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讀過《夸父逐日》這篇文章,在《山海經·海外北經》之中記載:「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段話的意思是:夸父追逐太陽,渴了就喝黃河跟渭河的水,但是黃河渭河的水不夠,最後渴死了。
而在《大荒東經》中又說:「大荒東北隅中,有山曰兇犁土丘,應龍出南極,殺蚩尤與夸父」。意思是夸父是被應龍所殺。

《山海經》中的這兩段描述看似非常矛盾,夸父到底是什麼人,他到底是追趕太陽渴死了還是被應龍殺死了呢?夸父追趕的真的是太陽嗎?
根據《山海經》和其他一些古籍中的零星記載,我們進行簡單的歸納整理,你會發展真實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遠古時期,北方的荒野之中有一座巍峨雄偉的高山,在山林深處生活著一群力大無比的巨人。這一群巨人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孫子,信的兒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這個族群的人叫做「夸父族」。

「夸父族」的人身強力壯,長相高大魁梧,「夸父族」其實就是一個巨人部落,來自遙遠的北方荒野之地。其實所謂的「巨人」就是比當時的亞洲人高大得多,生活在黃河渭河流域。
有一年,黃帝和蚩尤進行了一場大戰,「夸父族」去幫助蚩尤部落,於是黃帝就下令讓應龍切斷了黃河與渭河的的水源。
最終「夸父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乾旱,為了拯救部落,部落首領便手持一根拐杖前去尋找水源,結果便在半路渴死了。夸父渴死的地方是一片桃林,這個首領臨死前其實距離水源已經非常近了。
後來,「夸父族」的人民為了幾年他,就把他尋找水源的故事編成了神話故事,成了今天我們熟知的《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