是這樣解釋的
    但事實上,隨著基礎物理學的發展,一切已經時過境遷,過去的幾年人們已經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而它是宇宙誕生之初一切物質質量的起源,也是宇宙萬物從無到有的根本。在當代物理學中,「真空」這個概念已經過時了。
  • 物質是否可以無限分割一直到無?這與「無中生有」有關係嗎?
    普朗克長度的存在意味著任何物質都不可以無限分割下去,這與數學概念並不一致,純數學考慮,任何再小的數都可以被無限分割下去,一直到永遠所以,物質不能無限分割,同時無中生有與我們所說的無中生有通常是指宇宙大爆炸,起源於「無中生有」!萬物起源於無,當然這裡的無並不是絕對的什麼都沒有,那裡仍舊有不斷的量子起伏上演著,各種虛粒子隨機瞬間產生消失!而《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看起來更想是對宇宙起源的一種認知,從哲學層面的認知!
  • 萬物起源——宇宙大爆炸
    萬物起源,宇宙大爆炸,這個理論認為宇宙突然生成並且大小有限。直到20世紀中葉,大多數科學家還認為宇宙體積無限大,年齡無限長,直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我們對重力有了更好的理解。如何才能無中生有呢?讓我們一起探索下已知的理論,現在我們可以忽略掉最開始的部分。首先,宇宙大爆炸並不是一場爆炸,而是所有的空間同時向所有方向伸展,剛開始宇宙非常非常小,接著很快就變成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宇宙並沒有膨脹成任何東西,宇宙只是膨脹成它自己。
  • 宇宙物質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告訴你答案,不是無中生有!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而地球只是其中一個渺小的天體。雖然人類當前所具備的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人類對於宇宙依然還存在著很多未知。宇宙是浩渺無邊的,科學家曾經發現,宇宙是在不斷發生膨脹的,而人類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在93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人類也沒有答案,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宇宙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存在有害射線、輻射等物質,這對於人類來說都是有致命的傷害的。那麼這些物質都是怎麼來的呢?是無中生有嗎?
  • 宇宙中的物質從何而來?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首先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觀察到的物質是宇宙的全部嗎?是否存在人類肉眼不可見的物質呢?思考這個問題,必須從宇宙的誕生開始思考,目前最被科學家認可的宇宙模型是「大爆炸宇宙模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這個理論是最近幾個世紀才被認可,在此之前,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絕對靜止的。 「靜態宇宙模型」被科學家認可了很多年,在這個宇宙模型中,宇宙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會永遠保持近乎靜止的穩定狀態。
  • 洞察萬物!調侃宇宙全景終極奧秘?
    然後,宇宙急劇擴張,溫度降低,「弦」又結合成粒子。這就是又回到了物質的宇宙。原來,物質並不是無限可分的。物質分割到最後,就沒有了,消失了。這又是哲學法則,沒有人為控制的量產的結果,必然產生質變。當宇宙的體積擴張到極限時,暗物質和暗能量消耗殆盡。宇宙失去了擴張的動力。繼而又開始坍塌,走向死亡。
  • 宇宙中的物質為什麼能無中生有?
    哈勃空間望遠鏡曾經在1995年、1998年和2003年分別對著天空中不同位置、看起來空無一物的區域連續曝光十幾天甚至數十天,最後得到了HDF、HDFS和HUDF三張照片,發現即使在遠達133.5億光年外的宇宙,仍然有難以計數的星系,這使得我們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如此多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真的是無中生有?
  • 既然宇宙能無中生有,那麼奇點是不是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教科書上都寫著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所有的物質、空間甚至時間都來自於這次大爆炸,但在絕大部分科普資料限於篇幅,並沒有交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物質與時空,下文就花個幾分鐘給大家交代下。物質能無中生有嗎?很多朋友認為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就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要麼物質轉換成能量,要麼能量轉變成物質,兩者只是表現方式的不同,可以理解成物質的一體兩面!
  • 宇宙萬物的等級劃分
    宇宙萬物的等級是有區分的。如圖1所示。隨著宇宙的演化或者萬物的發展,最終會接近於這個無所不能的能量階段,越接近這個狀態,萬物的級別越高,能力越強。隨著宇宙的進一步擴張和靈氣的進一步衰減,各位大神感覺這些眾仙人對靈氣的消耗太大,限制了自己對靈氣的享受,所以眾神聯合起來和仙界大戰,眾神斬斷天地的連接,使得天和地分開,由此天界靈氣就不會流失到大地,保住了天界充足的靈氣資源。但是大地靈氣由此沒有了源頭,變得越來越少。仙人們對大地的靈氣的不足十分不滿,因此也逃離了大地,移民到天界去了。
  • 宇宙中最初的氫和氦來真的是無中生有嗎?愛因斯坦告訴你答案
    由此可見,恆星對於宇宙的演化有多麼的重要,如果沒有它們,也就沒有現在宇宙的一切。現在我們知道了宇宙90多種重元素的來歷,那麼宇宙最初的氫和氦又是來自於哪裡?難道真的是無中生有?首先我們要明白,站在科學的角度,不存在無中生有這樣的事情。宇宙最初的氫和氦也是必然有其來源的,它們跟隨著宇宙大爆炸而出現。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中最初是沒有任何物質的,就連空間都不存在。
  • 探索宇宙奧秘——存在之謎!
    當人類擁有了意識,便覺知到自身及周圍一切的存在。一切因何存在?宇宙來自哪裡?物質如何創生?存在之謎現代科學發現宇宙是由物質和能量構成的,物質結合形成萬物。宇宙因何存在?物質來源於哪裡?因為人類感受到了存在著的宇宙。
  • 我的世界1.7.10無中生有
    在上一期的無中生有模組介紹中,小小黑已經介紹了礦物的獲取,那麼今天我們就藉助無中生有在空島擊敗末影龍吧~01無中生有本體我們需要藉助無中生有的附屬模組02無中生有附屬星輝生萬物此外,在有熱力膨脹魔族的情況下,星輝生萬物還會由自動破碎機和自動篩子,用電代替玩家手動錘和篩壓縮工具壓縮工具是無中生有的另一個附屬,可以大大提高玩家的效率在獲取水的方面我們可以製作木坩堝
  • 萬物起源於宇宙大爆炸 (從大爆炸到地球的產生)
    是什麼在推動著萬物演化的方向,並最終演化出了人類這種高級生命?相對於整個宇宙,人類乃至地球僅是其中的一粒微塵,但是這粒微塵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而生命對於宇宙的演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作用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生命的本質。由於本人知識面還過於狹窄,所以各位讀者就不要苛求後續的論述我都能夠羅列出完整的證據。
  • 宇宙之物質
    大到星球石頭,小到原子電子光子,都是物質。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運動組成的。我們學習物理後知道,萬物都是在不停運動,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質。宇宙在膨脹,星系在運動,地球在轉動,組成物體的原子在不停運動,電子,質子都在不停運動。所以宇宙的本質可以理解為物質運動,而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相互運動構成的。
  • 馬伯強主講才齋講堂第188講:萬物的道理——從粒子到宇宙
    宇宙如何創生與演化?2019年11月2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伯強教授做客才齋講堂,介紹人類認識微觀粒子世界和宇觀宇宙的歷程,引導聽眾了解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的科學成就和目前狀況,激發大家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 萬物都必須遵循運行規則!你知道都有哪些?
    但卻可以從哲學角度,根據自然界的基本法則,去研究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情景。去預知一千億年宇宙到最後歸宿。自然界一定有高等智能生命。卻肯定沒有能駕馭整個宇宙的超級神靈。自然界有的,就是萬物都必須遵循的自然法則。絕對沒有任何例外。本文將具體描述都有哪些萬物都必須恪守的自然法則。
  • 你在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是什麼梗 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憑空想像憑空捏造
    你在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憑空想像憑空捏造是什麼梗?
  • 伏羲八卦是宇宙萬物演變過程的抽象圖,能量變化是萬物誕生的根本
    說的是伏羲八卦如何誕生的過程,實際上這也是宇宙萬物生成的過程。宇宙起源於一片混沌,這個時候的宇宙是人類無法認知的,之後誕生了一個叫太極的規則,這應該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從無極到太極的過程。由太極生陰陽,再從陰陽兩氣變化而成八卦。
  • 宇宙膨脹背後的故事(之一):愛因斯坦無中生有的宇宙常數
    當時28歲的愛因斯坦剛剛從「三級技術專家」提升到「二級」,個人生活隨著工資的相應上漲而略有改善。但他對寫這篇綜述文章顯然比在專利局中的本職工作更為上心。在瑞士專利局中工作的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這時已經發表兩年多了,也已經逐漸被物理學界接受。但愛因斯坦對他自己這個理論的「狹義」始終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