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八部門發文,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2020-12-06 微言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意見》明確,要健全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加快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意見》具體有哪些內容?隨教育小微一起看全文↓↓↓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政法委、網信辦、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團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政法委、網信辦、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委,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現提出如下意見。

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為關鍵,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2.目標任務。健全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識、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加快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3.加強政治引領。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落實到教育教學各方面,對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旗幟鮮明予以抵制。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開展理論教育培訓,編寫出版理論讀物,打造示範課堂,運用各種載體分群體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研究宣傳工作。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引導師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推動領導幹部、「兩院」院士等專家學者、各方面英雄模範人物進校園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4.厚植愛國情懷。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打造推廣一批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文化作品,定期舉行集體升國旗、唱國歌儀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動、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重大紀念日、主題黨團日等契機和重點文化基礎設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5.強化價值引導。研究制定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師生行為規範,組織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最美奮鬥者、改革先鋒、時代楷模等新時代先進人物走進高校,面向廣大師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教書育人楷模、思政課教師年度人物、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大學生年度人物等先進典型的宣傳選樹。

6.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按照「八個相統一」要求,紮實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思路創優、師資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機制創優、環境創優。遴選名師大師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講授。把新媒體新技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平臺和網絡集體備課平臺。

7.強化哲學社會科學育人作用。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引領作用,推出一批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精品力作。加強哲學社會科學教材規劃編審和規範選用工作。加大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專業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建設。紮實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文學、歷史學、哲學類專業課程要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等相結合的維度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類專業課程要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教育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職業理想。

8.全面推進所有學科課程思政建設。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重點建設一批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質、科學精神和認知能力的公共基礎課程。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技倫理的教育,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農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引導學生「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醫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注重加強醫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尊重患者,學會溝通,提升綜合素養。藝術學類專業課程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作觀,積極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9.充分發揮科研育人功能。構建集教育、預防、監督、懲治於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提高研究生導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和能力。持續開展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等系列活動。

10.深化實踐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實習實訓等活動中,創辦形式多樣的「行走課堂」。健全志願服務體系,深入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等活動。推動構建政府、社會、學校協同聯動的「實踐育人共同體」,挖掘和編制「資源圖譜」,加強勞動教育。

11.繁榮校園文化。堅持培育優良校風教風學風,持續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建設一批文化傳承基地。發揮校園建築景觀、文物和校史校訓校歌的文化價值。加強高校原創文化精品創作與推廣。

12.加強網絡育人。提升校園新媒體網絡平臺的服務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切實增強易班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網絡陣地的示範性、引領性和輻射度,重點建設一批高校思政類公眾號,發揮新媒體平臺對高校思政工作的促進作用。引導和扶持師生積極創作導向正確、內容生動、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產品。建設高校網絡文化研究評價中心,推動將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科研成果評價統計。各高校應按照在校生總數每生每年不低於30元的標準設立網絡思政工作專項經費。

13.促進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整體教學計劃,按師生比不低於1:4000比例配備專業教師,每校至少配備2名。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育人主體的作用,規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服務。強化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科學幹預,推廣應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量表》和「心理健康網絡測評系統」,提升預警預防、諮詢服務、幹預轉介工作的科學性、前瞻性和針對性。

14.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健全管理服務育人制度體系,宣傳推廣一批管理服務育人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大力營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的制度育人環境。

15.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增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推動學生會(研究生會)改革,強化黨的領導,健全骨幹遴選程序。加強學生社團建設管理,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團委具體管理的工作機制,配齊配強指導教師,突出分類指導,支持有序發展。

16.推動「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依託書院、宿舍等學生生活園區,探索學生組織形式、管理模式、服務機制改革,推進黨團組織、管理部門、服務單位等進駐園區開展工作,把校院領導力量、管理力量、服務力量、思政力量壓到教育管理服務學生一線,將園區打造成為集學生思想教育、師生交流、文化活動、生活服務於一體的教育生活園地。

17.完善精準資助育人。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健全四級資助認定工作機制,完善檔案、動態管理。建設發展型資助體系,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素養培育力度。

18.強化高校政治安全。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高校思想文化陣地管理,嚴格實行審批制度。堅決抵禦境外利用宗教滲透,防範校園傳教活動。

19.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持續推動國家安全教育進學校、進教材、進頭腦,把集中教育活動與日常教育活動、課堂教育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建立健全國家安全教育長效機制,不斷充實教育內容,完善教學體系。

20.築牢校園安全防線。切實保護學生生命安全、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嚴格落實安全防範工作規範要求,強化安全基礎建設,完善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機制。

21.健全安全責任體系。落實高校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完善相應協調和會商機制,落實「一崗雙責」。完善預警預防、綜合研判、應急處置、督查報告、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

22.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按照「四有」好老師要求,落實政治理論學習、培訓輪訓、實踐鍛鍊等制度。完善教師評聘考核辦法,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第一標準。實施課程思政教師專題培訓計劃。充分發揮院士、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長江學者」、「傑青」、國家級教學名師等示範帶頭作用。構建全校齊抓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工作體系,組織開展宣傳師德典型、深化學術誠信教育,加強對海外歸國和青年教師的思想引導。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加大對失德教師的懲戒力度,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23.打造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嚴格落實中央關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配備的各項指標性要求。完善高校專職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建立職級、職稱「雙線」晉升辦法,學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為專職輔導員專設一定比例的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參照校內管理崗位比例,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完善高校專職輔導員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對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表現優秀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各高校要切實履行輔導員選聘工作的主體責任,按照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加強輔導員選配工作。各地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並督導各高校嚴格落實專職輔導員人事管理政策,按規定籤訂聘用合同,不得用勞務派遣、人事代理等方式聘用輔導員。鼓勵選聘各級黨政機關、科研院所、軍隊、企事業單位黨員領導幹部、專家學者等擔任校外輔導員。完善兼職輔導員和校外輔導員培訓、管理、考核制度。持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素質能力和專業水平,實施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幹隊伍建設項目,組織開展國家示範培訓、海內外訪學研修、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等專項計劃。各地要因地制宜設置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崗位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相應核增學校績效工資總量。各高校應按照在校生總數每生每年不低於20元的標準設立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建設專項經費。

24.加大馬克思主義學者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力度。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加快培養一批立場堅定、功底紮實、經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特別是培養一大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深入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後備人才培養專項支持計劃」。組織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加強集中教育培訓和後續跟蹤培養。

25.構建科學測評體系。建立多元多層、科學有效的高校思政工作測評指標體系,完善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實施機制,推動把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估、學科專業質量評價、人才項目評審、教學科研成果評比的重要指標,並納入政治巡視、地方和高校領導班子考核、領導幹部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

26.完善推進落實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實施方案,及時研究解決重點問題。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納入整體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

27.健全督導問責機制。強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督導考核,對履職盡責不力、不及時的,加大追責力度。實行校、院系、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納入黨紀監督檢查範圍。

28.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各高校黨委要全面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體制機制、項目布局、隊伍建設、條件保障等方面的系統設計,定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領域情況,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協調推進重點任務落實,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落實領導責任,分管領導落實直接責任。黨委書記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校長和其他班子成員履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高校領導班子成員要主動進課堂、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社團、進講座、進網絡,深入一線聯繫學生。

29.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強化院系黨組織政治功能,加強班子建設、健全集體領導機制、提高議事決策水平。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優化支部設置,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建強黨支部書記隊伍。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著重加強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建設、發展黨員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加強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共建,鼓勵校企、校地黨支部共同開展組織生活。落實黨建帶團建制度,做好推優入黨工作。

30.強化工作協同保障。推動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發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的專家諮詢作用,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設力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引導地方和高校增加投入,強化經費投入的育人導向。

教育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共青團中央

2020年4月22日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項目申報通知
    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代表性成果、師資力量足夠承擔工作任務的學校,可申報「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具備申報資格的學校,填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申報書(2020-2022年)》,省級教育部門審核同意後統一報教育部社科司。
  •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關於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項目申報...
    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代表性成果、師資力量足夠承擔工作任務的學校,可申報「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具備申報資格的學校,填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申報書(2020-2022年)》,省級教育部門審核同意後統一報教育部社科司。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     [第十二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 2003年10月28日~2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共教育部黨組聯合在京召開第十二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島」困境,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兩張皮」現象未能根本改變,體現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確認識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的關係;在隊伍建設上,教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識有待提升;在人才培養上,各門學科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管理機制上,多部門合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登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省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湖北高等教育加快「雙一流」建設、實現內涵式發展夯實組織保證。
  • 教育部發文,新規定出臺,大力發展
    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教育在人才培養工作中佔據基礎地位。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必須堅持「以本為本」,全面推進「四個回歸」。 為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高教40條」等文件,決定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指向及成效分析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示範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西部地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成效及分析評價研究》(19JDSZK046)、甘肅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課題《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共同體構建研究》(2018GXSZGZZDKT3)的階段性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 行者方致遠 奮鬥路正長丨陝西師範大學召開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會上,校黨委書記程光旭就新形勢下做好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了講話,並對今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程光旭書記深入分析了今年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對疫情防控期間各單位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肯定,並就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加快構建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提出了要求。
  • 中國發布丨八部門:理工科課程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農學類課程培養...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5月15日訊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全面推進所有學科課程思政建設。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重點建設一批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質、科學精神和認知能力的公共基礎課程。《意見》明確,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和科技倫理的教育,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 教育部啟動2020-2022年高校思政課建設項目申報
    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代表性成果、師資力量足夠承擔工作任務的學校,可申報「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具備申報資格的學校,填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申報書(2020-2022年)》,省級教育部門審核同意後統一報教育部社科司。
  • 2019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課題...
    各有關單位、各課題負責人:經專家評審,省社科聯黨組研究,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審批,現將2019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課題的立項名單予以公布。
  • 【學習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專題】把思想政治公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 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現就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提出如下意見
  • 教育部: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近日印發《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並首次在教育學、心理學
  •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
    加強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一體化建設。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標準。完成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編審和14個學科非統編教材審查工作。繼續編好、審好、用好馬工程重點教材,研製黨的領導進教材編寫指南,推薦一批相關學科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教材。加強少數民族文字教材建設和管理。研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導綱要。
  • 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習近平同志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日前召開的部屬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進一步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我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著力培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習近平同志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 教育部:高校學生每學期形勢與政策課不低於8學時
    意見對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切實加強教學管理。要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管理體系,由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二級機構統一組織開課、統一管理任課教師,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教務處等相關部門配合做好教學管理工作。
  • 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
    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要求,也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實效性的重要內容。五大發展理念進課堂進頭腦,有助於青年學生及時了解黨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明確自身肩負的時代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