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消息,今日下午,北京市一中院就京哈高速救狗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小動物協會上訴,維持原判。
2011年4月15日,小動物保護志願者們從京哈高速截獲救助了500餘條流浪狗,因獲救小狗的救治費得不到解決,10家寵物醫院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及騰訊公司告上法庭索賠50餘萬。今年7月海澱法院一審判令小動物協會支付40餘萬醫療費用,騰訊公司無責無需賠償。之後,小動物協會提出上訴。(記者 張媛)
回顧 攔狗之後……
最困難的時候看不到那些「英雄人物」
據參加過當時救狗行動的小新說,攔狗之後,「初期大約每天都能去二三十個人,一大堆,可能是剛解救成功,還有熱情和新鮮感。然後過了兩個多月,就剩十幾個人了。」「基本上參加救助的志願者我都認識,大家都是朋友,有些話沒法說。」
「初期大約每天都能去二三十個人,然後過了兩個多月,就剩十幾個人了」
小新說,在最困難的時候,很多那場救助行動的「英雄人物」再沒有露面。「那次救助行動成就了很多人,但之後那些人再沒有出現過一次。」小新說自己不能妄斷他們是因為這些狗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當然,也許有人真的是因為忙。」
騰訊公司:「拍腦袋費用」導致無法進一步捐助
5月30日,騰訊公司相關人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1年騰訊公司支付了患病流浪狗的先期救治費用50萬元。但是騰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所有慈善捐款的用途都需要有預算,有明細的帳目和去向。騰訊需在第一筆捐款有明確用途和明細帳目之後,才能進行下筆捐款的預算和給付,但是受捐方並沒有給騰訊公司進行反饋。受捐方很多時候都是「拍腦袋費用」,其不專業、不透明、無計劃、無明細帳目,導致騰訊公司無法進一步捐助。騰訊公司表示,該公司與寵物醫院沒有合同關係,涉案狗只來源、受捐方的救助費用數目無法核實,因此騰訊公司不應承擔涉案費用。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救狗事件已超出協會控制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代理律師蔡春紅表示,高速救狗是志願者在情急之下的一種救助行動。從理性角度看中國小動物協會本身實際上並沒有能力接收這500多隻流浪狗。由於騰訊公司公開聲明承擔救助狗的後續治療等費用,最終500隻被救狗被安置在小動物協會救助基地。很多志願者用私家車將病狗分散到多家寵物醫院救治,實際上這已經超出了協會的控制。對於被救狗的救治費用,後來中國小動物協會支付的費用已經遠遠超過了50萬元。後期由於騰訊不再繼續支付費用,一些醫院停止了治療。
蔡律師肯定治療的事實,但是他對10家動物醫院提出的共計50多萬元的治療費用表示質疑。蔡律師還認為,騰訊公司公開承諾負擔500多條狗的費用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捐贈,不可撤銷。動物醫療機構也未與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籤訂服務合同,而且該協會對部分犬只的收養建立於騰訊公司的承諾基礎上,故該協會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4.15京哈高速攔狗事件
2011年4月15日,通州區京哈高速主路張家灣路段,一輛裝有500多隻狗,從河南開往吉林的貨車,被動保組織志願者駕車攔截。該消息也通過微博引發眾多關注。
在相關微博發布兩個小時後,數十位網友趕到現場,給狗餵水餵飯,實施現場救助。在志願者及現場愛心人士、公益組織與狗販的交涉下,最終商議由樂寵控股和上善基金出資11.5萬元,從狗販手中買下這500多隻狗。
志願者在給狗餵水
京哈高速這場攔狗事件因為微博的介入而迅速得以傳播,但也引發巨大爭議,社會大眾分成幾大派別,有人為此擊節叫好,也有人認為這其實是違法行為,另外也不乏質疑這些志願者作秀的聲音。而在一些論壇上爆出消息稱,4·15攔狗志願者居然吃野味慶祝。
而這些被志願者攔下的狗,隨後約80%被送到北京的各個寵物醫院接受治療。志願者「歲月」告訴記者,這些狗基本上是由志願者在幫忙看護。其餘的20%被安置在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位於昌平的基地。
騰訊公司副總裁孫忠懷於4月16日2時21分發微博:「騰訊公司將負責這一車狗狗的後續治療和領養的經費。」此後,大部分狗被送至中國小動物協會救助基地暫時安置,一部分病重的狗被送至動物醫院治療。
(綜合新京報、北京晨報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