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女博士再發Science

2020-12-06 道大學

蘭州大學馬天瓊博士,蟄伏7年,於2018年,以一作的身份發表《Science》成果,當時轟動一時。

馬天瓊博士
截圖Science官網

然而就在前不久,馬天瓊博士的研究成果再度登上《Science》,只不過已不在蘭州大學讀博士,而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Omar M. Yaghi課題組讀博後,且不是一作。但是這篇Science用到她在2018年《Science》上報導的新方法來合成材料、生長單晶以及解析結構,因此貢獻依然很大

截圖Science官網

對於這位牛人,那麼我們一起來再次了解下馬天瓊博士!

馬天瓊,甘肅省臨夏人,2006年考入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1年保送至王為教授課題組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2018年獲博士學位;2018-2019年在北京大學無機固體化學課題組開展「博雅計劃」博士後研究;2019年起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Omar Yaghi教授課題組開展博士後研究

Yaghi教授

能發表2篇Science,實屬學霸。除此外,據了解,馬天瓊在蘭州大學學習階段,還是主持女神、辯論女神等,擔任連隊記者,副班長,團委資訊部部長等,真是優秀的人,樣樣都優秀。

大家對於馬天瓊博士還有什麼想了解呢?歡迎交流!#蘭州大學#

相關焦點

  • 讀博7年,終以一作發Science畢業的蘭大女博士,近日再發Science!
    來源: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science等  從本科時的學校主持女神、辯論女神的蘭大風雲人物,到讀博讀成了沒有paper的實驗室最老的「老師姐」,再到一作發Science博士畢業的科研女神,馬天瓊用了十二年。
  • 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分院正在籌建
    每日甘肅網12月23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 武永明)12月22日,一條「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正式籌建,甘肅將再添一所名牌大學!」這標誌著中國科學院大學蘭州學院項目已開始籌建,不久的將來,蘭州將添一所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研究型、創新型「國字號」高校。
  • 不到1個月,復旦大學再發《Science》
    相關研究成果以《化學計量反應控制的自限性納米粒子定向鍵合》(「Self-limiting Directional Nanoparticle Bonding Governed by Reaction Stoichiometry」)為題發表於《科學》(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a8653 )主刊。
  • 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蘭州大學考研信息網,蘭州大學研招,蘭州...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2020年大學生夏令營第一輪通知 為進一步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將舉辦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在校大學生報名參加,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大氣科學學院簡介
  • 女博士同時劈腿四個男博士 復旦女博士李敏和陸炎什麼關係
    復旦大學女博士李敏劈腿事件怎麼回事?復旦女博士李敏和中山醫院陸炎什麼關係?這兩天,一則關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女博士的劈腿八卦在朋友圈瘋狂流傳,女主同時劈腿四個男博士,並導致其中一人服安眠藥自殺(未遂)。目前事情持續發酵ing,請謹慎吃瓜。
  • 不到一個月,10月初,復旦大學再發《Science》
    9月11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聶志鴻團隊在納米「人造分子」製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化學計量反應控制的自限性納米粒子定向鍵合》(「Self-limiting Directional Nanoparticle Bonding Governed by Reaction Stoichiometry」)為題發表於《科學》(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a8653 )主刊。
  • 復旦大學女博士腳踏4條船,現實版「妲己」結局如何?
    近來復旦大學的一位女博士因腳踏4條船事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本來在情感上有糾葛再正常不過,但女博士李某卻遊走於4位男博士之間,其中有一碩導用情至深,送房送車送SCI論文,甚至為愛殉情,自殺未遂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女博士的這種劈腿行為受到了輿論的強烈譴責。
  • 雙非大學!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歡迎關注:說教育雙非的成果最近,上海的一所「雙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發表了兩篇重量級的文章,分別是在nature和science其實不看內容都能猜出是生化或者材料科學,頂尖的物理理論是很難發的,實驗科學就是看誰錢多。cell裡面都是生物內容的頂尖雜誌,以生物為主。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南京大學一女博士墜樓而亡,曾發朋友圈:狗改不了吃屎
    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個女博士選擇跳樓,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心理問題還是在學校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能夠到了這樣的學位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卻選擇了輕生,就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19棟樓,有一個學生墜樓,死者是女博士。
  • 網曝女博士為「上位」同時和4位男博士交往,復旦大學:一查到底
    最近幾天有一件關於復旦大學的醜聞被曝光。一位女博士堪比「學術界妲己」,利用自己女性的身份,同時交往4位男博士,從中獲得物質財富、學術論文等好處,或許她自以為情商高,玩弄於4男之中,永遠不會被發現,結果萬萬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痴情男」。
  • 復旦大學最出名的兩位女博士,一人千夫所指,另一人卻被萬人追捧
    復旦大學是我國著名的985大學,曾擁有」南方第一高校「之稱,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合稱為」清北復交「。當然,復旦大學也是著名的C9高校聯盟、華東五校聯盟重要的成員之一。在復旦大學這樣一所知名高校裡,人才濟濟,想要出名還是蠻難的。如今復旦大學裡有兩位最出名的女博士,知名度非常高,但情況卻大不相同。
  • 天津大學蘭州大學複試線公布!醫學線再創新高,考生:還得看排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考研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了,如果順利讀研,那麼就是新生活的開始,否則,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進入社會工作,這輩子可能也沒有機會再考了。最近,蘭州大學和天津大學相繼公布了複試線。這兩所大學雖然不是最頂尖的985高校,但是也是實力非常強的一流學府,分數也是不低,一起來看看吧。
  • 繼Science後,西南交大女博士再發Nature
    近日,國際頂級刊物《Nature》刊發了一項關於毛細凝聚相關的成果,該成果第一作者來自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這位作者正是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畢業的楊倩博士。此次變輔為主,以第一作發表《Nature》,更是實現了自我的突破,同時也是西南交通大學的驕傲。這項研究報導了納米限域毛細凝聚新理論,並對傳統開爾文公式進行了修正,使其能夠更好地描述亞納米尺度的毛細凝聚現象,為解開毛細凝聚這一百年謎題提供了方案。最後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位楊倩博士!
  •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
    發一篇science之後,該校又發一篇NC!根據江蘇師範大學官網顯示,該校於近日發一篇science,為該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第一作者發布science!江蘇師範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希望師大越來愈好!
  • 蘭州大學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雜誌Science News評選的2019...
    繼近日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學術帶頭人陳發虎院士領銜、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年度十大新聞,排名第五。
  • 蘭州大學研究團隊在基於深度學習從高解析度遙感影像中消除城市環境陰影效應取得重要進展
    為此,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劉勇教授團隊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深度學習框架,提出了一個循環陰影注意模型(RSAM)用於消除陰影在高分辨城市土地覆被製圖中的影響。該模型綜合考慮了各種陰影類型的影響,利用循環注意力機制來逐步改進陰影檢測結果;通過卷積塊注意模塊整合了位置(空間)和通道(波段)的注意力增強陰影上下文依存關係的有效性,進一步完成陰影區域土地覆被分類。
  • 蘭州理工大學舉行Web of Science(SCI)開通授牌儀式暨「利用SCI...
    蘭州理工大學舉行Web of Science(SCI)開通授牌儀式暨「利用SCI開展學術研究」專題報告會  5月27日下午,蘭州理工大學舉行Web of Science(SCI)資料庫開通授牌儀式暨「利用SCI開展學術研究」專題報告會。
  • 天津大學和蘭州大學比,哪家更好
    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素以基礎研究見長,學校堅持服從國檢戰略和目標,立足西北特色,大力發展。蘭州大學這個特性,造成其變現能力較差,為國家戰略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收益卻甚微。蘭州大學近些年的沒落,主因在此。蘭州大學,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僅有2個一級學科進入A級學科名單。而天津大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確有14個一級學科進入A級學科榜單。兩相對比,天津大學優勢非常明顯。蘭州大學,是第三批211工程大學成員;而天津大學,是第一批211工程大學成員。
  • 又一篇Science!Science女神是怎麼煉成的?
    2019年,「蘭州大學女博士馬天瓊」這個名字幾乎都快成了「熱搜」。很多關於她的報導,大多極盡溢美之詞,滿滿正能量:堅持、努力、執著、「世界頂級論文」 「十年磨一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也有人表示不理解,博士讀七年,究竟為了啥?
  • 26歲女博士獲聘大學副教授 26女博導湖南大學
    最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的女博士李晟曼火了,她今年6月剛博士畢業,就獲聘成為湖南大學副教授。  據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