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綠瘦蛇。
綠瘦蛇
Ahaetulla prasina
脊椎動物,爬行綱,有鱗目,遊蛇科,瘦蛇屬。常棲息於樹林及灌木叢中。國內分布於北緯25度以南廣袤地區,照片攝於普洱。
綠瘦蛇長相奇特,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瞳孔橫向,所以看起來總是眯著眼睛。要知道很多蛇類看起來雙目炯炯,實際上屬於「近視眼」。但綠瘦蛇視力極佳,有雙眼及立體視覺。
其頭部呈窄長的錐形,身體如藤條一樣極細而長,體長平均1米左右,最長者也不會超過1.5米。善於在樹枝之間攀爬,捕獵或逃跑時速度極快。多為白天活動,捕食蛙、蜥蜴及小鳥。
綠瘦蛇中文學名裡帶著一個「綠」字,但是在自然界中,綠瘦蛇有鮮綠色、翠綠色、藍綠色和棕黃色等色系。部分個體會有呈二縱線的紋路,照片中的綠瘦蛇正是擁有棕黃體色和二縱線紋路的個體。
按照毒牙的分類,毒蛇可以分為管牙類毒蛇、前溝牙類毒蛇、後溝牙類毒蛇。前兩者的毒牙均位於上頜前方兩側,不過管牙類毒蛇的毒牙平時隱藏於肉質鞘中,需要時再伸出,而前溝牙類毒蛇的毒牙相對較小,不需要隱藏。這兩者主要集中於蝰科和眼鏡蛇科的蛇類,有劇毒。而綠瘦蛇則屬於後溝牙類毒蛇,即毒牙位於上頜後段。研究發現,綠瘦蛇的毒液很微弱,對人幾乎夠不上威脅,相較於前兩者簡直不能算是毒蛇。
綠瘦蛇不光是毒牙方面演化的「叛逆」,就連它的繁殖方式也屬「異類」,它是為數不多的卵胎生蛇類。大多數蛇類都是下蛋孵化,綠瘦蛇的卵在雌蛇體內,胚胎發育所需營養主要靠吸收卵自身的卵黃,發育成新的個體後才產出母體。也就是說,綠瘦蛇生出的就直接是小蛇,略過了下蛋、孵化的過程。這種繁殖方式對胚胎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
範毅,生態攝影師。連續4年獲得國際花園攝影師年賽大獎,獲2018首屆中國生態攝影大賽野生動植物類一等獎。致力於拍攝中國西部尤其是雲南境內的人文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之美。
統籌:連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報設計:鄭弼尹
》》戳圖進入專題了解更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