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新地球 坐飛船最快2700萬年才能到

2020-12-02 遊民星空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NASA)消息,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天文學家確認發現首顆位於「宜居帶」上體積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號為「克卜勒-452b」),這是人類在尋找另一顆地球的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克卜勒-452b」的發現使已確認系外行星的數量增加到1030顆。

新聞視頻——遊民字幕組出品:

  「宜居帶」(habitable zone)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恆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能夠維持液態水的存在。

  克卜勒-452恆星系統、克卜勒-186恆星系統與太陽系的大小比較。行星克卜勒-452b的軌道半徑為1.05個天文單位,幾乎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一樣,公轉周期為385個地球日。

  「克卜勒-452b」位於地球1400光年的「天鵝座」方向,體積只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為385個地球日,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多出5%。其所圍繞的中央恆星無論大小、亮度都與我們太陽非常相似,年齡大約在60億歲,比太陽大15億歲。按照新視野號目前5.9萬公裡/小時的飛行速度,飛到「第二個地球」需要約2709萬年,而人類在地球上的全部歷史也不過200萬年,看來有生之年你我是不可能去那裡旅遊的了。

  目前,「開普-452b」的質量和組成還不清楚,根據之前的研究推測,像這樣體積的行星是巖石行星的可能性較大,還可能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大量的水,還很可能至今仍然有活躍的火山活動。

「克卜勒」望遠鏡採用什麼方法發現系外行星?

  當系外行星經過中央恆星前面的時候,會短暫遮擋一些光線,導致星光看起來變暗,「克卜勒」望遠鏡基於這點來判斷出行星的體積「克卜勒」望遠鏡採用「凌星」的方法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凌星」是指在觀測者看來,行星從中央恆星前面經過的現象(類似於地球上的金星凌日和水星凌日)。當系外行星經過中央恆星前面的時候,會短暫遮擋一些光線,導致星光看起來變暗,「克卜勒」望遠鏡基於這點來判斷出行星的體積。

  「克卜勒」望遠鏡觀測的目標區域位於銀河系中的天鵝座和天琴座一帶,因為這個方向上的觀測較少受太陽等天體影響,有利於持續觀測。此外,這一區域內也存在較多的恆星及附屬行星。

  「克卜勒」望遠鏡觀測的目標區域位於銀河系中的天鵝座和天琴座一帶,因為這個方向上的觀測較少受太陽等天體影響,有利於持續觀測。

克卜勒裡程回顧:

  2009年3月「克卜勒」望遠鏡發射升空,這是美國宇航局首個尋找系外行星的太空項目。該望遠鏡不是圍繞地球運行,而是運行在尾隨地球的繞日軌道上,所以不會被地球遮蔽而能持續進行觀測。

  2013年5月,「克卜勒」望遠鏡由於反作用輪(Reaction wheel)故障,無法精確設定望遠鏡的觀測方向,因此被迫停止搜尋系外行星的任務。

  2013年8月,美國宇航局表示放棄修復「克卜勒」望遠鏡的工作,意味著該望遠鏡的主要使命已經結束。
在四年多的觀測期間,「克卜勒」望遠鏡產生了海量的觀測數據,發現了大量系外行星候選者。時至今日,科學家還沒有完成全部的數據分析工作。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稱地球的物種大滅絕遵循一個周期:2700萬年
    新研究稱地球的物種大滅絕遵循一個周期:2700萬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最近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件讓很多人覺得相當寒心的事情。根據新的研究,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在內的陸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遵循一個周期,時間跨度約為2700萬年。有趣的是,這一大規模滅絕周期也與此前報導的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相吻合。研究發現,大規模滅絕與地球上重大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噴發事件時間周期一致。在化石記錄中,有五個主要的大規模滅絕事件。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NASA發現新地球 飛到克卜勒442B需要1584萬年
    NASA發現新地球 飛到克卜勒442B需要1584萬年引起科學家極大興趣的地球「兄弟」——克卜勒-452b騰訊太空 7月24日 張樂報導北京時間今天凌晨,NASA(美國宇航局)宣布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克卜勒-452b」,號稱與地球相似程度達到98%。
  • 45億2700萬年!
    德國和英國科學家最新測得,月球產生於距今45億2700萬年前,只比太陽系產生時間晚大約3000到5000萬年。這是迄今有關月球年齡的最精確的測量結果。
  • 陸地動物或每2700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火山等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人類最快的飛行器,需要19000年才能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之前科學家稱就在距離地球6光年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宜居的星球,名為巴納德星b。根據報導這顆行星,與地球的質量相當,並且與恆星的距離適宜,加上擁有大氣和液態水與地球的環境十分相似,也被稱之為超級地球。但人類如果真的想要去是不可能的事,哪怕只有幾光年,因為就連人類發明的探測器都還沒有離開太陽系,更不要說那些載人航空飛船了。
  • 研究發現:生物滅絕周期為2700萬年,和太陽在銀河系位置有關
    四條旋臂有兩條和棒狀結構的末端相連,這兩條旋臂就是人馬臂和矩尺臂,是最大、最主要的兩條旋臂。最近研究人員對已知的10次滅絕事件進行了分析統計,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地球上陸生動物的滅絕周期為2700萬年。
  • NASA發現了「新地球」,忙壞了廣告商!
    前幾日,「飛了9年48億公裡只為看冥王星一眼」的全民情書運動和品牌文案借勢潮才剛剛過去沒幾天,今天凌晨美國宇航局(NASA)就宣布他們發現了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並命名為「克卜勒452b」(Kepler-452b)
  • NASA 發現的「宇宙雪花群」是什麼,此次發現有何意義?
    (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imagegallery/image_feature_476.html)
  •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
    您認為地球之外有沒有「外星人」?【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NASA宣布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最接近第一個真正的「地球的雙胞胎」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可能存在液態水。在2014年和2015年1月,NASA也曾公布過類似「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消息,但那些系外行星圍繞運行的恆星都是質量很小,溫度也比較低的紅矮星,而這次的Kepler 452b圍繞運行的則是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這也使得Kepler 452b成為到目前為止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換句話說,NASA本次的發現的行星像地球一樣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轉。
  • NASA發現新地球 12個小知識了解第二個地球
    NASA發現新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3日宣布,一顆1400多光年外的行星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NASA發現新地球,由NASA的克卜勒望遠鏡發現。NASA發現新地球,指的是克卜勒452b。  這是地球與克卜勒452b的對比圖,是不是挺像?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如果從地球表面運行的飛行器來看,目前速度最快的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43A飛機,其飛行速度為11200公裡/小時,約合3.1公裡/秒,相當於音速的9.2倍,環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3.6個小時,在地球上這個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是如果這個速度應用到航天領域,則基本上連龜速都談不上。
  • 人類最快的飛船需要多久才能走完一光年?
    而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速度也越來越快,正是有了不斷提升的速度,人類才能夠走遍地球,探索地球的奧秘,才能夠脫離地球的束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奧秘。可見,速度對於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性,而在人類現在科學理論下,速度不是無限提升的,它有一個極限值,那就是光速。與光速相對應的則光年,可能有人會問了:一光年有多遠?
  • NASA發現新地球 10個問題帶你了解第二地球
    微博上沸沸揚揚的「NASA發現新地球」話題鬧了一晚上,如果你把一些媒體熱血沸騰的口吻當真,那NASA的發布會內容很可能讓你失望。關於這顆備受關注的太陽系外行星,我們都確切知道些什麼,又有哪些是我們還無法確定的呢?第1步,在哪個星座?這顆行星由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發現。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如果從地球表面運行的飛行器來看,目前速度最快的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43A飛機,其飛行速度為11200公裡/小時,約合3.1公裡/秒,相當於音速的9.2倍,環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3.6個小時,在地球上這個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是如果這個速度應用到航天領域,則基本上連龜速都談不上。
  • 2700點不過是馬奇諾防線
    聯想到A股市場,當前的2700點恰如當初的馬奇諾防線。   我們承認,2700點從以下幾點來看確有一定程度的支撐。首先,從市場自身運行的結構來看,2700點是2010年7月份到9月份的高點。從這個方面出發,2700點從去年三季度的強壓力將轉化為當前的支撐力,這個也是為什麼每次跌破2700點之後,都能被拉起的原因。
  • NASA在31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宜居帶的「新地球」
    近日,NASA對外宣布,他們的凌日系行星探測器發現了一顆可能存在生命的「新地球」,他位於我們31光年以外的地方。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他的表面和地球一樣,是藍色的,並且還處於宜居帶。
  • 第二地球:新發現一顆最似地球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具有宜居區域的如地球大小的行星。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在克卜勒數據中發現的大小和溫度都與地球最接近。發現該系外行星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昨天的《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它的論文。
  • NASA發現地球「表兄弟」:5億年才能飛到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美國宇航局發布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發現首顆位於「宜居帶」上體積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號為「克卜勒-452b」),這是人類在尋找另一顆地球的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克卜勒-452b」的發現使已確認系外行星的數量增加到1030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