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公牛情不發,『狗脊』請到家」,是啥意思?

2021-01-16 老胡說三農

今年50多歲的李大哥是一位莊稼人,自從自己初中畢業之後就在家裡以種地為生,不但從來沒有出門打過工,而且,也沒搞過任何養殖業,因此,李大哥的日子並不富裕。

李大哥養育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分別都已經到了該娶媳婦的年齡了。但李大哥家裡的房子還沒有能力翻修,因此,李大哥非常著急。但著急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必須想辦法增加收入才對。於是,李大哥便四處打聽能夠增加家庭收入的方法。經過打聽,李大哥得知靠公牛配種就能夠賺錢。於是,便興衝衝地到集市上購買回來了一頭公牛。

公牛倒是買回來了,但這頭公牛的表現著實令李大哥失望。因為這頭公牛雖然看上去還是蠻有精神的,但這頭公牛根本就不願意與母牛待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李大哥還怎麼能夠指望這頭公牛賺錢呢?

今年五月份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不經意聊到了自家公牛的身上。當李大哥講述完自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後,老農卻說:你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很好解決,咱們農村有句俗話這樣說「公牛情不發,『狗脊』請到家」。你去找一些「狗脊」飼餵一段公牛就行了。

「什麼?在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什麼是『狗脊』?它能夠解決掉我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嗎?」李大哥疑惑地問。

老農說:在咱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而且,「狗脊」也確實能夠解決掉你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至於說你不知道什麼是「狗脊」,我可以簡單給你聊一聊。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講解起狗脊來。老農說:

狗脊是一種烏毛蕨科、狗脊屬的大型草本蕨類植物,一般株高可達1.2米左右。其葉片呈卵圓形,長可達2米,葉片上面呈暗綠色,下面呈粉灰色,近革質,葉脈比較開放,不分枝。

狗脊的根狀莖比較粗壯,橫臥在土壤中,呈暗褐色,帶木質,密被棕黃色帶有金色光澤的長柔毛。

狗脊多生長於海拔1100-2200米的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常綠闊葉林林下、林緣及空氣溼潤地區的次生灌叢中,在我國的廣西、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及臺灣地區均有分布。另外,在朝鮮和日本亦有零星分布。

自古以來,狗脊就被認定為一種用途比較廣泛的中草藥,在很早的《神農本草經》中就已經有所記載。《本草綱目》中稱:狗脊,常生於山川谷地。二月、八月可採其根,曝幹,藥用。《別錄》中稱:

(狗脊)強腎氣虛弱,續筋骨,補益男子。

由此可見,狗脊是能夠解決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的。

以前的公牛養殖戶就經常購買或挖取一些狗脊在家裡備用。一旦他們發現公牛出現了問題,他們便會利用狗脊對公牛灌服。一般情況下,公牛的用量為每次40克,每天煮水灌服一次,並連續灌服20天。20天後,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就能夠解決了。

李大哥聽老農這麼一說,便連忙到藥店抓取了一些狗脊對公牛煮水灌服。經過20多天的灌服後,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果然得到了解決。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公牛不『同房』,去找大刀螂」,是啥意思?
    經過打聽,李大哥聽說養殖公牛能夠賺錢。所以,李大哥便到集市上買回來了一頭公牛,希望靠養殖公牛增加自己家庭的收入。不過,也許是天不遂人願。李大哥買回來的這頭公牛雖然看上去還是蠻有精神的,而且,膘肥體壯,但這頭公牛不知道犯了哪門子邪,只要看到母牛就會跑開,在這種情況下,這頭公牛等於白買了。今年八月份的一天,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自家公牛的身上。
  • 農村俗語:「公牛吃牛蒡,精神自奔放」是啥意思?
    老李養了一頭五歲的公牛,按說,公牛的年齡並不大,但其精神頭卻像十歲的老牛一樣,整天無精打採,一副少氣無力的樣子。對於公牛的這副精神狀態,老李自然是非常著急,要知道老李可是利用公牛賺錢的呢!這副精神狀態自然賺不了錢。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為何逢八不能歸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原因是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古人的這話有道理嗎?眉毛長有啥好處呢?
  • 農村俗語「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處家過日子不容易,尤其是在比較貧窮的農村,更是經歷過艱苦的窮日子,所以特別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幾千年來,廣大勞動人民認真總結生活經驗,再用智慧和聰明來指導生活。那麼,農村俗語「曬穀不曬米,曬米虧不起」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啥意思,區別大麼
    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相信不少農村人都知道,而農村俗語現在理解起來十分有趣,也令人感嘆老一輩農民祖先的智慧,農村俗語中最常見的莫過於「以小見大」、「以物喻人」以及誇張的手法了,那麼,這句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什麼意思呢?兩者什麼區別呢?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啥意思?
    我習慣每周給農村的外婆打一個電話,一般是在周末的時候。而我們電話總是能聊最少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問家常,半個小時聽外婆說古老的農村俗語。這不,昨天周末,我打電話給外婆,又聽到了一個新的俗語。歡迎圍觀,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管用嗎?
    臘月初一也剛剛過去,對於一些地方的農村來說,到了臘月也就正式進入了過年的氣氛當中了。家家戶戶也開始進行過年的準備和來年農事的籌備了。在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還管用嗎?今天荳子就根據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諺語解析:我們先來簡單地看一下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 的字面意思。
  • 農村俗語「五喜進家福壽財,五樹進宅人亡財敗」,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起農村的俗語,那真算得上是歷史久遠了,俗語也是農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可以說在農村裡幾乎人人都會說上幾句俗語,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俗語覺得也是比較簡短,殊不知俗語的魅力就在於此,有的俗語你別看是很簡單,有的俗語讓人覺得不太了解,但是你要是真正的領悟到了其中的意思,那麼你就知道其中的奧妙了
  • 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
    導讀: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愈發地感到一天比一天的冷,尤其是小寒期間大範圍的寒潮來襲,多地的氣溫降低到了全年最低點。在筆者這裡的河北南端,氣溫降至到了零下十七度七,創下了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氣溫。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古代社會,文化教育也是比較注重的,雖然除了少數的城池,主要是農村居多,但是農村人也比較注重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身為長輩來說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而無奈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去學習文化,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後代子女,他們會把以前老輩人的傳承的生活經驗再教育給後代子孫,後面這些經驗被演變成簡單易懂的語句
  • 農村俗語「報喪鳥進家必生病,燕子進家必富貴」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都會覺得一些景象是關係到家裡的運勢,就像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是喜歡找人看下風水,畢竟房子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的情況下都是關係到農民的運勢問題,在蓋房子的時候大門要足夠大,而且房子的格局也是要完美,這些都是農民心目中的理想房子,很多的時候,農民還是相信所謂的自然現象,就比如這句俗語就是和農民的運勢有關係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結婚對於男女來說都是終身大事,俗話說「一親壞,九代敗」,這裡的「一親」就是指「妻子」,對於男人來說,娶一個好老婆真的太重要了,好的老婆能旺夫、能旺家。但是,怎麼找到賢惠的妻子呢?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
  • 農村俗語「青皮蘿蔔紫皮蒜,仰臉婆子低頭漢」,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青皮蘿蔔紫皮蒜,仰臉婆子低頭漢」,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尤其是對於生活之中的各種事物的描述,俗語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像身邊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會轉化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有的直到現在依然被廣泛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