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曾饒有興致體驗過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中科微光CEO 朱銳在記者手上演示「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

  「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可以清晰顯示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幫助護士在醫療注射中找到血管,準確扎針。《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攝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專訪中科微光CEO朱銳:

  當光學遇到醫療,「扎針神器」只是個開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璐晶 實習生 劉釗|北京報導

  當光學遇到醫療,會發生什麼?

  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期間,專門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西安光機所」)察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其中一個產品「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光學與醫療的結合,能夠通過紅外光識別出血管位置和深度,被譽為護士們的「扎針神器」。在考察現場,習總書記還饒有興致地把手伸到儀器底下體驗了一下。

  「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由西安光機所參股的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微光」)研發的。它有何獨到之處?其研發過程和市場應用前景如何?《中國經濟周刊》專訪中科微光CEO朱銳,詳解研發背後的故事。

  「扎針神器」:8個月攻克難關

  「一個朋友帶著孩子打針,但是血管太細被扎了很多針也沒有扎進去,護士很難辦,家長也特別心疼。這個朋友就問我們能不能通過光學的方式把血管看清楚,我們當時就有一些靈感,在參考了很多文獻資料的情況下,經過8個月左右的研發,從概念到產品就出來了。」朱銳用這樣一個小故事來講述設計「扎針神器」的緣由。

  而從更實際的目的看,「扎針神器」是中科微光在公司過渡期的一個意外收穫。中科微光剛創立的時候,是想做一項更加龐大和複雜的項目,也就是「光學相干斷層影像技術(OCT)」,但是這個項目需要的時間很長,投入也很大。

  朱銳團隊從公司發展戰略角度考量,決定先做一款「小產品」過渡,於是就先集中精力突破「扎針神器」,從2013年3月啟動研發到10月上市,只用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此前,國內還沒有類似的產品。

  開始設計時,朱銳團隊分析了國外兩款類似產品在中國市場上遇到的瓶頸:一款使用紅外光源,但體積很大,價格昂貴;另一款體積較小,但運用的是雷射掃描技術,在安全性上有欠缺。比如,雷射直射眼睛存在安全問題,尤其是掃到兒童眼睛的話,會造成一些損傷;另外,護士長時間看雷射也會出現頭暈的情況。

  在解決了這些缺陷的前提下,中科微光研發的血管成像儀相比國際同行,在三個方面進行了突破:

  第一,利用雙波長紅外光技術而不是雷射掃描技術,不僅安全、無創,而且效果好,成本低。

  第二,全球首創可同時識別血管位置與深度。在臨床過程中,護士不僅希望通過儀器能看到血管的分布,還希望能看到血管的深度,這樣進針的時候就可以作為參考。針對這種需求,中科微光就研發了一種深度識別技術,來大致分辨血管深度,指導護士進針。

  第三,在集成設計方面,把成本大大降低。成本的降低是緣於中科微光優化了很多核心算法,並且使用了一些基礎器件和量產器件來實現複雜功能,這樣就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把體積縮小到國外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朱銳介紹說,血管成像儀最大的用處是幫助找血管,在醫療注射中都可以用得上,特別適合扎針常遇到困難的腫瘤病人、腎病病人、兒童和老年人。

  國產「扎針神器」銷往海外

  把科研成果從書架上轉化為實用產品是朱銳的追求。

  早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朱銳就對光學情有獨鍾。碩士畢業時,他研發出了中國第一臺3D眼科光學斷層成像儀,並用於臨床研究。

  2011年,朱銳在香港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還剩一年多畢業。此時,他在一場創業大賽中獲獎。

  朱銳說,當時擺在他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把博士讀完再創業,另一個是抓住機會直接創業。思考了一天後,他覺得機會稍縱即逝,而且香港大學沒有休學的機制,所以決定退學創業。

  「扎針神器」的成功也證明了朱銳當時的果斷選擇是正確的。去年,血管成像儀銷售量600多臺,創造了數千萬元的市場價值,今年預計銷售量超過1500臺。中科微光也積極開拓了海外市場,已有100多臺「扎針神器」銷往南美、中東、韓國等地區和國家。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工程中心主任祝軍:

  影像技術創新會改變甚至顛覆現有治療方式

  縱觀幾百年醫學技術的發展,工具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帶動著診斷和治療的進步。影像診斷設備在醫療技術中佔據極高的地位,全球醫院每年用於採購影像設備的開支佔到總支出的70%以上。影像技術的創新會改變甚至顛覆現有的疾病治療方式。因此,在醫學領域最具創新性的公司將有希望成長為行業巨頭。

  中科微光是創新光學醫療器械的代表。他們研發的投影式血管成像設備能幫助護士直觀看清原本模糊的血管,可廣泛用於兒童、老人、腫瘤病人等扎針困難人群,最早投放到我們醫院使用時,獲得護士一致好評。此外,中科微光正在研發的「內窺OCT」技術全球領先,將來可能成為繼X光、超聲、核磁之後又一項重要的影像手段。它的解析度比超聲高10倍以上,造影探頭是現在最小內窺鏡的1/3,可實時對體內病變做三維斷層掃描,未來很可能在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診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相關焦點

  •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科微光研發血管成像儀被稱扎針神器 習近平...
    中科微光CEO 朱銳在記者手上演示「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可以清晰顯示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幫助護士在醫療注射中找到血管,準確扎針。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期間,專門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西安光機所」)察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其中一個產品「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是光學與醫療的結合,能夠通過紅外光識別出血管位置和深度,被譽為護士們的「扎針神器」。在考察現場,習總書記還饒有興致地把手伸到儀器底下體驗了一下。
  • 企業推血管顯像儀被譽為扎針神器 習近平曾體驗
    中科微光CEO朱銳在記者手上演示「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可以清晰顯示血管的位置和深度,幫助護士在醫療注射中找到血管,準確扎針。《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肖翊 攝專訪中科微光CEO朱銳:當光學遇到醫療,「扎針神器」只是個開始當光學遇到醫療,會發生什麼?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期間,專門到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下稱「西安光機所」)察看了科技成果及產品展示。
  • 國產「一針見血」神器——2019「好設計」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
    國產「一針見血」神器——2019「好設計」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 2019-11-19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再也不怕找不著血管啦 這些創新顯像設備讓血管無所遁形
    我會告訴你,不怕打針吃藥,就怕找不準血管的實習小護士,那種插進去又拔出來兩次三番之後還是沒有扎進血管的痛,大概是誰都不想再體驗第二次的吧。不管是打針還是抽血,都是醫療過程中使用率極高的一種操作,大概也是除了手術和胃鏡之類的檢測方法之外,最影響患者順應性的操作了,由於其產生的痛楚,甚至有可能使操作無法順利完成或甚至遭到患者拒絕。
  • 「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正式推向市場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成功的「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正式推向市場,這一創新產品將解決患者在扎針穿刺過程中血管難找的難題,有望取代傳統的肉眼識別穿刺方案,帶來醫護領域的一場變革。
  • 大西科體系捐贈47臺紅外血管成像儀支援疫情防控定點醫院 -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style="width:884px;font-family: 微軟雅黑;text-align: justify;"> 本報記者 朱寶琛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厚厚的防護服、經常起霧的護目鏡,給打針、輸液等護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而患者需多次進行血管穿刺
  • 科學網—血管顯像儀讓血管不難找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近日,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獲國家藥監局批准
  • 西安光機所研製的血管顯像儀助力伊波拉防控
    醫療隊首次攜帶了兩臺重要的醫療輔助設備——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V300型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該儀器具備全球首創可同時識別血管位置和深度的功能,將輔助醫護人員救治伊波拉患者,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減少患者的痛苦。
  • 15款打針神器 讓醫護人員準確找到皮下靜脈!
    11、Vivo 500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微光」)推出的國內首個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Vivo 500,解決了許許多多肥胖患者或者嬰幼兒患者扎針難的問題。中科微光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深圳,在西安設有研發基地,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專業從事生物醫學光學影像系統研發、製造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中國科學報】「投影式血管顯像儀」
    近日,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投影式血管顯像儀」首次參展2014法蘭克福國際靜脈學年會,受到了來自歐洲各國醫學專家的關注。       「投影式血管顯像儀」是應用在靜脈注射領域的檢測醫療設備,主要利用血管中血紅蛋白對近紅外光的吸收率與其他組織不同的原理,經過紅外背光散射、圖像採集、圖像處理、微投影技術等一系列手段,將皮下血管原位投影於皮膚表面,從而達到清晰顯示皮下血管的目的。
  • 寶寶扎針難找血管 江蘇護士亮「掛水神器」(圖)
    靜脈顯像儀可實時觀察靜脈。  3歲的小莊是個惹人喜愛的小胖墩,但是小胖墩也有自己的煩惱,每次需要輸液的時候小胖手不僅讓護士難以下針,艱難地尋找血管的過程也經常讓小莊自己疼得哇哇叫。沒想到的是,在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扎針的問題輕輕鬆鬆就解決了。
  • 【陝西日報】西安光機所成功研製「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
    日前,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與其參股公司「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成功的「投影式紅外血管顯像儀」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正式推向市場。這一產品將解決患者在扎針穿刺過程中血管難找的問題,有望取代傳統的肉眼識別穿刺方案。  西安光機所研製的立體成像設備成功應用於我國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先後獲取了世界上最全最清晰的全月影像圖。
  • 圖聞丨你聽說過「硬科技」嗎?它有何驚豔之處?
    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告訴瞭望記者:「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慧、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晶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區別於由網際網路模式創新構成的虛擬世界,屬於由科技創新構成的物理世界;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才能形成的原創技術;具有極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難以被複製和模仿
  • 原標題:寶寶扎針找不到血管 護士亮出「掛水神器」讓靜脈顯形
    原標題:寶寶扎針找不到血管 護士亮出「掛水神器」讓靜脈顯形沒想到的是,在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扎針的問題輕輕鬆鬆就解決了。「神器」讓血管顯形今年10月,小莊咳嗽一個星期都沒有痊癒,醫生診斷為肺炎,建議到上一級醫院就診,於是父母帶小莊來到了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就診。
  • 靜脈可視化「神器」,讓護士們輕鬆搞定抽血輸液
    尤其是遇到患者肥胖、過瘦、深色皮膚、貧血、血壓過低、紅血球增多症等靜脈質量差(腫脹、過細、彈性差、動度大等)、外周血管收縮(酸毒症、膿毒症、冷、害怕、焦慮、血管痙攣)等情況,還有一些可愛的小BABY,肉肉的皮膚下面,靜脈怎麼也找不到。這時,護士們不免會想,要是能有一雙透視眼,看到靜脈血管那該多好啊!
  • 首個國產心血管OCT系統上市 系微光醫療自主研發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7月21日,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光醫療」)宣布,其打造的首個國產心血管OCT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系統日前正式上市,其介入成像導管微小光學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打破進口壟斷。
  • 微光醫療國產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系統獲準上市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4月30日電(趙竹青)4月29日,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了深圳市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產品「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設備及附件」的註冊。微光醫療創始人朱銳表示,OCT以其高解析度,具有更好的組織特徵識別能力,尤其在鈣化厚度、細微結構識別方面,IVUS(血管內超聲)也無法比及。OCT技術可以讓圖像更容易判讀,能夠有效識別薄纖維帽斑塊、易損斑塊、血栓和支架內再狹窄,可以指導醫生給出更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 微光醫療心血管OCT系統上市 系國內首家 新成像技術能否成就第二個...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由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微光醫療」)打造的首個國產心血管OCT系統已於7月18日正式上市,其介入成像導管微小光學器件等關鍵零部件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打破進口壟斷。企業稱,除中國NMPA認證外,產品也已獲得歐盟CE認證。
  • 扎針、拔針小技巧,讓你的患者一點都不疼!
    患者對於護士扎針技術的評價標準有二:第一,能不能一針紮上?第二,打針疼不疼? 說實在的,扎針沒有不疼的。你去想,用針頭刺破皮膚哪有不疼的呢?但是,為什麼有些護士能夠讓患者幾乎感覺不到疼?這裡面就有技巧了,護士能做的就是用熟練的技術、良好的溝通,最大限度減少進針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