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成功救治一隻國際瀕危動物,全球僅存千餘只……

2021-01-19 恩施電視臺


11月19日上午9時,建始縣高坪鎮麻扎村一村民在當地溪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鳥。該鳥頭部有漂亮的冠狀羽毛,村民立即聯繫當地林業站。後經確認,該鳥居然是「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超過1000萬年,數量極其稀少,全球僅存千餘只,屬於比揚子鱷還要稀少的國際瀕危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受傷的中華秋沙鴨在恩施市動物園臨時救助站接受救治和護理。11月20日,記者在救助站看到這隻雄性中華秋沙鴨,其嘴型側扁,前端尖出,嘴和腿腳呈橘紅色。頭部和上背為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為白色,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頭頂的長羽呈冠狀。



救護站負責人推測,這隻中華秋沙鴨可能是在溪邊被黃鼠狼之類的肉食動物咬傷。「我們接過來的時候,它的整個左翅都被咬斷了,受傷很嚴重,呼吸很微弱。」


打針、消炎、包紮,在救護員的悉心照顧下,這隻中華秋沙鴨每天可以吃到新鮮的小魚和小蝦。目前,它精神狀況好多了。休養一段時間以後,林業部門會將其放生。



中華秋沙鴨為候鳥,對生存環境十分挑剔,它是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每年11月遷徙到南方,第二年3月再飛回北方。2000年,曾有中華秋沙鴨在宣恩縣貢水河一帶活動。


(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恩施州境內有金絲猴、林麝、扭角羚等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專家呼籲,要在恩施境內迅速劃定生態保護區域,加強對珍惜動物的保護。同時,建立監測點,對其種群數量和相關因子做進一步的鑑定和分析。



來源/雲上恩施

責編/孫躍

相關焦點

  • 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四種瀕危動物,最後一種全球僅存一隻!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但是,地球上還有比大熊貓更加珍稀的動物,特別是最後一種,全球只剩下一隻了。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四種瀕危動物,最後一種全球僅存一隻!一、達爾文狐。一種體型很小的狐,截止2012年年底,全球總數量大約在320隻左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極危動物。
  • ...溼地邂逅39隻黑臉琵鷺 全球僅存3940餘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昨日從南沙溼地公園獲悉,該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39隻黑臉琵鷺。這是繼去年1月份拍到創紀錄的24隻黑臉琵鷺後,南沙溼地拍到的黑臉琵鷺數量再創紀錄,也是自10年前南沙溼地首次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拍到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說溼地發現很多黑臉琵鷺,我趕緊拿起相機去拍。」南沙溼地工作人員馮銘誠說起「無意間」一次拍到數量創紀錄的黑臉琵鷺時,儘管已過去一天,但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 中國僅存一隻雌性斑鱉去世,全球斑鱉僅剩3隻
    昨天(13日),蘇州動物園內,中國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據悉,4月12日國際專家團隊剛剛對蘇州動物園內僅存的一隻雄性斑鱉和一隻雌性斑鱉進行了採精和人工授精工作,授精前檢查發現兩隻斑鱉健康狀況良好。
  • 全球僅存3隻,中國目前僅剩一隻雄性斑鱉
    中國唯一雌性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經24小時搶救無效死亡;全球僅存3隻,中國目前僅剩一隻雄性斑鱉,越南尚存兩隻但性別不詳4月12日,專家團隊對雌性斑鱉進行人工授精。次日,該斑鱉經搶救無效死亡。蘇州動物園供圖4月13日,在蘇州動物園飼養的中國唯一雌性斑鱉經人工授精後發生意外,搶救無效死亡。
  • 中國僅存的一隻雌性斑鱉去世,全球斑鱉只剩下三隻!
    據4月14日消息得知,近日蘇州動物園內,中國唯一的雌性斑鱉在進行第五次人工繁殖授精後死亡,據了解,這隻雌性斑鱉已經生存了90年了,在授精後出現特殊狀況,雖然對它進行了緊急搶救還是不幸死亡,目前,全球一共只剩下三隻斑鱉,一隻約100歲的雄性斑鱉目前生活在蘇州動物園,另外兩隻斑鱉都在越南,而且兩隻還都是雄性
  • 全球五大極度瀕危物種,有兩種分布中國,最少的僅存三隻
    北方白犀牛,現今世界上只剩下三隻北方白犀牛,而其中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生育能力逐漸下降,這令它們自然孕育出新個體的機率變得微乎其微,時至今日,人們只可能通過科學手段才能延緩這一物種的滅絕時間。西部低地大猩猩,極度瀕危的猩猩亞種,同時也是我們動物園常見的大猩猩之一。
  • 韶關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全球僅存四千餘只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1月20日下午,有民眾在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處河邊淺灘上,發現3隻「白色大鳥」正在覓食,後經鳥類專家比對、鑑定,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據介紹,這是粵北地區首次發現白鶴。  1月21日,當地發現的白鶴數量已增至11隻。
  • 全球10大最瀕危動物 東北虎在列
    以下是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IUCN)紅色名單中列出的全球十大最瀕危動物,這意味著這些物種隨時都有可能從這個地球上徹底消失,如果沒有人類首要的保護,不把它們從滅絕的邊緣給拉回來的話,它們甚至可能延續不到下一個十年的結束。這十大瀕危動物物種分別是蘇門答臘犀牛、西方灰鯨、紅狼、東北虎、黑腳貂、菲律賓鱷、山地大猩猩、恆河鯊、蘇門答臘猩猩和加州禿鷹。
  •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世界極度瀕危動物白頭葉猴種群數量增至千隻 2017-07-21 19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中新社廣西崇左7月21日電(記者 黃豔梅)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1日介紹,被列入世界最瀕危動物名錄的白頭葉猴
  • 武德鄉一隻瀕危動物被老虎夾夾傷前腿,村醫和好心人共同救治獲點讚
    果子狸9月27日,筠連縣武德鄉,一隻嚴重受傷的瀕危野生動物被村民捕獲,一名好心人花200元購回送到醫療站救治,村醫和助手花兩小時才將傷口處理縫合完成。受傷的果子狸這隻嚴重受傷的野生動物是一隻雌性果子狸,當地俗稱「猥子」。
  • 全球「最稀少」的動物: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一個僅存2隻
    【全球「最稀少」的動物:圖2被稱為活化石,最後一個僅存2隻】華南虎: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在野外已滅絕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人們一般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 滅絕邊緣現重大轉機 全球僅存兩頭北方白犀牛取卵成功
    ,一支獸醫團隊於當地時間22日成功從世界上僅存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各取出5顆卵子,共計10顆卵子。國際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將解凍早年收集的雄性北方白犀牛的精子,對這10顆來之不易的卵子進行人工授精。由於僅存的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已無法懷孕,團隊考慮將胚胎移植到一頭雌性南方白犀牛體內代孕,希望以此延續純種北方白犀牛的生命。研究團隊指出,接下來的挑戰是如何把冷凍胚胎放入代孕的雌性南方白犀牛體內,並使其成功懷孕、分娩。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瀕危動物之一,分為南方白犀牛和北方白犀牛兩個亞種。
  • 「瀕危」等級降低的物種 不只大熊貓 還有藏羚羊
    而在國際上,受到各國認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調整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不會影響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力度。」  根據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數據,野生大熊貓我國現存1864隻。「從目前來看,大熊貓所受的威脅以及瀕危狀況仍然不可忽視。
  •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隻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這一發現將目前已知的斑鱉總數提升至4只。越通社報導說,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劃(ATP)去年5月曾在河內市郊的春卿湖拍到一隻「巨龜」,但未能確定其種類。近日,該組織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利用環境DNA(eDNA)技術對春卿湖水樣進行分析比對,結果表明湖中巨龜是一隻斑鱉。ATP網站說,斑鱉在野外已近滅絕。
  • 瀕危的八大稀有動物,國寶熊貓落榜,最後一種只有一隻倖存
    瀕危的八大稀有動物,國寶熊貓落榜,最後一種只有一隻倖存。一種動物一旦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那麼這種動物就已經算是國寶了,但也意味著它們可能很快走向滅絕,中國的大熊貓就是如此。澳洲毛鼻袋熊,總共不超過100隻。
  • 金溪野保站成功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徐雙慶、劉賽輝報導:3月2日傍晚,金谿縣野保站接到縣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轉來的救助電話,稱該縣華僑農場楓山分場茶山村村民李小媛發現一隻受傷的鳥類等待求助。聞訊後,縣野保站站長徐雙慶、林業工作站站長黃海龍、護林員程慶平等迅速趕往現場,經仔細辨認後確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俗稱貓頭鷹),腿部受輕傷,工作人員隨即將其帶回野保站進行救治。
  • 世界上瀕危的珍稀動物,揚子鱷上榜,最後一個剩下一隻
    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通過採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措施,使揚子鱷的種群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華南虎。華南虎僅在中國分布,是中國特有的虎亞種。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的已滅絕。截止到2010年。人工飼養的華南虎僅有110隻左右。稜皮龜。它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的動物,最大體長可達3米,龜殼長2米餘。
  • 新源縣放生一隻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
    1月7日,伊犁州森林分局新源縣林區森林派出所救助幷放生一隻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  據了解,這隻野生禽類是1月2日由鐵新公路警務站民警巡邏時發現的,接到電話後,伊犁州森林分局新源縣林區森林派出所迅速趕到現場進行救治救助幷在第一時間與上級專業技術人員溝通,經辯認這隻野生禽類動物為國家一級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金雕。經現場檢查身體其它部位沒有發現明顯的外傷和禽流感症狀,只是身體極為虛弱,隨後工作人員將其帶回所裡進行救治。
  • 最後一隻金頂夏威夷樹蝸死了,盤點我國瀕危動物!
    儘管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金頂夏威夷樹蝸列為了極度瀕危物種,喬治的親朋好友們還是一隻接一隻死亡了。結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況,喬治一隻蝸徹底孤獨終老了。而伴隨著喬治的離去,也意味著我們又見證了一個物種的滅絕。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只剩3隻,快要滅絕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曾經就差點瀕臨滅絕,通過人工的野外救治,人工養護與繁殖和建立自然的野生保護區,大熊貓的數量又逐漸回溫。然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個瀕危物種所面臨的絕境比大熊貓還要嚴重,那就是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斑鱉。這一物種曾經在中國的長江下遊和太湖地區比較常見。即使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雲南境內也生存著較為豐富的野生斑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