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Lago想把那些不受歡迎的條件,統一歸到一個女性的形象上:
她身材不夠纖瘦,有皺紋和小肚子。而這,就是女性真實的樣子。
在網上,普通女性的照片很少,那些正常的身體特徵被冠以不同的名稱——乳房下垂、假胯寬、「蝴蝶袖」,好像只要和完美身材有出入,便瞬間充滿了瑕疵。
Lago以前在教室裡畫過很多女模特,她們很美,但她注意的是色彩對比、筆觸以及畫面整體的美,「那是屬於油畫本身的語言,離具體的人是很遠的」。
現在她意識到,具體的人、具體的經歷和遭遇,她們的經血與妊娠紋、皺紋與肚腩,都是很美的。
畫她們,也是在畫自己
Lago決定畫真實的女性的形象,「她」具備所有不被喜歡但真實存在的特徵:
法令紋、高顴骨、腫眼泡、單眼皮、小肚子、黑皮膚、疤痕、大腿上的橘皮、有男性氣質的方臉、骨節粗大的手……得了吧,女性才不是維納斯雕塑那樣。
在Lago筆下,維納斯流著經血,因為生育過,乳暈變得很大、顏色發黑,肚子上有妊娠紋——這是個真實的維納斯。
Lago發現,女性在美術史和當代美術裡太邊緣了,「畫下維納斯的,都是男性藝術家」。
外界對女性的種種苛刻審視,像是多道枷鎖。 /unsplash
Lago學了四年古典油畫、兩年表現主義繪畫。油畫裡的女性都那樣,有著完美的黃金分割比例、緊實的小腹和細嫩的小腿,以至於Lago發現,第一道難關是對抗自己對完美女性的肌肉記憶,「我要時刻小心,才不會把一個女性畫得線條玲瓏」。
畫她們,也是在畫自己。她畫過去在街上看到的女性。「我甚至不用找圖片,她們就在我腦海裡,或者剪了短髮,騎著摩託車風馳電掣地去送外賣;或者在小吃攤上動作靈活地工作……你不覺得,她整個人都在發光嗎?」
《衝啊!經血》這幅畫裡,紅色和黑色的經血從女性下體噴湧而出,看起來像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這也是很美的。
Lago喜歡不受歡迎的女性形象,就像CK的大碼模特雅裡·瓊斯。之前,有韓國女生發起剪短髮、不化妝的運動來抵抗對女性的單一審美,Lago看了她們的照片,頭髮並沒有多短,臉看起來還是花了很多功夫,「就覺得太艱難了,難以想像日常的女性到底要打扮到什麼程度、形象又同一到什麼程度」。
在一段名為《我不漂亮》的視頻中,韓國美妝博主裴麗娜將妝容全部卸掉,最後露出微笑:「你本來的樣子就很特別,很漂亮。」
就像玩《奇蹟暖暖》那樣,Lago畫了一個不受歡迎的女性,然後為她搭配服裝。
「我先給她搭配我今天穿的一套衣服,且無文胸。黑底的日本元素風格襯衫改成敞袖口,裡面的衣服也換了一下,換成大V領針織豎紋背心;褲子是織感很強的民族風哈倫褲。為了顏色搭配,給她畫了藍色線條的彩妝。還是橘色腮紅(我很喜歡橘色)和穀物黃的口紅(似乎市面上沒有)。」
塌鼻子、齙牙、有體毛、頭髮少、臉油、長痘、有斑、皮膚黑黃粗糙、皺紋、微胖、身材不勻稱……
這樣的女生也很美、很性感,她們各有千秋,也都值得被繪畫、值得做模特。「希望將來能有一款普通暖暖的換裝遊戲。」Lago說。
Lago知道有一本叫《勇敢,而非完美》的書,它講述女性在成長過程中被要求完美,而不是勇敢。
作者開了一家做女性代碼工程師培訓的公司,她說學員們總覺得自己寫的代碼不完美,因此寫了刪、刪了寫,直到時間到了,屏幕依然空白。
原來女性並不被鼓勵邁出不需後悔的一步,不被鼓勵探索,也不被鼓勵表達。周圍的聲音只會問女性:你完美嗎?
「沒人要的東西」
Lago是潮汕人。一個標準的潮汕女性要讓所有人感到愉快,她得是個好妻子、好母親,家族裡重要的女性角色,為大大小小的拜神活動做充分準備,讓家族裡每個人都感到妥帖;即使偶爾被冒犯,也算不得什麼,人們信奉和氣生財。
從小,母親的語言暴力總以「嫁不出去」為威脅,不會做飯、長得太黑乃至做錯了什麼小事,就嫁不出去了,「沒人要的東西,還是個垃圾東西」。
可是,嫁出去又能怎麼樣呢?
「你嫁不出去了」,是誰在威脅她們?
「我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想過她那樣的生活。一個潮汕農村的女人,就像大清朝的奴隸。我父親每天睡到中午12點,她就把粥做好。我放學回家,用小桌子把粥端到他的床前,還要幫他捶背。
除了料理家事,還有無數的神要拜,每個月的十五都要——管土地的神、管商業的神等,她要採購水果和零食,還要炸丸子當祭品。
如果來了月經,就什麼都不能碰,站在一邊看著,別人看你像看一個廢物。奴隸或者廢物,這就是潮汕女人的命運。」
小時候,媽媽總對著她說:怎麼這麼苦啊。Lago不夠美,皮膚黑,「我媽看我的眼神,像看一碟黑乎乎的醃蘿蔔」。媽媽覺得她很難嫁人。
上了大學,那些皮膚白的女孩敷美白面膜、用美白精華,日復一日往臉上擦防曬霜,生怕被曬成不受歡迎的黑皮膚。
不只是膚色,她有著顯得男孩子氣的臉形、因為激素分泌旺盛長出來的小鬍子、吃飽後鼓起來的肚子……
Lago為這些焦慮,學習油畫則讓她更加苛刻——她不喜歡粗長的下半身。
「讀了好多書,把自己都耽誤了」
藝術家郭盈光看到網上不斷出現「剩女」這個詞時,感覺是不爽的,「這個詞物化女性、歧視女性的程度很深,它讓婚姻成了衡量女性價值的一種標準」。
1983年出生的郭盈光曾憑藉攝影系列《順從的幸福》獲得國際獎項,她花了兩年時間,十多次拍攝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
上海人民公園內的相親角,每個周末都聚滿了替兒女終身大事操心的父母。他們的標準裝備是一把傘,撐開擺在地上,上面展示著孩子的簡歷。
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圖蟲創意
男性的簡歷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是收入和房產,而女性則強調溫順的性格和年齡,「他們會寫一些很符合社會對女性的預設標準的詞,比如皮膚白皙、長相佳、身材姣好、會做飯、很隨和」。
「當時的感覺就是這麼多人在這裡做著婚姻的買賣。這些父母一次次地用紅繩掛著、用夾子夾著孩子的個人介紹,這在我看來是很疼的。」
郭盈光說:「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父母在為自己相親。感覺就是『一個一個人』在那裡『被展覽』『被挑選』。」
她觀察到,這些母親的眼神裡充滿著擔憂和焦慮,沒有一個看起來開心。那麼,她們到底為什麼不開心?
郭盈光給自己寫了一份相親廣告。她已經過了30歲,海歸碩士學歷,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高收入,很漂亮。
在自己的相親信息上,郭盈光寫著:「英國高等藝術學府,藝術碩士畢業,一等榮譽學位,性格獨立,風趣幽默,父母均為知識分子。欲尋:經濟、思想均獨立,向上的男士。」
這些讓她自己引以為傲的信息,並沒有打動相親角的家長。往那一站,馬上有家長圍過來,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沒寫年齡?你几几年的?」一聽到她的年紀,「他們的反應都是,這麼大,你這個情況麻煩了」。
一個阿姨形容她「勇氣可嘉」,一個大叔表達了惋惜,「這就來晚了。早三年來,都排好長的隊」。
她馬上成了負面典型,用以教育那些相親市場上的女孩:「你看她讀到碩士,沒什麼用。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讀個大專、本科就蠻好的。嫁出去,嫁完生個小孩,也挺穩定的,多好。讀了好多書,把自己都耽誤了,現在很難配,相當難配!」
還有個大叔說,「在這裡,男的就是銀行卡,你有錢就可以買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產。你看她,長得還行,又沒結過婚,房型還可以;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
人民公園很漂亮,有樹,有水池,池子裡有荷花,但這裡又有現實的部分。
郭盈光做了一本手工書,相親主題的照片藏在風景照片後面,繫上紅繩,讀者在拉扯紅繩的時候,才會看到寫實的相親照片,以及隱喻被安排的婚姻關係。
背叛完美,擁抱自己
在網上搜索女性的照片,那些女明星的小腹都很平坦,她們拍照的時候也在努力吸氣,甚至幾位懷孕的女明星也要保證四肢纖細,只有一個隆起的肚子——
郎朗的妻子吉娜,因為孕期仍保持著細腰,上了好幾次熱搜。在綜藝節目中,郎朗拉著她側身對著鏡頭,向所有人展示,引來眾人「你看她,即便懷孕還這麼好看」的羨慕。
楊穎(Angelababy)剛生完孩子,從醫院出來時面對鏡頭,依舊容光煥發,好像只是去做了個抽血檢查。
而神奇女俠的劇照,強調細腰肥臀,Lago上過解剖課,受過人體結構訓練,看一眼就知道這不是正常人的體形,「連接胸和腰之間的是兩道直線,肋骨被強力的束腰約束起來了」。
《神奇女俠》劇照
這意味著女演員穿上了強力束腰,內臟都擠在一起,在拍攝過程裡,她不能吃飯,也不能喝水。
「這樣的圖像,成了女性的仿同對象。為了與這樣的仿同對象相吻合,女性開始自我厭棄,不接納、不理解自己的身體,離自己的身體越來越遠。在孩提時代,女孩總被教著自己長大後將會如同公主一般,這個公主的假象,替代了她們對真實自我的想像。」Lago說。
韓國的女孩即使出門倒垃圾都得化妝,幾乎每個女孩都有幾支口紅。Lago也一樣,即便不化妝,她也會畫眉毛、塗口紅,好像這是女孩與生俱來的一樣。
實際上,女性的皮膚並不總是光滑無瑕的,腰是最容易囤積脂肪的地方,往往大腿、臀部會有一些白色的紋路,那是撐開的皮膚。
身上還可能有「雞皮」,可能長滿了痘痘,手肘、膝蓋也不是光滑的,這些地方的皺紋是天然的,卻被叫做「大象皮」。
女性對皮膚光滑、飽滿的焦慮,讓她們花了大價錢泡在美容院裡,不僅臉上要打針、身上要脫毛,手上也不能閒著,拿上磨砂棒,執著於為腳底去死皮。
那些被迫不接納、不理解自己的身體,離自己的身體越來越遠的女生。
和男朋友在一起之後,男朋友總是誇獎她,「你這樣看起來好帥」。男朋友沒有追求所謂「女人味」、美白和網紅臉,他說Lago的身材很正常。
「這個態度緩解了我的焦慮,也讓我更能接納自己——現在吃飽了,肚子凸出來有什麼關係,我還要拍一拍。」
大多數女性所面臨的困難,遠不只是年紀,還有在那個年紀時外界的看法和自我的選擇。郭盈光窺探相親角的視頻在網上走紅,獲得了近5萬個贊、2萬多條留言。
她說,想通過自己的行為藝術,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一些女網友也開始模仿她,通過「偷拍」相親角來表達自我。
郭盈光把那次行為藝術命名為《順從的幸福》。但正如名字所言,順從,就能幸福嗎?
Lago則希望女性都能打敗那個為完美而焦慮的自己,不需要美圖,也不需要拉長、液化自己的身材,真實的自己是怎樣就是怎樣。
今日互動
你怎麼看待,
外界給她們施加的「完美焦慮」?
作者 | 葛雨薇
封面圖 |《100%外貌協會》
原標題 | 那些順從的女孩,後來幸福了嗎?
首發於《新周刊》578期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