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悅讀:心靈的安穩的歸宿——《在康科德河上一周》讀後感

2020-12-05 詩人康健lcu

心靈的安穩的歸宿

——《在康科德與梅裡馬克河上一周》讀後感

張夢雪

我曾經看過梭羅的《瓦爾登湖》,浮躁的心平靜了不少,這次又看了老師推薦的一本他的書——《在康科德與梅裡馬克河上一周》,依舊是寧靜中充滿力量。結合學習小組環境科學的課題,並且運用課程重點學習內容第一章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對梭羅《在康科德與梅裡馬克河上一周》回歸本性、親近自然的生活中進行思考。

Father's Day

學習了自然與社會現象這一課題,讓我深刻的感受到,在紛亂的層塵世中,急需渴望尋得寧靜,同時渴望傾聽自然的聲音,渴望給心靈找到安穩的歸宿。面對現代文明的惡之花,我們深深懷念曾經廣布的人間天堂,甚至懷念清澈的河流、靜默的繁星、溫潤的雛菊。當這一切都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的時候,幸好我們還有這幾位忘情自然的人,可以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慰籍。

梭羅就好比是大自然的兒子、是大自然的情人。在他的文章中,總是透出對大自然的一往深情,有如寫給大自然的情書。他從不責怪過大自然,不管是冰雪、雷暴還是暴雨,不管是荒漠還是荊棘,他從未抱怨過。在他的書中你是找不到抱怨的,就象最痴情的情人不會抱怨自己所愛的人、最聽話的兒子從不會抱怨父母。梭羅能找到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最好方式,不損壞大自然、極少殺生、只取最微小的動植物果腹;他會用最簡單的房子或帳篷住下來,並認識所有草木、尋找最便捷最美的行走的路徑,總之,他會「對付」大自然,就像情人找到「對付」情人的溫柔方式。所以在他的筆下,總是對大自然充滿了最深的相信與最真的情感,讓人感到他與大自然的親密無間,他就象大自然中的一滴水浸入土地,像一枚果子掛上枝頭。他認識每一種植物與動物,知道許多地名、清楚何時該歇何時該行,懂得如何與農民們打交道。他是一個博物學家、一個行動的聖人、一個極富才華的寫作者、一個大自然的象徵。

在《在康科德與梅裡馬克河上一周》這本書裡,主要記載了梭羅和他長兄約翰一同乘著自己製作的小船,歷時14天在康科德和梅裡馬克河上的瀏覽。梭羅與兄弟在河上航行了一周,不斷地觀察、深入、思考,最後在深夜回到了家鄉。除了對於風景的描述,更多的還有對心靈的沉思。

我摘錄了不少段落,其中這幾段最為喜歡。「當你就這麼站著,俯視著魚窩之中的淡水太陽魚時,它的背鰭和尾鰭的邊緣閃爍著一種奇異朦朧的金光,而它的雙眼自頭部外凸,晶瑩剔透。在其天然環境中,淡然太陽魚看起來纖巧秀麗,各個部位都美輪美奐,好似造幣廠新產的一枚熠熠閃亮的硬幣」「躲在自然的意義,在於生命;而生命的希望,源於自然。」梭羅從不定義大自然的含義,他只是把自己放進大自然裡感受草木春秋鳥鳴獸奔的生命,那是全書的血脈。在書中的結束語裡,梭羅說他至少從實驗中了解到:一個人若能自信地向他夢想的方向行進,努力經營他所渴望的生活,是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如此結尾,完整而又大氣漂亮。

告別了寧靜的自然,耳邊充斥著迷離的電子音樂,放眼望過去是空洞泛濫的陳詞文字。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那繁弦急管,霓虹閃爍下充實而又空虛的生活,走進自然。不讓原來的純真被功名利祿吞噬。學陶潛那般,在自然中生活,把功名利祿視為浮雲。用自然之聲,保持自己內心的寧靜。自然總是自然,無論時代如何讓發展,人們依然有對寧靜的渴望。我們只有親近親近自然,才能獲得前行的真理。達爾文走在林間小道,注目觀察,一隻小松鼠毫不怯懦的爬上她的肩膀。法布爾走近自然,發現了昆蟲世界的別樣世界。袁隆平深入田間,與稻香作伴,培育出讓千千萬人溫飽的雜交水稻。老子說「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更以「格物致知」來尋求生命的智慧。王安石也有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顧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以此來勉勵我們不畏艱險的意志。自然是人們心靈的港灣,自然是內心要到達的地方。帶著一顆純潔的心,放下一切雜念,懷著一份淳樸,帶著一份純潔,去走進自然,崇尚自然。

「人類的生命即使絕滅,也絕滅不了根,那根上仍能茁生綠色的草葉,至於永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無情,讓我躲在梭羅的森林裡觀風賞雪聽他講螞蟻大戰和獵犬逐野豬的故事,並不只是找一處避開疫情巨浪的港灣,而是目睹永恆而鮮明的生命表達。疫情期間的漫長假期,讓我們親近自然,感悟人生,去看看大好河山。讓身心得到放鬆,讓眼界更加開闊,讓心靈得到洗滌走進大自然,用我們最純真的心靈去聆聽大自然。

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本文系作者提交的課堂作業,指導教師康健】

編輯 | 李澤昆 劉 悅 孫 微

版式 | 劉家圓 劉穎聰 劉雲鳳

審核 | 康 健 王 瑜

本文為聊城大學校園文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原創文章第618篇,歡迎各位讀者閱讀、在看和轉發!

後臺將針對活躍用戶定期遴選,並送出特色小禮物!

相關焦點

  • 居家悅讀——重讀地理 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
    重讀地理,細觀中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讀後感作者/孫庚辰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地理後,對人文地理的興趣使然,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便是第一本。緒論中寫到「在人類社會的早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因不同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逐漸形成了農耕、遊牧和漁獵三種不同生產方式的區域人群,商周以後,出現了比較穩定的以華夏民族為中心的農耕文化區、西北邊疆的遊牧民族文化區和東北漁獵民族文化區」,雖然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朝代更迭,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蕭瑟、合作與對立幾經更替,但是在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後還是形成了農耕、遊牧、漁獵三大區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 平靜安穩的力量
    人心同樣有無窮的力量,   力量源於平靜安穩的心。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穩」的學習接受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就是這樣的一句話,使少年的心靈恢復了「平靜安穩」,重新得到了戰勝生活困難的力量,擁有了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勇氣,成就了心中的夢想。
  • 蕪湖:跟著這份地圖去「悅讀」
    原標題:跟著這份地圖去「悅讀」「悅讀」倡議一條條文明放在第一條本報特別推出蕪湖閱讀地圖,為您推薦「悅讀」好地方,並發出多條「悅讀」倡議:閱讀千萬條文明第一條;何以解憂唯有讀書;春風十裡不如讀你……這些溫馨的倡議已經張貼在「悅讀」之所的醒目位置,盼能得您會心一笑。
  • 品味書香 快樂閱讀|清大悅讀助力樂群小學書香校園建設
    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學校於2019年引進清大悅讀平臺,旨在涵養人文精神,傳承文化經典,創建富有樂群特色的書香校園。走進樂群小學,「經典閣」和「書吧」等讀書場所隨處可見,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上古神話》《先秦散文》《元明戲劇》《商周銘文》《六朝駢文》《明清小說》等各種國學經典。
  • 《龍貓》心靈深處的歸宿,小孩的秘密基地,大人的「治癒所」!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龍貓,它在心靈深處,那是我們靈魂深處的歸宿感。當小梅走丟時,小月想起了龍貓,龍貓讓小月坐上精靈車去尋找小梅,龍貓把小月當作自己的朋友,所以願意幫助小月,影片中龍貓出現的次數並不多,然而卻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個溫暖的畫面。龍貓和其他森林精靈只有小月和小梅看得到,大人卻看不到,就是因為龍貓是小月和小梅的秘密基地,也是她們純真的心,而大人的經歷太多,對童話般的故事自然不信。
  • 親悅讀丨寫作文的秘密就藏在漢堡包和奧利奧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歡迎來到索菲爸爸親悅讀。今天咱們再來談一談家長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作文。現在的孩子不乏有趣的生活體驗,閱讀量遠超我們小時候,也不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可是很多人一到寫作文就犯難,這是為什麼呢?他們可能缺乏的是寫作思維。
  • 旅遊:河流的流向與歸宿及長江
    河流的流向和歸宿,是和它們的發源、流經地區的地形地貌有著密切的關係。有的奔向人洋,有的在內陸消失,有的注入湖泊,其方向不一,各有所向,且形式不同:有的一條水道入海;有的尾閭分汊成七八條水道入海,有的歸宿周定在一個地方,經久不變;有的下遊奔南闖北,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方。
  • 作文領航——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作文《讀後感》指導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
  • 鄒平縣醫院舉辦「詩意人生 悅讀生活」詩歌朗誦比賽
    比賽現場  大眾網濱州6月8日訊(記者 楊加峰 通訊員 馮春霜)6月7日,鄒平縣人民醫院舉辦了「詩意人生,悅讀生活」首屆詩歌朗誦比賽,來自全院的22縣醫院舉辦「詩意人生,悅讀生活」詩歌朗誦比賽,讓廣大幹部職工誦讀生活,謳歌人生,傳遞正能量,一是豐富節日內涵,二是為全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加油助力。參加比賽的選手和觀看比賽的職工紛紛表示,詩歌朗誦不僅淨化了心靈,更激發了幹事創業的熱情和感恩醫院的情懷,一定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為醫院的發展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做出更大的貢獻。
  • 《西遊記》讀後感。(文/武琢倫)
    《西遊記》主要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在十萬八千裡的道路上遇到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取得真經。(讀後感的第一部分就是「引」,即向讀者簡單介紹故事內容,作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只是西遊記需要加上書名號。)
  • 用最好的指靜脈鎖,給您最安穩的歸宿
    靠在公交車玻璃窗上,無神的看著窗外的天空,心沉重的得像石頭。腦海裏白天上班的場景揮之不去,好久好久才回過神。有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What!鑰!匙!在腦海裡把今天出門前的事翻了個遍,恨不得弄死自己的心都有了。此刻,我與鑰匙就只剩一門之隔了。有種哭不出的心情,全都用拳腳發洩在門上。
  • 「悅讀溫江」從湧泉開始……
    5月13日下午,2020年「悅讀溫江」活動在湧泉街道共耕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啟動,來自溫江區各鎮(街道)、區級部門、園區及區屬國有企業代表們,齊聚一堂進行了「家風家訓」主題「悅讀」。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我在對孩子的作文訓練中,特別注重讀後感的訓練。我認為,讀後感是一切作文的基礎,掌握了讀後感的寫法,任何文體,對孩子來說,都不再困難。讀後感,就是讀一篇文章或本一本書籍後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由此也可以引申到觀後感,如看總影片,或一個電視節目,道理都是相通的。
  • 小學生課外閱讀《小王子》讀後感範文
    我又接著讀,小王子住在一個很小很小的星球上,小得只有他一個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有一朵玫瑰花,他每天都給他的玫瑰花澆水。後來,小王子離開了他的星球去旅遊了,去了許多許多奇怪的星球,見了許多奇怪星球上的人,最後,到了地球。他在沙漠中遇到了一個飛機壞了的飛行員。小王子和飛行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他想他的玫瑰花了,為了離開地球,小王子被毒蛇咬了一口,之後,飛行員就再也沒見過小王子了。
  •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橋在生活中很常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尤其是有河的地方。據統計,在中國單就黃河上面就有200多座橋,人們為了生活出行方便會選擇在河上搭橋,畢竟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有橋的話可以大大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省時省力。
  •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
    全世界的河上都有橋,為何單就亞馬遜河上沒有橋在生活中很常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尤其是有河的地方。據統計,在中國單就黃河上面就有200多座橋,人們為了生活出行方便會選擇在河上搭橋,畢竟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有橋的話可以大大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省時省力。
  • 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現將第十屆讀書活動中獲評金華市的優秀讀後感作品予以選登,今天推出的是《流浪地球》讀後感——《寂滅中永恆的紀念碑》。寂滅中永恆的紀念碑蘭谿市聚仁中學 九(8)班 何昊翀指導老師:金潔流浪,去流浪,帶上地球去流浪……眼前,行星發動機聚變噴湧出的光柱,淹沒了我無力的呼喊。
  • 印度一條白色的河,飄滿垃圾和泡沫,竟然還有人飲用!
    它是印度北方邦的一條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是恆河最長支流。該河全長1,376公裡,在安拉阿巴德附近與恆河匯合,其匯合處被視作是印度教的聖地。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非常濃鬱的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與宗教密切聯繫起來。
  • 在線語音合成工具分享—標貝悅讀
    標貝悅讀就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開發的。通過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合成音色,視覺上清晰可分辨。標貝悅讀針對的是短視頻作者需要給自己的作品配音,抑或是需要將自己的文字作品轉為有聲版的各大寫作平臺的作者。這種需求小眾,頻次未必高,但確實存在。我們一直在致力於標貝悅讀功能的優化和聲音的精細打磨,標貝科技也一直在升級TTS合成技術。相信我們的合成效果會越來越接近真人。
  • 居家悅讀:卸下對動植物情感上的羈絆——《沙鄉年鑑》讀書筆記
    鋸子進行到了1925年,最後一隻美洲豹絕跡;1908年,威斯康星告別最後一隻美洲獅;1906年,大火燒掉了沙鄉17000英畝的山林;1899年,最後一隻旅鴿撞在了獵人的槍口上;1893年,「藍知更鳥風暴」···年輪與年輪之間的寬度能預示當年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