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仿生機器人真先進,中國現在處於什麼階段

2020-12-07 明宇聊科技

說到機器人,現在很多科幻片都有機器人的身影,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化,可以替代很多重複枯燥的工作。在工業,農業,軍事都有機器人的身影。那現在機器人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呢。中國在這個未來領域處於什麼階段。

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方面優勢明顯,歐洲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美國主要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

小編先來聊聊日本:

日本除了汽車行業,在手機,家電行業幾乎在市場上很少看到了,索尼現在為其他手機廠商生產攝像頭。

日本仿生機器人,我覺得最成功的就是日本本田公司仿生機器人阿西莫(Asimo)

誕生日期 第一代 2000年10月31日 第二代 2006年 第三代 2011年

ASIMO 06版成為了機器人歷史上最重要的裡程碑之一,但是步行機器人的發展經過了近20年的歲月,他的始祖E0在1986年已經誕生。日本黃金時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8 年:本田了雙足機器人阿西莫的研發。研發也可能是新的開始,技術是不會結束的。而且完全在本田手裡。

中國機器人技術在全球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呢?

小編能查到的就是2018《春晚倒計時》的哈工大的機器人的表演,總體感覺和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還是有差距的,不過得益於中國是全球唯一全產業鏈的國家,實現技術上的飛躍是沒有問題的。

《春晚倒計時》的哈工大的機器人的表演

結語:我們都要面向未來掌握未來技術,才能贏得未來

相關焦點

  • 稀罕物種 仿生機器人「真香」
    隨著5G商用大範圍落地和基於深度學習算法下的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機器人物種愈發豐富,而以稀罕物種仿生機器人較為驚豔眼球。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仿生機器人從誕生、發展,到現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對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西方國家流行的機械寵物,可以擔任環境監測任務的仿麻雀機器人等,開闢了機器人領域獨特的技術發展道路和研究方法,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極強的生命力。
  • 俄媒:中國海洋館要推出「海豚仿生機器人」,保護環境的又一步?
    海豚仿生機器人的研發者之一王理向俄衛星社解釋了「海洋館採用這種機器人為什麼會對動物保護產生有益的影響」。「中國作為過去20年來世界上最活躍和增長最快的遊樂市場,伴隨著大量主題公園、海洋館的興建,傳統的活體動物養殖展覽方式的弊端也日益突出。
  • 報告:人工智慧仿生機器人目前問題分析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21 世紀以後,人類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可以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此外,也能為養老服務、家庭服務提供支持。到目前為止,「仿生機器人」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正向第四階段邁進。仿生機器人研究目前存在諸多難題。
  • 仿生科技成為機器人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
    近年來,仿生科技正在快速發展,尤其是在機器人行業,從蜘蛛到鳥類,從章魚到蟑螂,各種生物為技術進步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仿生科技也成為機器人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一般而言,仿生機器人通過應用環境的判別可分為地面仿生機器人,水下仿生機器人,還有空中仿生機器人。
  • 智聯世界 無限可能|仿生機器人「秀」上智能大會 壁虎炫輕功 萊卡...
    圖說:圖為雲智慧機器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吸引眾多觀眾眼球。來源/新民晚報劉歆 攝早上9時,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國際智慧機器人前沿峰會上,姿態各異的高端仿生機器人開始暖場表演,觀眾仿佛來到趣味十足的機器動物樂園。
  • 深圳先進院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蔡林濤研究員、張鵬飛副研究員、龔萍研究員、鄧冠軍博士等與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及湘潭大學陳華傑教授合作,經過長時間努力,成功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靶向診療。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後來,其同系列的單臂仿生機器人被應用於空間站實驗。第一個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的仿生機器人是仿生機械蟹「Ariel」,被用於執行清除水雷等任務。
  • 號稱機器人王國的日本—仿生自動裝置
    號稱機器人王國的日本,是在西歐傳教士弗朗西斯科薩維爾於1551年為了宣傳基督教,將一架自鳴鐘獻給日本周防國領主後,才開始學習並發展鐘錶技術,並將其有效地應用於自動機器偶人製作的。真正被日本稱為「自動偶人」鼻祖的是江戶時代中期(17—18世紀)竹田近江製作的「竹田式自動裝置」。
  • 4種十分先進的仿生機器人,原來人類的科技已經這麼發達了
    機械蝴蝶機械蝴蝶的設計靈感完全來自於大自然中的蝴蝶,無論是外形還是振翅飛行的動作,都是完美復刻真蝴蝶的結構。這些蝴蝶身上安裝了各種各樣的GPS定位模塊以及紅外傳感模塊,因此它們在飛行的時候可以靈活的避開障礙物。
  • 全球八大最「噁心」的仿生動物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目前在西方國家,機械寵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機器人可以擔任環境監測的任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仿人機器人」將彌補年輕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解決老齡化社會的家庭服務和醫療等社會問題,並能開闢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深圳先進院等在聚集誘導發光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蔡林濤、副研究員張鵬飛、研究員龔萍、博士鄧冠軍等,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學教授陳華傑合作,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
  • 中國研發智能女機器人面世,擁有先進「AI功能」,日本都望塵莫及
    -王勃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因為科技生活變得簡便了不少,就拿最常見的例子來講,在過去人們要想購買某一樣東西就必須到達某一個實體店去購買,而到了現在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夠買到十萬八千裡外的商品,並且還免費送到家,正可謂是人類的福音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美女機器人,它是由我們國家高精尖團隊製作的,擁有著自主的
  • 使用3D列印創建仿生機器人手指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和日本立命館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設計並製造了受人體骨骼結構啟發的機器人手指。在今年的無處不在的機器人和環境智能國際會議(URAI)上展示的這種仿生機械手手指是使用多材料3-D印表機組裝而成的。
  • 鴨子機器人領銜 盤點2019年上半年那些有趣的仿生機器人
    近日,據有關媒體報導,來自日本的汽車製造商日產公司正在製造和測試一種「鴨子機器人」,其名字叫做「Aigamo」。從外觀上來看,該機器人擁有彎曲的外殼,一雙可愛的眼睛和兩個旋轉橡膠刷,整體形象就像一隻鴨子。而憑藉著僅1.5公斤的體重以及鴨掌一樣的橡膠刷,「Aigamo」不僅能夠浮於水面之上,而且可以通過攪動水前進。
  • 這款仿生機器人手指,完美複製了人手的關節骨骼結構
    近些年來,仿生機器人手是一個研究熱點,雖然靈活是他們的優點,但畢竟不是真實的人手,無法比擬一系列真人手可以做到的事情。靈活的機器人手無法處理重物,可以處理重物的剛性機器人手卻需要複雜的製造或控制才能靈活一點,那麼我們自然想把兩者合二為一,最近就有科學家完成了這樣的實驗。
  • 日本仿生女性機器人被搶購一空,究竟有何魅力?3個特長很吸引人
    還有備受矚目的日本仿生女性機器人,在推出後就被搶購一空,到底有何魅力?其中三項專長是關鍵。首先個人定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用戶在購買這個女性機器人之前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定製。無論是聲音,個性,還是外表,都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樣子,當然前提是不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權。相信大家都看過《魔幻手機》,裡面的智慧型手機傻妞,就能在各種表情和性格之間切換。
  • 仿生蝙蝠機器人Bat Bot
    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發出了一款仿生蝙蝠機器人Bat
  • 逆天的仿生機器人,好怕有天人類會被幹掉...
    ACM-R5H仿生蛇扭動起來和真蛇沒啥區別,嚇得象君雞皮疙瘩掉一地水裡面照樣活動自如說到仿生機器人,不得不提及德國Festo公司和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兩家企業都為仿生機器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除此外,它還研究仿生,並取得了不凡的成績。來瞅瞅它研究出的幾款仿生機器人吧。►eMotionButterflies 仿生蝴蝶Festo的仿生蝴蝶僅重32g,翅膀展開長50cm外觀和真蝴蝶沒有差別,可以說製作非常精美了
  • 養「仿生魚」當寵物、自己編程做機器人 現在的孩子愛玩這些
    陪伴加學習類型的機器人是孩子們的最愛永不疲憊的仿生魚或許可以成為下一代寵物正在北京舉辦的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共有160多家中外知名企業參與,眾多仿生機器人、手術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空間機械臂等集中亮相。從生產線、車間到倉儲、物流,從汽車、電子到新能源、新材料……目前,機器人的應用範圍和領域都在不斷拓展。
  • 聚集誘導發光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蔡林濤、副研究員張鵬飛、研究員龔萍、博士鄧冠軍等,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學教授陳華傑合作,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靶向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