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秘:這個太空中的「超級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2021-01-0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酒泉4月6日電(記者 吳晶晶、榮啟涵、餘曉潔)6日1時38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第二顆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送入太空。

實踐十號衛星搭載著19項創新性的科學實驗,相當於把一個綜合性的實驗室搬到了太空。這個實驗室有多牛?科學家們為我們揭秘。

使命:揭開被重力掩蓋的科學秘密

對科學家來說,宇宙空間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室。地球上的物理現象,都受到地球重力的制約,比如浮力、沉降等。在微重力,也就是通常說的「失重」環境下,能觀察到很多地球上不可能觀測到的獨特現象。

「極端物理條件下,物質的運動規律、物理化學過程、生命過程等都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就意味著重大科學突破的可能。」實踐十號衛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說。

我國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外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實踐十號是我國發射的第25顆返回式衛星。「也是首顆大規模實施無人空間微重力實驗的返回式科學衛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實踐十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唐伯昶說。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國就開始利用返回式衛星做微重力科學實驗,但都是搭載在其他用途的衛星上。實踐十號是第一顆專門為進行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研究而發射的衛星,對科學研究來說,機會十分難得。」胡文瑞說。

他說,近年來,微重力環境是各國研究的焦點領域。人類要走向太空,就必須研究微重力環境下物質會發生哪些變化。而科學家們的一些理論猜想,也只有到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才能進行實驗驗證。

「地球重力場是蓋在物質運動規律和生命活動規律上的面紗,不揭開就無法看到很多問題的本質。」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空間科學衛星工程常務副總指揮吳季說,「實踐十號衛星是一個高效、短期、綜合空間實驗平臺,它的使命就是揭開被重力所掩蓋的科學秘密,力爭獲得重大科學突破。」

優勢:具備比空間站更好的微重力環境

為了開展微重力研究,科學家們嘗試在地球上模擬微重力環境,比如利用幾十米、幾百米高的落塔或落井、拋物線飛機和探空火箭。

「落塔或落井微重力時間只有幾秒鐘;拋物線飛機可提供30秒低重力時間;探空火箭一般從5分鐘到十幾分鐘。它們可以做流體、燃燒等耗時短的微重力實驗,而材料生長、生物過程等需要時間較長的實驗就無法進行。」實踐十號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康琦說,「長時間的空間科學實驗需要利用科學衛星、太空梭、空間站進行,與地面微重力實驗互為補充。」

我國將在2020年前後開始空間站的建設,為什麼還要發射科學衛星呢?胡文瑞解釋說,空間站有實驗時間長、可以有人參與等優勢,但殘餘重力、機械動力和人的活動幹擾可能給實驗結果帶來影響。實踐十號衛星是專門為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而設計的衛星,將為實驗提供更好的微重力環境和其他條件。

一是衛星的微重力水平可更高,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而太空站上僅為地球重力的10-3g;二是它的機動性高,比如這次要進行的胚胎實驗可以在發射前8小時才裝到衛星上,縮短在地面停留的時間,如果搭載在載人飛船上就做不到這一點,而且返回式科學衛星在實驗完成後就可以及時回收,這是空間站做不到的;三是科學衛星風險小,且造價大大低於建設一個空間站。

胡文瑞說,一些其他國家發射科學衛星是對空間站任務的補充,而我國科學衛星上的實驗項目和未來空間站任務是完全「錯身」的,實驗內容不會重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突破:絕不重複別人的實驗

胡文瑞介紹,實踐十號搭載的19個實驗項目是從200多項申請中脫穎而出的,按照創新性、可行性、必要性等科學標準,經過嚴格遴選、反覆論證,涵蓋微重力流體物理、微重力燃燒、空間材料科學、空間輻射效應、微重力生物效應、空間生物技術6大領域。

「我們絕不會重複別人的實驗。」胡文瑞說,「所有實驗任務都是全新探索,每一項科學實驗均具有創新性,有很強的科學研究價值,有望獲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

據介紹,這19項實驗都非常有特點,比如微重力下煤燃燒實驗等項目針對能源、農業和健康等國家戰略目標,為解決地球上的現實問題提供幫助;導線絕緣層著火實驗等項目結合太空飛行器防火等關鍵技術需求,為我國航天工程後續發展提供支撐;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造血與神經幹細胞三維培養等項目瞄準空間生命科學的前沿課題,對人類未來走向太空有重要意義。

胡文瑞透露,這些實驗的前期理論研究已經發表了數十篇論文,一些專門研製的儀器設備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比如為熔體材料生長實驗而研製的空間多功能材料生長爐,不僅能提供實驗所需的高溫溫場環境,而且有6個工位,能實現8項樣品的轉位換位、提拉生長、高溫溫度的精確控制。

相關焦點

  • 【新華網】科學家揭秘:這個太空中的「超級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4月6日1時38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科學衛星系列第二顆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送入太空。  實踐十號衛星搭載著19項創新性的科學實驗,相當於把一個綜合性的實驗室搬到了太空。這個實驗室有多牛?科學家們為我們揭秘。
  • 天河一號落戶天津濱海 揭秘超級計算機有多"牛"
    數字   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究竟有多「超級」?以下是一組相關數字。   速度牛 計算一天頂微機160年   全系統峰值性能為每秒1206萬億次,Linpack實測性能為每秒563.1萬億次。這意味著,「天河一號」計算一天,一臺配置Intel雙核CPU、主頻為2.5GHz的微機需要計算160年。
  • 揭秘「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中新網9月15日電 在超期服役長達兩年半之後,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完成使命」。而即將升空的接力者——「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則將開創更多「第一次」,除了要印證航天員在軌中期駐留,還要開展14項實驗,涉及八大領域。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於北京時間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
  • 超級實驗室為你揭秘
    晨報記者走進超級實驗室為你揭秘  20多臺設備同時監測,24小時不間斷分析工作人員在實驗室調試PM2.5監測儀的採樣頭。 重慶晨報記者 高科攝工作人員測量PM2.5的質量濃度。  重慶早在2009年就開始監測PM2.5,擔此重任的正是同年成立於北部新區的大氣環境綜合觀測超級實驗室。  作為首家正式參觀超級實驗室的媒體,重慶晨報記者昨日參觀了重慶市環保局下轄的這個實驗室。
  • 揭秘「墨子號」:量子衛星到底有多牛?—新聞—科學網
    8月16日凌晨,伴隨著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圓滿發射成功,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再一次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綻放,從此,頭頂的浩瀚的星空裡也多了一份屬於中國和世界的「量子」牽掛。   從最初的研製到發射,量子衛星承載了太多關注的目光與期許,那麼,這顆舉世矚目的「新星」到底有多牛氣?其技術實現難度又有多高?
  • 揭秘殲20戰機戰鬥力有多牛?具有哪些先進性能(組圖)
    殲20接近量產殲20接近量產 揭秘殲20戰機到底有多牛?在傳統的機艙操作器中,有密密麻麻的各種操作按鈕,而在展出的多功能顯示器周圍,採用觸摸感應技術,就和現在的觸屏手機一樣,信息顯示與操作一體化,均在屏幕上體現。這種新一代座艙環境,已經優於大部分戰鬥機。甚至,當代最先進、戰鬥力最強的美制F22戰鬥機,因為它的航電系統設計較早,所以在多功能顯示器的周圍也是有多個按鈕。殲20的座艙操作,充分體現了「後發優勢」。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從1992年開始,我國正式開展載人航天計劃,陸續將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送入太空。2003年,我國首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掀開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 牛頓到底有多牛?
    原標題:牛頓到底有多牛?既然有那麼多科學家都能如此合適地看作第二偉大的科學家,既然在上面列舉的科學家中很難區別出到底誰更偉大,我們只好停止進行這項評選,乾脆說他們都是名列前茅的選手。 但是,由於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是:「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是沒有多大困難的。我認為大多數科學史家都會立刻異口同聲地說,牛頓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偉大的科學家。
  • 武漢P4實驗室的頂級配置到底有多牛?衣服你都不會穿
    有人說,這一次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也必將被武漢終結,因為目前人類所擁有生物安全等級最高、最先進的P4實驗室,就有一間坐落在武漢。這個建築就是武漢P4生物實驗室,最近也是很火了,不過它的內部到底長啥樣,實驗到底怎麼做?
  • 揭秘太空離奇事件:女太空人竟集體懷孕 神秘外星人竟是水棲的
    來探索太空離奇事件,有女太空人竟集體懷孕,甚至有神秘外星人尾隨太空船,外星人真實面貌揭秘。 ET火了很多年,但現實世界中真的有     原標題:揭秘太空離奇事件:女太空人竟集體懷孕 神秘外星人竟是水棲的     ET火了很多年,但現實世界中真的有外星人嗎?外星人長什麼樣子?
  • 「超級細菌」到底有多可怕?(全文)
    法國則表示,要對所有曾在國外住院的病人進行「超級細菌」抗藥性檢測。「超級細菌」的影響甚至超越了公共健康領域。在中國,自從上周媒體報導出「超級細菌」的消息後,引爆了醫藥股上漲行情。「超級細菌」到底有多可怕?「威脅全球公共健康」、「十年內無藥可治」 在部分媒體的報導中,「超級細菌」似乎像災難電影裡的致命病菌一樣可怕。
  • 錢學森到底有多強大?沒有他SpaceX絕對不可能將特斯拉送到太空
    錢學森到底有多強大?沒有他SpaceX絕對不可能將特斯拉送到太空 2018年2月7日,SpaceX公司第一枚重型獵鷹火箭在美國發射成功。這枚火箭不但是現役載重能力最高的火箭,而且還將1輛特斯拉汽車和一個模擬太空人送到地球和火星軌道。
  •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牛在哪裡?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牛在哪裡?,牛在哪裡?  這個故事對後世有深刻的影響。比方說,人民大眾認為科學家跟精神病基本上是同一類人,源頭就在這裡。人民群眾權衡了一下,覺得一次裸奔換取一條影響到人類進步的定律還是值得的,對發了瘋的科學家就不太苛責了。後來陸續也有藝術家加入赦免之列,但必須要做出傑出成就才行。如沒那道行而強行以科學或藝術名義挑戰公序良俗,人民群眾仍然認作是流氓而扭送不誤。所以,裸奔要講資格,是自阿老以降的約定俗成。
  • 牛頓到底有多牛?牛頓成名的歷史由原到底有多深?
    牛頓,我們上小學就知道這個人,是大科學家。但到了中學,他突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我們的物理老師,什麼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變成了考題。自此,甭管牛頓多偉大,我們對他都是敬而遠之,因為在青春時代,他為難過我們。同樣的,甭管我們對他多敬而遠之,其歷史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 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
    1871 年,麥克斯韋受聘為劍橋大學首任實驗物理學教授,並負責籌建該校第一所物理學實驗室——卡文迪什實驗室。1874 年,卡文迪什實驗室建成後,麥克斯韋擔任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卡文迪許實驗室後來舉世聞名,對整個實驗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被譽為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搖籃」。
  • 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
    18~19世紀的歐洲,就像開了掛一樣,誕生了不計其數的天才科學家。這些天才科學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奠定了現代學科的理論基礎,為20世紀人類科技的全面騰飛創造了條件。普通人可能會質疑,麥克斯韋真的有這麼牛嗎?竟然可以和牛爵爺、愛神平起平坐?他不就是搗鼓了一個麥克斯韋方程組嗎?值得封神嗎?
  • 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牛
    一臺300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就可以容納人類有文明以來到現在的所有東西,而且在量子領域有多東目前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你就說這玩意兒厲不厲害吧?所以愛因斯坦那句話形容的非常貼切,說這玩意老厲害了啊!咱說這個量子計算機為什麼這麼牛,正是因為量子的兩個特性:一個是量子的疊加、一個是量子的糾纏態,你咋一聽這兩個字好像挺過癮,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科學家一提這兩個字沒有腦瓜子不疼的!
  • 超越生死,倒轉時空,這些神獸,到底有多牛?
    ——拉普拉斯科學殿堂上,曾有這樣一群神獸,他們神出鬼沒,倒轉時空,乃至超越生死。他們有的被馴服,有的至今仍然等待被收服。看起來輕若無物的蝴蝶,到底為何能以四兩之力,攪亂乾坤?區區一隻兔子,卻為何能揭秘大自然的普遍存在的奧秘?..... .....
  • 馬斯克到底有多牛?「星鏈」只是個小菜,真正的計劃是外太空移民
    4.2萬顆衛星多嗎?當然多,但是如果把它均勻放在地球的近地軌道上還多嗎?我們就來看一下近地軌道面積到底有多大。埃隆.馬斯克所計劃的項目有些甚至都不是為了地球人所準備的,這個帝國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移民外星這個終極目標而服務的。
  • 今天說說牛頓,牛爵爺到底有多牛
    今天說說牛頓,牛爵爺到底有多牛!牛頓大器早成!他的科學貢獻,都是在26歲前完成的!牛頓是個敗家子,上帝給了他無與倫比的頭腦,讓他在那個時代孤獨求敗,未嘗一敗!因此,從30歲開始他決定揭開上帝的神秘面紗,當然他失敗了!不過他的戰鬥精神卻給未來人樹立了典範!牛頓的科學成就,至今無人敢與之爭鋒!一個人在一個領域成為大師很難,牛頓在很多領域成為了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