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火星距離地球相對來說是比較近的,但大家也注意我剛才所說的是相對來說。如果大家不能理解的話,想必你看看火星漫遊者登陸火星需要多長時間就能明白了,一般而言至少需要6個月,有時也需要300多天。
但是由於火星和地球的相對位置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兩者之間的距離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近的話大概是在5000多萬公裡,如果遠的話也是可以達到4億多公裡的,並且兩者相距比較近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大概是需要15年的,所以如果要登陸火星的話,可能不僅僅需要高超的技術,還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後來在2015年10月的時候,美國宇航局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就在火星上發現了微生物,並得出結論:火星表面下一定有液態水,而且它是由鹽構成的。後來在火星上發現地下水的義大利科學家說,由於液態水存在於極深的冰原之下,所以那裡的生存環境對微生物來說是非常嚴峻的,並且這種水含有大量的鎂、鈣和鈉,以至於在溫度遠低於純水的冰點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液態。
後來澳大利亞天文臺的研究員說,鹽濃度可以使水保持在低於冰點的液態狀態,即使是零下50到60攝氏度,對任何微生物來說都是非常致命的。因為那裡已經不僅僅是難以忍受的乾燥,還有低溫的挑戰,溫度有時可以達到零下142.8℃,好在高溫的時候還是比較合乎常理的,大概是在21.1℃。但是這種環境對我們人類來說根本就是無法生存的,即使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保溫倉,但是要想在這種極寒之地一直保持溫度還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要想登陸火星的話,還有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可能大家也都知道火星的大氣層是非常稀薄的,所以由於空氣的阻力,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著陸時很難減速
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是非常迫切的想要登上火星的,可能他們會覺得誰要是成功登上了火星,誰就能在航天史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人類還沒有開發火星的可能性,因為目前地球上的資源和人口大致來說還是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並且美國自從上次登陸以後,也再沒有什麼新的突破性進展,主要是花費實在是太大了,後來美國和其他國家就選擇發射無人駕駛探測器,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很多人力、物力、財力。並且無人駕駛探測器也可以完成很多探測,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點讚關注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