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平或量筒怎麼測密度,特殊方法測密度,總有一種適合你

2021-01-09 郭老師講物理

學習了質量和密度後,我們做了測密度的實驗,用到了天平和量筒。而中考時也會考到只有天平或只有量筒測密度的實驗。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幾種特殊方法測密度的實驗。

一、有天平,無量筒(用水做中間轉換量,等體積代換)

1、固體。

器材:石塊、燒杯、天平和砝碼、足夠的水、夠長的細線。

方法:(1)、用調好的天平測出待測固體的質量m0;

(2)、將燒杯中盛滿水,用天平測得燒杯和水的質量m1;

(3)、用細線拉著石塊,使其浸沒在燒杯中,待液體溢出後,用天平測得此時燒杯總質量m2。

解析:ρ=m/v,本實驗石塊質量為m0,滿水+杯子為m1,溢出後水+杯子+石塊為m2,則m2-m0為溢出後水+杯子,m1-(m2-m0)為溢出去的水質量,溢出去的水體積等於石塊體積V=m溢/ρ水=m1-(m2-m0)/ρ水。石塊密度ρ=m0/v石=m0*ρ水/(m0+m1-m2)。

2、液體。

器材:燒杯、足夠多的水、足夠多的待測液體、天平和砝碼

方法:(1)、用調整好的天平測得空燒杯質量為m0;

(2)、將燒杯裝滿水,用天平測得燒杯和水質量為m1;

(3)、將燒杯中得水清空,然後在燒杯中裝滿待測液體,測得此時燒杯和液體質量為m2。

解析:實驗原理ρ=m/v。本實驗用水做中間轉換量求體積,水的體積和待測液體體積相等。v水=v液=m水/ρ水=(m1-m0)/ρ水,ρ液=m液/v液=(m2-m0)*ρ水/(m1-m0)

二、有量筒,無天平

1、固體

a、在水中漂浮的物體,即密度比水小的固體

器材:量筒、待測固體、足夠多的水、細鐵絲

方法:(1)、在量筒裡裝入適量的水,讀取時數v1;

(2)、將待測固體放入量筒的水中,讀取此時示數v2;

(3)、用大頭針將物體完全壓入水中,讀取此時示數v3。

解析:v=v3-v1。由圖二物體漂浮得F浮=G=mg=ρ液gv排,所以m=ρ液v排=ρ液(v2-v1)。因此,ρ=m/v=(v3-v1)*ρ水/(v2-v1)

b、會沉底的固體,即密度比水大的固體

器材:量筒、待測固體、足夠的水和細線,木塊

方法:(1)、將一木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內,測得體積為v1;

(2)、將待測固體放在木塊上,測得量筒示數為v2;

(3)、然後通過細線將固體也放入量筒內,此時量筒示數為v3。

解析:v=v3-v1,而由圖二得F浮=G木+G固=ρ液gv排,由圖一得F浮=G木=ρ液gv排』。兩式相減G固=ρ液g(v2-v1)。即m固=ρ液(v2-v1)。所以,ρ=m固/v=ρ液(v2-v1)/(v3-v1)。

2、液體

器材:量筒、足夠的水、待測液體、木塊

方法:(1)、量筒內裝入適量的水,讀出此時示數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讀出此時示數為v2;

(3)、在量筒內裝入適量待測液體,測得體積為v3;

(4)、再將木塊放入該液體內,測得體積為v4。

解析:由圖一二得F浮=G木=ρ水g(v2-v1),由圖三四得F浮』=G木=ρ液g(v4-v3),兩式相除化簡可得ρ液=(v2-v1)*ρ水/(v4-v3)

以上便是只有天平或量筒時怎樣測液體和固體密度的方法,當然還有其他的測量方法,物理中很多題型都是換湯不換藥,實驗原理是不變的,都是v=m/ρ,同學們要學會發散思維,舉一反三。

相關焦點

  • 特殊方法測密度
    常規方法測物體的密度使用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利用天平直接測物體的質量,量筒測物體的體積;而特殊方法測密度是在沒有天平或量筒的情況下,
  • 測液體密度的誤差分析
    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m2-m1)/V。誤差分析:由於液體向外倒的時候有掛壁現象。所以液體質量(m2-m1)比量筒中的液體質量要小一些,所以該方案測出的液體密度會偏小。方案二:1、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2、燒杯中加入適量液體,用天平測出質量m23、將燒杯中液體倒入量筒,測出液體的體積V
  • 中學物理:利用浮力測密度實驗探究習題練習
    (4)利用密度計算公式可推導出橡皮泥密度的表達式為ρ=____________。(5)如圖是整個實驗的操作情景,由圖中示數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__kg/m3。4.小晨設計了一個實驗,用排水法測某實心金屬塊的密度。實驗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燒杯、量筒和水。
  • 密度複習(二)——密度的測量
    本節課是對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這節課的複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並能夠通過對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完成實驗。由於教材中沒有明確的實驗步驟及實驗記錄表格,這就需要學生先討論如何設計實驗步驟及實驗記錄表格,然後自己動手操作測出實驗結果。因此,採取自主學習、應用實踐與合作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根據導學視頻,總結天平測質量和量筒測液體體積的方法。學生代表陳述大體步驟,並鼓勵大家補充,不斷讓測量步驟趨近完整。根據步驟,引導學生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並對比展示。
  • 初二物理下冊重難點專題複習:利用浮力測密度
    【學習目標】掌握利用浮力測密度的基本原理和測量方法。【方法點撥】1.利用浮力知識測密度的基本思路:(1)有體積測量工具,無質量測量工具時,利用浮體測密度:(2)有質量測量工具,無體積測量工具時,利用沉體測密度:2.
  • 中考物理知識點: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測密度
    中考物理知識點: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測密度   (1)測鐵塊的密度   解析:此實驗主要是巧妙運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又由於物體全部浸沒入液體中(即V物=V排),從而可以求出V物;至於m物,可以運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其重力,運用G=mg求出m.
  • 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的測量三種方法
    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的測量三種方法   一原理:ρ=m/v   二被測物體的質量:m 被測物體的體積:v   三器材:天平和砝碼量筒燒杯石塊鹽水水細線   四步驟:⑴測量石塊的密度。
  • 八年級:[實驗]測液體的密度
    由於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要測出這兩杯液體的質量和體積,就能根據密度公式ρ=m/V算出密度,再對照密度表查一下就區分開了。液體的質量用天平測出.[觀察與思考]量筒的使用方法:[思考]1.量筒的量程是多少?2.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 「實驗探究」(力學實驗)實驗四:測量鹽水和小石塊的密度
    7.在石塊的密度測量中為什麼要先測質量後測體積,若先測體積在測質量對結果是否有影響?測固體密度時應該先測質量再測體積,若先測體積再測質量可能會因固體上沾有水而使測得的質量偏大,測得的密度也偏大。8.蠟塊不沉入水中,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測出蠟塊的密度?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的測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的測量》,僅供參考!
  • 初二物理質量和密度易錯知識點梳理(下),理解記憶,考試不出錯
    如何測固體密度?回答:1、用天平測得物體質量m;2、把適量水倒入量筒記下示數V1;3、物體浸沒水中,記下示數V2,得物體的體積V=V2-V1;4、物體密度為ρ=m/(V2-V1)。2. 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出某液體密度?
  • 木材密度的計算方法
    而絕幹密度是木材經人工乾燥,使含水率為零時的木材密度,為全乾材密度或絕幹密度。由於絕乾材在空氣中會很快地吸收水分而達到平衡含水率,其密度用的很少,只是科研比較時用到。絕幹密度 = 絕乾材重量/絕乾材體積。 任一含水率狀態下的木材,測出其重量和體積,就可計算出它的木材密度。由於木材重量易於測定,且比較準確,因此關健在於精確測定木材試樣的體積。目前,木材密度的測定用以下四種方法。
  • 測量液體的密度
    測量液體的密度1.實驗步驟:採用取部分液體的方法2.液體密度的表達式:【失分盲點】實驗中不可測燒杯內液體的總質量和總體積。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現由於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他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後認為仍可繼續完成實驗,於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____________,請幫小聰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____________。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測量液體:以鹽水為例。   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m1;   ⑵將燒杯中的鹽水適量倒入量筒,記下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⑶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餘鹽水質量m2;   ⑷求得鹽水的密度ρ=m/v=(m1-m2)/v;   測量固體:以蠟燭為例。
  • 八年級物理測量液體密度詳解
    所以,液體密度為 (m1-m2)/v。在這個實驗設計時,由於燒杯中液體倒入量筒時候會有殘存,所以造成誤差較大。所以,這個實驗設計不是最理想的,需要改進。改進後步驟:1、在燒杯中加入適量液體,測的總質量為m1.2、將燒杯中液體倒入量筒一部分,測的體積為v。3、將剩餘液體和燒杯進一步稱量,總質量為m2.液體密度為:(m1-m2)/v。
  • 質量、密度自學攻略
    教材內容包括:(1)質量:單位,天平,天平測質量;(2) )密度:定義,公式,單位,密度表;(3 測密度:量筒的使用,測固體密度,測液體密度等知識,與現行教材相比,增加了多彩的物質世界,把這些內容放在一起,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規律性。
  • 初中物理物質密度測量:簡單的試驗,繁雜的誤差 誤差原因大匯總
    初中物理「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很簡單,無非是ρ=m/v,但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因為待測物體多種多樣,有外形不規則的,有密度小於水的;測量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有針壓法、助沉法、溢水法、加水法等,繁雜的測量方法,難免導致諸多原因的誤差,因此,該實驗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原因,常常會入選考試題目。
  • 《第五章質量和密度》知識點總結
    物體是由一種或多種物質組成的,比如釘子是鐵組成的,鉛球是鐵組成的,人是由水、鈣、鐵、銅等幾十種物質構成的。2、物質是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鉛球比釘子含有的物質多,鉛球就比釘子的質量大。3、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同一個物體的質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變。具體來說,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空間位置和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 液體密度測量的幾種方法【九年級第6章 壓力壓強(綜合運用)】
    液體密度可以直接測量,那就是用密度計測量。但是,我們更多的使用間接的方法測量液體密度。間接測量液體密度,有多少種方法呢?
  • 一道「測量鹽水密度」的經典實驗考題
    ,天平平衡;D.將燒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這部分鹽水的體積V,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小明同學的操作中有一個步驟是沒有必要的,請你幫他找出來,並幫他把必要的步驟正確排序.不必要的步驟是——;正確操作步驟順序為——(填字母代號).(3)請你幫助小明利於實驗中的數據計算出鹽水的密度:ρ鹽水=——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