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鎖住討薪農民工 要求媒體撤下負面報導[圖]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圖片說明:公司鎖住討薪農民工代表

東方網6月28日消息:昨日,3名農民工代表為26名農民工討要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資,不料卻被欠薪公司鎖住「面談」,原因在於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去年11月5日對這一欠薪事件作了報導。該公司副總經理錢峰說:「不把網上《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刊登的報導全部撤下來,我們董事會決定不給工程款。」

討薪代表被鎖公司

昨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接到報料趕到海珠區工業大道中295號榮信大廈三樓,看到涉事公司兩扇大門被一把防盜鎖鎖住。湖南籍的農民工代表張家樂含淚喊著:「開門,我要出去!我要向媒體反映情況。」可是該公司員工置之不理,張家樂只好電話報警。

記者透過門縫看到,「中國銳泰(在大陸沒有註冊)」的招牌已經拆除,兩個工作人員埋著頭,記者要求開門進去採訪,對方也不理睬。

11時30分,一名警察和一名治安員來到現場,公司才把防盜鎖打開。

張家樂還出示了另一張報警回執,上面顯示的報警時間是2007年10月19日。張家樂說,當時警方也責成該公司支付欠薪。今年春節前夕,警方責成該公司支付了10萬元給農民工回家過年。「現在工程款加上工人誤工工資、盤纏,銳泰公司還欠我們100多萬元。」

記者撥通了公司副總經理錢峰的手機,他說:「這不算非法拘禁,是我們內部的事,關起門來談。鎖住門,是為了不要外面不明身份的人進來。」

公司要求先撤網文

據張家樂介紹,今年以來,他多次從湖南郴州到廣州,代表26位農民工向該公司討薪。錢峰說,公司董事會決定,讓張家樂將網上所有對「中國銳泰」公司的批評報導全部撤下,否則就不結工程款。

前天下午,記者曾來到錢峰的辦公室詢問原因,他說,工程還沒有結帳報導就出來了,損害了公司形象。張家樂則認為,該公司故意用在大陸沒有註冊的「中國銳泰」的名義和他們籤合同,設置陷阱,故意不結算工程,可是又將農民工做好的工程設施(社區宣傳欄)投入使用,「都在上面貼了三四個月的廣告,還不和我們結算,這是故意賴帳,我們才請媒體曝光的。」

記者問錢峰,明擺著這些農民工沒有權限撤除網上的文章,為何不去狀告網站和報社?對方支吾其詞:「我們告報社和網站?我、我們哪裡告得了?」

因為撤除不了網站上的報導,張家樂說:「他們要我寫一份證詞,證明網上所有報導都是虛假報導,還說寫了就給我們結帳。」

相關焦點

  • 宣城市司法局「四則運算」持續推進農民工討薪
    2020年,宣城市司法局以滿足農民工法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農民工群體依法行使權利,積極農民工討薪「舒筋活絡」,有效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一是普法宣傳「加」持。發動司法行政幹警、普法志願者、法律服務人員等普法力量,加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教育力度,充分運用各種形式的普法陣地和載體,加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教育力度,積極推進「送法進工地」活動,組織社區(村)法律顧問進工地,開展討薪維權專項普法講座,為廣大農民工詳細講解《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重點講解發生欠薪時應該採取的合法救濟途徑,化解討薪難題,破解討薪障礙,維護好發展好農民工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
  • 法院幫忙「討薪」 6名農民工拿回工資20萬元
    法院幫忙「討薪」 6名農民工拿回工資20萬元 2020-09-07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旬陽縣國土局:掛曆討薪是導演的一出鬧劇
    3萬字紀實小說以期再次引起社會關注,2月4日華商網就此事刊發獨家報導,報導刊發後被多家媒體轉載。2月5日下午,旬陽縣相關部門在看到報導後主動聯繫華商網,以《喬大普討薪真相揭秘》為題就喬大普討薪一事再次做出說明,說明稱旬陽縣國土局與喬大普無直接經濟往來,喬大普反欠秦浙公司24萬元,而「掛曆討薪」更是喬大普導演的一場鬧劇。
  • 河南寧陵縣法院:張弓法庭為農民工討薪效果好
    清風網訊 (圖 文 / 邊麗娜 葛紅妤)近年來,農民工維權問題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由於各種原因,拖欠農民工工資而導致農民工維權的勞動爭議案件時有發生,尤其到了年底,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迅猛增加,為進一步做好農民工維權案件的審理工作,及時、高效、便捷地審理農民工維權案件,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李鴻忠回應石首事件等:負面新聞不怕媒體報導
    事情不怕報導、不怕公開,只要報導得客觀公正就好本報訊 昨天,湖北省省長李鴻忠表示,對於該省去年發生的鄧玉嬌案、石首事件等負面事件,不怕媒體報導,只要報導客觀、公正就好。他還表示,湖北省歡迎媒體監督。昨天上午10時許,在湖北團審議選舉法修正案草案前,李鴻忠接受了媒體簡短的採訪。
  • 農民工夫妻工地討薪,被拖進「黑屋」打瘸,理由:影響正常辦公?
    導讀:四川夫妻討薪被拖進「黑屋」,慘叫後瘸著出來,因為影響正常辦公。農民工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不僅數量龐大,更是工人和農民的結合體。 所以,凡涉及到農民工的問題都是大問題。 這些天,網絡上出現了一則關於農民工討薪的新聞,其過程之艱辛,令人聞之觸目驚心。 本應該屬於自己的血汗錢,要回來有什麼錯呢?
  • 74名農民工討薪三年遭兩單位「踢皮球」 法援助力討回226萬元欠薪
    其中,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9萬餘件,農民工受援人達51萬餘人次。司法部近日發布的一起涉6省(區、市)20多個縣(市、區)74名農民工討薪案引發關注。該案涉案金額達226萬餘元,74名農民工最終通過法律援助討回了欠薪。2019年12月中旬,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法律援助處駐勞動仲裁院工作站律師在值班中了解到,乳源瑤族自治縣人社局正在處理上述這起群體性農民工討薪案。
  • 調糾紛 促穩定 鄂爾多斯公安為農民工討薪130餘萬元
    調糾紛 促穩定 鄂爾多斯公安為農民工討薪130餘萬元 2020-06-04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庚發聲明要求撤負面報導:從未公開嗆聲周星馳
    韓庚工作室發表聲明  搜狐娛樂訊 10月12日,韓庚工作室發表聲明,希望相關媒體撤出關於韓庚的負面報導韓庚工作室稱,有部分媒體對韓庚接受訪問時的內容做了不實解讀和惡意誹謗。韓庚從未公開嗆聲周星馳,並始終對前輩藝人十分尊重。  日前,韓庚因出演電影《大話西遊3》接受媒體採訪,稱導演曾鼓勵自己要演繹出新特色,還說「你演得是至尊寶,不是周星馳。」此言論經媒體報導,產生歧義,更有媒體稱韓庚公開嗆聲周星馳「我演的才是至尊寶。」
  • 全國檢察機關近兩年幫農民工討薪3.4億
    全國檢察機關近兩年幫農民工討薪3.4億  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民事案件25635件;受疫情影響,今年檢察機關受理案件總數下降幅度較大  歲末年初是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高峰期,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是重要民生工作。
  • 農民工欠薪投訴留言板--農民工欠薪投訴留言板--人民網
    農民工討薪問題一年又一年上演著,農民工朋友過得好不好,他們的工資能不能及時如數拿到,他們能不能愉快地回家過年,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尤其到了年尾,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農民工要回家過年,農民工要向家人回報,農民工在獲取合法報酬的問題上已經沒有退路。
  • 21世紀網用負面報導要挾上市公司 獲數億好處費
    「負面報導出來後,被報導的公司就會主動找上門來,或者通過公關公司找我們談合作,一般都是以廣告合同的形式,費用大致在20萬至30萬元之間。」21世紀網站總編輯周斌供述,「廣告合同」一旦籤好,負面報導就會被刪除。  公關牽線犯罪鏈條產業化  而在這起案件當中,公關公司無疑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 21世紀網靠負面報導要挾數億元 兩公關公司當掮客
    當時國內企業大量上市,這為財經媒體提供了巨大的牟利空間。4年裡,網站通過公關公司招攬介紹和記者物色等,尋找具有「上市」「擬上市」「重組」「轉型」等題材的上市公司或知名企業作為「目標」對象,對願意「合作」的企業,在收取高額費用後,通過誇大正面事實或掩蓋負面問題進行「正面報導」。
  • 省高院裡農民工快樂數錢
    □記者 韓景瑋 通訊員 海清 文  記者 許俊文 圖    本報訊 針對歲末年初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高發這一實際情況,省高院從今年11月21日至明年1月20日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集中辦理」活動。昨日,省高院專門邀請部分農民工兄弟到省高院觀摩庭審,並現場為17名農民工集中發放77.6萬元工資款(如圖)。
  • 負面新聞利好公司?
    一般來說,媒體發揮公司治理作用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媒體報導導致法律懲罰,二是媒體報導影響經理人聲譽。  在我國,有專家研究發現,媒體報導往往會導致行政部門介入,迫使企業改正。對於我國的上市公司,除了媒體報導引起外部監管部門的介入外,理論上還存在媒體的負面報導通過引起民眾的關注而形成對注重聲譽的經理人的外部約束。
  • 評論:媒體報導負面新聞就是不負責任嗎?
    近來,惹人眼球的一些所謂新聞中,不少是負面報導,食品安全、醫患矛盾、建築質量、官員貪腐等熱點層出不窮。在一些媒體的炒作下,似乎中國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是「豆腐渣」,所有的公職人員都有問題,似乎社會矛盾異常尖銳,發展前景迷茫黯淡。事實上,這只是個別媒體所營造出的一種錯覺。
  • 溫江一工地承包商因拒付農民工報酬被刑拘
    四川在線消息(陳雷 四川在線記者 鍾帆)又到年底,農民工討薪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2月9日,溫江區公安分局通報了一起 工地承包商因拒付農民工報酬被刑拘的案件。據介紹,因拖欠26個農民工共9.5萬元,承包商黃某因涉嫌不支付勞動報酬而被溫江警方刑事拘留,下一步將向檢察院提出批准逮捕。
  • 為何某些媒體總是大肆渲染負面報導國足,而正面報導卻閉口不談,令...
    國內某些媒體往往對國足的負面報導感興趣,正面的報導卻很少知名足球界媒體人潘偉力表示:國足每年贏得球,做的公益都沒人關注,有些自媒體只抓著那些失誤和負面瞬間無限放大,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 網絡黑客流竄 恐嚇媒體撤新聞揚言癱瘓網站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聯合新聞網昨天遭黑客五波攻擊,編輯人員隨即接到要求撤掉新聞就能解決問題的電話;蘋果日報稍後也接到揚言癱瘓網站的恐嚇電話。臺北市警方昨天帶回新聞事件當事人胡姓男子,他承認打電話給蘋果要求撤新聞,否認癱瘓聯合新聞網網站;臺警方暫將他請回,深入調查中。
  • 男子欲討回工錢叫賣妻子乳房 討薪路不該走偏/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2日 13:27 來源:     討薪之路 不該走偏 為討薪要賣妻乳房     賣乳是假 討薪是真     記者表明身份後,兩名男子說了實話:「我並不是真想賣老婆的乳房,我就是想吸引別人的注意,幫我們討回打工錢!」原來,二人都是凌源人,他們是為了討要僱主拖欠的工資,才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