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球和其他星球很不一樣,因為地球誕生出了無數種物種,而且地球還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磁場,使得地球的地表環境非常舒適。此外,地球的大氣成分當中有21%都為氧氣,而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生物都是需要氧氣,就好比地球的主人人類,人類如果缺乏氧氣,就會因器官衰竭而窒息死亡。
既然氧氣對人類如此重要,那是不是意味著氧氣越多越好呢?地球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已經46億年了,在地球進化的過程中,環境也在不斷的改變,朝著能夠誕生出生物的方向進化。所以地球大氣成分是隨著地球不斷的進化而發生改變,逐漸讓大氣中的氧氣濃度比例達到最佳,使得絕大部分生物能夠接受。因此,氧氣並非越多越好,那麼如果氧氣的含量突然巨增,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缺氧會如何?
曾經有科學家便提出這樣的想法,如果地球上的氧氣突然增加了一倍,會出現什麼情況?眾所周知,當氧氣不足的時候,人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等症狀,就好像我們去青藏高原時會出現的高原反應,這就是因為大腦缺氧,如果長時間處於缺氧的情況下,會出現大腦衰竭,嚴重的會失去生命。同樣的,如果氧氣過多,也會危及人類生命,會出現和高原反應相反的反應,嚴重的也會丟掉性命。
氧氣濃度高后會出現大型生物
實際上,在遠古時期,地球氧氣含量遠比現在大好幾倍,那時的地球很不一樣,大約是在石炭紀,那個時代擁有著許多巨無霸生物,植物的數量也非常多樣,這些生物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塊頭特別大,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地球的氧氣濃度是現代的好幾倍。
因為石炭紀離我們非常遙遠,那時很多高等生物都還沒有進化出來,所以當時的動物以昆蟲為主,這些昆蟲在富含氧氣的條件下,能夠快速生長發育,不再有限制,會成長為大型昆蟲。如果我們處在石炭紀時代,說不定能夠親眼見到和汽車一樣大的螳螂,或者和足球一樣大的蟑螂。
人類在高度氧氣下會如何?
那麼人類為什麼不能像石炭紀的生物那樣生活在富含氧氣的環境下,變得更加巨大,進化成「巨人」。而是會出現富氧反應呢?實際上,這與人類的基因有關,如果氧氣濃度突然上升,一定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人細胞內的酶不能夠適應高濃度的氧氣,否則會加速衰老。同樣,高濃度的氧氣也會增大心臟的負擔,甚至出現一些心臟疾病,而且人的大腦不能適應高濃度氧氣帶來的後果,嚴重的可能會傷害大腦皮層。
總結
對此,小編認為:「生物的每一次進化都與環境息息相關,遠古時候氧氣濃度是現在的好幾倍,是因為當時的生物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可是當氧氣濃度漸漸下降,生物又要開始重新適應新的氧氣濃度,直到如今氧氣濃度在大氣中的比例只佔到了21%,人類也就只能適應在這個範圍內,不能夠輕易改變。所以說如果氧氣濃度突然上升一倍,自然會對人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