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圖為雲智慧機器人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吸引眾多觀眾眼球。來源/新民晚報劉歆 攝
早上9時,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國際智慧機器人前沿峰會上,姿態各異的高端仿生機器人開始暖場表演,觀眾仿佛來到趣味十足的機器動物樂園。
首先出場的是一條「魚」——「彩虹魚」海洋深潛器模型。它可以攜帶海洋科學家進入海洋深處,前往海底現場直接觀察海底狀況,分析深海環境,還可操作機械手進行特種作業。「彩虹魚」的總設計師、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5000米海試現場海試副總指揮崔維成介紹,「彩虹魚」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現在還在研製階段,它將有強大的「心肺功能和抗壓能力」,能潛入到11000米的深淵秘境。
崔維成介紹,傳統的深海裝備技術已經走到了某個頂點,進一步的技術發展需要吸收魚類的優良性能以及把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等應用到深海裝備領域。他加入到西湖大學,啟動了一個新項目「仿生智能魚」。「我們的目標是,不但讓魚認不出來,最好還可以讓真魚都聽『假魚』的話。要讓機器魚摸清魚世界的交流,然後有本事當『魚領隊』。」
接著出場的是一隻「壁虎」。它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壁虎機器人,展示了它「飛簷走壁」的輕功絕技。
「壁虎是大自然中最敏捷的全空間運動專家,它在牆面上的穩定運動,對光滑表面極強的適應能力啟發了壁虎機器人的設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仿生結構與材料防護研究所所長戴振東介紹,壁虎機器人使用仿生幹黏附材料,實現機器人對牆面的黏附,結合先進的機器人運動控制技術,實現機器人像壁虎一樣在牆面上自由運動,可以運用在大樓清洗檢測、空間站巡檢、密閉空間檢測等領域。
壓軸表演的是國內足式機器人新「寵」、來自杭州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萊卡狗」。
前進後退、左右側移、原地轉彎、匍匐前行、上下斜坡……聽主持人發出的口令,萊卡狗各種動作都做得自如、從容。此前在一次測試中,8隻「萊卡狗」合力拖動了一輛載人麵包車。萊卡狗目前主要應用於科研教育、娛樂遊戲,也可廣泛應用於安防巡邏、勘探搜救、特種應用等領域。
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仿生機器人不再僅停留在前沿技術探索,也逐步與產業應用緊密融合。
新民晚報記者 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