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一日當勞模 終生作奉獻

2020-12-08 騰訊網

勞模 宋衛東(右)

人物簡介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

全國勞模、陝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三公司鉗工組長宋衛東

今年5 0 歲的宋衛東,是陝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三公司鉗工組長。常年奮戰在施工建設一線,多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攻堅克難,已有7 項創新成果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正在申報中。是楊凌示範區截至目前唯一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的一線工人,也是化建公司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一線工人。

3 4 年堅守一線鉗工崗位,8 個春節在施工現場過,一家三代人一同工作生活在項目施工工地。

作為第三代化建人,宋衛東身上的執著、堅毅、質樸總是讓人有一股乾淨、擔當、純粹和舒暢感。面對榮譽,宋衛東卻說:「其實,我們公司優秀的技能人才很多,大家都在默默奉獻,我的成長成才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教育和培養,離不開公司搭建的平臺,離不開各級工會組織、工友的支持和幫助。」

1 1 月2 4 日,對新當選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們來說,都是激動和難忘的日子,宋衛東也不例外。但他婉拒了應有的歡送和歡迎,剛受表彰返回就立即驅車趕往施工現場。「我離開的這幾天,一直操心著工程上的事情。尤其是進入冬季,更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宋衛東如是說。

愛鑽研 善用發明解難題

在生產實踐中,宋衛東屢次用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化解生產難題,在他的帶領下,《一種新型換熱器抽芯機》《大型法蘭閥門快速試壓臺》《一種法蘭對中校正器》等多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 0 1 5 年,宋衛東牽頭創新設計的「法蘭對中校正器」獲國家實用專利,該項成果解決了管道因開停車過程中溫度、壓力變化大導致法蘭拆卸時的錯位、憋勁壓力大的二次對中問題,特別適用於高空及操作空間狹小且用傳統方法不易操作的各種管道法蘭檢修、拆換墊工作,其外形設計簡單且體積小,攜帶方便、操作簡單、使用安全。現已在檢修工程施工更換D N 2 0 0 以上閥門、法蘭墊片2 6 0 0 餘次,節省人工成本近3 0 萬元,可靠性比較強。

在石化企業的熱動力中心,鍋爐運行很容易產生爐渣,如果使用人工進行清理,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汙染大,操作人員稍不注意就會被燙傷。針對這一問題,宋衛東帶領工作室成員,潛心研發,一種能夠代替人工捅渣的機械捅渣機應運而生,以前爐渣堵塞後需要5 -8 人進行捅渣,採用捅渣機後,用電動控制只需3 人操作,是人工捅渣的5 -1 0 倍。據測算,在當年的鍋爐檢修過程中共節約成本1 0 餘萬元。

在生產實際中,宋衛東善於藉助科技創新和發明創造提高生產效率。2 0 1 6 年,他牽頭研製了《新型上託式換熱器抽芯機》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專利可調整上託抽芯機機身寬度,可適用於不同寬窄的作業場地和不同直徑的換熱器抽芯,用全機械方式夾持系統代替原有液壓夾持系統,優化了作業系統。改進型抽芯機操作簡單、可靠高效。截至目前,已累計檢修換熱器3 0 0 0 餘臺,節約施工成本約4 0 0餘萬元,提高施工效率4 0 %以上。

2 0 1 9 年,宋衛東帶領創新工作室研製了《一種管道機械除鏽機》,解決了化工裝置建設過程中5 0 0 毫米以下管道內壁除鏽問題,保證了施工管道的潔淨度要求,減輕了裝置開工前對管道的吹掃工作量,目前管道內壁除鏽機已開始申報國家專利。

懷絕技 敢為「洋設備」動手術

宋衛東技術精湛、作風頑強,憑藉一手「手到病除」的設備維修絕活,多次被點名承擔緊急搶險任務。

2 0 1 5 年9 月2 日上午,在延長石油(集團)安源化工公司1 0 0 萬噸/年煤焦油項目V C C 裝置試車過程中,一臺由義大利進口的裝置核心設備原料油泵突發故障。業主和供貨廠家聯繫得知,配件到貨最快需三個月以上,且需聯繫義大利廠家技術人員到場將泵解體後,才能更換受損零件。如果不能保證現場試車順利進行,一旦停車損失巨大。面對維修條件不成熟、無備件、無工具等重重困難,宋衛東沉著冷靜、認真分析,他在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1 2 -P -0 1 0 2 B 三柱塞泵(義大利P E R O N I 公司製造)絲扣口徑大,絲扣內絲、外絲幾乎全部損壞並有粘連現象,需要開槽、去粘連等技術修復。從上海緊急採購的專用工具到達後,宋衛東蜷伏在三面是機箱、一面只有3 0 0 mm 左右的狹小空間內進行搶修。由於操作空間小,視線不佳,他就一點一點用手摸索著幹,連續精細修復9 小時。1 2 -P -0 1 0 2 B 三柱塞泵連接螺杆螺帽為不鏽鋼材質,材質比較軟,在修復擰入過程中,極易發生再粘連情況。考慮到修復後絲扣連接的強度會有所下降,在和業主溝通後,他在螺帽外側設計安裝了環形抱卡,以增加其連接強度。可能發生的停車風險被解除了,設備開工試運行效果良好。

據測算,如果聯繫外國技術專家檢修,至少需要花費3 0 -5 0 萬元維修費用,停工損失3 0 0 多萬元,經過宋衛東的辛勤努力,避免了較大損失。

嚴要求 精益求精創新高

宋衛東技術精湛,在施工細節上精益求精。2 0 1 7 年延安石化廠大檢修,聯合一車間有4 臺美國產聯合反應器需要拆裝檢修。反應器內部扇形筒裡的A B 蓋板間隙精度要求高,垂直度要求很嚴,所有螺絲必須使用力矩扳手進行施工。再生器內的詹森網周圍間隙只有3 毫米,對精度要求極高,安裝、吊裝不慎,就會導致變形,無法回裝。宋衛東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和廠家多次交流,採用力矩扳手對所有螺帽進行認真檢查,嚴格按照規範和技術參數進行施工,提前2 天完成了詹森網和A B 蓋板檢修回裝工作,確保聯合一車間檢修任務順利完成,為裝置的安全生產運行爭取了足夠的時間,受到業主的好評。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煉化公司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是延長石油集團「十三五」期間「轉方式、調結構」的重點項目,是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和深度轉化,滿足「國六」標準油品升級和低碳環保需要的「生命工程」。2 0 1 9 年,陝西省要求車用燃油升級為「國六」標準,輕烴項目必須按期建成投產。時間緊、任務重,宋衛東請纓參加輕烴項目施工。

剛進項目時,他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一般項目地管施工主要是在項目施工前期進行,地面安裝工程開始後,地管施工已基本完成,地管開挖和井室製作對地面安裝工程的影響較小。延安石化廠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由於設計圖紙到貨晚,使得地管施工與地面安裝同時進行,開挖地管管溝切斷了安裝施工的道路,嚴重影響地面安裝工程進行。在地管施工過程中,佔用時間最長的就是地管井室製作,整個施工周期約需7 -1 2 天,嚴重影響道路通行和地面上的安裝工程施工進度。為按時實現節點目標,宋衛東提出改變原有的施工工藝,採用預製井室技術,就是將地管施工最耗時間的井室製作改為在地面提前預製。由於預製的井室和管道是二次灌漿連接,為防止井室和管道連接處漏水,他創新施工方法,帶人在井室和管道連接處安裝了密封帶和密封套管,杜絕了漏水問題。在安裝井室和管道過程中使用了雷射水平儀,減小溝槽和管道井室的誤差,保證了預製井室和管道的安裝精度。在施工期間,宋衛東騎著自行車早出晚歸,每天連續工作1 0 個小時以上,嚴抓質量管理和施工安全。通過採用他提出的預製井室技術,使施工進度和施工效率大幅提升,第一天挖溝、第二天驗溝找平、第三天安裝井室和管道、第四天回填,每條地管施工均在4 天內完成,比原計劃每條地管施工7 -1 2 天節約了3 -8天,得到業主的稱讚。

師帶徒 人才培養帶隊伍

為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作為陝西化建設備專業第一帶頭人的宋衛東,充分利用創新工作室陣地,在創新研發的同時,建立集中培訓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實踐操作和模擬演練相結合,示範施工和現場點評相結合的「三結合」培訓模式,培養後備力量。他指派技術骨幹擔任培訓講師,利用工餘時間到班組集中講授鉗工理論、畫圖、識圖等基礎知識,組織青工反覆拆卸回裝廢舊設備,讓他們徹底弄懂設備工作原理、易發生故障的部位和基本處置方法,為日後維護保養設備奠定了技術基礎。還給個別基礎薄弱的青工「開小灶」,提供一對一幫扶。在日常巡檢和設備搶修中,由工作室骨幹引導青工,通過觀察設備運行溫度,「傾聽」設備運行聲音、震動等方法,診斷、排查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出處置方案。在裝置大檢修和搶修作業中,通過示範施工,現場點評,讓青工熟悉生產流程,知曉技術難點和攻克方法。組織設備拆卸回裝,帶壓堵漏等模擬演練,著重考核參訓人員的現場處置能力和技術要點掌握情況。

通過示範施工,對新入職青工指出技術提升方向。工作室先後培養初、中、高級鉗工3 0 0 多人,技師1 6 人,湧現出了全國技術能手3 人,技術帶頭人4 人,6 0 餘名受訓鉗工已在各項目擔任鉗工施工技術負責人。該創新工作室在2 0 1 9 年培訓鉗工5 0 0 餘人次。

勇擔當 關鍵時刻顯身手

宋衛東對延安石化廠保運項目這支團隊,有著特殊的感情。2 0 2 0 年春節放假期間,由於工作原因,他所在的延安石化廠保運項目有1 3 0 多人留守值班。1 月底,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為確保嚴控疫情工作落到實處,宋衛東詳細了解疫情防護措施,提前謀劃,為職工提前配備了口罩、消毒液、紅外測溫儀、水銀溫度計,以及板藍根、抗病毒顆粒等藥品,做好防控的各項物資配備工作。

疫情的蔓延,給不少施工一線的職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為加強員工心理疏導,堅定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宋衛東從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入手,每天對職工進行防控知識宣傳,同時引導職工要正確科學認識疫情,保持健康心態,極大地穩定了一線職工的心理狀態,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

在落實疫情排查工作中,他親自帶隊每天給所有職工進行體溫測量,並不厭其煩地進行自我防護知識宣傳,同時每天早中晚三次對生活區、職工宿舍、食堂等重點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建立健全疫情排查登記記錄,確保疫情消殺工作不留死角。特別是職工食堂,不可避免地成為人員聚集地,在做好防控宣傳和後勤物資儲備安排的同時,宋衛東監督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衛生操作流程,堅持每天對操作間、餐廳、儲藏室和餐具進行消毒,每周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全面徹底清潔,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並對職工就餐環節進行了分批次策劃,積極疏導職工分散打飯,分開就餐。就這樣,他又在工地上渡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

守一線 一脈相傳有力量

宋衛東的父母都是化建公司老一代員工,上世紀六十年代從東北大學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陝西參加化工建設,在他八九歲時父親因工作勞累病逝。受父輩影響,初中畢業後1 6 歲的他就到化建三公司當了一名鉗工,這一幹就是3 4 年。

多年的施工生活,使宋衛東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工地車間離不開他,他也捨不得離開那裡。他每年和家人團聚不足1個月,甚至8 個春節都在工地或保運崗位上度過,為了照顧因常年生活不規律而患上嚴重糖尿病的他,妻子放棄了機關工作調到了工地上。兒子從最初的不習慣不適應化建流動施工,到成家帶著媳婦和孩子成為下一代化建人。如今,他們全家都在施工一線。

宋衛東說:「黨和國家對產業工人建設越來越重視,對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弘揚,這次參加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受到了那麼高的禮遇,我感到很光榮,很高興!我會繼續鑽研、創新,既關心青年職工的技能成長,更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和職業生涯。團結、鼓勁、加油、奮進,為實現職工成長、企業發展、社會受益而繼續努力。一日當勞模、終生作奉獻。

來源:陝西工人報

編輯:白小白 校對:王子

審核:容君

以上圖文若涉及侵權,請原作者及時與我們聯繫

更多有趣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弘揚勞模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了巨大貢獻,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生動詮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力量。
  • 民族精英 人民楷模 共和國功臣 勞模、職工、工匠暢談如何弘揚勞模...
    其中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進行論述。習總書記還引用了晉·葛洪《抱樸子·廣譬》中的著名詞句,「不惰者,眾善之師也」,這句話也被在場聆聽的勞模先進屢次引用。本報也在今日推出系列報導,就如何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做一次大討論,讓勞模、工匠、基層工作者都來探討他們心中的勞動之美。譜寫「中國夢?
  • 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走進西華師範大學 聆聽勞模致敬工匠匠心築夢...
    四川在線記者 郝勇聆聽勞模故事,致敬工匠精神,11月19日,「時代楷模」其美多吉、「大國工匠」潘玉華、「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曾正超等3位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宣講員走進西華師範大學,現場講述了他們匠心築夢的故事,在學校師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崇尚勞模
  • 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獲「全國勞模」稱號
    原標題: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獲「全國勞模」稱號   高德紅外
  • 同煤漳電塔山發電微信群傳唱勞模好聲音
    同煤漳電塔山發電微信群傳唱勞模好聲音 來源: 時間:2020-08-06 18:17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高海峰 報導 近日,同煤漳電塔山發電公司工會利用微信群組織開展了勞模「
  • 聚焦| 什麼是新時代「勞模精神」?這些紡織行業全國勞模用事跡告訴...
    謝秀榮獲得全國勞模榮譽後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影。  謝秀榮能吃苦、肯奉獻,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為儘快生產出災區急需的帳蓬,她帶領同事連續作戰36個小時,成為集團14家企業第一個出產品並且後續生產中工效最高的車間。在2015年和2019年兩次大閱兵服裝的生產中,謝秀榮帶領縫製車間員工在嚴把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生產,確保閱兵服生產任務的完成,曾被多家媒體報導。
  • 身邊勞模 川人榜樣①丨省勞模劉傳健:現在,英雄機長有了「新稱號」
    在我們身邊,有著一大批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他們圍繞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巨大的勞動熱情積極投身全省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用自己的奮鬥故事詮釋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勞模引領 「智」造未來
    他們就是來自中建二局廣清分公司的「三超鐵軍團隊」——羅資奇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被廣東省工業工會評為「大灣區建設勞動競賽創新先進團隊」稱號,相繼榮獲國家級科技榮譽34項。羅資奇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以技術攻關、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主要攻關方向,他們深耕這片創新熱土,始終洋溢著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初心,激情和夢想滿懷。  精益求精築匠心,務實精細重品質  群雁齊飛還需頭雁領,工作室領銜人羅資奇常以「大意一次,懺悔一世」這句話來警醒團隊。
  • 求是網評論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系統闡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趙東元先進功能材料勞模創新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
    12月11日,第九批「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授牌儀式舉行,經上海市教育系統工會推薦,由我校工會申報的趙東元先進功能材料勞模創新工作室獲授「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周奇向趙東元院士授牌。校工會常務副主席司徒琪蕙參加儀式。
  • 勞模講壇開講啦!
    家庭教育微課堂益陽「勞模講壇」開講,活動邀請了家庭教育全國公益巡講發起人、主講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三八紅旗手、益陽市勞動模範王建平博士開展「弘揚文明家風、共建幸福家庭」專題講座。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友良出席活動,全市各級勞模代表、職工代表、赫山區、資陽區、高新區、九大產業工會、市直屬工會工作委員會所屬單位工會負責人等140餘人聆聽了講座。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1月6日,山東省第一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正式開館,向社會講述青島特色的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向一代代創造和見證了青島榮光的勞模工匠致敬,向一批批以勞模工匠為代表的島城勞動者致敬。
  • 從勞模精神中汲取不竭動力
    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對勞模的隆重表彰,是對勞動的崇高禮讚。
  • 寧夏勞模評選表彰向基層一線傾斜
    我區還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有關精神,在勞模表彰中注重了解所有人選在戰「疫」過程中的表現,同時向抗疫一線人員傾斜,激勵廣大職工群眾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建功立業。此次受表彰的自治區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中,醫療衛生系統人員19名,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27.6%,且覆蓋公安、交通、社區等抗疫重點領域。
  •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聽聽獲獎勞模怎麼說
    大家表示,要再接再厲,勇於奉獻,立足本職工作,大力踐行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譜寫屬於新時代勞動者的華章。此次獲評全國勞動模範,孫澤洲難掩內心的激動,「這個榮譽不僅僅屬於我,更屬於我們整個研製團隊,每一個型號任務的成功都是集體貢獻的結果,這個勞模的榮譽背後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於航天事業的支持和認可。」
  • 記全國勞模陳福勝同志——【追尋農場足跡 講好奮鬥故事】(第六期)
    學習勞模事跡弘揚勞模精神 題記:勞模,意味著一種飽含感情的符號;勞模,意味著「光」,是一種能照亮黑夜,溫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勞模,意味一種「文」,是一種人理之倫、人生之道的「人文」;勞模,意味著一種「取向」,那是一個時代的追尋腳步,人生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
  • 草莓地裡種出「勞模」來
    江蘇句容白兔鎮草莓種植始於1983,經過30餘年,草莓產業得到發展,白兔草莓取得了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成為全國各次評獎金獎的常客,先後有4位莓農獲得全國、省、鎮江市及我市勞模。在全國草莓種植行業中有句話廣為流傳:全國草莓看江蘇,江蘇草莓看句容,句容草莓看白兔。白兔草莓緣何如此受到青睞,勞模的示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
  • 他們帶著112枚獎章載譽歸來——市總工會即將開展勞模精神大討論
    本報今日開設「新時代領跑者——申城勞模先進系列報導」欄目,用細膩筆觸、獨家視角、專業點評,全方位報導本次獲得勞模殊榮的各行業工作者,也希望通過系列報導,展現逆流而上的勞動力量,勞動之美。  在112名勞模先進工作者載譽歸來之後,關於勞模精神的討論不會停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全面推進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的關鍵之年。
  • 梁家煤礦發揮勞模「群星效應」創效800萬元
    4月20日,山東能源龍礦集團梁家煤礦工會副主席姜振敏介紹,當代勞模在礦山建設中始終發揮著「領頭羊」作用,礦井注重發揮勞模的輻射帶動作用,讓勞模成為一種動力源和發動機,以「群星效應」助力企業內涵提升、高質量發展。在該礦巷修工區「黨旗紅」創新工作室,由職工王金波設計的「風煤鑽護套」分外「搶眼」,也讓採掘一線的職工大加「點讚」。
  • 重慶勞模團集合完畢 即將赴京接受崇高禮讚
    全國勞模、肛腸專家何朝剛為勞模團成員做健康知識講座2020年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行前動員會現場  11月20日,重慶市赴京出席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勞模團在指定酒店集合完畢,並按照2020年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籌委會辦公室的統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