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族裔選情民調顯示:非裔偏左 亞裔偏右

2021-01-15 環球網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報導,據法國人口研究所(INED)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大多數非洲裔或出身海外省的法國人支持左派。

法新社報導,調查指出:「來自非洲各國的移民和其子孫與海外省法國人及其子孫,非常明顯的傾向左派。」相反的,「來自東南亞的移民的特點是政治立場傾向左派的可能性非常弱(比例比前者少了一半)」。

這項調查的受訪者回答了以下問題:「您認為您自己非常傾左、算是傾左、屬於中間派、算是傾右、非常傾右、不左不右、拒絕回答以及不知道。」

這項調查的名稱是《公民的培養》,調查的兩名作者派屈克西蒙和樊尚蒂貝吉指出:「按不同的族裔,不回答和回答不左不右的比例介於37%至61%之間。」

兩位調查研究員是在「軌跡與出身」大型調查範圍內提出這項調查結果的。在2008年9月和2009年2月間,全國人口研究所和國家統計及經濟研究所(INSEE)聯合展開了「軌跡與出身」的調查,其主旨是「按照個人的社會出身和與移民的關係來描述和分析其生活條件及社會軌跡」。

兩位作者強調:「對個人政治立場的傳統社會邏輯來說,出身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其影響力不可能縮減。」

調查指出:「在非洲裔或海外省裔及其後代群體中,傾右的比例微弱。」

「在這些群體中,沒有任何一個群體回答傾右的比例達到10%的大關。在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阿爾及利亞以及土耳其裔的後代中,和來自撒哈拉沙漠以南、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以及突尼西亞的移民中,自認傾右的比例不超過5%。」

調查稱:「相反的,歐洲其它國家或亞裔後代的政治立場似乎傾向右派。」

調查指出:「這個調查結果顯示整個移民家族世代的政治立場都一樣,因為在移民和移民後代之間沒有截然不同的區別。因此我們可以假設在直系尊親屬中沒有外國人的法國人後代與其祖、父輩的政治立場趨同。」

調查最後稱移民或移民的後代遭到歧視或種族主義行為時對左派有利。「除了亞洲移民和其後代以外,所有遭受種族主義偏見或歧視行為的族群都最有可能自認自己的政治立場傾左。」

相關焦點

  • 黑人受歧視,亞裔被稱為模範少數族裔,美國白人接受亞洲人了嗎?
    在各種抗議活動中,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亞裔美國人的態度明顯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部分亞裔認為,應該和非裔團結起來,共同反抗美國社會對於白種人以外的少數族裔的不公正待遇,粉碎美國歷史上那些鼓勵亞裔和非裔形成對立並互相攻擊的陰謀政策。
  • 解碼美國2020大選:兩大關鍵「搖擺州」定勝負
    中新社華盛頓11月2日電 題:解碼美國2020大選:兩大關鍵「搖擺州」定勝負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搖擺州」歷來是觀察美國總統大選的風向標,2020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美國一南一北兩個州,格外值得關注——佛羅裡達和賓夕法尼亞州。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名為選舉人團制的間接選舉制度。
  • 這到底是左偏啊還是右偏?私授你偏態分布的正確讀取方式
    小兵我是跨專業學統計的半吊子昏析獅,常常分不清楚正態分布的左偏和右偏,好不容易自認為分得清楚了,隔一大段時間再猛然遇到偏態時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數據顯示,紐約市的新冠死亡病例中,拉美裔與非裔佔比分別高達22.8%和19.8%,遠高於其他族裔。
  • 華裔人口超130萬 美國加州眾議院華裔選情看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加州是全美華裔人口最多的州,相較於總統、國會和州長選舉,加州眾議院華裔候選人的選情,在華人小區中可能更受矚目,而今年選後,州眾議院華裔人數可能再創新高。  美國華裔選民傳統上對政治較不熱衷,但隨著華裔候選人逐漸增多,也提高了華裔選民投票的意願。
  • 法國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 極左和極右為黃金站臺
    四方角逐  4月23日法國大選第一輪選舉將舉行,根據最新的幾份民調,在第一輪大選中,四個主要候選人之間的支持率十分接近,形成了「四方角逐」的態勢。滙豐(HSBC)分析師們指出,由於尚未作出決定的法國選民數量意外眾多,這預示著不能排除直到最後一分鐘投票結果發生改變的可能性。
  • 【美國2020年大選結果延遲出爐】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日上午7時,美國...
    【美國2020年大選結果延遲出爐】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日上午7時,美國2020年大選結果尚未完全揭曉。綜合美國媒體大選結果預測及出口民調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目前在「搖擺州」的選情上略微領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投票11月3日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選擇郵寄投票的選民人數大大增加。
  • 孕婦肚臍中間有條黑線,為啥有的筆直一條,有的卻偏左或偏右?
    很多孕期的準媽咪喜歡互相點評孕肚,可很多孕婦在過了四個月後,快速隆起的小腹上就會出現一條黑色的垂線,有的深有的淺,有的筆直一條,有的卻偏左或者偏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說這條中線,偏左或者偏右,預示著將要生男孩或者女孩,這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已經有人做過研究,對近4000命孕婦的妊娠中線進行了調查,男孩女孩的比例基本是1:1,相差不大,所以不要因為一條妊娠中線就判斷男孩女孩哦。您見過哪種妊娠中線呢?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紐約)方焰     2008年02月14日 16:58 原載中國新聞網    美國大選進行得如火如荼。共和黨選情趨於明朗,羅姆尼宣布退選後,麥凱恩一馬當先,將哈克比遠遠地拋在後面,將成為共和黨的候選人。
  • 外刊新論:美國民眾偏右偏左
    新美國基金會專家麥可·林德近期接受法國《解放報》專訪,認為多數美國人在社會問題上屬於中間偏右派,在經濟問題上則屬於中間偏左派。  這篇題為《美國人越來越左傾》的專訪摘要如下:  我並不認為美國人正變得越來越右傾。相反,從所有美國人所談論的「價值觀」問題看,美國人正變得越來越左傾。人們再也不會為墮胎權爭論不休。
  • 探討語言功能為何在大腦中「偏左」
    華東師範大學蔡清課題組採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比較健康左利手被試中典型的左半腦語言優勢個體和非典型的右半腦語言優勢的靜息態功能網絡,從語言系統以及全腦功能架構差異的角度,深入考查了與語言偏側化相關的神經機制。該成果論文日前發表於《大腦皮層》。  大腦功能偏側化指左半腦或右半腦在特定認知功能上的半腦優勢。
  • 選情與疫情疊加下的美國政治:認同分裂、政黨重組與治理困境
    然而,與珍珠港事件和九一一事件後總統的民調支持率持續走高不同,隨著疫情不斷發酵和川普政府在應對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增多,民眾的失望和不滿情緒從3月下旬開始迅速上升。多家美國主流民調機構的數據顯示,到5月底時超過80%的受調查者稱不會因疫情應對支持川普連任。相應地,川普的執政滿意度到6月中旬時迅速跌至42%,達到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
  • 美國政治板塊的漂移:2020年大選揭示了怎樣的兩黨未來?
    儘管計票過程跌宕,但今年美國大選的選情實際上卻一直十分穩定,這主要是由政治極化帶來的。經過了川普的四年任期,美國的政治極化程度已達到數十年來之最,兩黨的支持者往往刻骨地仇恨對方,並感到生死存亡的恐懼。 在政治極化的大環境下,這次大選揭示了美國兩黨迷霧重重的未來。
  • 親情之吻朝左,愛情之吻偏右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研究發現:親孩子時頭易朝左,親愛人時頭易朝右。   愛情和親情是不同的情感關係,那麼兩種「吻」之間是否會有差異?答案是肯定的。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研究發現:親孩子時頭易朝左,親愛人時頭易朝右。   首先,研究人員搜集各種「吻」的照片,其來源是各大網站,如谷歌圖片。
  • 科學網—探討語言功能為何在大腦中「偏左」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師範大學蔡清課題組採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比較健康左利手被試中典型的左半腦語言優勢個體和非典型的右半腦語言優勢的靜息態功能網絡
  • 美國多州疫情數據:非裔等少數族裔確診和死亡病例遠超平均值
    美國多州疫情數據:非裔等少數族裔確診和死亡病例遠超平均值 美國紐約州4月8日公布新冠疫情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
  • 【美國大選觀察】賓州決戰前專家細析選情
    初選前一天,在賓州首府哈裡斯堡,賓州民主黨執行主席阿伯拉汗姆·阿莫諾斯(Abraham Amoros)和當地著名的民調專家、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的公共事務系教授泰瑞·邁當那(G. Terry Madonna)就賓州選情回答了及其他海外媒體的提問。   對於希拉蕊只有10%的可能獲得民主黨提名,卻仍不願如民主黨大佬所願提前退出,邁當那表示,希拉蕊是在等待歐巴馬犯一個嚴重的錯誤。
  • 有一種稅叫「亞裔稅」 哈佛大學被控招生政策歧視亞裔學生
    SFFA控訴種族平衡  當地時間15日,在波士頓的法院動議中,SFFA稱,證據顯示,「哈佛大學搞種族平衡,更看重的是種族,而不是學生優勢的事實,並且他們也沒有興趣尋找種族中立的替代方案。」  「哈佛大學不會承認的是,對他們來說,種族不僅是招生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是他們在錄取西班牙裔及非裔美國學生時的決定性因素。」
  • 美國大選什麼時候出結果?附美國各州最新民調
    美國大選已經正式進入投票期,但是在結果出現的前一刻,任何民調以及暫時的領先都是浮雲,究竟美國大選什麼時候出結果呢?目前美國各州民調如何呢?大選投票  據悉,美東時間11月8日夜間,北京時間11月9日12:00左右,美國大選全民投票日的投票站關閉時間在北京時間11月9日上午11:00,初步結果有望在一小時左右(中午12:00左右)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