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SCI頂刊論文排行榜
科技部最新的政策,將不再唯SCI科研論文數量,鼓勵國內的科研人員努力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並且對條例進行解釋,今後「非三高」科研論文不得報銷,何為三高論文?就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業界公認的國際頂級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論文,在國內外頂級學術會議上進行報告的論文。由於每個學科和科研單位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三高」論文由各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委員會來決定,然而對於SCI頂尖綜合期刊的《nature》和《sciece》來說,不論是哪一個學科和科研單位都會是頂級期刊,在2000年左右,中國大陸所有科研機構每年一共僅能發表1~2篇NS主刊論文,隨著中國經濟科技的進步,每年最少1篇NS主刊論文是中國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最低標配,一份有軟科統計的2020年中國內地高校NS主刊論文的數據,顯示2020年截至2月29日,中國高校發表NS主刊論文21篇,全球佔比7.3%,其中浙江大學表現優異以4篇位居榜首,並且在3月5日,浙江大學又有一篇物理學領域的《nature》主刊論文發表,表現出浙江大學強大的學術科研能力。
全國A類學科最多的高校
浙江大學綜合實力非常強,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表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其中A類學科位居全國高校榜首,並且藉助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強大經濟實力及人才吸引力,浙江大學最近幾年的發展令人矚目,讓很多回國的青年才俊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為了經濟產業轉型,浙江省及杭州市為浙江大學搭建科研平臺,為高端人才引進創立有利條件,讓浙江大學在多學科領域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基礎科研領域,就拿2020年目前浙江大學發表的5篇NS主刊論文為例,其中涉及臨床醫學、化學、物理學、基礎醫學等學科。尤其以浙江醫學為例,曾經作為國內排不上號的浙江醫科大學,在被浙江大學合併後,實力不斷提升,目前已經成功超越國內很多老牌醫學院,成為新的醫學M9高校,並且在臨床醫學領域成為國內醫學院的翹楚,此次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治貢獻巨大貢獻的李蘭娟院士就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
人才是浙江大學發展的源動力
浙江大學各學科能快速發展,離不開高端科研人才隊伍的建設,就以浙江大學美女教授胡海嵐為例,胡海嵐教授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2009年回國後進入中科院工作,其中2012、2014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201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獲明治生命科學傑出獎。2015年藉助家鄉情,把胡海嵐從上海的中科院引入浙江大學,不僅帶動了浙江大學在神經學科領域的發展,同時為浙江大學帶來國際影響力,2018年,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加拿大蓋爾德納獎頒獎會議,邀請了來自全球的6位學者做主題報告,而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為大會做主題報告的科學家!
因此,浙江大學各學科正是存在很多像胡海嵐一樣的國際知名教授,才讓浙江大學可以在NS主刊論文榜上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