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通過什麼來測量時間?古代智慧的結晶

2020-11-29 小魏說

時間,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非常重要,時間清楚的表面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條不紊的,而恪守時間就是使人信任的前提,準時辦事,恪守時間,往往就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我們平時可以通過鐘錶,手機,電腦等方式知道時間。我們知道在古代,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規定什麼時間上朝,大臣就必須要按時上朝。那麼,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是通過什麼來計算時間的呢?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懂得計時國家,在商朝的後期,中國就已經開始將一天的時間進行劃分,當時出現將晝夜分為100等分的百刻計時制,之後一直使用百刻計時制,直到清朝才被廢除。

在後來時間的劃分變得更加精細,有了更加詳細的時間觀念,顧炎武的《日知錄》中就有寫:「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醜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北宋時期就已經將晝夜分為了十二個時段,「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同時也對應著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代就已經有著比較詳細的時間劃分,那麼在古代也自然有著很多種計時的工具,每一種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

日晷

日晷,就是日晷儀,是一種用來觀測太陽的影子來計時的儀器,也是我國古代比較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日晷通常由石盤和銅製的指針做成,指針垂直穿過圓盤的中心。在石盤的表面刻畫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著兩個時辰,太陽照射在日晷上,中間指針的影子就會投在石面上對應著時間,和現在的時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有:「晷,日景也。」這裡的日景指的就是白天的影子。由於不同的季節,太陽的位置不同,所以要觀察日晷還需要了解不同時期太陽投影位置的不同。

圭表

圭表是一種簡單又重要的計時儀器,圭表和日晷一樣,也是通過利用太陽的投影來測量時間的。簡單的來說圭表就是用一根杆子立於地面,然後通過太陽照射產生的投影長度來測量時間,垂直利於地面的杆子就是「表」,而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有刻度測量長度的標尺就是「圭」。圭表是古時候人們通過房屋樹木的影子,而從這些影子上發現的規律,而發明出來的。但是圭表和日晷一樣都有著一個缺陷,那就是必須要依靠陽光才能測量時間,如果沒有太陽就無法測量,所以晚上的時間並無法記載,自然就需要其他的工具來測量了。

漏刻

漏刻,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並且不僅只有中國在使用,古埃及和古敗筆輪等文明古國也都有使用,漏刻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長,且應用最為廣泛的計時裝置了,最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漏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可則是指將一天時間劃分為的時間單位,在使用漏刻時,首先將漏壺中插入一根刻有時刻的標杆,箭下用一隻箭舟相託,浮於水面。當水流出或流入壺中時,箭杆相應下沉或上升,然後通過壺口處箭上的刻度指示時刻。就是通過水流動的時間來計算一天的時間,只要水保持不變,每天就能較為精準的測量時間。而對於時間的精確程度就取決於水流的速度,所以古人會使用很多漏壺,來保持水流的均勻,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沙漏

沙漏和刻漏一樣,都是因為圭表和日晷會在陰天或者夜晚失去作用,所以才被發明出來的。而沙漏的原理和刻漏一樣,都是通過水和沙子的流動速度來計算時間的,因為在冬天刻漏中的水容易結冰,所以才發明沙漏,將水流改用流沙來驅動。在《明史·天文志》中記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宋濂所著《宋學士文集》中就記載了無論沙漏的結構。這種沙漏就已經徹底擺脫了天氣的輔助,獨立成為了一種機械性的鐘表。

歷史上還著很多測量時間的儀器,這些儀器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蘊含了古人的智慧。而我們現在生活所使用的一起科技,都是又這些智慧的結晶一步一步演變而來的。

相關焦點

  • 《DNF》智慧的結晶作用是什麼 智慧的結晶作用介紹
    DNF是一款動作類遊戲,在DNF遊戲中智慧的結晶有什麼作用呢?相信有些小夥伴還不是很清楚,那麼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DNF智慧的結晶作用一覽的詳細介紹!  DNF智慧的結晶作用一覽  1、100史詩跨界:智慧的結晶作為100級版本推出的材料,主要的用途就是讓玩家們用來跨界100級的史詩裝備,智慧的結晶將代替史詩碎片。
  • 《DNF》智慧的結晶有什麼用 智慧的結晶作用詳解
    導 讀 DNF智慧的結晶有什麼用?智慧的結晶作用是什麼?還不清楚的小夥伴看過來,這裡九遊九遊網小編為大家帶來DNF智慧的結晶作用一覽的詳細介紹!
  • 穿越回古代,你最想看到皇帝做什麼?從《古代人的一天》展現歷史
    穿越回古代,你會碰到皇帝嗎?在你的想像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樣一幅圖景?面對這樣的問題,大人們或許還要思索一番,而在小朋友的眼中,古代的皇帝甚至「一大早就起床去上學」,還會「喊上好朋友們到家裡來吃飯」……11月23日,長沙德思勤24小時書店,一個關於皇帝形象的話題,引來眾多小朋友們的討論。
  • 《DNF》時間結晶怎麼獲得 時間結晶獲得詳情一覽
    導 讀 DNF時間結晶作用是什麼?怎麼獲得?相信不少小夥伴都不知道這個材料的獲得方法吧,那麼今天九遊小編就給你介紹下吧!
  • 古代人夜間照明原料,梧桐樹花開不僅能引鳳凰來,還能點燈照明
    但是古代人沒有照明電器,主要靠油燈照明,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古代人到底用什麼原料照明的?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在電能出現之前,煤油是使用最廣泛的照明原料,但煤油在中國的使用時間是比較短的,煤油是由西方國家發明的,最早是在清康熙時間,隨同工業科技一併引進到中國來,清朝的王公貴族們,最先享受到煤油照明的便捷。但是在清朝之前,人們的照明原料就顯得比較複雜了。
  • 古代人是如何避孕的?對女性的身體有沒有傷害?今天或許能知道了
    也不得不承認,古代人的避孕方式有著很大的腦洞。實際上,古代的避孕方法和現代的避孕方法有些還挺相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古代的避孕方法有多奇特。原來古代人是這樣避孕的,有些方法無法直視,但不能否認其智慧古代保險套這種方法和現代的保險套使用方法比較類似,唯一不同的就是這種保險套不是現代保險套那樣人為生產出來的,而是人們從動物身上一些部位取下來的,而這取下來的一部分就有隔離男性精液的作用
  • 《DNF》時間結晶怎麼速刷 時間結晶速刷攻略
    導 讀 DNF時間結晶在哪刷?作為新版本材料,很多人對時間結晶刷新點並不清楚。那麼在100版本中,時間結晶在哪刷?
  • 古代海邊生活的農村人會用海水曬鹽麼?古代人造鹽用什麼方法?
    那麼,古代究竟有沒有人曬鹽?海鹽在古代如何取得?咱們先弄明白古代人的鹽怎麼來的,然後再說一下古代人的製鹽法。Ⅰ:天然和人工在古代的時候,鹽有兩種方法獲得,一種是天然,一種是人工。所謂天然,就是天然產生的鹽,但這個在古代不叫鹽,叫「滷」,而人工做出來的鹽才叫「鹽」。所以,我國古代記載鹽字,用的是繁體字「鹽」。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這個字時是這樣說的:鹹也,從滷監聲。古者,宿沙初做煮海鹽。
  • 古代人不用東南西北記錄方向,還有什麼方法?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自然界是充滿神秘色彩的,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可以盡情享受自然界賦予的美麗景色,從古代開始,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就一直在進行。古代人們通過星象來預測運勢,指南針的發明更是奠定了探索海洋和未知世界的基礎。現在我們習慣用東南西北來判斷方向,但東南西北並不是唯一的判斷方法,從古代,我們的祖先就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彩的文明財富。陰陽與五行都可以判斷方向古代人喜歡用陰陽來判斷方向。陰陽在現代社會來說多少有些玄學的色彩,而在古代陰陽一般指的是山水方向。一般來說山南和水北為陽,陽就代表著南。反之則為陰,也就是北。五行也是判斷方向的手段。我們所熟知的五行為金木水火土。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關於古代人的吃喝拉撒,你了解多少?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活在古代,吃喝拉撒應該如何解決?古代的人一天吃幾頓飯,火鍋是什麼時候才有的?結婚是怎麼由來的,又如何解決剩女問題?如果穿越到古代,活在哪個朝代最幸福?以往,我們看到的史書,大都是按照帝王的奮鬥史來講述,關於古代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似乎看到的不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本關於古代普通人如何生活的書——《古代人的日常生活》。這本書的作者是講歷史的王老師,他本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從講堂中發現,學生對古代普通人的生活似乎更為感興趣,於是就有了這本書。
  • 古代人用什麼代替衛生紙?你絕對猜不到,古羅馬最難以接受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古代人的技術還不夠先進,相比較現代來說,古代上廁所就成了一個大問題,而古代更是沒有衛生紙,要用什麼上廁所呢?不過古人還是挺讓人佩服的,充滿智慧!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古人上完廁所是怎麼解決清潔問題的,難道祖先都是上完廁所直接穿褲子嗎?
  • 古代的十二個時辰分別說明了什麼?古人的智慧真是不簡單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生活、工作時間是以二十四小時記錄的。但是,在中國古代,時間記錄是以十二個時辰記錄的,依次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來記錄十二時辰。根據當前的時間系統,大約是兩個小時對應一個時辰。那麼,古人和現代人記錄時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現在的二十四小時,它的作用只是記錄時間。
  • 「電飯煲」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古代人早就用習慣了?
    古代人吃東西冷了怎麼辦?你別小瞧了古人,因為吃從古至今,就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古時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代表的就是穀神和社神,足以說明。像如今冷颼颼的天裡,古人可是想出了方法來給飯菜保溫,製成了神器「電飯煲」。古代的「電飯煲」有個文雅的名字,叫溫鼎,一聽就是個溫潤如玉的「君子」。溫鼎的樣式不一,有圓形溫鼎,有方形溫鼎,甚至還有帶託盤的溫鼎。
  • 智慧的結晶!中國古人發明的飲水鳥,「讓愛因斯坦也吃驚的玩具」
    智慧的結晶!中國古人發明的飲水鳥,「讓愛因斯坦也吃驚的玩具」愛因斯坦曾經收到過一個被塗了顏色,看不見內部奧秘的飲水鳥,贈予愛因斯坦的人說,科學家不是說永動機是不可能的嗎?這就讓你看看這臺永動機。但是飲水鳥到底是誰發明的,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都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只知道飲水鳥是中國古代的玩具,也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據說飲水鳥是一種神秘的玩具,只要在它的面前放上一點水,它就會不知疲倦的擺動起來,就像是一臺永動機一樣,可是我們都知道,在科學上,是沒有永動機的說法的,那飲水鳥,到底是以什麼原理來運作的呢?
  • 古代,為什麼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鐘?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所以,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人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需要好好把握這僅有的時光,不然,時間一去不復返,轉眼就是一輩子。在《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夜漏未盡一刻」。那麼,這裡的「一刻」是現在的十五分鐘嗎?在古代,為什麼會用「一刻鐘」來表示十五分鐘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 古代人沒有手錶,他們每天工作生活中是怎樣來計時的?
    在我國古代,天文星官根據日月運行規律、人民的生活習慣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正好對應著十二個生肖,分別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辰對應現在的時間是2個小時,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被分成了十二個等份。
  • 易經是中華古典智慧的結晶,在今天的社會價值是什麼?
    易經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其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方方面面。幾千年來,許多人都用易經做預測佔卜,被稱為玄學。近代科學昌明,人們對易經產生懷疑也就不足為奇了。具體來說,在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易經究竟有什麼作用呢?第一,關於易經的預測功能。當你對易經的原理與精髓有所了解,那你對易經的預測價值將會有新的感悟。易經由八卦演化出六十四卦,六爻卦辭,天幹地支,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幾千年下來,被賦予了很多的信息。每時每刻,人們的狀態都在不斷變化。
  • 《我的起源》結晶沙蟲有什麼用 結晶沙蟲位置分享
    我的起源結晶沙蟲有什麼用 遊戲中的結晶沙蟲是比較... 我的起源結晶沙蟲是一種比較稀有的怪,可以爆珍貴的材料道具,玩家們都大量的需要,下面九遊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結晶沙蟲位置詳解,相信對大家會有幫助。
  • 《DNF》時間結晶怎麼得 時間結晶獲取攻略
    導 讀 DNF時間結晶怎麼獲得?時間結晶獲取途徑是什麼?還不清楚的小夥伴看過來,這裡九遊九遊網小編為大家帶來DNF時間結晶獲取攻略的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