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成績不重要,分數及格就好?學長這樣回答,值得借鑑!
再過一段時間之後,那些順利通過高考,成為準大學生的學子,將要走進大學的校園,正式成為一名大學生。同時,大家在新的學習環境下,面對與自己「勢均力敵」的同學,競爭意識上也會逐漸發生改變。
多年的學習生涯,讓大家為了提高分數而努力,希望自己各個學科的成績能夠更高一些,在班級裡的排名靠的更前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在高考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而在開啟大學的旅程之後,同學們會通過道聽途說,認為大學成績不重要了,每次考試分數能夠上及格線就好,多考一分都是浪費!甚至,還會有人說,與其把精力浪費在學習上,不如多參加社會實踐,多玩玩遊戲等等。
除此之外,面對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學,許多大學生發現,即使自己用功學習,似乎也難以與大家拉開差距,於是,果斷的放棄深究學業,選擇過關就好。那麼,在大學期間,學習成績真的不再重要的了嗎?下面一起看看,學長們怎麼說吧!
1、成績是展示自己能力的憑證
對於許多同學來說,讀大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畢業之後,能夠順利的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就業市場上更具備競爭上的優勢。
而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求職的時候,最能直接展示個人能力的,就是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如果個人檔案中,許多成績都是徘徊在60分左右,甚至還有多次補考的經歷,很顯然是不利於自己找工作的。
2、掛科後,會面臨繁瑣的補考
一些同學懷著成績不重要的想法,無非是想給自己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方面的事情;可是,如果沒能一次通過考試,可能會在後期面臨補考的流程。
有的大學的補考,不是及時進行的,如果專業課不過關,則需要學生重修一年後再參加補考;筆者就有一位大學室友,因為在大一的時候微積分沒有及格,結果連續補考到大四,才勉強通過,讓他整個大學四年都耿耿於懷。
3、不用功學習,辜負父母的期待
雖然說大學與高中不同,除了學習理論知識之外,還會重視許多的社會實踐;可是如果懷著60分就好的想法,而不重視專業能力的提升,試想一下,作為身後支持你的父母,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尤其對於那些家境一般,或者來自農村的學子來說,自己的學費、生活費,無不是父母省吃儉用而節省下來的;拿著家長的血汗錢,卻不用功讀書,想想都讓人遺憾。
4、及格就好,將與獎學金無緣
作為一名大學生,如果能夠在學期末的時候,順利拿到一筆獎學金,不僅能夠為自己的檔案,增添出彩的一筆,也能得到財富上的好處;家長也會因為孩子獲得獎學金,而感覺有面子。
雖然說,大學的獎學金更注重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可是學習成績始終佔據最多的比例,如果各科成績都是剛剛過及格線,那麼基本無望拿到獎學金了。
無論讀高中,還是讀大學,學生的主題永遠是學習,在大學期間,不能懷著學習成績不重要的想法,而給自己找到偷懶的理由。要知道,在你上課分心、不斷逃課的時候,許多與你一樣的大學生,正在孜孜不倦的學習,努力提升自己,不覺中就把你遠遠甩在了後頭。
大學成績不重要,考試成績及格就好嗎?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呢?