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球手機市場可謂是風起雲湧、變化無常。
前段時間,也就是2020年10月30日,Counterpoint發布了2020年第3季度手機出貨量數據,其中顯示Q3季度全球總出貨量為3.656億部,整體較去年同期下滑4%,其中三星成為了「黑馬」,其以7980萬部、佔比全球出貨量22%的成績反超華為,成為第1名。
而華為則以5090萬部、佔比全球出貨量14%的成績,滑至第2名。出人意料的還是小米,因為它第一次衝上了第3名,其出貨量為4620萬部,佔比13%。而手機市場的老牌霸主蘋果,則在這次排名中屈居第4。除此之外,第5至第10名分別為OPPO、vivo、Realme(OPPO子品牌)、聯想、LG和TECNO(中國傳音)。
可以看到,雖然在這份榜單中,中國手機品牌沒有奪魁,但是在前10名中,卻有7個都是國產品牌。可以說,目前國產手機在全世界市場都非常受歡迎,甚至已經佔據了「大半江山」。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國產手機品牌雖然在全球手機出貨量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日本卻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國產品牌「折戟」日本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在2020年第3季度的日本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658.7萬臺,同比減少6.4%。其中,蘋果手機「一騎絕塵」,佔據著日本43.7%的手機市場份額,繼續排在出貨榜第1位。
而排在第2位的是夏普品牌,佔比12.8%;第3位是富士通品牌,佔比11.75;第4位是京瓷品牌,佔比9%;而第5位則是索尼品牌,佔比5.9%。
顯而易見,在排行榜前5名當中,除了蘋果以外,其他的都是日本品牌,而國產品牌卻不見蹤影。事實上,華為、小米和OPPO等國產品牌早就進入了日本市場,可銷量卻不盡如人意。
根據IDC公布的榜單來看,前5名的手機品牌共佔據著約83.15%的日本手機市場,只剩下16.85%的市場份額給其他的手機品牌「瓜分」,要知道日本市場中除了本土品牌以外,還有全球出貨量第1名的三星,所以最後留給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少之又少。
看來國產手機品牌在日本的發展頗為坎坷,甚至已經處在日本市場的「邊緣」位置,不僅令人「黯然神傷」。不過對於國產手機的失利,並不是我們的手機不行,而是因為日本手機市場的特殊性。
為什麼中國手機在日本玩不轉呢?
對於日本手機市場,很顯然是蘋果一家獨大,而日本本土手機品牌「各佔一方」的局面,留給其他手機品牌的機會並不多。而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日本市場對於本土手機品牌的保護,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日本手機市場基本由運營商把控。
在日本很多人都會買「合約機」,也就是手機廠商與運營商合作推出的手機,「合約機」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只要消費者預存一定金額的花費,運營商就會贈送相應的手機。
同時,運營商不僅與手機緊緊「綁定」在了一起,其還對手機系統進行了深度定製,使得日本的智慧型手機系統變得極為封閉,所以用戶自然也就不容易更換其他品牌的手機了。
而蘋果之所以能夠在日本市場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除了其自身的品牌優勢以外,也與它的「入鄉隨俗」有關,因為蘋果也是通過與運營商合作出售手機的,並且蘋果給了消費者很大的補貼,所以其價格比較划算,性價比也比較高。
況且從時間上來看,蘋果早在2009年就打入了日本手機市場,而國產手機品牌基本都是近幾年才進入日本市場的,比起國產手機品牌,蘋果更具有先發優勢。
所以綜合來看,國產品牌沒有在日本市場取得成功,似乎也是「理所當然」。不過雖然現在看來國產手機有點「節節敗退」的意思,但也還是有機會力挽狂瀾的。
因為現在的日本手機市場還是功能機的「天下」,其智慧型手機市場還沒有完全被打開,成長潛力巨大,所以對於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來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完成逆襲也說不定。
況且,如今5G時代正在來臨,屆時手機市場可能又會迎來一次「大洗牌」,到時候可能就是國產手機品牌,在日本手機市場「大展拳腳」的好機會。
對於國產手機品牌在日本受挫,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你們覺得國產手機品牌會在日本市場反敗為勝嗎?
(本文由科技耳目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