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不愛動卻最長壽,那到底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答案來了

2020-11-23 騰訊網

老胡每天都有晨練的習慣,雖然68歲了,偏偏不服老,這不,上周因為半月板損傷住進了醫院,還走不了路。

「都跟你說了少動多休息,就是不聽勸!」看著病床上的老胡,老伴氣不打一處來。

「生命在於運動,這話準沒錯的,我這次不是用力過猛了嘛……」

「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這老人吶,就得跟烏龜一樣多靜養,才能長壽。」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可自然界的長壽靈物——烏龜,可不是好動之物。尤其冬天冬眠之時,更是常常躲在龜殼裡一動不動。難道長壽真得跟運動一點關係也沒有?今天就跟小九一起看看關於長壽的秘密吧。

一、烏龜長壽,是因為不運動?

烏龜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最長可以活到250歲。科學家發現烏龜之所以長壽,離不開睡眠的影響,烏龜一生中5/6的時間都在睡覺;烏龜沒有肋間肌肉,呼吸靠頭部一伸一縮,不耗氧,節約能量;烏龜的細胞分裂可以達到110代,是人類的兩倍,所以烏龜的壽命是200多歲,人的理想壽命是100歲;最厲害的一點是,烏龜沒有致癌基因。

世界最長壽烏龜 圖源網絡

這麼看來,烏龜的長壽與它運動不運動沒有一點關係,它的壽命更長,只因為它的基因決定。而且,人類和烏龜屬於兩個物種,所以沒有可比性。但烏龜長壽背後的原因也確實給了人類很多啟發,比如少吃點,睡多點,心境淡定一點。

二、運動的確會讓人長壽

在央視頻道曾推出一部《長壽密碼》的紀錄片,全片通過科學論證,揭幕人類長壽的密碼。

片中專家表示,體育鍛鍊能夠提高運動素質、增進健康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專家呼籲健康的成年人最好每周保證有5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英國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曾發布有關運動的最新研究報告,這項報告針對了40多萬人,追蹤8年數據,調查表明,即使達不到每天30分鐘的運動時間,只要持續保持運動也能降低死亡率,延長壽命

克利夫蘭診所團隊對超過12萬人的研究,他們發現在跑步機壓力測試中,心肺水平更好的人群通常長期死亡率更低。與有氧鍛鍊適應能力最強的人相比,有氧能力最低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高出了4倍以上!

種種的科學考察數據都指向了一點,鍛鍊對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老年人不可盲目運動

雖說鍛鍊可以加強心肺功能,激活細胞活性,延緩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壽,但過度的運動量也會帶來骨骼、肌肉、關節等多方面勞損,有悖健康的原則。

專家提醒,平時心率×150%=運動後心率,這種運動強度和效果是最好的。對於年長者來說,40~50歲每分鐘130次;50~60歲的脈搏控制在每分鐘120次;65歲以上者的脈搏控制在每分鐘120次以下。

運動不是追求「一步登天」,立刻看到效果,它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定要先從較輕微的運動開始,待身體適應之後,逐步增加運動量。運動前後要有過渡階段,例如跑步前,一定要熱身5~15分鐘。忽略熱身運動,往往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另外,激烈運動後,避免突然坐下或躺下,這種行為會給心臟帶來不良負擔。

老年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健康長壽,通過鍛鍊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固然值得提倡,但健身中的誤區一定要糾正,否則適得其反,讓運動無辜背上有害健康的「黑鍋」。

參考資料:

[1]《運動讓人長壽 避免進入誤區》.揚子晚報.2013-09-17

[2]《鍛鍊對長壽的影響多大?需要多少運動量?JAMA子刊5篇研究來回答》.藥明康德.2019-10-17

[3]《「生命於運動」,為什麼烏龜最長壽?》.王德昭.2020-05-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烏龜不愛動卻最長壽,那到底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答案來了
    老胡每天都有晨練的習慣,雖然68歲了,偏偏不服老,這不,上周因為半月板損傷住進了醫院,還走不了路。「都跟你說了少動多休息,就是不聽勸!」看著病床上的老胡,老伴氣不打一處來。「生命在於運動,這話準沒錯的,我這次不是用力過猛了嘛……」「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這老人吶,就得跟烏龜一樣多靜養,才能長壽。」
  • 烏龜不愛動卻能長壽,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
    老胡每天都有晨練的習慣,雖然68歲了,偏偏不服老,這不,上周因為半月板損傷住進了醫院,還走不了路。「都跟你說了少動多休息,就是不聽勸!」看著病床上的老胡,老伴氣不打一處來。「生命在於運動,這話準沒錯的,我這次不是用力過猛了嗎……」「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這老人吶,就得跟烏龜一樣多靜養,才能長壽。」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可自然界的長壽靈物——烏龜,可不是好動之物。尤其冬天冬眠之時,更是常常躲在龜殼裡一動不動。難道長壽真的跟運動一點關係也沒有?
  • 是運動養生,還是靜止長壽?世衛組織終於給出明確答案
    還有的認為靜止使人長壽,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比較傳統的養生是「靜」,比如道家堅持靜心養命,如今老年人喜愛的運動太極拳,講究的是以靜制動,那麼到底是運動養生,還是靜止長壽?通過下面文章,你一定會找到答案。世衛組織表明,關於運動和靜止哪一種更適合養生,其實這兩者都有根據,但是都是表面性的,因人而異,都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才可以這麼表達,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適用這兩種方法,所以不同的人體適合健康長壽的方法是不同的,從科學角度觀察,動和靜都和健康長壽密不可分,在不同情況下,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運動比靜止更加健康。在很久以前,法國的一位思想家提出一個理論,就是生命的健康在於不停的運動。
  • 烏龜不愛運動壽命卻很長,到底應該運動還是靜止?告訴你正確做法
    烏龜屬於龜類動物,也是壽命較長的動物之一,據記載,我國壽命最長的象龜,在世年齡高達256歲。但人們也在好奇,為什麼烏龜行動緩慢,幾乎每天一多半的時間都縮在龜殼裡睡覺,從來不做運動,可壽命為什麼這麼長?那是不是人也可以不運動,選擇靜止的方式最好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正確做法。
  • 北京男籃奪冠功臣30歲離世,生命究竟是在於運動還是適當靜止?
    珈墨體育2021-01-12 16:55 北京男籃又失去一位奪冠功臣,即2019年吉喆去世之後,僅僅30歲的韓崇凱又因腹腔中動脈腫瘤,在醫院裡去世,之前吉喆的離世已經給眾多球迷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和驚訝,年紀輕輕就因為肺癌離開人世,令人十分深思,而韓崇凱的離世,更讓大家提出一個疑問,生命到底是應該在於運動還是在於適當的靜止
  • 400歲鯊魚走紅,長壽因其「生命在於懶」?
    這種鯊魚的長壽密碼竟是「頹廢」格陵蘭鯊又稱小頭睡鯊,廣泛分布於格陵蘭島與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它們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有時1年只長約1釐米,這提示格陵蘭鯊可能有著格外長的壽命。其實,對於生命,它們的態度可能跟烏龜一樣,「生命在於靜止」。
  • 400歲鯊魚走紅,長壽因其「生命在於懶」?
    @成都科協 還進行了科普:格陵蘭鯊主要棲息在北大西洋的冷水區,大多分布在格陵蘭與冰島周圍,而它們之所以能夠這麼長壽,是因為它們通常以1km/h的速度遊泳,而每年只會生長1釐米,要長到150多歲才算發育完成。2、3百年基本上是隨便活的,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因其成長期緩慢,動作遲緩,格陵蘭鯊被網友調侃其「生命在於懶」,果真如此麼?
  • 烏龜很少運動卻最長壽,人是不是也應該少運動?科學研究告訴你
    我們都知道,在動物的世界中烏龜最為長壽,正如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千年王八萬年龜」,雖然這種說法比較誇張,但卻可以反應一個事實,那就是烏龜堪稱是動物當中最長壽的那一個。烏龜的壽命是多少?從烏龜的種類來看,烏龜有很多品種而它們的壽命和品種有一定關係。據相關治療顯示,最長壽的烏龜是加拉帕戈斯象龜可以達到200多歲的壽命。如果是玩物類的烏龜,養得好的話也可以至少活20歲。還有的研究發現,心率越慢的動物壽命越長,比如大象的平均壽命是在70年左右,它分鐘的心率次數是在30次左右。
  • 世界上最長壽的5種動物,烏龜上榜,最後一個「無限循環生命」?
    生老病死是萬物都逃不開的自然規律,正是因為人和動物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才會有繁衍生息,基因延續這件事。要是以實際年齡來衡量生命的長度,人和動物裡,有生命易逝的,也有長命百歲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世界上最長壽的5種動物,烏龜上榜,最後一個具有無限生命?
  • 揭秘:烏龜為什麼長壽?好多地方人類都應該借鑑
    那為什麼烏龜能夠活得這麼長呢?有很多說法,但是,很遺憾,目前,還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龜長壽的具體原因吧。 烏龜為什麼那麼長壽?
  • 再不運動就老了!劍橋大學新研究:高強度運動更讓人長壽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和生命究竟有什麼關係呢?近期,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發刊揭秘生命和運動的關係:高強度運動更讓人長壽。首先,研究證實了生命在於運動的觀點,Brage教授團隊發現:任何強度的運動都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有些人經常說:"生命在於靜止,比如烏龜之類的動物都有很長的壽命。"這樣的言論是不適用在人類身上的。
  • 生命在於運動的正確含義
    本文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結合我國古代唯物哲學的元氣學說和自身多年來氣功實踐的體驗,對「生命在於運動」作進一步的探討和闡發。「運動」這個名詞的結構本身,就頗含深意,值得深思。就是說由運而動,有運才能動。這時大腦結構和肢體組織的質的形依然存在,只是喪失了運於其中的能和神,就使大腦和組織都成為死物,而人的生命也就終結了。由此可以說生命在於運動。就微觀層次來說,物理學界通過長期研究早已發現,各種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重性。根據現代量子物理學的原理,則只有運動的粒子才具有波的特性。可見微觀粒子一旦靜止不動,波也就消失了。
  •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
    靈遁者: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永遠熱愛自己,永遠熱愛生活。我們終將老去,何不勇敢一點去生活。我的勇敢,就是我的文字。老子的哲學思想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思想。它不像其他宗教哲學那樣有異議,有異議或者對立就會產生不同的意識形態,從而產生抗爭。這就是為什麼西方歷史因為宗教信仰不同產生的戰爭此起彼伏。宗教的產生在於為命運做解釋,也在試圖破局。
  • 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運動真的能長壽嗎
    生命的意義在於運動這話說的是一點沒錯,從淺處說,想要維持生命就必須要吃、喝、拉、撒、睡,要維持生活就必須要工作、社交、學習等等這些都是運動;往深處想想,運動能給生命帶來什麼?運動真的能夠長壽嗎?著名的物理學家薛丁格就曾經提出熵增的過程也必然體現在生命體系當中,也就是說生命也是一個熵增過程,一個從有序發展到無序的過程。想想也確實是這樣,從受精卵到胚胎再到我們的哇哇落地經歷成長、成熟再到衰老、死亡,不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嗎?雖說總的趨勢是熵的不斷增加,但是生命的意義卻在於我們在不斷地抵抗熵增,即具有「熵減」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我們的進食和新陳代謝行為。
  • 為什麼我們需要多多進行運動?運動的這麼多好處,你都了解嗎?
    勤勞的小蜜蜂,生命非常短暫。而懶惰的烏龜、王八卻長命百歲。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生命在於靜止?首先必須說,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物種。人類的種群已經決定,只能在種群內部比較,不能和別的動物比較。即使你天天躺在床上,也不能變成長壽的烏龜,你每天活蹦亂跳,也不會像蜜蜂一樣生命短暫。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鍛鍊,比同齡人更長壽
    迄今最大規模,歷時最久的關於運動和健康的隨機對照Generation100研究說:不流汗的真不夠!要想更健康,運動要猛點好。即使都70多歲了,那些鍛鍊到頭頂冒汗氣喘籲籲的老人,也比只做緩和運動以及不運動的同齡人更健康,更長壽。
  • 芝諾運動悖論,運動只是幻覺,事物靜止不動
    芝諾,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的學生,芝諾曾經提出過關於運動的多個悖論,這些悖論都是用來反對運動,以支持他老師巴門尼德的存在不動論,這些悖論本來一共有幾十個,但是其中有些在歷史遺留的過程中流失了。比較出名的有四個,我接下來主要講他的三個比較重要的運動悖論。
  • 世界上最長壽的5大動物,烏龜上榜,最後一個堪稱永生!
    長壽一直是古代君王所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想要擁有長久的生命,因為這樣可以繼續他們的宏圖偉業。可是到了現在人類都不能長壽,萬物有循,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這是人類無法避免的。但以人類的智慧,在不久的將來或許能研製出使人長壽的藥也說不一定。
  • 世界「最長壽」烏龜,乾隆年間存活至2006年,送走了 3代飼養員
    世界「最長壽」烏龜,乾隆年間存活至2006年,送走了 3代飼養員文/歷史大講廊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烏龜象徵著長壽,我們也有一句古話叫做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古人把烏龜當作是幸運的代表,最初的漢字甲骨文是刻在龜殼上的,他們還用龜殼佔卜,一些祝壽圖上也會畫烏龜。可以說烏龜在古代的地位可是很高的,既然我們都知道烏龜是長壽的動物,那麼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世界上最長壽的烏龜,它可就厲害了一直從清代活到了零六年啊。乾隆年間存活至零六年,送走了 三代飼養員。
  • 烏龜冬眠能幾個月不進食,而洞穴裡有種生物,能做到7年不進食
    那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聯想到烏龜,畢竟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烏龜都是一種象徵著長壽安康的生物。不過,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烏龜都著很長的壽命,我們平時常見的水龜,其壽命年限大概在20年至40年之間,而真正活至上百歲的烏龜其實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