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石凱峰 攝影報導
每到夏天,住在徐匯區百花街的張先生家都會出現一批不速之客——蜈蚣。在裝修考究的衛生間裡,無數條小蜈蚣肆虐橫行,讓人看了不禁毛骨悚然。張先生和妻子試過很多方法滅殺蜈蚣,但都不管用。對此,昆蟲專家指出,小蜈蚣喜歡陰暗潮溼的生長環境,若要根治,不妨對家門口的綠化帶做一次大掃除。
蜈蚣成群出沒家裡
昨天晚上,記者來到張先生家,剛走進衛生間,就看到三四條約一釐米長的小蜈蚣在地面上爬行,有的呈紅色,有的呈黑色,觸角又短又密,發現有人走近,便哧溜一下鑽進了地磚間的縫隙中,頓時不見蹤影。
「你看,這裡還有七八條! 」張先生指著抽水馬桶裡漂浮的蜈蚣屍體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他和妻子當晚抓到的小蜈蚣。 「最近幾天出梅了,也沒下雨,蜈蚣已經少了很多。前些天,每晚都能在衛生間抓到三四十條,我們好像生活在一個昆蟲的世界裡。 」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所住的丁香園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房齡已近20年。夫婦倆於2005年入住後,幾乎每個夏天都會在衛生間裡看到有小蜈蚣爬來爬去,有時候,蜈蚣還會鑽過門縫,爬進客廳和臥室裡。 「有一次,一條小蜈蚣爬上了我的拖鞋,我的腳趾被狠狠咬了一口,腫起了好大一個包。 」
一到夏天泛濫成災
「每當驚蟄過後它們就會出現,黃梅前後是活動高峰。 」張先生對記者說,當初剛發現蜈蚣時,妻子還會嚇得叫起來,現在她每天都會在屋內掃出一大堆蜈蚣屍體,已經看得麻木了。
為了滅殺這些蜈蚣,張先生曾在衛生間的各個角落裡都噴過殺蟲水,噴藥第二天,的確出現了很多蟲屍,但僅過了一周不到,牆縫裡就又有蜈蚣爬出來了,始終無法根治。
「我問過周圍鄰居,他們家裡都沒有類似情況,就我家有蜈蚣……照理說不應該啊! 」物業人員來看後表示,這可能和張先生家住在底層,環境潮溼有關。為此,張太太每天都把衛生間的地磚擦得滴水不沾,但蜈蚣還是源源不斷地爬出來,讓兩口子感到無可奈何。「不久妻子就要臨盆了,小寶寶出世後,如果家中還有那麼多蜈蚣,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先生說。
專家觀點
上海昆蟲館蟲類專家王鴻平指出,張先生家中出現的這些小蜈蚣是一種多足綱的爬行動物,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與普通蜈蚣相比,它們的體形較小,體質較硬,無毒無害,經常會在居民區築巢。
「張先生家住在底層,門前又有一條小區景觀河,房內溼氣很大,加上衛生間朝北,終年難見陽光,這些都給小蜈蚣的生長創造了適宜的外部環境。 」王鴻平表示,要根治這些小蟲,光噴藥水是不夠的,還必須做好乾燥清潔工作,破壞它們的生長環境。比較簡單的做法就是,經下水道和牆縫處撒生石灰,讓石灰和水發生化學作用,切斷蜈蚣的水源。此外,居民還應該對家門口的綠化帶進行一次大掃除,把腐爛的樹葉樹枝都清理乾淨,讓蜈蚣無處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