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近日,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獲國家藥監局批准,正式投放市場。
針對嬰幼兒和ICU病房患者對醫護人員扎針穿刺技術的高精準要求,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研發團隊運用航天影像技術,先後克服了紅外照明、嵌入式設計、深層血管算法優化等困難,成功實現研發速度、成像清晰度、實時血管定位精度的突破。
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主要利用了血管中血紅蛋白對近紅外光的吸收率與其他組織不同的原理,通過對數字影像的一系列處理,將皮下血管原位投影顯示在皮膚表面,使醫生能夠清晰識別患者皮下8~10毫米的細微血管。
該產品將解決患者在扎針穿刺過程中血管難找的難題,有望取代傳統的肉眼識別穿刺方案。目前,該產品已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與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單位使用。
《中國科學報》 (2013-10-15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