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試劑盒背後:中國科技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

2020-11-29 虎嗅APP

作者:錢杭,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肆虐,高質量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是全球市場的硬通貨。也許你會好奇:在病毒檢測這個高科技行業,中國的實力究竟如何?請看下文解析。

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原理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第一種是抗體檢測試劑,第二種是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抗體檢測,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方法,就是檢測患者是否有新冠肺炎病毒的IgM/IgG抗體,有了患者的血就可以測,操作簡單,15分鐘就可知結果。由於該方法只能在病毒感染者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才能夠檢測出抗體,有檢測的時間窗口,會遺漏病例,同時需要收集足夠量的抗體樣本以提高檢查準確度。

不過,由於檢測快速,該方法可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提供快速檢測手段,減輕臨床診斷的壓力。

病毒核酸檢測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僅含有RNA的病毒,其基因序列具有唯一性,通過一種基因測序儀器完成對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解析,對每一個疑似患者,測出其病毒基因序列,同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對比,就能知道該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該方法的結果準確度高。

基因測序行業概覽

從病毒核酸檢測原理可以看出,核酸檢測的核心內容是基因測序,測出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

基因測序通俗地說,就是提取被檢測樣本DNA序列,記錄下其核苷酸序列的順序。每個基因鏈寬大約2-3納米(1納米是1米的10億分之一),裡面包含上百萬乃至上億個核苷酸,如人類1號染色體單鏈含2.5億個核苷酸。準確、快速測出基因序列,需要相當高的科技。

基因測序行業,按照業務範圍可分為四大類(見下表),下面作詳細介紹:

(1)PCR設備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設備,是PCR實驗室中要放置的整套儀器。酶是基因測序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PCR設備包括移液器組(可以移0.5ul-1000ul,1ul就是1毫升的千分之一)、高速冷凍離心機、基因分析儀、超純水裝置、螢光定量PCR儀、恆溫器等。

這些儀器都是高端精密儀器,其性能對測序結果至關重要,不過性能好的核心儀器幾乎全都是進口。

在中國有很多PCR實驗室設備儀器生產廠家,但產品的性能由於技術、生產工藝等原因,同進口零部件有比較大差距,基因測序結果也相對差一些。一些國產/組裝的儀器設備現在主要用來對測量精度要求不太高、基因不太複雜的基因鏈進行測序,如食品相關基因的測序。

(2)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行業的金鑰匙

可以說,基因測序儀在基因測序行業中的地位,就如同晶片在通訊行業中的地位。

現在商業應用中主流的基因測序方法是第二代基因測序法。第二代基因測序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邊合成邊測序,通俗的意思就是單鏈DNA合成雙鏈的時候,由於不同的核苷酸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時會發出不同的光,通過儀器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也就記錄下相應的核苷酸序列。

作為對比,第一代測序儀在單鏈DNA合成雙鏈時,需要合成過程進行到某特定的核苷酸時發出不一樣的光來記錄該特定核苷酸鏈上的位置,同時基因合成過程就停了下來,大大影響了測序速度。第二代測序方法在保證準確度的同時,具有高通量特點。所謂高通量就是能同時對上百萬條基因片段測序,相比第一代測序方法大大提高了基因測序速度。進一步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方法還在探索之中,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應用。

第二代測序儀器製造涉及到機械、分子生物學、化學、物理電子、信息軟體等很多高端的技術。由於基因測序原理和過程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理解,這裡嘗試用較為通俗的語言試著描述一下大致流程,看能否讓讀者體會一下其中的技術。

該測序方法流程,通俗地描述就是——先把要測序的DNA樣本提純、提取單鏈並打斷成一定長度範圍的小片段(每段幾百個核苷酸,每片DNA上核苷酸的個數就是該片段的讀長),然後給每小段兩端加上用來固定的「接頭」,通過「接頭」把DNA小片段固定在某個地方並純化(打斷DNA鏈時,會產生不是需要的DNA片段或混進其他片段,需要衝洗掉這些混雜的片段),再對這些片段進行完全一樣的複製擴增,擴增後進行DNA雙鏈合成,被合成的核苷酸中加入了某些特定的酶,使得合成時,特定核苷酸在特定的酶環境下會發出特定的光,由於有很多擴增的同樣DNA小片段在同時合成,光的信號得以加強便於儀器捕捉,再通過光學儀器記錄下相應序列核苷酸的信息,信息經過特定算法整理後就能得出完整的基因序列。

完成這個測序過程的測序儀上有上千高精度的零部件,生產這些零部件的幾乎都是發達國家的公司,幾乎沒有中國本土公司。比如,測序儀中光學系統中的一些核心器件來自日本、德國,測序晶片和微流控系統則來自新加坡、美國。

除了零部件硬體,基因測序儀還需要有一個生物信息分析系統。在測序時,一臺測序儀一天能產生幾十G的數據,分析系統中涉及到的存儲和分析,由於數據量過大,一般的計算機軟體沒法處理,需要專門的晶片和算法。在處理生物信息大數據的晶片和基礎數據處理方面,也幾乎找不到中國本土公司身影,但在大樣本數據分析方面,中國公司貢獻了一些算法和方法,提高了儀器數據分析性能。這是因為,中國人口多、樣本多,容易形成針對性的算法。

(3)基因測序試劑和耗材

在基因測序過程中要用到各種建庫試劑盒、工具酶和檢測試劑盒等試劑和耗材。所謂建庫試劑盒,裝的就是具有將待測DNA打斷成一定長度的小片段,並在片段兩端加上不同的接頭,或將待測DNA片段按PCR擴增,連接載體,構建單鏈DNA片段庫的各種試劑。工具酶有很多種類,其功能包括切斷不必要的基因鏈,基因片段加上接頭,清洗多餘基因小片段,促使基因擴增,催化基因合成等。檢測試劑盒就是用來檢測特定DNA序列的試劑和工具。

高質量的試劑和耗材生產也不太容易,有很多中國本土企業生產,但試劑相關的工藝水平有待提高。比如,針對大眾化的工具酶,國內一些企業能夠生產,但由於工藝導致的純度差一些,在應用中效果就差。試劑和耗材是檢測試劑盒生產加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自主生產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建立嚴謹的流程、工藝、管理體系,才能突破。目前這些關鍵技術大部分仍掌握在歐美公司手中,國內高質量的生產廠商還很少。

國內基因測序儀製造的發展

國內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進入基因測序行業。開始時,主要是基於國外開發的基因測序儀開展後續下遊的服務,包括基因檢測(疾病篩查等)、分析和報告。這些服務技術含量低,入門門檻低,利潤薄。

由於基因測序行業是嚴重依賴上遊生產測序儀、測序試劑和耗材的企業,非常容易受制於人。如,華大基因2010年前曾花了上億美金買了128臺Illumina基因測序儀,就碰到了機器壞了Illumina不予維修,反而大幅上漲測試試劑和耗材價格的尷尬。為了避免被掐脖子,中國基因企業開始嘗試向上遊發展。

現在國內有幾家基因公司自主研發了基因測序儀。他們基本通過收購/購買一些基因測序儀生產廠商相關專利和產品來實現自身的測序儀研發。

華大基因於2013-2014年併購了美國的CG(Complete Genomics),其主要專利就來自CG,自主研發的測序儀BGISEQ系列也是以CG技術為核心的,後續進一步的研究也是基於CG。

紫鑫藥業的測序儀以Roche454技術為樣本生產。華因康的測序儀是基於Thermo Fisher的技術。

順便說一句,有些測序儀技術在中國本土公司獲得相應技術的同時,已經不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了。剩下的國內基因測序企業中的測序儀,要麼是貼牌別人的公司(如illumina、Thermo Fisher),要麼直接購買別人的儀器。

收購或購買市場上現有的專利或產品,然後再繼續往前發展,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現在的行業巨頭illumina一開始的基因測序技術也是靠收購別人公司起家的,2006年illumina收購了測序公司Solexa,獲得當時全球領先的基因測序技術,後續通過不斷的研發創新開發出下一代的測序儀NextSeq,該產品市場佔有率超70%。

2018年,illumina又收購了Pacific Bio Scineces,該公司在長讀長領域有獨到的優勢,使得其在基因測序領域絕對領先地位更加鞏固。所謂讀長指的是一次測序作業中DNA片段所能包含的核苷酸的個數,由於測序時需要所有相同的DNA片段同時合成雙鏈便於加強信號,讀長越長,DNA片段合成的同步性就越難。

中國公司收購/購買國外基因測序公司和專利反映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技術在業界領先的技術公司,美國政府不會同意中國公司收購。2013年,即便當時CG的技術已經不是業界領先的,且公司處在大幅虧損瀕臨倒閉狀態,華大基因收購CG的時候,曾受到美國政府的審查。

另一個問題就是後續的持續研究乏力。後續的研究發展相當重要,如果查看基因測序相關專利申請量,你會發現,中國公司後續的關鍵專利申請量相比行業領先公司太少,投入的研究經費也太少,這一點從相關公司財報的研究經費和無形資產科目就能看出。

結語

總的來說,上遊做基因測序儀和PCR設備研發,行業門檻高,能開發出高質量儀器或關鍵零部件的主要是一些國際企業,中國本土企業通過併購或購買專利的方式正在嘗試進入。

中上遊做基因測試試劑和耗材,進入的門檻稍低,已經有一些中國本土企業開始生產,但在一些關鍵試劑和耗材上,產品的質量比進口的要差。

測序儀生產企業本身也生產試劑和耗材,這樣的試劑和耗材同自家的產品相對匹配,測序結果也較好。

中國帶基因概念的企業有上千家,不過,絕大部分企業只能做中下遊服務,利潤薄且競爭大,很多企業虧本經營。

基因測序儀市場方面,illumina、Roche454和Thermo Fisher三足鼎立,其中illumina是絕對的領頭羊。不考慮自身投資企業/研究機構/子公司購買,國產的測序儀現在的市場佔有率很低,在測序效果(準確度和測速)上,與行業領頭的測序儀的差距較大。

在基因測序行業相關的科技發展上,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錢杭(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相關焦點

  • 鍾南山「點題」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在川投產 每天生產12.4...
    近日,由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設計開發的 「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監局審批批准,目前已在川投產並應用。這是國內首個新冠肺炎病毒晶片檢測系統。它是怎麼檢測到新冠病毒的?目前生產情況能否滿足需要?
  • 相達生物科技新冠病毒提取試劑盒PHASIFY(TM) VIRAL獲得歐盟認證
    提升檢測靈敏度,改善檢測結果的精準性香港2020年7月20日 /美通社/ -- 相達生物科技今日表示,公司研發的PHASIFY VIRAL RNA提取試劑盒已正式獲得歐盟合格認證(CE)標誌。PHASIFY VIRAL是一款有效的全球抗疫新產品,以高度濃縮和純化技術,有效提升、提取樣本中的病毒含量,提高下遊檢測的靈敏性,並可更早期檢測到患者的感染情況,提高下遊檢測的靈敏性,增強公眾對新冠病毒(COVID-19)測試結果的信心,助力全球新冠疫情的控制 。
  • 新紀錄!北京科衛新冠病毒試劑盒15分鐘出結果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多家醫療機構、企業投入到試劑盒研發當中,目標是更快捷、更精準地「追捕」病毒。從3至4小時,到1小時,再到15分鐘!新冠病毒試劑盒檢測速度不斷加速跑!2月26日從懷柔科學城傳來喜訊,科學城企業北京科衛聯合多家醫療機構最新研發出的新冠病檢測試劑,可實現15分鐘出結果,同時具有操作方便、無需特殊儀器等優勢。
  • 中國研發 珀金埃爾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美國FDA緊急使用...
    據了解,在中國疫情爆發伊始,珀金埃爾默的中國本土團隊快速反應,第一時間研發出可用於血液和各種呼吸道樣本檢測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核酸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並進入了中國國家藥監局註冊審批程序。同時,該試劑盒產品已完成歐盟的CE Mark自我聲明,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可在包括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銷售。
  • 新冠檢測試劑盒最快28分鐘出結果
    達安基因新冠檢測試劑盒獲審批通過昨日下午,在發布會現場,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蘊韶通報了一個喜訊:該公司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通過。何蘊韶說,過去的核酸檢測,一般都要三個小時以上。達安基因剛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新冠檢測產品,最快可以把時間縮短至28分鐘,一般情況30分鐘。
  • 日產20萬人份 「成都高新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供圖近日,成都高新區企業邁克生物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此次獲批試劑盒精準性高,採用三重靶標基因檢測(ORF1ab/E/N)和一重內標檢測,確保檢測的精準性,能更大程度避免新冠病毒的漏檢。該檢測試劑盒可實現2個小時內完成96個測試,大大縮短篩查時間。」邁克生物研發總監龍騰鑲介紹說,每個檢測,都在檢測試劑中添加內標,防止假陰性檢測結果的出現。
  • 韓媒:韓國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獲美國藥監局緊急授權
    中國小康網4月22日訊 老馬 韓國專業分子診斷廠商Seegene公司22日表示,該公司新冠病毒(COVID-19)快檢試劑盒產品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Seegene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韓聯社報導,該產品以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式檢測3個目標基因確認是否感染病毒,已獲得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的緊急使用授權,目前出口到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等60餘國。
  • 珀金埃爾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 系中國...
    據了解,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已為珀金埃爾默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批准了緊急使用授權(EUA)。任何經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案(CLIA)認證的臨床實驗室可以立即使用此試劑盒來檢測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感染的肺炎。截至北京時間3月26日上午8時44分,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66132例,累計死亡947例。
  • 這場「戰疫」中,新冠肺炎試劑盒背後的研發公司們都是誰?
    所以說,這次防疫戰的背後,我國的 VC/PE 機構也是造福國民的無名英雄之一。數據來源:itjuzi.com截止到 2 月 10 號,已經有近百家企業表示,已成功研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正在等待審批通過,每家公司背後都有創投圈耳熟能詳的投資機構的身影。
  • 全國首個多指標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 一次可查6種病毒
    2月22日,由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設計開發的包括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在內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晶片法)」獲國家藥監局第2批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將迅速應用到疫情防控前線,為眾多患者及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快速、精準、有效診斷。
  • 「成都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 日產量可達20萬人份
    邁克生物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成都高新區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成都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 日產量可達20萬人份中新網成都3月3日電 (王鵬)記者3日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成都高新區企業邁克生物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近日獲批,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 新型納米材料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得國家註冊證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7日電(莊穎娜 邵龍飛)筆者從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由該院王升啟團隊與地方企業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量子點螢光免疫層析法)已於近期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 澳大利亞向華大基因購買100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澳大利亞向華大基因購買1000萬套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文/觀察者網 龍玥)近來,澳大利亞一邊緊隨美國,聲稱要調查「新冠病毒源頭」,並將矛頭直指中國;另一邊卻想著請求與中國進行貿易協商。
  • 珀金埃爾默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
    據了解,在中國疫情爆發伊始,珀金埃爾默的中國本土團隊快速反應,第一時間研發出可用於血液和各種呼吸道樣本檢測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核酸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並進入了中國國家藥監局註冊審批程序。同時,該試劑盒產品已完成歐盟的CEMark自我聲明,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可在包括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銷售。
  • ...河南九三學社社員成功研製全場景新冠病毒免疫螢光層析快檢試劑盒
    一滴血,十分鐘,快速完成新冠病毒篩查——河南九三學社社員成功研製全場景新冠病毒免疫螢光層析快檢試劑盒 黨外精英
  • 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為何越來越重要
    與應用廣泛的愛滋病病毒檢測試劑盒原理類似,這種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最近成為多國疫情防控的熱門之選。  確定病毒真正的「滲透力」  提到新冠病毒檢測,人們最熟悉的是目前作為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進行時」檢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來檢測病毒基因組中特定的核酸序列,從而判斷被試者此刻是否感染了病毒。
  • 新冠病毒檢測為何出現假陰性?
    每個環節出錯都可能造成結果不準確一位專門從事核酸檢測的國家某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由於新冠病毒的特殊性,不同的採樣部位對檢出率有很大影響。另一位疾控系統內專門研究核酸檢測的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人的上皮細胞複製非常慢,因此在咽部甚至痰液內,病毒的基數都非常低,加大了檢測的難度。「有的病人幾次才呈陽性,這是正常的。因為可能病人前期分泌的病毒量很少,後期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毒增多,才能檢測出來。」前述研究員說。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和美國輝瑞差距有多大?看看鐘南山院士怎麼說
    ,然而隨著氣溫降低,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異常兇猛,日增確診超30萬人,在如此錯綜複雜的局勢下,公眾對疫苗的研發進展可謂是是望眼欲穿,希望能儘快出現救命稻草,徹底結束人類與新冠病毒之間的戰爭。那麼我國新冠疫苗和輝瑞差距有多大?我們來看看鐘南山院士是怎麼說。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呢?
  • 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核酸標準...
    如果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比作一把秤,經常用砝碼校準,是確保其精準的關鍵。市市場監管局說,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什麼意思?如何進行核酸檢測?試劑盒是什麼?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認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確診的重要流程之一,但你知道新冠病毒是如何進行核酸檢測的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核酸檢測全過程。實驗室內核酸檢測流程多,時間長,檢測能力有限,於是就有了核酸檢測試劑盒,試劑盒究竟是什麼?試劑盒全名是螢光定量PCR核酸檢測試劑盒。生物體的遺傳物質分為兩種,DNA和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