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組團「啃老」,六旬老人心酸哭訴:不稀罕你們來看我!

2021-01-09 育兒family

我們經常聽到年輕人感慨,熬到退休日子就好了。但其實很多時候並非如此,雖然退休後不用工作就能夠拿到退休金,但這時離開了職場,人卻未必會更輕鬆。對於老人而言,也許只是換了一個戰場,從單位到家裡,聽起來是在享受,其實日子過得更辛苦。

李阿姨和老伴退休之後,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早早的做出了規劃,趁著身體還硬朗,他們想多出去走走看看,彌補年輕時為了工作,為了孩子,從未出過遠門的遺憾。

當然平時也不能忘記充實自己,李阿姨早早的就報名了老年大學的書法班,希望能夠在閒暇之餘陶冶情操。李阿姨的丈夫也不甘落後,眼下已經成為了老年人乒協的主力。

可是這樣的生活很快被孫子得出生而打亂,因為孩子的父母都要上班,所以照顧孩子的責任自然只能有李阿姨承擔。當然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小夫妻倆也暫時決定在李阿姨家住。

所以李阿姨不僅要照顧孫子,還要負責一家五口的一日三餐,這讓她感到有些疲乏。不僅如此,孩子的生活開支都是由她支付,而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其實並不高,所以經常要精打細算。

本以為孫子上幼兒園後自己會輕鬆點,可是兒子媳婦依然沒有想要離開的想法。關於幼兒園的學費,小兩口也是隻字不提,終於李阿姨爆發了,她心酸的向兒子媳婦哭訴這些年有多累,而且養老錢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對於一家三口組團啃老,李阿姨也直接表示:不稀罕你們來看我。看得出來,照顧孫子已經讓李阿姨精疲力盡,而同時又要在經濟上接近透支,這些都讓這個6旬老人承受太多,自然無法釋懷。

為什麼會有啃老族出現?

1、父母的溺愛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極盡溺愛,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不讓孩子參與一點點家務活。這會讓孩子覺得他們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也會讓孩子誤以為沒有付出也有收穫。所以即便他們已經成年,也會對父母有著很強的依賴性。

2、習慣性享受

有的孩子天生就好吃懶做,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越來越伸手飯來張口,當然能滿足他們的也只有父母。當孩子的惰性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自然就不願付出努力,而只是一味的向他人索取。而父母又是不會拒絕他們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啃老族。

如何避免啃老族的產生?

1、讓孩子具有獨立性

孩子的獨立性是從小就應該培養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慢慢的放手。放手讓孩子去探索這個世界,讓孩子去體驗這個世界。不管孩子是否遇到困難挫折,父母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而不是扶起孩子抱起孩子,否則只會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2、讓孩子成為有能力的人

父母要注意孩子多方面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學習好就足夠。只有孩子擁有生活,學習,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他們才能夠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有更好的發展。這時的孩子自然懂得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的能力讓他們無所畏懼,自然也就不會啃老。

3、讓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一個孩子不懂得感恩,那麼便會把別人所做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這樣的孩子其實是非常可悲的,因為他們很有可能失去生活前進的動力,而且是從生活中一個沒有生命力的傀儡。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夠樂觀開朗的面對生活,才會珍惜他人對自己的付出,從而懂得回報。

相關焦點

  • 全家人組團「吸血」,六旬大爺崩潰大哭:我沒錢了,放過我吧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哪個家長不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自立自強,靠著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中立足,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將來老了能幫孩子就幫,但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把孩子變成了「吸血蟲」「啃老族」,家長們晚年都不得安生,讓老人崩潰落淚!全家「啃老」是什麼體驗?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現在還出現了一種新型啃老族,這種心情啃老族令人氣憤,不但要依靠父母,還要帶著一家三口去啃老,花著父母的退休金,還要霸佔父母的退休時間,讓父母成為一個帶薪保姆。如果家庭裡有這樣的子女,那晚年生活都會過得苦不堪言。
  • 「我兒子就算啃老也比賠錢貨好」,老人發言被怒噴,無知又固執
    不過要說重男輕女現象一刀切,這是不可能的,就像這樣的老人一直在,就不會被一刀切。 「我兒子就算啃老也比賠錢貨好」,老人發言被怒噴,無知又固執 這是一位
  • 「硬骨頭不好啃」兒子感慨父母不帶孫不給錢,也不稀罕他養老
    但是,現在也有一些老人,開始越活越精明,不再為了養老而一味犧牲了。昨天,跟一位老同學聊天,他說自己作為家裡的獨生子,父母卻一點也不心疼他,感覺自己像是撿來的一樣。原來,他父母之前還好,結婚買房都給他出了錢。但是,婚後他感覺父母的錢就是自己的錢,住在一起也總讓父母掏生活費。而他媳婦,更是一副什麼都應該公婆掏錢的架勢。
  • 不啃老還能跟上時代發展嗎,為何現在卻少有人提及?
    現在不啃老父母都逼著你啃。95年之前的我不知道,95年之後的現在最小的24歲,你把認識的所有95後加在一起,不需要啃老就能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的你數數有幾個,然後再看一眼他們父母是幹什麼的。父母那一代可是可以和公公婆婆擠在同一個平房裡面結婚的。現在沒房子行嗎?房子位置太差行嗎?
  • 一種「新啃老」正流行,許多老人毫無察覺,反而大誇兒女「孝順」
    但是如今有很多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卻讓老人連老了都不得安生,自己不願意努力,只一味的從老人那裡要生活費,讓老人買房買車,實在是讓老人身心疲憊。這種啃老的做法,讓很多人都為之唾棄,也讓一些人明白了要好好的對待父母,不能靠老人養活。雖然有很多人表面上成家了工作了掙錢了,但仍然屬於「啃老族」,只不過用的是一種「新型」的啃老方式,很多人都沒有注意罷了。
  • 一家三口同一天出院!他們說:「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今年春節前,孩子的爺爺奶奶途經武漢來探親,結果老老少少三代五口人全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昨天,陽陽小家三口人從佑安醫院出院了。「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醫院,相信醫生,新冠肺炎一定能治好,抗擊疫情一定會勝利!」陽陽說。探親!
  • 公交車上的一家三口,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中國式家庭」的悲哀
    「中國式家庭」由三個要素組成,缺一不可。一是焦慮的母親,二是缺失的父親,三是失控的孩子。這三者構成了如今大部分中國式家庭的縮影。父親、母親和孩子三者之間的關係是互相作用影響的。父母和孩子,只要有一個人出現了問題,其他兩者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 一家三口,買多大的房子最合適?網友:人均30平方最好
    一家三口,買多大的房子最合適?聽聽過來人的經驗:1、個人認為人均30平方就正好,太小了擠,太大了一打仗就容易分房睡,我家四口人120的房子,打仗了還得一起睡,一般氣都到不了第二天早晨。2、我家298,三層,一人負責一層衛生,現在兒子幹家務一把好手,而且知道維護家庭整潔,督促我們倆注意衛生,挺好。
  • 燃氣灶忘關引發"悲劇" 一家三口中毒身亡(圖)
    燃氣灶還開著,鍋裡蒸著的包子已經烤得焦煳,兩間臥室裡,一家三口的身上蓋著被子,毫無動靜。10月23日中午12時30分許,蔚女士剛走進位於湘潭路上父母的家,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天然氣味,70多歲的父母和 20多歲的弟弟全都躺在床上,身體已經冰冷。蔚女士急忙撥打了120,令人痛惜的是,急救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3人已經身亡。
  • 李湘曬一家三口倫敦遊照片,女兒王詩齡的夢想是考上牛津大學
    雖然這一度讓網友開始質疑李湘的這種養孩子的方式,但李湘面對質疑卻表示,自己現在有這個能力,幹嘛不給自己的女兒什麼都給最好的了?聽起來這句話也並沒有什麼不好的,畢竟人家確實有這個能力給自己的女兒最好的東西,如果人人都有這個能力,誰不想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方式了?你們說呢?
  • 當孩子提議「我不啃老,你也別讓我養老」,你會同意嗎?很現實
    所以,當孩子提議「我不啃老,你也別讓我養老」,你會同意嗎?很現實。「我不啃老,你也別讓我養老」,這種提議的好處是:父母把孩子養大,自己也解脫了「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這是很多父母生孩子最初的想法。但是,存在一個漏洞,孩子長到什麼時候,才不再需要父母養呢?
  • 36年如一日 宣城一家三口接力守護揚子鱷
    指著遠處的小島,佘世珍老人說每年都有一隻野生揚子鱷在那裡產卵。今年 79 歲的佘世珍老人告訴記者,在她年輕時,村裡就有人發現過揚子鱷,當地人稱「土龍」,那時候還沒有保護意識。1982 年,有一次兒子們在水庫遊泳,在水庫中間的小島上發現 了 一 窩 蛋 。「 他 們 以 為 是 蛇蛋,拿了回來。我老頭子說,這肯定不是大蛇蛋。」佘世珍說,當時她的丈夫張緒宏懷疑這是「土龍」蛋,拿到安徽揚子鱷自然保護區給專家一看,確定是揚子鱷的卵。
  • 一家三口全是「大白」 已經十幾天沒見過面
    一家三口都是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大白」,一個在核酸檢測點,一個在集中隔離點,一個在公路查驗點,互相已經十幾天沒見過面。趁著中午休息的間隙,廉洪斌給妻子打了個電話,借著手機視頻互道一句問候,傳遞一聲叮囑,被細心的同事偷偷拍了下來。廉洪斌在防疫點攙扶老人。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喜歡吃這三碗飯,養不出孝子的你別怨天尤人
    在早期生活中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家庭條件差的孩子都比較早熟能吃苦,體諒父母的心酸與不易,這樣條件下的孩子會認真讀書,節省開銷,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改變生活,從而帶著父母過上好日子。可是如今似乎發生了變化,窮人家的孩子雖然早當家,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白眼狼」。
  • 七旬老夫妻坦言:和兒子同住10年,「隱形啃老」讓我們苦不堪言
    如今孩子長大成家了,孩子希望父母陪著身邊,說是為了孝順父母,但實際是一種「隱形啃老」。父母和孩子同住,成為家庭中的帶薪保姆,忙裡忙外,最後還不落個好,當父母真的不容易呀!
  • [新華]#(銳視角)(2)天津六旬老人收養千餘只流浪貓狗
    #(銳視角)(2)天津六旬老人收養千餘只流浪貓狗 (原標題:#(銳視角)(2)天津六旬老人收養千餘只流浪貓狗)
  • 84歲老人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84歲老人的「翻譯人生」工作閒暇之餘自學英語 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新街坊 老街坊一瓶水、一把傘、一張廣告牌和十本左右的書,今年84歲的林寶山每天往背包裡放進這幾樣東西,不需拐杖,只斜挎著這麼一個鼓鼓的、有些老舊的包便出門了。
  • 84歲老人每天在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一瓶水、一把傘、一張廣告牌和十本左右的書,今年84歲的林寶山每天往背包裡放進這幾樣東西,不需拐杖,只斜挎著這麼一個鼓鼓的、有些老舊的包便出門了。他像往常一樣,走到地鐵站出口樓梯的拐角處,拿出自己和兒子一起翻譯出版的英文小說籤售。­  退休後的林老喜歡翻譯出版書籍,至今,他已經翻譯出版了三本小說。
  • 張予曦曬父母合照一家三口顏值逆天
    網易娛樂3月6日報導 5日,張予曦在微博曬了一組與爸爸媽媽的合影,並向父母表白:「我的小公主和小王子~讓我來寵愛你們一輩子吧」,字裡行間盡顯乖乖女的孝心,張予曦集結了父母身上所有的優勢,長得既像爸爸又像媽媽,一家三口的超高顏值令人稱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