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價目表,算盤裡打出的都是焦慮

2020-11-29 騰訊網

替子出徵的父母,為什麼揣著這樣的帳本

這篇題為《中國式相親價目表:我兒子才33,不考慮沒北京戶口的姑娘,有戶口殘疾也行》的報導,尋訪了京滬兩地的中山、天壇、玉淵潭、陶然亭、朝陽,以及浦東世紀等公園的相親角,總結了這些地方的見聞。文章裡有大量聳動的描寫:

「高薪和車房遠不及一本北京戶口來得誘人」,「外地人的徵婚簡歷都扔樹根下」,「只要察覺對方帶著或輕或重的口音,他們便果斷擺擺手:『我們不找外地的!』」

相親鄙視鏈,圖片來自鳳凰周刊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

「京籍和京戶有著天壤之別,就像清朝的鑲黃旗和正黃旗之分一樣。」

「京籍才是身份證110開頭的正宗北京人,京戶再怎麼努力也是外地人,有著地域、口音、生活習慣、婚嫁習俗、過年探親的懸殊之分。」

「並不是買了北京的房就能娶到北京姑娘,房子所在的區縣、環數更為重要。」「我要是跟你住到四環外,以後還怎麼走親戚!」

「還在還房貸或連房都沒有的人,在相親角幾無立錐之地。除非是容貌極其出眾的女性,而男性,無論條件再好,都『100%不考慮』。」

「老人們最常用的開場白便是,『天兒不早了,您趕緊回去吧,一會兒別趕上晚高峰,再耽誤您回家』。以地鐵為例,如果對方車程半小時內就能到家,說明房子基本都在三環附近,車程在一小時內的基本都在城六區居住,而一小時以上的,往往住在五環外。」

類似的問題還有「孩子有沒有車」、「車好不好停」、「停車費貴不貴」,來推斷對方的房子位於中高檔商業小區還是老舊社區。

歸根結底一句話,公園相親市場上,「門當戶對是鐵律」。這是「一場盛大的個人營銷和階層買賣,房子、戶口這些硬性條件都是擺在桌面上的交易籌碼。」

中國式相親價目表,來自鳳凰周刊微信公眾號

這些露骨的做法,不是沒有理由的。如今,北京四環內動輒房價10萬+,上海內環地鐵沿線房價基本7萬+,這意味著京滬兩個普通家庭的結合不僅僅是年輕人兩情相悅的事情,一紙婚書涉及的資產變動,已經可與千萬級資產的企業併購相提並論。這樣的事情,難道不該像企業一樣搞搞「盡職調查」,把帳都擺出來,把難聽的話說在前面?

而房子區位和戶籍之所以敏感,顯然是因為生活質量以及子女前途關聯的資源都與此緊密掛鈎,不具備,就無法享有。

在這個背景下,婚姻認本地人,講門當戶對,甚至高調防騙,都有嚴肅的現實理由,因為捍衛婚姻就是捍衛家庭財富安全和階層水平。所以「盡職調查」式的相親就不能視為奇聞,反而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至於「可以輕度殘疾,但屬羊的絕對不行」等細節,說明了另一個事實,老年人對於屬相的忌諱顯然來自於迷信,但今天家庭財產性收入成大頭,且掌握在長輩手中,年輕人的生活狀態越來越取決於長輩意見,婚戀發言權變小了,你就不得不承受這些神神鬼鬼的標準。

重新務實、物質的婚姻觀,重新掌握髮言權的父母

近年社會對於婚戀觀的大規模討論是從《非誠勿擾》節目開始的,「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女嘉賓言論曾經招來萬炮齊轟,但是婚戀觀物化並不是從那時開始的。

「50年代選英雄,60年代找貧農,70年代奔軍營,80年代求高知,如今看好孔方兄。」這句喪氣的順口溜語出有據。

2000年,學者通過入戶調查與訪談,對中國人50年的擇偶偏好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帶有強烈時代烙印的政治因素明顯減弱外,教育程度、職業、收入、住房等社會經濟條件在以往幾十年入選率低,近些年逐漸被重視。「這主要是因為在80年代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物質利益』和『金錢萬能』曾被視作萬惡之源屢遭批判,加上在計劃經濟年代,從事何種職業由組織統一安排且為終身制,個人無選擇自由,而薪金收入更是平均主義大鍋飯,擇偶者自然很少對未婚夫(妻)的職業、收入提出苛求。(《擇偶標準:50年變遷及其原因分析》徐安琪)

說起來,具有理想主義情懷的婚姻觀不過百年的歷史。更漫長的古代,婚姻是宗法制度下的社會關係,對中國人而言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的大事(《禮記·昏義》),本就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的就是門當戶對,非常務實。

越劇《西廂記》劇照

「二十世紀初開始的鴛鴦蝴蝶派小說,以及新文化運動,開始將西方浪漫主義運動後出現的愛情觀念傳入中國。這種愛情強調伴侶之間的仰慕、親密和欣賞。這種新的觀念重新定義了中文語詞『愛情』的含義,並要求婚姻和男女的結合必須以此『愛情』為基礎。這種新的情愛觀念,和當時流行的個人主義觀念,無政府主義觀念,自由主義觀念相結合,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情愛文化,並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探討情愛、呼籲衝破家庭、父權、和夫權枷鎖的文學和思想作品。」(《中國人婚戀觀的變遷,人們在歷史鏡子中看清自己》魏陽)

1950年4月《婚姻法》的頒布,終於給婚姻自由觀念提供了制度保障,徹底顛覆了門當戶對的傳統婚姻,伴隨著強大的社會宣傳,婚戀自由的婚姻觀深入人心。

1950年《婚姻法》開宗明義:「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的婚姻制度」,「……禁止任何人借婚姻關係問題索取財物」。

1979年刊登於《市場報》的第一份徵婚啟事,開了1949年後媒體徵婚的先河,篇幅短小的啟示中直接交代了收入

當前,戀愛方式多元化並沒有阻止擇偶觀日趨務實且物質化的趨勢,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婚姻觀念本質的回歸。婚姻是古代宗法制穩定的基礎,也是現代人求穩、求安全的生活方式選擇。

新聞報導的潛臺詞,還包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乎又重要起來。父母發言權的消長,卻不是因為法律地位變了,僅僅是因為經濟地位。這麼高的城市生活成本下,年輕人不再一參加工作就有了自主的底氣。

中國式婚姻價目表,算盤打得了一時,打不了一世

1980年,實施了30年的《婚姻法》進行了首次修改。重大修改之一,是將「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作為離婚的法定條件。

這和當年明確婚戀自由意義一樣重大,但卻是個不為人知的壯舉。這實際為婚姻真正下了一次定義,即婚姻得是以感情為基礎的。這個基礎定義和檢驗著今天中國人的婚姻,但是歷史也不過30多年。

電影《鐵達尼號》劇照,人們樂於歌頌和相信超越物質的婚戀觀

中國式婚姻價目表,無非說明經濟對婚姻的左右能力持續上升,開始衝擊個人選擇。但跟百年來傳統婚姻受到的衝擊比,還算不了什麼。

婚姻的物質基礎和感情基礎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生活中無法迴避物質基礎,法律上強調感情基礎,身份關係。而生活形態日趨複雜的現在,介入和影響婚姻的因素已經太多了。

關於婚姻,已經深入人心的感情基礎、價值觀因素,仍是穩定的,長久的。而物質基礎,財產性收入,卻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經濟環境、股市樓市變化的影響。這份中國式婚姻價目表的保鮮期,相信不會太久,就當個標本看看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相親,究竟在相什麼?
    985相親局裡參與者女性比男性更多一點點。十幾年前不是這樣,在以前做的研究裡,發布徵婚啟事的是男性更多。女性多是這十年才出現的事情。我在上個世紀研究的時候,根本沒有出現這個現象。在21世紀初的大量研究都表明絕大部分的徵婚者是男性。這是有個巨大的變化。三十歲是個分界線。女性過了三十歲,她就不太好找了。
  • 為什麼中國人用算盤,西方人用計算機
    很難說中國的算盤是否是獨立發明的,它與西方算盤非常類似,很可能是絲綢之路東西交流的產物。 中國算盤最早見載於東漢末年的《數術記遺》,是像羅馬算盤一樣的遊珠算盤,到唐代改良為現在的串珠算盤;而現存最早的算盤圖像見於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左趙太丞家藥鋪櫃檯上有一個十五檔一四算盤,和現代會計算盤幾乎一樣。
  • 雷丁鋰電池電動汽車價目表
    導讀:雷丁鋰電池電動汽車價目表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有關雷丁鋰電池電動汽車價目表的相關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進入我們的生活,很多小夥伴們都在猶豫不知道哪一款的汽車比較好,現在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雷丁鋰電池電動汽車價目表的相關知識吧!
  • 你知道算盤是誰發明的?
    在公元前2400年的巴比倫就可能有算盤,在公元前五世紀希臘的希羅多德有紀錄埃及人有使用。 以往認為算盤為中國發明的觀點並不可靠。事實上,在古中國開始廣泛流行算盤已晚至宋元時期,此前通行的是籌算。
  • 從小到大,她們都逃不掉外貌焦慮
    油畫裡的女性都那樣,有著完美的黃金分割比例、緊實的小腹和細嫩的小腿,以至於Lago發現,第一道難關是對抗自己對完美女性的肌肉記憶,「我要時刻小心,才不會把一個女性畫得線條玲瓏」。畫她們,也是在畫自己。她畫過去在街上看到的女性。「我甚至不用找圖片,她們就在我腦海裡,或者剪了短髮,騎著摩託車風馳電掣地去送外賣;或者在小吃攤上動作靈活地工作……你不覺得,她整個人都在發光嗎?」
  • 先聊算盤,再聊二進位
    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
  • 170121中國式相親1號男嘉賓劉逾個人資料家庭背景微博照片
    本周六20:30分,東方衛視《中國式相親》第四期,女生家庭坐鎮靜候女婿登門!舞臺迎來最搶眼家長,「仙女媽媽」把生活活成「瓊瑤劇」,頻頻坑娃成「相親黑洞」,金星調侃:「不靠譜。」暖系鮮肉登臺,面對逆天顏值,家長卻淡定「挑刺」,急壞後臺女嘉賓。女生甘為男嘉賓「幹農活」,為搶心儀對象,不惜後臺「動手」。
  • 阿卡索英語學費價目表
    阿卡索英語學費價目表,在問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知道,阿卡索的收費模式是根據套餐劃分的,不同的套餐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學員在報課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如果上課時間比較不穩定的,可以選擇次卡;如果上課時間比較穩定,可以選擇月卡。
  • 諾貝爾獎得主理察·費曼對陣中國算盤推銷員,結局出人意料
    裡約熱內盧的一個悠閒的下午,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正在他喜歡的一家餐館裡用餐。其實此刻還不到吃晚飯的時間,所以餐館裡靜悄悄的。就在這時,一位中國的算盤推銷員走了進來,餐館的侍應生們對算盤毫無興趣,但他們對推銷員起鬨,要他證明用算盤做算術題比那位正在用餐的物理學家——費曼的腦子更快,而費曼愉快的接受了挑戰。比賽開始了,一開始是做加法,由易到難。推銷員運指如飛,將算盤打得啪啪響,而費曼用筆算。
  • 相親市場年輕化 95後加入「相親大潮」
    從年齡來看,38%的單身男女首次相親年齡不足23歲,四成「95後」已有了相親經歷。從遇見婚戀網近兩年的註冊信息也可發現,「95後」單身青年逐漸在相親市場中活躍起來,在10月份結束的廈門日報第二十屆讀者節相親會中,最年輕的相親者出生於1997年。「越來越多『95後』湧入了相親大軍。
  • 中國式相親鄒永珈資料背景微博揭秘 與金星同臺尬舞超性感
    《中國式相親》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鄒永珈這位生在澳洲,但卻長在廣州的小夥子閃亮登場了,雖然顏值不如劉瑜,但是也依然帥出了自己的風格,那麼鄒永珈喜歡的女生類型是什麼樣的呢?不過鄒永珈一登場忙的不是找女朋友,而是和金星尬舞……   沒想到這年頭竟然還有人敢和金星尬舞,而且還是個男生,不過鄒永珈的這個行為,實力給自己圈粉,讓坐在玻璃房中的女嘉賓們都坐不住了,非常的喜歡和加分,只是不知道男嘉賓鄒永珈這種狂放的行為,能不能獲得女嘉賓家長們的青睞呢?
  • 《中國新相親》張國立鄧婕「手機相處理論」
    上周六,東方衛視全新代際相親交友節目《中國新相親》播出至第二期。有了首期促成3對牽手的成功經驗,張國立當起「月老」來也越發得心應手,第二期再接再厲又促成3對嘉賓牽手。面對嘉賓們不同的擇偶標準,「月老」張國立也都仔細分析,給出中肯建議,當有男嘉賓要求伴侶不能看自己的手機時,張國立還獨家分享了自己和鄧婕的「手機相處理論」,節目播出後,眾多網友就「你介意另一半看你的手機嗎」這一話題展開熱議!張國立鄧婕「手機相處理論」引熱議在上周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節目中,海歸型男嘉賓張桓陌一出場就憑藉瀟灑帥氣的外形給女嘉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 SCP-468算盤,來自農村的算盤運算速度,可以打敗超級計算機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極冰,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和超級計算機一樣的SCP-468算盤。SCP-468算盤的外表SCP-468算盤由兩部分組成SCP-468-1是一個長20釐米寬7釐米的算盤,SCP-468算盤保存很好,幾乎沒有損壞。雖然SCP-468算盤沒有驅動系統,但是SCP-468算盤的算珠會自行移動。移動之後會進入休眠期,這個休眠期時間通常為三至五小時。
  • 海昏侯墓中的石板和45粒珠子——中國最早的算盤:「遊珠算盤」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發掘後,劉賀離奇的身世、豐厚的陪葬令人唏噓不已,有網友戲稱他為「寶藏男孩劉沫沫」,人們被金山錢海晃花了眼,卻忽視了墓中的一塊石板,這塊石板刷新了歷史,也見證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一生坎坷曲折,僅做了27天皇帝就被廢黜,33歲便抑鬱而終。
  • 「兩萬太少了,不好意思」相親場上女生要求太高,惹對方正面攻擊
    「現在有太多的女生太過於現實,滿腦子只有錢, 她們談戀愛的最終目的是可以得到很多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所以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有錢一定是第一要義,長相身高什麼的都可以往後靠靠,只要有錢,總會有女生願意跟,但是沒錢,她們就都不願意去與他交往。小穎,今年29歲,之前也找過男朋友,但是因為不合適就分手了,目前一直是單身狀態。
  • 聊天50字,刪除3秒鐘,相親完畢?
    相親是當代小年輕無法避免的重要話題之一,較於之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們更熱衷於自己去尋找一份愛情,即使要相親也要先行了解對方,看雙方是否合適。 這不單位工會、親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各種操碎了心,聯誼、相親局不斷。 除了上面的相親形式,還有一種當下火熱的相親方式:朋友圈式相親。
  • 楊東平教育洞察:為什麼中國的家長這麼焦慮?
    我是楊東平,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些教育的主題,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為什麼中國的家長這麼焦慮。 中國式焦慮的特點和類型 如果我們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教育的現狀,我想那就是焦慮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身邊的很多人都對教育非常焦慮。學生焦慮、家長焦慮、老師焦慮、校長焦慮,這種焦慮是整體性的。
  • 2014明星出場費價格表曝光 2014明星商演價目表
    藝人身價一覽  據香港媒體報導,內地女星範冰冰及李冰冰相繼進軍好萊塢,「雙冰」在近日流傳的兩岸三地藝人商演價目表中包攬前兩位,其中範冰冰以135萬元人民幣的商演價排第一,而香港歌手譚詠麟及收90萬人民幣的陳慧琳也榜上有名。
  • 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談體制內相親的高階演變——相親指南五
    現在都說公務員在相親市場上是一張好牌,特別在一些中小城市。男公務員備受各路丈母娘的青睞。對此,可能有部分男公務員感覺飄飄然了,這裡,我要透露個秘密。備受丈母娘青睞,只是在相親市場上擁有優勢的低階表現形式,你一定要問高階表現形式是什麼?高階表現形式,是指鳳凰男不僅受到丈母娘青睞,還備受體制內準嶽父的青睞,並且單獨對你開出了不一樣的優惠。
  • 一周文娛小報|文藝青年們的「精準相親」
    記者搜索發現,誇誇群、懟懟群大概在最近一周開始席捲各高校,武漢大學、北大、清華、北航、中國政法大學都有這樣的群。誇誇群截圖「誇誇群」裡,群友在群裡說出自己的「心事」,比如:「我的論文又被拒了,求誇。」群友回復道「我理解你,天才總是過於深邃」「一定是你的成果太超前了,編輯已經看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