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9時,建始縣高坪鎮麻扎村一村民在當地溪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鳥。該鳥頭部有漂亮的冠狀羽毛,村民立即聯繫當地林業站。後經確認,該鳥居然是「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超過1000萬年,數量極其稀少,全球僅存千餘只,屬於比揚子鱷還要稀少的國際瀕危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受傷的中華秋沙鴨在恩施市動物園臨時救助站接受救治和護理。11月20日,記者在救助站看到這隻雄性中華秋沙鴨,其嘴型側扁,前端尖出,嘴和腿腳呈橘紅色。頭部和上背為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為白色,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頭頂的長羽呈冠狀。
救護站負責人推測,這隻中華秋沙鴨可能是在溪邊被黃鼠狼之類的肉食動物咬傷。「我們接過來的時候,它的整個左翅都被咬斷了,受傷很嚴重,呼吸很微弱。」
打針、消炎、包紮,在救護員的悉心照顧下,這隻中華秋沙鴨每天可以吃到新鮮的小魚和小蝦。目前,它精神狀況好多了。休養一段時間以後,林業部門會將其放生。
中華秋沙鴨為候鳥,對生存環境十分挑剔,它是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每年11月遷徙到南方,第二年3月再飛回北方。2000年,曾有中華秋沙鴨在宣恩縣貢水河一帶活動。
(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恩施州境內有金絲猴、林麝、扭角羚等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專家呼籲,要在恩施境內迅速劃定生態保護區域,加強對珍惜動物的保護。同時,建立監測點,對其種群數量和相關因子做進一步的鑑定和分析。
來源/雲上恩施
責編/孫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