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一條「圓通快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的熱搜讓網友們炸開了鍋。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獨家獲悉,在近期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與圓通快遞多位「內鬼」勾結,通過有償租用圓通員工系統帳號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再層層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至不同的下遊犯罪人員。
因為這涉及到個人隱私安全問題,新聞一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紛紛在微博上留言分享觀點,認為快遞公司對個人信息的隨意洩露,已讓自己等同裸露,並且對盜取個人信息這種行為表示十分痛恨。


除了快遞信息,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地方,都在悄悄獲取你更多且更為敏感的信息,比如網購平臺、招聘網站和各個app等。
雖說作為大數據的管理者,理應保護好公民的隱私數據,確保不外洩。但卻難保不會有像這次案件這樣——不法分子與「內鬼」勾結盜取個人信息——的現象發生。
畢竟「內鬼」還真不好防,我們更多能依靠的就是,從公司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方面來防微杜漸,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及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盜取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
當然,我們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增強法律意識,在必要的時候拿起法律的武器反擊。
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個人信息的洩露,會給大家原本寧靜的生活帶來侵擾,甚至於會對大家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產生侵害。因此,個人信息的保護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了,但這是一個長遠的過程,需要長期的防禦和建設,我們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