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找不到血管怎麼辦?可穿戴LED靜脈顯像儀幫你鎖定(圖)

2021-01-07 網易新聞

重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專項行動創投每周行路演活動在重慶理工大學舉行。記者 伊永軍 攝

  華龍網5月17日21時56分訊今(17)日,重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專項行動創投每周行路演活動在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舉行。經過激烈角逐,20個創新創業項目中,7個項目脫穎而出,將分別獲得最高30萬元無息貸款或不超過20萬元的公益性參股投資。

血管不明顯針頭無處「下嘴」 LED靜脈顯像儀幫定位

經過前期項目初選、「一對一」輔導,有20個項目入圍,分別來自人工智慧、汽車摩託車開發、3D列印、物聯網、健康醫療等領域,大部分為大學生創業項目。記者在路演現場看到,各項目可謂亮點紛呈。

到醫院抽血時,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有些人的靜脈血管不太好找,結紮後仍不明顯,醫務人員不得不用手拍打,以使得血管顯現。

有沒有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呢?本次路演活動中,藍海創客團隊就帶來了他們的創新項目:可攜式可穿戴LED靜脈顯像儀。

團隊負責人袁偉表示,項目針對目前亟待解決的臨床血管顯示和定位的實際問題(即靜脈穿刺),根據光與生物組織體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基於三原色配色的人體淺表部靜脈血管顯像方法,研發了一款靜脈血管顯像儀。

顯像儀擁有人性化的「U」型外殼設計,將電源電路和微型控制器封裝在其內部,將三色LED燈珠鑲嵌在「U」型槽內側。在顯像儀的表面還鑲嵌有電源開關、亮度調節按鈕和燈珠顏色選擇按鈕。抽血或打針時戴上它,顯影層次清晰,能立即將靜脈血管定位。

力爭3年發掘遴選3千優秀項目 培育千家科技小巨人

本次路演活動採用「6+2」規則,即企業或團隊利用6分鐘路演,展示自己的創新創業成果,再由知名創投機構的合伙人、技術專家、法律專家等進行2分鐘的現場點評,最終評選出7個優勝項目。

據介紹,為培育創新創業主體、激發社會大眾創新創業活力,去年10月,重慶市啟動科技小巨人培育專項行動。

按照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我市將通過開展創投每周行、創業訓練營、年度創業SHOW等系列活動,結合線上推廣、項目輔導、項目路演、線下培育等多種形式,力爭3年內發掘遴選3000個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培育1000家科技小巨人。其中,創投每周行活動將陸續在有條件的區縣、園區、眾創空間、孵化器開展。

作者:伊永軍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抽血找不到血管怎麼辦?可穿戴LED靜脈顯像儀幫你鎖定
    血管不明顯針頭無處「下嘴」 LED靜脈顯像儀幫定位  經過前期項目初選、「一對一」輔導,有20個項目入圍,分別來自人工智慧、汽車摩託車開發、3D列印、物聯網、健康醫療等領域,大部分為大學生創業項目。記者在路演現場看到,各項目可謂亮點紛呈。
  • 再也不怕找不著血管啦 這些創新顯像設備讓血管無所遁形
    文|趙成龍如果你要問我去醫院最怕什麼?我會告訴你,不怕打針吃藥,就怕找不準血管的實習小護士,那種插進去又拔出來兩次三番之後還是沒有扎進血管的痛,大概是誰都不想再體驗第二次的吧。隨著紅外技術和其他血管成像技術的出現,讓血管可視化成為了可能,護士不再需要給你的手臂綁一根橡皮管再狠狠拍幾下,就可以直接看到手臂和手背上的靜脈分布情況,也不用再擔心遇見身體偏胖的患者怎麼也找不到血管的位置了。
  • 靜脈可視化「神器」,讓護士們輕鬆搞定抽血輸液
    尤其是遇到患者肥胖、過瘦、深色皮膚、貧血、血壓過低、紅血球增多症等靜脈質量差(腫脹、過細、彈性差、動度大等)、外周血管收縮(酸毒症、膿毒症、冷、害怕、焦慮、血管痙攣)等情況,還有一些可愛的小BABY,肉肉的皮膚下面,靜脈怎麼也找不到。這時,護士們不免會想,要是能有一雙透視眼,看到靜脈血管那該多好啊!
  • 創新顯像技術,讓你的血管暴露在皮膚外面
    每個人都害怕打針,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針插放之前總會有一絲絲恐懼,其實不是怕針插入皮膚的疼痛,而是怕護士沒有對準血管,將藥注入到別的地方。 而且有些人的血管出格難找,每次進病院就要擔憂護士遍尋不著下針之處,只能不停在手臂上測試來、測試去,造成醫病雙方很大的心理壓力。
  • 15款打針神器 讓醫護人員準確找到皮下靜脈!
    Evena Medical公司研發的用戶鎖定患者血管的近紅外成像技術,搭載上普生美國公司的Moverio智能眼鏡技術平臺,讓Eyes-On成為「全球首款投入實際商業應用的醫療類智能眼鏡產品」,也是第一款用以實時血管成像診斷的免提可穿戴系統。Eyes-On智能眼鏡集成了多光譜、超聲波、3D成像以及無線傳輸技術。它可以像X光一樣讓醫生和護士透視患者的皮膚,清楚地看到皮下組織。
  • 可穿戴的ECMO,你見過嗎?「IP創新贏」
    在我國正致力於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替代的今天,已有用於更早期治療的可穿戴ECMO開始了專利布局。今天,小贏就帶你了解一下! 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縮寫,又稱人工心肺,用於急性、嚴重的可逆性心或肺功能衰竭[1],是目前最高級的體外支持設備之一。
  • 抽血的時候,血液顏色發黑是為何?保持血管健康,你需要這樣做
    相信很多朋友都經歷過抽血的情況,我們在平時檢查身體健康的時候,免不了要抽血。很多人在抽血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血液顏色變黑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身體內的毒素太多了嗎?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抽血的時候,血液的顏色偏深,發黑是為啥?
  •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動靜脈內瘻及長期置管
    它是進行血液透析的必備條件,也就是說有了血管通路,患者才可以正常透析,所以又將血管通路稱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在透析治療開始早期,每次透析均穿刺動、靜脈,透析結束時再做血管結紮,當時透析僅限於搶救急性腎衰竭和中毒患者。
  • 原標題:寶寶扎針找不到血管 護士亮出「掛水神器」讓靜脈顯形
    原標題:寶寶扎針找不到血管 護士亮出「掛水神器」讓靜脈顯形靜脈顯像儀可實時觀察靜脈。果然,儀器啟動後小莊手上的血管走向清晰顯示,負責穿刺的護士很輕鬆地根據血管走向一針見血。如此輕鬆就完成了穿刺,讓小莊父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據該院門診輸液室王娟護士長介紹,其實這個「神器」就是靜脈顯像儀,目前在門診輸液也逐漸普及。
  • 這13種「可怕」的醫學科技來了,你想好怎麼應對了嗎?
    本文盤點了13種醫療科技工具,確實很方便,但也可能讓你忐忑不安。抽血機器人即使沒有機器人,抽血也已經很恐怖了。不僅針頭會讓我們感到威脅,而且有時候護士或其他抽血者要扎很多針才能找到血管。但是,像是Veebot 那樣的抽血機器人能將整個抽血流程控制在1分鐘之內,並且研究證實,這種機器人能以83%的準確率找到最合適的血管,它們的這種準確率能與一個有經驗的抽血者比肩了。Veebot 結合了最新的機器人和圖像識別技術,它可以有效縮短抽血時間並且將針頭準確插入你的靜脈中抽血。
  • 寶寶扎針難找血管 江蘇護士亮「掛水神器」(圖)
    靜脈顯像儀可實時觀察靜脈。  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門急診輸液室的護士聽說了小莊父母的煩惱後,讓他們不用擔心,因為在這裡有專門「對付」看不見血管的「神器」——靜脈顯像儀。看著小莊咳嗽不停,原本想放棄輸液的家長也只能半信半疑地說服小莊把手放在了顯像儀上。果然,儀器啟動後小莊手上的血管走向清晰顯示,負責穿刺的護士很輕鬆地根據血管走向一針見血。如此輕鬆就完成了穿刺,讓小莊父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 南京現指靜脈識別存取款機 刷下手指「血管」取錢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銀行太平南路社區支行安裝了南京第一臺指靜脈存取款機,手指靜脈血管也可以當作您取錢的密碼了。  現場探訪  「嘀」一聲  錢就存在手指上了  手指靜脈識別技術看上去很高大上、很複雜嗎?
  • 俄開發出雷射血管顯像系統
    創新連線·俄羅斯日前,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的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雷射血管顯像系統,可以對人體任何指定區域的血管進行高對比度成像。這將有利於在多種情況下診斷血管狀況,例如在治療靜脈曲張的血管外科手術中。相關研究發表在《紅外物理與技術》雜誌上。
  • 螢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檢查哪些疾病?
    螢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檢查哪些疾病? 時間:2020-12-02 09:46 北京華爾醫院 螢光眼底血管造影是利用直視下可以觀察視網膜血管形態,採用可發螢光的造影劑螢光素鈉快速注入血管內,隨即用眼底照像機藉助於裂隙燈進行觀察並連續攝片,記錄螢光素在眼底血循環中的動態情況以便了解視網膜脈絡膜的血液微循環結構及生理病理改變。
  • 蘋果開發脈衝雷射成像技術 可以達到靜脈或皮下血管顯影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公開的蘋果新專利,這種脈衝雷射成像技術可以達到靜脈或皮下血管顯影,應用在生物識別功能。文件顯示,該專利在2015年11月12日申請,蘋果表示可以用紅外線檢測的原理來得到皮膚下方靜脈血管的圖像,然後將其用作生物識別,這樣一來識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將會變得無與倫比。
  • 靜脈血管投影儀——打點滴再也不用擔心多挨針
    多數人抱怨護士技術不到位,有人從這裡看到了商機,發明了一款「靜脈血管投影儀」。目前產品的樣品剛剛出爐,專利發明者謝先生在18創富網上發布消息,尋找合作者共同開發市場。  比市面上的顯像儀更先進  謝先生因女兒的一次意外扎針經歷而大受啟發,花費了三年時間,在去年8月份成功研發了這款「靜脈血管投影儀」後,申請了國內專利,18個月後將拿到專利證書。  據了解,影響靜脈穿刺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肥胖、深膚色、紅血球增多症等、靜脈質量差外周血管收縮等,使用靜脈血管投影儀後都可排除以上因素的影響。
  • 【傳感器大揭密】 帶你走進可穿戴設備之3軸陀螺儀傳感器
    3軸陀螺儀傳感器  陀螺儀(也稱為迴轉儀或角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圍繞軸的旋轉角速度,並通過推導得到圍繞軸的旋轉角度。從20世紀早期推出以來,陀螺儀已經從巨大的銅製臺式模型縮小到今天的低成本低功耗小型MEMS晶片,可以安裝在指甲蓋下方。
  • 國產「一針見血」神器——2019「好設計」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
    然而,在臨床實際靜脈留置穿刺操作過程中,尚無明確的準入標準,大多數護士憑肉眼觀察、主觀感受及經驗來評估血管,往往會導致血管評估不準確、穿刺點選擇不當,繼而造成藥物外滲或血管損傷等輸液併發症。西安中科微光影像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投影式血管成像儀就解決了這一問題。
  • 螢光顯像技術在腦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
    本文就螢光顯像技術在腦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進行綜述。FLS的注射時間有麻醉誘導後、硬腦膜切開前和臨時靜脈注射三種時機。高劑量FLS在膠質瘤組織中聚集後肉眼可觀察到腫瘤的螢光染色強度的差異。 Bo等研究顯示術中應用FLS可顯著提高全切除率,而且無進展生存期顯著延長。
  • 樸墅指靜脈智能鎖給您更安全的守護!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演進,更安全更方便的靜脈識別技術逐漸被一些智能鎖廠家所採用。其實靜脈識別並不是什麼新出現的技術,而是一種很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靜脈鎖識別技術的原理是利用血液中的血紅素有吸收紅外線光的特質,通過靜脈識別儀或紅外線攝像頭取得個人靜脈分布圖,依據專用比對算法從靜脈分布圖提取特徵值,並存貯在系統中用以對比識別。小編找了一張原理圖,簡單來說,就相當於給你手指內部的靜脈血管拍了張「照片」,記錄下靜脈血管的紋路特徵,後期識別的時候和這個紋路進行比對識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